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素质教育是时代发展的产物,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开展社会实践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内在要求,对于大学生在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心理素质、身体素质和社会适应素质等各种素质的教育中具有重要的影响与作用。
[关键词] 大学生;素质教育;社会实践
教育是培养人的一种社会实践活动,其本质是人类素质的养成和创塑,通过教育可以使个体由自然人走向真正的社会人。“素质教育”顾名思义,乃是指一种以提高受教育者诸方面素质为目标的教育模式,是指在学校教育的环境条件下,按照社会发展的需要,遵循教育规律,使人的先天禀赋和后天的社会影响相结合,开发受教育者的身心潜能,使其身心得到全面发展的教育。它是顺应时代的呼唤,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是我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必然产物。正确把握素质教育的科学内涵,探索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就成为我们必须认真加以研究的课题。
一、素质教育的内涵
素质教育不是对教育的分类,也不是一种教育模式,更不是一种教育制度,而是一种指导思想、一种教育观念。它注重人的身心的全面发展,强调的是一种基础,是一种素养,是一种做人的哲理、做事的能力和做学问的功底。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实施素质教育,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1]由此可见,素质教育的本质是培养可持续发展的内在活力与动力,以促进人才的全面发展。
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是大学生按照学校培养目标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参与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活动的一系列教育活动的总称。它是高校学生有目的、有计划地深入现实社会,参与具体的生产劳动和社会生活,了解社会、增长知识技能、养成正确的社会意识和人生观的活动过程。大学素质教育,具体而言,包括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心理素质、身体素质和社会适应素质等各种素质的综合教育。要培养这样的素质,离不开大学生的实践能力,因而大学素质教育应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二、社会实践对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教育的影响
思想道德素质是素质教育的灵魂。江泽民同志指出:“思想政治教育,在各级各类学校都要摆在重要地位,任何时候都不能放松和削弱。要说素质,思想政治素质是重要的素质,不断增强学生和群众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是素质教育的灵魂。”从学生道德品质形成的规律来看,思想道德教育归根到底是一种实践教育,是培养思想行为的养成教育。学生思想品德形成过程是学生政治的、思想的和道德的认识、情感和行为习惯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从旧质到新质的矛盾运动过程,是知、情、意、行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共同发展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要求受教育者作为参与德育活动的主体,积极主动地去认识、体验和践行,把社会和国家的思想、政治、道德规范和要求内化为自身的精神财富,形成一定的思想品德结构。同时,也要求学生完成由知到信,由信到行的转变,自主地解决知不知、懂不懂、信不信、行不行的问题,实现品德的外化。这一目的的实现,无疑要通过社会实践、社会交往和道德生活等一系列实践性、活动性的德育过程来实现。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明确指出:“社会实践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环节,对于促进大学生了解社会、了解国情,增长才干、奉献社会,锻炼毅力、培养品格,增强社会责任感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2]。”
三、社会实践对大学生科学文化素质教育的影响
文化教育是素质教育的基础,它可以为学生的业务素质和创新(创业)素质的培养提供广博而深厚的文化底蕴。从教育的规律来看,大学生科学文化素质的提高、人文意识的形成,很重要的一环是经历“从抽象思维到实践”的过程。社会实践活动对从抽象思维到实践具有综合效应,可以产生书本中、课堂上体验不到的情感,这种情感不断强烈、不断升华,能强化大学生培养人文意识、人文素质和自我教育的自觉性。让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投入社会生活,发挥社会实践活动在大学生科学文化素质教育中的作用,非常重要。科学发展的实践证明,创新不仅来源于对问题的深入钻研,也得益于深厚和宽广的知识面。有丰富的知识才能产生联想和综合,才有新的思想产生。尤其是在当今的知识经济时代,人们面对科学技术问题、经济问题、生态环境问题等都是一个复杂的系统,都需要运用多学科的知识进行综合研究,加以解决。
四、社会实践对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的影响
从广义上来讲,心理素质包括心理学研究的所有范畴。一般认为,心理素质是指个体在先天禀赋的基础上,通过教育(包括家庭、社会、学校、自我有意识和无意识的教育)以及社会实践所形成与发展起来的心理品质的总和,包括智力素质、情绪素质、意志素质、人格素质和心理健康水平等。其中,心理健康水平是心理素质的基本组成部分与核心要素,是影响学生成长的核心[3]。健康的心理素质和顽强的毅力是知识经济时代衡量人才的重要标准之一,社会实践的开展克服了学校生活的单调性,丰富了学生的内心世界。当代的大学生是渴望交流、渴望实现自身价值的一代,他们通过参与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在与不同人群的交往中学会了为人处事的方式,从而缩短了社会适应期。
五、社会实践对大学生身体素质教育的影响
身体素质是人的一切素质的基础,是指人体在运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机能的能力,即人体运动中的力量、速度、耐力、灵敏、柔韧和协调等素质指标的能力。俗话说得好:“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大学生应该有健全的体魄,这样才能适应未来艰巨的工作。现代社会节奏加快,竞争激烈,伴随而来的精神紧张、心理压抑、身体机制退化等现代病,在大学生中也屡见不鲜。因此为培养高素质的建设人才,必须重视大学生的身体素质训练和培养。对于大学生本人来说,树立终生体育的理念,热爱体育运动,克服困难仍然显得必要。全民热爱体育运动是一个民族振兴必不可缺的环节!
六、社会实践对大学生社会适应素质教育的影响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大学生作为人的社会化过程的一个主要阶段,其目标主要是培养能适应现实社会的人、能进行各种职业选择和行业转换的人、能改造社会和建设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人。而社会实践是大学生社会化的重要途径。通过社会实践,让学生走出校园,走向广阔的大社会,可以使学生们更深入了解社会,掌握必要的进入社会角色的知识和技能,从而增进对社会的认识和认同,为走向社会打下必要而良好的基础,同时也能让学生将自己在学校学到的技术技能服务人民、奉献社会,承担力所能及的社会责任。
[注释]
[1] 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M].1999.
[2] 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M].2004.
[3] 苗元江,医学生心理素质测评与德育对策,医学与哲学,1998.19(10):552-554.
[作者简介]
彭海兵(1979-)女,助教,单位:河北省唐山市华北煤炭医学院冀唐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