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装备制造业竞争力提升:基于创新集群网络视角

2009-12-26 08:18
社会科学 2009年12期
关键词:装备制造业技术创新竞争力

冯 梅

摘 要:从创新集群的理论演变和系统研究中,我们可以得出一些启示,创新集群是获得竞争优势的有效组织形式;在知识化、信息化和全球化作用下,创新集群跨区域网络的建立可以提升产业竞争力。从创新集群的视角对我国装备制造业竞争力存在的问题及原因进行分析,并从创新集群网络功能整合和跨区域网络体系建立的角度来思考如何提升我国装备制造业的竞争力水平,可以得出要提升我国装备制造业竞争力,既需要提高企业的集成能力,也需要重视创新平台网络的软件建设,还需要制度与环境的配合。

关键词:创新集群;装备制造业;竞争力;技术创新

中图分类号:F2766;F40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257-5833(2009)12-0045-07

作者简介:

冯 梅,上海社会科学院部门经济研究所博士 (上海 200020)

创新是竞争力的源泉。创新集群中企业间以及企业与其他机构间正式和非正式的关系和行为形成的有机的、柔性的、灵活的网络,把单个企业创新的线性模式改变为非线性、复合式创新模式,因而成为当今世界上最具特色和竞争力的经济组织形式。如英国北部的汽车业、金属加工制造业,德国索林根的刀具业、斯图加特的机床业、韦热拉的光学仪器以及美国128公路的电子业等都是著名的创新集群。

随着经济全球化以及知识经济的全面兴起,技术创新的周期越来越短。仅仅依靠企业内部技术创新、仅仅立足于本地区创新资源的利用,在时间和数量上远远不能满足需要。建立广泛的外部网络,跨区域整合创新资源,快速响应外部技术与市场变化,是创新集群发展的新趋势和产业竞争方式的新变化,而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也为创新集群跨区域网络的建立提供了可能。

从目前中国装备制造业发展的现实看,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和东北地区装备制造业产值超过全国比重80%,集群化发展趋势非常明显。但是,由于装备制造业的产业特性和我国国有企业的固有特点,技术创新往往局限于企业内部或上下游企业间,与区域内的研发机构、行业组织等创新主体的联结与互动不够,创新的制度和环境也不完善,创新集群的内部网络结构以及功能不健全。同时,我国装备企业也以地方性国资为主,具有很强的地方根植性,长期习惯于立足本地区具有比较优势的创新要素发展相应的装备制造业,习惯于在本地区形成和建立相关的配套企业,习惯于本地政府的产业扶持政策、金融支持政策,许多地区和行业连市场也局限于本地,与全球化和信息化条件下创新集群发展的新趋势和产业竞争方式的新变化不适应。整合创新集群网络功能,建立跨区域网络体系,是提高中国装备制造业技术变革能力和产业竞争力的有效途径。

一、创新集群理论演变及系统研究

(一)创新集群理论演变

从学理上看,创新集群理论来源应该包括“集群”、“创新”和“区域”研究三部分。

对产业集群聚集机制的研究始于英国剑桥大学的马歇尔教授。1890年,作为主流经济学家的马歇尔从新古典经济学的角度,通过研究工业组织,表明规模经济和外部经济促使企业在地理上集中和集聚,集聚能够带来人才、机械、原材料的提供和技术的扩散。1909年,德国经济学家韦伯在继承马歇尔的产业集聚思想的基础上,从工业区位选择的角度,阐明企业是否形成集聚在于集聚的好处与成本的对比。集聚使企业采用全球最新技术,使生产进一步专业化;可以更好地开展企业间的分工与协作,更合理地组织劳动力,更廉价地取得原料、大量运输产品,更易于取得银行的信贷,并且可以共同使用许多辅助企业和基础设施,减少间接开支,从而可以按不同的比例降低每个参加集聚的企业的生产成本。

马歇尔和韦伯等人提供了“集群”的思想,而“创新”的思想来源于熊彼特。他在《经济发展理论》一书中,指出“创新”不是孤立事件,不是在时间上均匀分布的,而是趋于结成集群;创新不是随意地均匀分布于整个经济系统中,而是趋于在某些部门及其周围环境中聚集。美国经济学家罗森伯格进而把技术创新分为时间意义上的集群和空间意义上的集群,即“M型创新集群”和“T型创新集群”。“M型创新集群”延伸出技术创新与经济周期之间互动关系的理论,如1975年,德国经济学家门斯(G Mensch)在《技术的僵局》一书中,论述了技术创新成群出现于经济的长波上升周期。荷兰经济学家杜因(J盝 Duijn)在《经济长波与创新》一书中,指出在经济长波的不同阶段存在不同的创新倾向,即创新集群的周期性。传统上对技术创新在空间维度集群的研究较少,但近年来学者们认识到地理空间的重要性,尼古拉斯(Nicholas Crafts)和安东尼(Anthony J Venables)于2001年从空间角度论述了距离对经济活动的影响。

在熊彼特提出创新理论30年后,新熊彼特学派在对企业创新过程模式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企业的技术创新过程不仅是企业内部一体化的职能交叉过程,而且是多机构系统集成网络联结的过程,从而开始了技术创新研究从企业内部的研究向企业外部的区域、国家研究的拓展

[英]克利斯•弗里曼、罗克•苏特:《工业创新经济学》,华宏勋、华宏慈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并形成了不同的流派,主要有:以弗里曼、纳尔逊、佩特尔(Patel)和帕维蒂(Pavitt)为代表的宏观学派,以本特阿克•伦德瓦尔为代表的微观学派以及以迈克尔•波特为代表的国际学派。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产业集群聚集机制研究中技术创新效应研究的深入和创新系统研究,尤其是国家创新系统研究的深入和区域创新系统研究的兴起,在“技术创新”这个环节上,产业集群研究、技术创新研究与区域创新系统研究出现交叉和重合。如迈克尔•波特(Michael Porter)在《国家竞争优势》中将“产业集群”与“技术创新的积累与集中”相结合,并指出一个国家有竞争力的产业是趋向集群式分布的。最具标志意义的是OECD在对国家创新系统的研究中,对产业集群的技术创新效应进行分析,提出了价值链集群的概念,指出了创新网络及网络中的互动对创新具有重要作用,认为产业集群构成一个创新系统,即创新集群。至此,围绕产业集群发展构筑区域创新系统,成为创新集群研究的主要内容。

(二)创新集群系统研究

国内外学者对创新集群网络系统的研究主要从集群要素构成、网络联结和技术创新三方面展开。

在集群要素构成上,1998年帕特卯(Padmore)和吉博森(Gibson)构建了GEM模型,提出了三要素六因素,即环境要素(包括资源和基础结构设施两个因素)、企业要素(包括供应商和相关产业因素以及企业战略)和市场要素(包括外部市场和内部市场两因素)。三要素六因素比较全面地涵盖了创新集群的构成要素,对揭示集群创新系统有相当重要的借鉴意义,但是各要素之间相对分离,而且缺乏层次感。托林(Todtling)、考夫曼( Kaufmann)和阿歇姆(Asheim)等人先后将集群创新系统按照主体及其互动机构分为两类:一类是区域产业集群中的企业,同时包括其支撑产业;另一类是制度基础结构,如研究机构和高等教育机构、技术扩散代理机构、职业培训机构、行业协会、金融机构等,这些机构对区域创新起着重要的支撑作用。阿歇姆等人的分类区分了创新的主体和辅助机构,推进了集群创新系统的研究。但不足之处是对环境和制度等非主体然而对集群创新具有重要作用的因素较忽视。目前比较系统地提出创新集群的构成要素的是浙江大学的魏江教授,他将集群创新系统构成要素按层次分为三类,分别是核心价值链要素、可控支持要素和不可控支持要素。其中核心价值链要素包括供应商企业、竞争企业、用户企业和相关企业。可控支持要素也包括硬件技术基础设施、集群代理机构和公共服务机构。不可控支持要素包括政府、规章制度和外部市场关系。魏江提出的集群创新系统要素构成取得了学术界的共识,其后的学者大多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的观点,但没有改变其基本结构。

集群创新系统各要素之间正式和非正式的联结构成了创新系统的网络体系,他们影响集群技术创新的产出和效益。2000年,希尔(Hill)和布兰南(Brenman)构建了以主导产业等核心要素之间的联结模型,这是支撑整个集群内部企业和其他机构的关键,揭示了创新系统最核心的问题。希尔和布兰南的核心要素的联结模式是垂直的价值链方式,如从供应商到代理机构,而汉森(Hanson)则将这种联结模式扩展到横向。但他们揭示的只是核心层的要素联结而不是整个创新集群网络体系的构造。魏江在总结希尔、布兰南和汉森等人成果的基础上,从核心价值网络、可控支持网络和不可控支持网络三个层次上构建了整个集群创新体系,是目前最完整的创新集群内部网络体系魏江:《产业集群——创新系统与技术学习》,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

三个层次网络的关系是:可控网络主要为核心网络提供资源和基础设施,如知识流、技术流、人力资源、信息流等生产要素的支持。不可控网络通过不断完善可控网络,影响着核心网络的行为和相互联结方式。在创新集群外部网络的构建上,现有的研究不多。

创新集群要素联结方式最终影响集群的技术创新,创新集群的技术主要通过合作创新来获得。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内外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合作创新的组织模式进行了研究。禅(Chan)和瑞德(Hride)根据企业在研发阶段不同性质的联盟伙伴,将合作创新分为五种类型:用户联盟、供应商联盟、竞争者联盟、互补性联盟以及促进型联盟,即与政府有关部门、大学、研究机构等非企业组织组成的共同研发联盟

Chan P盨 ,Hride D,“ Strategic alliances in technology: Key competitive weapon”, 玈am Advanced Management,1993, (autumn)

。对于产业集群中的企业来说,产业集群本身形成的同类企业之间的竞争合作关系,以及核心企业与产业链上下游企业之间,与辅助企业之间的良好合作关系,企业与公共机构之间的紧密联系,为这些组织之间结成技术联盟开展合作创新活动提供了组织基础,从而使之成为用户联盟、供应商联盟、竞争者联盟、互补性联盟以及促进型联盟等合作创新的集聚地。这种合作创新往往是基于同一技术轨道或技术平台,且沿着技术关联域或产业链拓展渗透,形成创新集群。

二、创新集群理论给我们的启示与思考

(一)启示:创新集群是产业竞争力的源泉

从创新集群的发展历程看,创新集群是多学科领域不断交叉融合的产物,近年来,不同的学者也往往从各自的学科和研究需要出发,对其赋予不同的内涵。无论是早期的马歇尔、韦伯对产业聚集机制的研究,还是创新学派对“技术创新成群出现”的理解,或是OECD的“简化了的国家创新系统”,以及国内学者的“产业集群创新系统”、“创新型产业集群”的内涵界定,表述不同,内涵外延也有差异,但基本上都反映了“集群”与“技术创新的积累与集中”之间存在的内在逻辑关系,反映了创新集群是获得竞争优势的有效组织形式。

从对创新集群网络系统的研究看,创新集群的要素构成、网络联结都是为了技术创新和获得竞争优势。创新集群中的企业是创新活动的主要参与者,是创新成本的主要承担者和创新收益的最大获得者。其他的主体,如研究机构和大学,也是学习型组织,承担着知识的创造、传递和应用的功能。创新活动依赖于企业、大学、研究机构的各种战略联盟和合作,企业与其他机构合作得越好,则集群的创新就越好。在集群的系统合作中,高位势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决定集群在整个产业链中的位置。创新集群内部的技术和知识的流动是多方向全方位的,但由于系统内每一个企业的技术能力不可能都是均衡的,这种技术的非均衡分布使系统内的企业之间产生了“技术能力势差”。技术能力势差导致技术和知识从高位势企业向低位势企业流动成为主流,同时,技术能力势差也使得高位势企业在集群创新中起着主导作用。在集群的系统合作中,环境和制度是激励创新的动力。经济行为主体的各项活动都是在一定的环境和制度下进行的。正式的制度和非正式的环境是激励创新主体进行技术创新和知识传递的动力。企业家的创新和技术人员的创造活动需要有鼓励尝试、宽容失败的文化氛围。在市场竞争的环境下,要促使创新主体间交流合作的顺利进行,必须要有规范化和制度化的组织制度,能够平衡各方利益,补偿新技术和新知识提供者的创新成本,降低知识传递的成本。

(二)思考:创新集群跨区域网络建立与产业竞争力提升

在知识经济蓬勃兴起的时代,知识和先进技能已经成为重要的战略资源。发达与欠发达国家或地区的差别,在于创造并运用知识的能力而不是资本存量或其他要素禀赋。集群竞争力不仅体现为区域内企业之间、企业与研发机构之间通过各种方式的合作形成的知识积累,还表现为集群吸收外部异质创新要素的能力,尤其是集群内高位势企业如果跨区域整合外部异质资源的能力较强,往往可以突破集群内部封闭式的创新模式,提高集群创新的深度、广度和速度,提高集群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和产业竞争力水平。

而且,在全球化条件下企业发展一体化和巨型化的同时,小型化、专业化的公司越来越繁荣。在产品生命周期日益缩短、技术开发日益复杂、信息技术广泛运用的条件下,许多技术实力雄厚的跨国公司,也开始由内部的创新为主转向多渠道利用内外技术资源。在发达国家较高技术的基础上进行集成创新,对发展中国家创新集群来说,是一种成本小、收益高的现实选择。同时,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在技术上缩短了企业与企业、区域与区域之间的空间距离,这为集群突破现有的技术制约获取外部知识来源创造了条件,使得创新集群跨区域网络的建立成为可能。

目前创新集群建立跨区域网络,获取集成所需要的资源以及进行技术集成,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1)与集群外的企业建立广泛的技术联盟和知识联盟。(2)集群内企业可以通过产业链的延伸,获取集群外的技术。例如建立海外R&D机构。(3)通过购并获得区域外的研发机构、关键技术、专利、专有技术等无形资产,扩充技术优势。(4)直接对现有技术及跨领域技术进行集成创新。集现有科技成果、汇各自竞争优势、采众家所长,打造新的技术领先优势。(5)加强研发的集中管理。在集群内设立中央研发中心,对分散在全球的R&D机构进行管理,集中配置研发资源。

三、中国装备制造业竞争力不足的原因:基于创新集群网络视角

(一)装备制造业创新集群的内涵和特点

装备制造业产业链长、产业配套环节多,产业链容易片断化而在不同区域形成主导企业和相关配套企业共同组成的集群。国际上著名的创新集群,如英国北部的汽车业、金属加工制造业,德国索林根的刀具业、斯图加特的机床业、韦热拉的光学仪器以及美国128公路的电子业等都是装备制造业集群。

装备制造业创新集群是指在有限的地理区域内,以一些关键性的装备制造业企业为核心,与产业链相关的企业和支持机构,包括提供技术支持、专业化培训、评估、法律咨询、中介等专业化服务机构共同组成的具备持续技术创新能力和知识扩散效应,从而具备竞争优势的一种组织形式。

从创新集群的网络系统看,装备制造业创新集群包括核心企业网络、创新平台支持网络和环境制度网络三个层次。其中,核心企业网络包括主导企业、沿着产业链向上游延伸至零部件、机器和服务等专业化投入的供应商,向下游延伸至销售渠道和客户,从侧面扩展到辅助性产品的制造商等。创新平台网络包括道路、港口、通信等硬件基础设施和研发与服务机构、培训、行业协会等中介机构以及专业化服务机构组成的软件系统。制度环境网络包括税收、土地、金融等硬环境和创新文化等软环境(如图1)。

装备制造业创新集群具有自身的特点:

(1)装备制造业创新集群中的核心企业往往是具有规模优势的大企业,大企业在技术创新和知识扩散上具有主导地位,大企业的技术水平决定整个集群在全球产业链的地位,中小企业往往是在产业链的某个环节上与大企业相配套,在集群中处于从属地位。

(2)装备制造业创新集群内的企业是技术密集型企业,集群内的企业存在广泛的技术关联,体现在工艺的衔接、技术同源以及技术交叉。由于制造业技术研发、生产经营的相对封闭性,以及对自身技术的保护,这种技术关联往往体现为内在关联,技术的外溢性较弱。

(3)装备制造业创新集群中的主导企业产业链较长,产业链的某些环节可能延伸至区域外,甚至与全球产业链或技术链相联结,受区域外创新资源的影响较大。

(4)装备制造业创新集群的形成机制各有不同,但对于某些资源,如技术资源、资本等要素资源,以及港口、码头、交通运输等创新平台硬件系统存在很大的依赖性,因而地方根植性较强。

(5)制度环境网络对装备制造业创新集群的影响较大,有些装备制造业集群,尤其是我国的高新技术区内享受国家优惠政策形成的集群,对制度环境网络尤其是税收、土地和金融等硬件环境的依赖性较强。

(二)中国装备制造业竞争力不足的原因

从目前中国装备制造业发展的现实看,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和东北地区装备制造业产值超过全国比重80%,集群化发展趋势非常明显。但是,由于装备制造业的产业特性和我国国有企业的固有特点,技术创新往往局限于企业内部或上下游企业间,与区域内的研发机构、行业组织等创新主体的联结与互动不够,创新的制度和环境也不完善,创新集群的内部网络结构以及功能不健全。

面对知识经济时代创新的日益加速,我国装备制造业集群竞争力不强的问题日益显现。竞争力不强体现在许多方面,既有技术创新不足和核心技术缺失的原因,也有非技术的原因。竞争力不强使得我国的装备制造业停留在产业集群层面上而非创新集群。在全球产业链中的地位也不高,全球化的加速会强化这种分工地位,冲破这种制约的阻力越来越大。因而对目前我国装备制造业面临的困境进行分析,找出困扰我国装备制造业竞争力的原因至关重要。

从创新集群的角度看,我国装备制造业竞争力不强的原因主要有:

(1)集群内高位势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不强。这是中国装备制造业集群竞争力不强的最主要的表现。尽管中国经济60年来,重工业优先的战略使得我国装备制造业获得了较快的发展;尽管我国装备制造业在许多领域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例如成为世界上第六个掌握船用曲轴技术的国家,许多机械产品在世界市场上占有较强的份额,例如发电设备等;尽管我国许多装备制造业集群正日益成为国家级的自主创新基地,例如上海临港装备制造业集群;但总的来说,技术创新不足依然是困扰我国装备制造业竞争力的主要因素,表现为集群中高位势企业的技术创新和扩散能力不强。

(2)集群中创新平台网络不发达。装备制造业技术创新和传导的内在性导致技术创新和扩散集中在主导企业和配套企业之间,大学、研究机构、中介机构以及培训机构不仅在规模和数量上不足,而且在技术创新和知识扩散中的功能也不足,创新平台网络与核心企业网络之间的联结与互动不够紧密,对创新的推动作用不强。这主要是由于我国现行的科研体制导致产学研的脱节所致。

(3)集群创新系统中,核心的装备企业大多以地方国资为主。国有企业固有的体制机制使得对创新行为的激励不足,降低了创新的效益。同时地方国有企业的本地根植性导致对本地资源的过分依赖,对外部异质性创新要素的集聚不足,集群网络也局限在本地,开放度不够。与全球化条件下跨区域整合创新资源的趋势不适应,影响了装备制造业竞争力的提升。

(4)我国装备制造业创新集群的发展中,政策环境具有重要的作用。在集群发展的初期,相关的税收、土地、融资等优惠条件大大降低了集群中企业的生产经营成本,促进了相关企业的集聚。当集群发展到一定的阶段,创新功能的发挥依赖于内部的组织结构,即内部网络联结的形成。我国装备制造业创新集群目前的制度设计和环境营造落后于集群发展的需要。

四、中国装备制造业竞争力提升的路径:ご哟葱录群网络功能整合到跨区域网络建立

由装备制造业创新集群的内涵特点和我国装备制造业竞争力不足的原因分析可以看出,当前提升中国装备制造业竞争力,既要从创新集群内部体系入手,完善网络联结,建立有利于技术创新和知识扩散的体系,增强集群的创新功能;又要将集群网络向外部扩展,建立跨区域的网络体系,充分利用外部资源,提高集群技术势能和整体竞争力。

创新集群网络系统的功能由内部合作创新、促进知识扩散向建立跨区域的创新网络,提高企业总集成创新能力转化,这是一个系统的工程,需要创新集群网络的全面整合,既需要提高企业的集成能力,也需要改变过去重硬件轻软件的思维模式和行为方式,还需要制度和环境的配合。

一是企业的集成能力。在全球化条件下,从外部获取知识的同时,更要注重将获取的外部知识与集群内知识的结合。外部的知识源是否为集群内的企业所利用涉及到集群内企业的两种能力:一是技术的获取能力,即集群内的企业能否搜寻到所需要的知识;二是吸收转化能力。获取外部知识、消化这些外部知识,与外地网络联结、从外部知识源中引进知识,需要与本地网络的特色相结合,与本地网络的技术平台相对接。这项工作主要由集群内的高位势企业承担。如果集群中的高位势企业能源源不断地从外部知识源引进有价值的知识,并与本地网络的技术平台配套对接,就意味着集群作为一个整体得到了知识补给,通过低位势企业的模仿与学习外溢到低位势企业,从而完成整个集群的技术学习活动,提高集群的技术整体技术能力。

二是中介组织、行业协会的功能。行业协会、商会等中介组织是市场经济的必然产物和最活跃的部分,是连接政府和企业的中介、桥梁和纽带。培训协会人员,开展国际间行业维权,建立行业公共技术服务平台,行业协会可以更好地发挥协调、引导、自律的作用。一个能够有效整合各类资源的公共创新服务平台,对于创新集群的形成所起到的作用是至关重要的。我国的各类创新集群的平台建设,往往重硬件、轻软件。目前大多数创新集群没有行业协会,或虽有行业协会却带有官方性质,中介组织力量也不强,不能主动为企业发展提供服务。建立行业协会,培育发展各类中介组织,能够为企业拓展发展空间服务。因此我国应该建立一个能够突破区域限制,多层次的公众创新服务平台,以有效整合和优化配置各类资源,连接各公共和私人地方性机构,以解决集群内诸如风险融资、中介服务,产学研合作、信息支持等问题。

三是创新环境和创新制度。创新环境的营造和创新制度建设离不开政府的推动。(1)不断强化人才的集聚。知识的搜寻、集成、创新和传递的最关键的因素是人才。需要通过一系列的人才制度创新:如放松户籍管理制度,使各类人才能方便地进入,为引进人才的住房、医疗、子女就学等方面创造有利条件,建立各种启动基金和其他相关条件,使引进人才能够很快创业和发挥作用等。(2)完善有利于创新创业的政策和配套措施,进一步加大财税优惠力度,切实制定和落实知识产权保护措施,争取政府采购等,使创新行为得到充分的激励,创新成果得到牢靠的保护。(3)培育创新的环境。增加教育投入,培育人们崇尚创新、追求创新和投入创新的价值观。为创新的形成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使集群具有互补能力的各行为主体之间产生协同效应,从而促进集群内协同创新的产生。

(责任编辑:梁新华)

猜你喜欢
装备制造业技术创新竞争力
一带一路战略下江苏加快装备制造业走出去的探析
中国装备制造业阶段竞争力研究
陕西省装备制造业技术创新效率评价
我国生产性物流业促进装备制造业升级的策略分析
技术创新路径下的产业结构调整机制研究
责任竞争力:企业可持续发展 的必选项
“北上广深”pk城市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