[摘 要] 在当前中学体育教学工作中存在着体育课程改革与中学体育教师文化素养不高的矛盾,同样,作为培养中学体育教师的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教师也存在着提高文化素养的需要。更新教育观念,拓展知识结构,学会学习,提高文化素养,增强自己的综合素质,迎接新世纪学校体育教育改革所面临的挑战,是当代体育教师的自我成就需要。
[关键词] 体育教师;文化素养;综合素质;读书
一、体育课程改革与中学体育教师的文化素养提高
21世纪人类步入了一个新纪元。学校体育领域新课程标准的实施,对中学体育教师提出了一个新课题,也对高校体育专业培养的人才规格提出了新的要求。那就是必须培养创新型人才、开拓型人才、具有综合素质的人才和高文化素养的人才。
课程改革是需要教师来操作的,教师的整体素养跟不上,新课程改革等于纸上淡兵。体育教师没有文化内涵,没有过硬的专业技术知识,就适应不了课程改革的要求。现在的问题是,有了新的教学模式却没有新的文化素养。[1]
二、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应培养能够适应体育课程改革的合格教师
高校体育教育专业作为培养中学体育教师的“工作母机”,其课程的构建应具有超前性。应摆脱阻碍思想解放的条条框框、千篇一律和固定不变的教学内容和摸式要求,变被动为主动,不断吸收新知识、新信息来充实体育教学内容和改革教学模式。用新的体育教学理念为指导,理论联系实际。加强与中学的联系,形成课程内容改革与中学新课程标准实施“互动”的良性循环的运行机制。及时地调整课程设置,给教学内容补充新学术观点和新信息。
中学新课程标准的全面实施,正需要体育系在校大学生通过领悟、探究、体验、演练、理解、掌握,毕业后来担负。我们必须以培养学生为探索真理、启发学生真正的主动学习、掌握学习方法,以及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等教育理念培养人才,我们培养的人才已不仅仅是知识、技能和能力方面,包括了怎样做人、对社会的责任感、创造精神、科学精神和自立自主精神,以及开放意识、竞争意识、创新意识、终身教育、终身体育意识等。这些可能是对未来人才规格的越来越会注重的核心内容。作为体育的实践课教学,学生要根本掌握的则是如何根据教学对象不同年龄段的生理、心理特点选择相应的技术动作,学生既要学会技术,更要学会如何教。对技术动作的要领要掌握,对不同对象要会选用不同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教学方法选择是否得当,在很大程度上与学生的综合素质与文化素养密切相关。这就是一个优秀的运动员并不等同于一个优秀的体育教师的区别所在。
三、对提高体育教师文化素养的几点认识
1、高校体育教师要成为学生爱学习、有探究精神的楷模
体育教师在体育课上向学生传授的应该是新信息、新知识。而陈旧的知识,过时的东西就要“误人子弟”。过去有说法是:“你要给学生一滴水,自己就要有一桶水”,现在是:“你要给学生一滴水,自己就要做长流水”。比喻要把新知识、新信息、先进的理念教给学生,要不断地充实、提高自己,才能把新知识“内化”为学生的知识。这有一个显而易见的例子,在我国80年代的《体育理论》教科书和90年代的《体育概论》教科书中,运动技术被定义为“能充分发挥人的机体能力的合理、有效地完成动作的方法”,这个定义几乎所有2000年以前毕业的体育系学生都背得烂熟。但它却是一个错误的定义。因为运动技术不是一种方法,而是一种身体认知。它也并非一定要充分发挥人的机体能力,技术这一术语是中性的,如果冠以它合理就是合理技术,冠以不合理就是不合理技术。它是人们在身体练习的过程中,在自体内部之间和自体与客体之间的相互关系中通过综合体验所获得的身体认知,它是体育实践中知识体系的组成部分。而不属于方法的范畴[2]可以说这个新定义,只有注意不断给自己“充电”“加油”的体育教师才能给予学生更正。
2、要引导和鼓励学生,多读几本书,读有用的书,读高水平的书
作为体育教师和体育系的学生,体育领域的几位著名的专家,如心理学:马启伟、运动生理学:杨锡让、邓树勋;体育课程论:王策三、曲宗湖、杨文轩;社会体育:卢元镇、顾渊彦;体育概论:曹湘君、鲍冠文;运动训练学:过家兴、田麦久;学校体育学:金钦昌、腾子敬;还有赖天德、毛振明等,要找他们的书读,要熟悉他们的学术观点,认真读他们的书时,你就会感受到你是身处在体育理论大讨论的殿堂,接受着大师的指点。体育教师要先跟专家对活,有所领悟并结合教学实际进行思考,你就容易发现你身边的问题,产生研究、探索问题的欲望,生发出新的科研课题,而不至于出现要搞什么科研内容毫无头绪的窘境。
3、体育教师既要更新知识,又要不断扩宽自己的知识面
教科书中有很多观点存在异议,或不同的作者有不同的理解,甚至所选用的教科书中你也会对有些观点持不同看法,如果你能够对教科书的内容在驾轻就熟,融会贯通的基础上,解读教材,重新构建教材,跳出教材教教材,那么是最受学生欢迎的。我认为做到这一点很不容易,但又是应该努力做到的,它需要体育教师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平时对体育知识的日积月累,养成爱读书的习惯,如果每天能保证1~2小时的时间用来读书,持之以恒就能获得丰厚的硕果。
4、体育教师通过指导学生来传播体育知识
体育教师真正成为知识传授的引导者。在锻炼实践中教师提供的各种锻炼处方、技术指导方法、强度与量的安排方法等信息,供学生选择,让他们自己组织锻炼,自己评价,体育教师应该成为体育教学理论与实践信息的设计者、创造者与启发者。体育教师通过创设宽松、民主、生动活泼的教学环境,使学生在体育教学中真正享有发挥自己的才能,思想情感和判断想象的自由,在体育教学中,体育教师要改变在体育课堂上总是教师说什么学生就练什么、讲什么就听什么的替代学习,教师要真正成为导师的作用,不能成为学生的完全依靠。而这种导师作用的程度应该是随着学生年龄加大而增大。体育教师的指导教学依赖于不断创造的教学所需知识的各种信息,指导不是放任,而应该有监督控制和调节控制的作用,以指导、督促学生有效的锻炼和学习。教师的主导性就是研究学生和引导学生去学习[3]。
四、高校体育教师应该具备高素质、高智能
体育教师要以综合的知识充实自己。要花更多的时间为学生进行提供锻炼信息的工作(如手段、方法、内容等),体育教师应该在熟悉教材的同时,不断获取体育教育的知识信息,把它编辑成教学的课件,可制作成幻灯片、参考书、影视资料或电子课件等提供学生学习之用。运用网络技术发布自己的研究成果、学习导读、知识介绍和开展各种讨论、交谈或咨询等活动,使教学变得更为活跃。这需要教师具有敬业精神,吃苦耐劳、勇于探索与创新的精神,不断了解新技术、新理论和新方法,掌握科学化的教育手段与方法,去指导学生更有效的锻炼。聪明与智慧是控制教学效果的主要财富,体育教师体力型时代将成为过去,智慧、意识、观念显得更为重要。指导能力、信息能力、预测能力、科学研究能力、分析问题能力与解决问题能力将是体育教师必需的能力,具备高素质、高智能,才能成为名副其实的体育教育家。
五、高校体育教师应是科学研究型人才
进行一些运动技术统计对学生学习与锻炼的效果、积极性进行分析等,都是体育教师经常要开展的科学研究工作。体育锻炼是科学的,又是严密的,现在如健美操、健身操或称有氧操之类的练习,学生如有录像资料打开电视机就能跟着屏幕上的教师进行练习,这是很受学生欢迎的教学方法。虽然先进的媒体一部分替代了教师传统传播知识的途径,同时也充分说明了教师的教学形式发生了改变。这种变化来自于体育教师的科学实践与科学研究,创造出各种教学方法,使教学变得更为有效。体育教师之所以有创造,依靠的就是科学研究意识和科学研究能力。在信息化和数字化的现代社会,体育教师更要发挥创造力,利用现代教学手段和科研方法更好地为体育教学服务,只有成为科学研究型的人才,才能不断地适应现代体育教育的需要。而在进行科学研究的同时又能保持自身运动素质和技能水平,就更有利于对学生进行言传身教。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综上所述,提高高校体育教师的文化素养是保证更多合格人才产出的关键,也是提高中学体育教师文化素养的关键,是体育课程改革的需要,也是教育和体育事业发展的需要。
[注释]
[1] [JP3]李荣新.素质教育与教师素质[J].北京师范学院学报,1998(3).
[2] 顾渊彦.基础教育体育课程改革[M].人民体育出版社,2004.1:P53-55.
[3] 曲宗湖.杨文轩主编.学校体育教学探索[M].人民体育出版社,2001.2:P154.
[作者简介]
胡文秀(1967-)女,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体育社会学与民族体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