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进品
摘要:以解析社会形态为逻辑起点,以社会形态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为视角,在对社会主义进行哲学定论基础之上对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内容进行科学预测,是马克思恩格斯认识社会主义的理论思维和总体思路。
关键词:社会主义;发展形式;核心价值
中图分类号:A81,D0-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1494(2009)04-0011-05
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和发展的理论基础,也是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思想。深入挖掘马克思恩格斯解读社会主义的根本思路,准确掌握他们认识社会主义的理论思维,是准确理解科学社会主义、系统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继续深化认识社会主义、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发展的根本要求。
唯物史观是马克思恩格斯把社会主义从空想变为科学的重要理论基石,也是他们论述科学社会主义的思想源头。马克思恩格斯认识社会主义,正是运用哲学方法论,从唯物史观探讨社会形态、分析社会发展规律开始的。
一、任何社会形态都是包含有特定价值内涵的生产力发展形式
唯物史观告诉我们,“物质生产的发展”是“整个社会生活以及整个现实历史的基础”,生产力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任何社会形态或社会制度,作为一定生产力发展水平基础之上特定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有机统一整体,具有双重属性。一方面,任何社会形态都是一定生产力的发展形式。人类在生产过程中所结成的经济关系以及产生于其上的政治关系和思想意识形态,即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所构成的社会形态,作为人类社会生产生活赖以进行的社会组织形式,体现着人与自然的关系,天生地拥有生产力发展形式的“身份”,具有自然属性,受社会生产力的决定和支配,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变化。马克思恩格斯曾多次把社会形态看作是“生产力的发展形式”、“社会形式”,“容纳”生产力的“容器”,生产关系的物质条件即生产力成长的“胎胞”,早期他们甚至以生产力为标志去划分社会历史阶段,比如在《哲学的贫困》中他们就从生产力发展形式角度,根据生产力所包含的技术特征去划分社会历史发展阶段,“手工磨产生的是封建主为首的社会,蒸汽磨产生的是工业资本家为首的社会。”在《政治经济学手稿(1857-1858)》中,他们又从生产力主体人在与自然、社会关系中的解放(自由)程度出发,提出了后人所称的“三种社会形态”理论。也因为如此,他们在彻底揭露和批判各种私有制度时,从来没有忘记肯定这些私有制度作为一种发展形式,在既定历史条件下对社会生产力、对人类自身解放和发展所具有的天然作用和历史进步意义。在他们看来,人类社会的发展乃至社会形态的变更,根源首先不在于其所体现的伦理价值的好恶和大小,而在于其本源性的自然要求,在于它们作为发展形式对社会化生产力所起的伟大推动作用上;人类社会在发展过程中发生发展方式变更、以新的社会制度代替旧的社会制度而不至于发生中断,有赖于这些社会制度都以生产力发展方式的天然身份维系和依托,才得以表现出历史承继性及其内在必然规律性。
另一方面,“社会——不管其形式如何——究竟是什么呢?是人们交互作用的产物”,“各个人借以进行生产的社会关系,即社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总和起来就构成所谓社会关系,构成所谓社会,并且是构成一个处于一定历史发展阶段上的社会,具有独特的社会。”社会形态只是在一定生产力状况之下,人们进行交换和消费,结成各种各样的生产关系,尝试建立最适宜的社会组织形式,是人与人社会关系的组织化结构形式,其本质在于社会分工协作体系中不同集团、阶层和阶级之间的利益关系。历史上每一社会形态,实际上都是当时占统治地位的社会集团按照自己的根本意愿处理和解决社会关系、以实现本集团根本利益要求和价值目标而建立起来的社会组织形式,具有统治集团利益判断和价值取向的深深烙印,可以说是某种主观意志的制度设计、价值观念的制度表达。因而社会形态在充当社会生产力发展形式的同时,都有一定的社会价值内涵,获取一定的社会关系本质意义,具有社会属性。人类社会在不同的生产力发展阶段之所以展现为不同性质的社会形态,就在于社会形态作为社会关系的表现方式,在不同阶段人们相互之间的生产关系,特别是生产资料占有关系有不同的质态,体现不同的利益价值取向;不同社会形态也因为内在社会关系和价值目标不同,而演绎、展现出不同的社会面貌来。
基于此,为了彻底揭露资本主义社会的剥削本质,为无产阶级开展反对资本主义斗争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马克思恩格斯特别注意社会形态作为生产力发展形式所体现出来的社会关系,关注其中的生产关系结构,强调从生产关系的性质出发去把握整个社会形态,也更多地以所有制形式为标准去研究和划分社会形态。比如早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首次论及社会形态范畴时,马克思就根据社会形态所体现的社会关系意义初步考察了“部落所有制”、“古代公社所有制和国家所有制”、“封建的或等级的所有制”、“现代私有制”、“无产阶级占有制”等不同的发展阶段。在《雇佣劳动与资本》中,他进一步指出:“古典古代社会、封建社会和资产阶级社会都是这样的生产关系的总和,而其中每一个生产关系的总和同时又标志着人类历史发展中的一个特殊阶段。”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他更进一步地提出了后人所称的“五种社会形态”理论。在这里我们看到,“五种社会形态”理论与“三种社会形态”理论只是分析角度和依据不同而已,并不相互矛盾或否定。
总之,任何社会形态都具有生产力发展方式自然功能和社会价值目标两方面的意义,都是体现特定价值指向的历史发展形式。人类社会形态的演变和发展,因其自然属性而具有了客观必然性,也因其社会属性而使人们具有了在既定历史条件下自主选择和发挥主体作用的空间,表现为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的有机统一。这就是马克思恩格斯对社会形态的总看法,也是他们认识社会主义的逻辑起点。
二、社会主义是为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谋利益的社会化生产力发展形式
在从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形式和本质内容辩证统一上对社会形态进行哲学分析之后,马克思恩格斯即以此为视角,沿着上述思路,对社会主义进行系统地哲学认识和解读。
马克思、恩格斯尽管因当时工人运动发展的实际斗争需要,而重点从社会制度所体现的阶级利益关系即所有制关系上去论述社会主义,但他们并不象空想社会主义者那样,忽视社会制度的自然存在意义,简单地把社会主义当作一种人的抽象的理性追求和伦理向往,或某一社会集团意志的表现和利益的制度体现。相反,他们总是首先承认社会主义的自然属性,把社会主义看作是社会化大生产的一种发展形式,并以此为视角去探讨社会制度之间的相互联系关系,揭
示人类社会内部基本矛盾运动规律及其在资本主义社会的表现,把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看作是随着现代生产力发展而产生的一个客观历史进程。因此,他们以社会化大生产作为阐述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理的逻辑起点,认为资本主义以机器大工业代替工场手工业,以商品经济取代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造就和推动了生产的社会化;而生产的社会化及其不断发展所提出的生产资料占有关系社会化要求,必然与生产资料私有性质的资本主义发生根本冲突,最终导致资本主义被社会主义所取代。比如在《反杜林论》、《资本论》等著作中,他们把资本主义视为社会化生产力的“资产阶级利用形式”、“外壳”,指出:“大工业得到比较充分的发展时就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用来限制它的框框发生冲突了。新的生产力已经超过了这种生产力的资产阶级利用形式”,“生产资料的集中和劳动的社会化,达到了同它们的资本主义外壳不能相容的地步。这个外壳就要炸毁了,资本主义私有制的丧钟就要响了。剥夺者就要被剥夺了。”“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实际是指资本主义制度)将“是社会生产过程的最后一个对抗形式”,终将被另一种非对抗形式——以生产资料社会化为基础的社会主义所代替。社会主义建立之后,作为一种新的发展方式,其首要任务就是要“尽可能地增加生产力的总量”,提高生产力社会化水平。在他们看来,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都是生产社会化的产物,与社会化生产力的不同发展阶段相适应,都是社会化生产力的发展形式,并以此作为自己存在的自然基础和双方相互联系统一的“环节”;社会化大生产在发展中强烈要求承认它的社会属性,取得与之相适应的发展形式,成为社会主义最终必然取代资本主义的根本力量;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只是社会化大生产发展形式上的“以新代旧”,是生产力客观发展的自然进程和必然结果。
马克思恩格斯把社会主义视为一种现代生产力的发展形式,并不意味着仅仅把它看作是一种工具;相反,是要在确认它的自然存在意义及本性要求基础之上,进一步深刻揭示它所具有的社会本质意义。因此他们不隐瞒社会主义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阶级性质,从不讳言自己创立和发展社会主义理论的目的,并花费大量精力从社会基本矛盾运动、从阶级关系和阶级斗争的角度上去揭示社会主义及其产生的历史必然性,告诫后人要用阶级的观点去认识和理解社会主义,把社会主义视为一种维护最大多数人利益的社会形态。他们认为,现代生产力的社会化性质和发展要求与无产阶级实现彻底解放的根本目标是一致的,社会主义在充当现代生产力发展形式的同时,体现和反映了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要求。“现代社会主义,就其内容来说,首先是对统治于现代社会中的有产者和无产者之间、资本家和雇佣工人之间的阶级对立和统治于生产中的无政府状态这两个方面进行考察的结果”,是“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间斗争的必然产物。”“现代社会主义力图实现的变革,简言之就是无产阶级战胜资产阶级,以及通过消灭一切阶级差别来建立新的社会组织。”“这种社会主义就是宣布不断革命,就是无产阶级的阶级专政”,就是“无产阶级用暴力推翻资产阶级而建立自己的统治”。其核心内容就是要消灭私有制,“结束牺牲一些人的利益来满足另一些人的需要的情况”,实现“工人阶级的解放”,“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使“所有人共同享受大家创造出来的福利”,最终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在他们看来,社会主义是无产阶级为了实现自身的彻底解放,在消灭私有制和资本对劳动剥削基础之上建立起来的一种社会制度,是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制度。
基于上述两方面辩证分析,马克思恩格斯认为,“未来社会”无非是“以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社会形式”,是“保证社会劳动生产力极高度发展的同时又保证人类最全面发展这样一种经济形态。”社会主义作为“未来社会”的“第一阶段”,实际上是保证社会化大生产高度发展同时又“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促进人类全面发展的社会形态;换言之,就是一种为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谋利益的社会化生产力发展形式。这就是他们对“未来社会”和社会主义进行哲学分析之后所获得的总认识。
三、社会主义是以生产资料公有制和按劳分配等为基本特征与内容的社会发展形式
抽象的概念是进而了解某一事物的具体内容和各个侧面特征,获得“个性化”认识的基础。在对社会主义进行哲学定论之后,马克思恩格斯无疑从总体上明确了社会主义的质的规定性,找到了进一步认识社会主义的视角和“平台”。但出于尊重科学的态度,他们不赞成也不愿意就社会主义这个“现实”资本主义灭亡之后才产生、对他们来说还是“未来”的社会,将具有什么样的基本内容和“独特的特征”,作出具体和全面的论述,只是在批判各种非科学社会主义流派、纠正工人政党的错误纲领时,才不得不根据“现存”资本主义“历史事实和发展过程”,按照社会发展规律作过一些原则性预测。认为社会主义作为“经过长久的阵痛刚刚从资本主义社会里产生出来的社会形态”,必然以“生产力的巨大增长和高度发展”为“绝对必需的实际前提”,并努力使社会生产力“发展到甚至对我们现代条件来说也是很高的程度”;全社会共同占有生产资料,“实行全部生产资料公有制”;消费资料实行按劳分配原则;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社会生产,“消除…‘商品生产”和货币;国家开始消亡;社会成员将获得自由全面发展;等等。
马克思恩格斯这些“对未来非资本主义社会区别于现代社会的特征的看法,是从历史事实和发展过程中得出的确切结论;不结合这些事实和过程去加以阐明,就没有任何理论价值和实际价值。”而且主要是从经济方面“试图加以叙述和解释”,“无论是政治的还是非经济的社会问题都根本未触及”,不能算作是对社会主义的全面论述,更不能照搬照套。对此,人们已有共识。但不应忽视的是,他们这些“看法”实际上是在社会主义哲学定义的基础“平台”上,沿着社会制度双重属性分析思路,从社会主义的手段功能和核心价值两方面推理出来的:作为一种反映、体现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根本利益要求的社会化大生产发展形式,社会主义必须消灭私有制,实行公有制,“财产公有”、“财产共有”,使社会“按照统一的总计划协调地安排自己生产力”,“使所有人共同享受大家创造出来的财富”;但由于“在各方面,在经济、道德和精神方面都还带着它脱胎出来的那个旧社会的痕迹”,旧的社会分工还存在,劳动还是谋生手段,社会财富还没有“充分涌流”,只能“等量劳动获取等量报酬”,也没有条件实现人的“彻底解放”和自由全面发展。不认识到这一点,就无法理解他们为什么要把经济发展和社会成熟程度作为区分“未来社会”两个发展阶段的依据,也无法理解他们对社会主义作出如此描述的逻辑基础。在他们看来,上述这些特征性内容正是生产力社会化、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根本利益这两方面特质,在社会主义社
会这个历史阶段各个侧面的基本要求和具体体现;社会主义无非是建立在资本主义基础之上、以生产资料公有制和按劳分配等为基本特征内容的一种社会发展形态。
总之,从一般到具体,层层递进,以解析社会形态为逻辑起点,以社会形态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为视角,把社会主义定义为保证社会化大生产高度发展同时又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社会发展形式,进而在此基础之上对社会主义特征性内容进行科学预测,不断深化对社会主义的认识。这就是马克思恩格斯认识社会主义的理论思维和总体思路。
马克思恩格斯认识社会主义的理论思维,给我们以十分重要的启示:
首先,只有坚持马克思主义认识社会主义的理论思维,坚持从哲学和特征内容两个层面有机统一、从社会形态工具功能和社会价值双重属性有机统一的根本思路,才能正确认识社会主义,不断深化认识社会主义。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论的科学性和伟大意义,不仅在于它揭示了社会主义的本质,在认识社会主义上实现了从特征层面到本质层面的飞跃,而且更重要的是它突破了仅仅从生产关系和制度特征单一角度认识社会主义这种传统方法的局限性,既充分肯定了社会主义作为现代发展方式在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方面上所具有的独特的自觉意义和伟大的推动作用,深刻揭示生产力对社会历史发展、对社会主义的决定性作用,又揭示了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和奋斗目标,重新恢复了科学社会主义创立者认识社会主义的理论思维,坚持了真理判断与价值判断的有机统一,为我们从社会主义的手段功能和价值原则的高度统一上,沿着社会主义内含的价值指向,继续深化认识社会主义,提供了正确的逻辑思维和发展方向。沿着这一方向和思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宏观揭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终极价值追求;科学发展观把“以人为本”和社会和谐确认为社会主义本质属性,进一步揭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基本内容,都从不同角度进一步深化了我党对社会主义的认识。在当前新的改革与发展阶段,深化认识社会主义,最主要的就是要沿着这一正确思路,根据实际,根据实践,继续深入发现社会主义的本质内容和有效实现形式。
其次,坚持社会主义手段功能与人民价值有机统一,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指导原则。社会主义以社会化生产力发展形式作为其存在载体和立身“平台”,而不再是“抽象原则”或“理想天国”;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天然职责,也是社会主义国家政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为广大人民群众谋利益,实现共同富裕、社会和谐,是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和“立身之本”。社会主义因其核心价值而成为先进的发展形式,也因为作为先进的发展形式而具有这样的核心价值,两者相互依存、相互体现,共同统一于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争取解放和自由的伟大实践之中。坚持社会主义,根本在于科学把握和正确坚持社会主义为广大人民群众谋利益这一核心价值;建设社会主义,关键在于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现在路线方针政策的制定上,体现在制度、体制和机制的安排上,体现在实践的措施和行动上,最终体现在人民共享改革与发展成果上。改革就是要寻找既能够有效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又能够维护和发展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社会主义实现形式,绝不能在克服过去离开生产力认识社会主义错误倾向的同时走向另一个极端,只看到社会主义的工具理性,而忽视它在充当生产力发展方式时所要求或所体现的人民价值理念和社会性质。否则,改革如果出现私利化倾向和两极分化现象,肯定是偏离了社会主义方向,“走上邪路”。
再次,必须以社会形态双重属性辩证关系为理论基础,才能正确解读和处理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对立统一关系。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之所以能够在人类社会形态演变进程中相互统一,保持历史发展的连续性和并存性,甚至能够在推动社会生产力发展和人类进步过程中相互学习、借鉴和利用,就在于这两种社会制度有统一和联系的“支点”——同为现代社会化生产力的发展方式。同时两者又因为在核心价值上表达和体现现代两大对立阶级的根本利益要求而具有了对立斗争关系,社会主义也因此才获得了取代资本主义的主体革命力量。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之间的关系并非铁版一块,两种社会制度在发展形式意义上相互借鉴和利用,表现出某种相似性或一致性,是发生在社会制度自然属性层面上的表层现象,不会否定或模糊两者在阶级利益关系层面上和性质上的根本对立关系,不应过多地进行姓“社”姓“资”的争论。对外开放,大胆学习和利用西方发达国家发展生产力的成功经验和先进文化,才是现实社会主义国家走向发展繁荣、充分展现先进性和优越性的必由之路。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04.
[2]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3]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4]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5]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6]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649.
[7]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9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