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变迁中失落的村落文化

2009-12-30 09:52李庆真谢丽霞
新西部下半月 2009年7期
关键词:社会变迁

李庆真 谢丽霞

[摘 要] 村落文化是特定社会背景下人类社会实践与自然环境相结合的产物。在长达两千多年的乡村社会占主导地位的传统中国社会中,村落文化以其独特的文化模式和功能支持着乡村社会的运行和发展,并以一种强大的民族精神维系着一个民族的延续和发展。然而随着中国社会的变迁和转型,尤其是在工业化、现代化大力推进的过程中,村落文化日益走向衰落。笔者认为,与它一起衰落的是一种人类与自然共存的方式及其文化。

[关键词] 社会变迁;村落文化;衰落

一、问题的提出

当中国从懵懵懂懂学西方走改良之路到1978年以来的中国改革开放,在此160余年的曲折发展中,中国的社会结构和社会面貌均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变迁着的中国社会正在经历着从传统到现代的转型。在此转型中,发生在中国农村的变迁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当前正在推行的农村的工业化、城市化和现代化对传统农村社会的冲击。这种冲击在文化领域的表现就是传统中国社会村落文化的衰落。

对此,学界有截然不同的两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村落文化的衰落意味着中国传统文化在现代化的浪潮中日益失去他存在的价值,社会的巨大变迁总在昭示着我们要以新的思维和新的观念去迎接新时代的挑战,而村落文化作为历史的残余在现代化进程中应该被抛弃,如果主张继承和弘扬村落文化则意味着历史的倒退。第二种观点认为,村落文化的衰落是中国农村工业化所付出的沉重代价。其依据之一是,中国农村的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激剧变迁带给中国农村生态环境的恶化。其依据之二是,伴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推进,人们的生存压力越来越大,一方面表现为农村经济收入的相对降低,这意味着相对贫困依然是制约农村发展的根本因素。另一方面表现为农村社会中关于“社会风气每况愈下”、“社会在走下坡路”等社会心理的形成与扩散。据此,有的学者认为,村落文化是特定历史时期社会背景下自然环境与人类的社会实践经过长期积淀、变迁和延续的产物。无论从文化功能主义,还是从作为具有“民族精神”的文化模式论的角度来看,村落文化的存在与发展都是与特定的历史时代相联系的社会的必然产物,它对乡村社会的存在与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支持和推动作用。而随着中国农村城市化和现代化进程的推进所带来的中国农村社会的变迁对原有的村落文化的冲击以及使其衰落,亦是历史的必然。

于是有人说,村落文化的衰落是现代化的必然,也有人说它是一种代价,而笔者认为,村落文化是一种人类与自然共存的方式,因此,应该是寻找如何发展的问题。

二、村落文化的形成与发展

人类文化是人类活动和创造的结果,人类每一次文化的重大变革都是社会大变革带来的结果。人类历史上三次社会大分工,人类活动形式的革命性变革对人类文化都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在这一层面上,文化犹如一面镜子,在人类的历史长河中,它折射的是人类社会活动变迁的足迹。村落文化也不例外,它是人类社会第一次社会大分工即农业(种植业)从畜牧业中分离出来的产物。这一革命性的变迁使人们从狩猎走向农耕,其产生的后果是定居。定居生活便是村落文化得以形成的先决性条件。这样,自然环境并不再是文化的直接创造,而农耕成为创造文化的决定性因素。农耕生活决定了人们已不再四处迁徙,从而使定居生活成为可能。人类定居生活及其“衍生物”形成一种制度以后及当“生于斯长于斯”的人们的生产、生活和风俗习惯经过数代人的积累与延续便产生了村落文化。由此,村落文化具有如下特征:①犁耕生活的出现意味着人们可以过定居生活,而定居生活则是村落文化得以形成的物质性基础条件;②农村制度性的规范文化得以产生。定居以后,逐渐形成邻里关系,家庭制度和组织等规范性文化;③村落的观念文化也得以形成。定居生活成为可能以后、风俗、道德和宗教等观念文化得到了不断的提升,促进了观念文化的形成与发展。

特定的文化总是特定的社会背景的产物,在中国长达两千多年的封建统治中,村落文化在中国农村社会得到了充分的发展与延续,并以其不可抗拒的强文化势力越过时空向其它领域渗透和漫延。无论是中国传统的城镇与乡村,还是现代化进程中的中国村庄与都市,或者是东亚地区的邻国,以及所有华人的地方都有村落文化的印迹。传统中国社会的村落文化是建立在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基础之上的,它以家庭、家族和自然村落为依托,以儒家思想及宗法、礼教为核心,在以亲情网络为纽带的村落社会中,它对乡村社会起着整合、调节和维持的作用。从构成要素来看,它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内容:①自由、活泼、和谐与温馨的自然环境是村落文化得以生存和延续的物质基础;②儒家文化中的中庸、忠恕、仁爱和礼教等文化特质塑造了乡村文化主体——农民的基本价值观和性格特点,成为了农民素质的基本基奠,从而也就成为了村落文化的合理内核;③家族、宗族制度、规范和宗法礼教作为乡村社会的行为规范和价值体系构成了村落文化的基本内容;④以血缘、地缘和姻缘关系为基础建立起来的“乡村情缘”作为乡村社会成员社会互动的特有的模式,构筑了村落文化的又一个合理内核;⑤乡村社会自然存在和延续的社会风俗及民间习惯,作为村自己创造的特有文化形式,承载着村落文化的延续与发展。根据本尼迪克特的文化模式论,我们可以找出中国传统社会的村落文化的主旋律——民族精神来,那就是传统的儒家文化和次“乡村情缘”为特征的社会互动模式。自由、活泼、和谐、温馨的自然环境是村落文化得以存在和延续的自然基础。而村落社会的家族、宗法、礼教等制度则是村落文化生存的社会基础。村落文化在代际更替中的延缓关键在于民风、民俗在乡村社会中的流行和传承。村落文化在这五个方面相互配合、相互促进,共同演绎着村落文化的历史。

三、作为一种发展代价的村落文化

如果说中国社会的转型是从1840年鸦片战争、西方的洋枪洋炮携带着西方的文明打开中国开始,那么,自此以后的160多年的时间里,中国的社会在经历从传统到现代的转型过程也是传统的村落文化逐渐走向衰落,西方“现代”文明逐渐占领中国文化领域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在经济由自然经济到商品经济再到现代市场经济和政治由专制化走向民主化、法制化的基础上,中国社会经历了激剧的变革而走向现代化。而这一切的转变似乎都毫无例外地打上了“现代化”的烙印。现代化过程中,中国农村的工业化和城市化便是必由之路。由中国农村的工业化和城市化所带来的结果究竟是农村社会的发展还是农村社会的灾难,至今似乎还难以定论。工业化、城市化和现代化在中国农村的推进带来的直接结果就是村落文化的衰落,它带给中国农村的命运又是如何呢?我们先不说目前中国农村经济发展状况如何,单就农村的工业化、城市化和现代化给中国农村带来的负面影响来看,我们认为,村落文化在现代文明兑现中的衰落并不仅仅是农村现代化进程中必然伴随生的副产品问题,从另一个角度看,它还是我国农村现代化过程中所付出的代价问题。对于前者,我们似乎可以看作是历史的必然,而对于后者,我们似乎无法“高枕无忧”。对于我国这样一个正处于现代化进程中的国家而言,尤为如此。

[JP3]自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推行以后,乡镇企业的迅速发展成为了我国农村发展又一个亮点。用邓小平同志的话说就是“中国乡镇企业的异军突起是中国农民的又一个伟大创造。”无可否认,乡镇企业的初始发展的确给中国农村带来了勃勃生机和活力,它一方面解决了中国农村大量的富余劳动力转移问题,另一方面,它作为“草根工业”,以其“就地取材,因地制宜”的优势解决了中国农村长期以来经济发展链条短、经营单一、缺乏发展动力和农村工业化等一系列问题。可是由于农村基层政府在“赶、超、高”政治口号的推动下,大搞“政绩工程”,工程未经科学的论证和规划就盲目上马,花费大量钱财,占用大量土地,去“筑巢引凤”,结果凤没引来,造成了大量人力、财力的浪费和大片土地被占用。其带来的另一个直接后果那就是生态环境遭到破坏,环境污染严重。一些规模小、生产设备简陋的造纸厂和化工厂在没有任何治理污染措施的情况下就将大量的污水和有毒气体排放出来,造成农村水资源、土地资源和空气的严重污染,有的已经严重影响到村民的身心健康。曾经的“蓝天白去”“灿烂的星空”和“弯弯的小船”等儿时的梦所徜徉的自然与宁静,都伴着七十年代出生的一代人的童年的逝去,也一去不复返了。曾经的湖泊与小溪,曾经的鲜花与绿草也都伴随着农村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到来而不复存在了。村落文化赖以存在的那种和谐与宁静也只能成为现代乡村人童年的回忆。

当村落文化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社会基础和合理内核在乡村现代化进程中逐渐遭到破坏以后,村落文化作为一个整体所拥有的那份和谐也逐渐失去它存在的基础,当曾经为诗人描绘的“杨柳岸晓风残月”等自然美景在现实生活中渐去渐远的时候,当诗人的那种浪漫情怀被残酷的现实击碎以后,所有的一切和谐美好也都不复存在,至多也只能是梦幻般的憧憬。当一切都已“物不是,人亦非”的时候,诗已不再是诗,而只是支离破碎的语言碎片。村落文化在支离破碎的记忆中残存的也仅仅是被现代化抛弃了的“异类”文化。

四、村落文化的变迁与发展

英国文化人类学家马林诺夫斯基认为。任一种文化现象都因其可以承担一定的功能而具有其存在的意义。因此,当我们在考察一种文化时我们应采用实地参与和真实描述的人类学方法来表达文化现象及其诸要素之间的联系,考察其背后的功能及其社会根源,以此来洞悉文化的内涵。因此,当我们在考察村落文化在我国农村现代化的作用时,一方面,毋庸置疑,随着我国现代化进程的推进及其所带来的社会变迁,村落文化作为一种与传统社会特质相适应的文化模式,也应与时俱进,在促进社会发展与进步的过程中完成其自身的自我更新与发展;另一方面,我们也应看到,作为一种对中国乡村社会有两千多年影响的文化模式,其对我国乡村社会及其社会成员的影响是根深蒂固的,它在非常大的程度上还在左右着他们的头脑和行为模式,这就意味着我们在对待传统村落文化时不能采用简单或激进的方法,把它作为历史完全否定掉。应该看到,村落文化作为一种民族精神,在长达两千多年的文化垄断中,其影响是深远的。本尼迪克特说:“一个民族的民族精神既是一个民族共享民族文化的结果,又是一个民族区别于另一个民族的根本标志。一个民族参与、享受一种文化的时间越长,接受这种文化的影响就越深刻,其民族的传统精神就越强烈”[1]。

村落文化,与其说是一种历史文化,不如说是一种文化模式,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化模式,它总是伴随着时代的变迁而不断进行更新和发展的。社会的变迁带来的必然是文化的变迁,然而文化的变迁,并不完全否定过去。对村落文化应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以顺应时代发展之潮流实现村落文化的自我更新与发展。同时,村落文化的发展还应找回已被遗失的部分内容,如赖以生存的和谐、优美的自然环境,人际关系中的诚信与真实的情感等。毋庸置疑,随着时代的演进、社会的变迁,我们的文化也需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与此同时,我们也不要忘记村落文化所凝聚的民族精神,它不仅是历史,而且是具有丰富的内涵和强大民族凝聚力的民族文化。作为一种文化,它对我国乡村社会的稳定与发展起着极为重要的维持和推动作用。具体来说,它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作为一种文化,它是乡村社会控制与整合的重要手段;②作为乡村社会联络纽带的“乡村情缘”在目前我国乡村社会中依然发挥着社会互助和社会支持的作用;③村落文化所凝聚的民族精神至今依然是中华民族紧密团结的坚实基础;④村落文化中的民风、民俗,作为乡村人自己创造和沿袭的文化,仍是我国乡村社会乡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也是乡村人在现代社会日趋激烈的竞争中可以慰藉的“心灵家园”。与村落文化相伴而生那种温馨和谐的自然性情与乡村人割舍不掉的故土情怀一起,共同推进乡村人性的发展和乡村社会的良性运行与协调发展;⑤村落文化所赖以生存的温馨和谐的自然环境作为一种理想的生活环境,将激励人们去培养现代环保意识,为真正地实现现代的乡村田园美景而努力奋斗。

[注释]

[1] [日]俊部恒雄.文化人类学的十五种理论.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98.

[参考文献]

[1] 司马云杰.文化社会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

[2] 费孝通.乡土中国 生育制度.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3] 沙莲香等著.社会学家的分析——中国社会文化心理.中国社会出版社,1998.

[5] [日]绫部恒雄.文化人类学的十五种理论.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88.

[6] [美]威廉 费尔丁 奥格本.社会变迁——关于文化和先天的本质.浙江人民出版社,1989.

[作者简介]

李庆真(1974-)男,安徽宿州人,杭州电子科技大学人文学院.

猜你喜欢
社会变迁
近代东北地区关内移民对东北社会变迁的影响
海昏侯墓“孔子屏风”姓氏问题释析
论明清时期贵州的建省
社会语言学视角下的公益广告语言研究
社会变迁语境下的近代报纸业态发展分析华
华北的小农经济与社会变迁
论农村家族的现代转型
论社会变迁对刑罚执行制度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