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 颖
摘要:旅游业需要高素质的旅游服务人才,但传统的培养旅游服务人才的模式已经不能适应时代需求。信息技术与导游专业课程的整合,将为培养旅游服务人才带来新的契机、提供新的教学模式。本文以导游专业实操课程为切入点,理论结合实践浅析信息技术与导游专业实操课程整合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关键词:信息技术;课程整合;导游实操课程
中图分类号:G43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2851(2009)09-0188-03
导游队伍和我国旅游业同时产生,随着旅游业的发展而迅速壮大。导游,作为一项职业,已经为人们普遍认可,并成为年轻人向往的工作之一。随着社会的发展,旅游业已成为全球经济中发展势头最强劲和规模最大的产业之一。当今社会需要具有专业素养的导游人才,为了培养高素质的导游人才,需要创新教学模式。
信息技术与导游专业实操课程的整合能够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培养社会需要的导游服务人员。与其他课程相比,导游专业课程最大的特点是:知识性、文化性、综合性、实践性。在教学方法上表现为:实践性、发展性。在学习过程则表现为集书本知识与社会实践为于一体,并重于知识的理解、记忆和实际的演练。但是,在传统的学校教学过程中不能为学生提供实地考察和模拟教学内容的机会,随着多媒体技术的发展,信息技术和导游实操课程的整合将有助于解决这一问题,把实践过程带进课堂,尤其将立体、直观的景点知识带进课堂,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和特点。
一、信息技术与导游专业实操课程整合的内涵
(一)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O)将信息技术的定义为:应用在信息加工和处理中的科学, 技术与工程的训练方法和管理技巧以及方法和技巧的应用;计算机及其人、机的相互作用;与之相适应的社会、经济和文化等诸事物。广义的信息技术是指凡是能够用来扩展人的信息功能的所有技术,包括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微电子技术、光电子技术、大规模集成电路技术、激光技术乃至生物计算机技术等许多方面。信息技术不等同于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包含计算机技术,计算机技术是信息技术的一部份。笔者认为信息技术不应该仅仅指大众性的计算机和网络技术,还应该包括当前社会信息环境中的所有侧面:不仅包括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还包括来源于图书馆、社会实践、传统媒体甚至是教师的各种数字化的信息。
课程整合是指对课程设置、各课程教育目标、教学设计、教学评价等诸要素作系统地考虑与操作,也就是要整体的、联系的、辩证的观点来认识、研究教育过程中各种教育要素之间的关系。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指,信息技术与指导学生学习的教学过程的结合,在课程教学过程中把信息技术、信息资源、信息方法、人力资源和课程内容有机结合,共同完成课程教学任务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
(二)信息技术与导游专业实操课程整合的内涵
信息技术与导游专业实操课程整合是指信息技术与指导学生学习的过程的结合,在导游课程教学过程中把信息技术、信息资源、信息方法、人力资源和导游专业实操课程内容有机结合,共同完成课程教学任务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也就是通过课程把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内容有机地结合起来,从根本上改变传统教和学的理念及相应的学习目标、方法和评价手段。
信息技术与导游实操课程整合的本质和内涵是要求在先进的教育思想、理论的指导下,把以计算机及网络为核心的信息技术作为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认知工具与情感激励工具、丰富的教学环境的创设工具,并将这些工具全面运用到各个课程教学过程中,使各种教学资源、各个教学要素和教学环节,经过组合、重构、相互融合,在整体优化的基础上产生聚集效应,从而促进传统教学方式的根本变革,达到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目标。
二、信息技术与导游专业实操课程整合的特点
信息技术与导游实操课程整合是实现学生能力多元化的手段。随着社会产业结构的调整,信息技术运用于社会的各行各业,要求专业人才具有较高的综合素质,即知识结构、个人能力的多元化。导游专业属于服务行业,随着社会信息化,导游服务行业对导游人员提出了新的要求。导游专业的教学也应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重视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用信息技术手段提升学生的综合职业素养。
信息技术与导游实操课程整合具有许多传统教学无可比拟的优越性,能使抽象的知识具体化、复杂知识简单化、书面知识情景化、难点知识浅显化。具体为:
(一)通过创设教学情景,深化教学内容,提升学生综合素质
在传统教学中,实操课程仅限于纸上谈兵,学生也只是死记硬背相关知识。例如多种建筑物屋檐设计的识别,学生需要很多的时间机械的记忆这些知识,并且在没有切身感受的情况下学生运用这些知识的能力更是差强人意。
整合后,可以将书本知识通过信息技术模拟为具体物体,或展示照片资料,或者播放视频资料,即模拟工作场景,景点分布,景点建筑物,景点游览地图,以及细化景点中的特殊部分,把具体的事物呈现给学生,并制作成游戏小软件,学生通过游戏记忆,可以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率。通过这种教学方式也可以潜移默化的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获得所需要的知识以及运用最新的学习方法掌握知识的能力。
(二)突破传统的教学方式,实现教学在时间和空间的延续
在传统的《模拟导游》课程教学中,老师的讲解只是在黑板上画出相关的景点后言传、口授,学生也只能凭借想象来理解和消化知识,致使学生的学习浮于表面、理论与实践相脱节——固定时间、固定场所,没有影像和具体实物辅助的枯燥的讲解,既不能使学生保持良好的学习状态,又不能使学生很好的理解讲授的内容,造成学习效率低下。
信息技术和课程整合有助于解决这一问题,通过将收集的旅游景点的相关的资料,编辑成有讲解的视频课件,并且上传到适合学生学习的专业网站,使学生通过对网络视频课件的学习就能使知识具体化、简单化、情景化、浅显化。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可以自由支配学习的时间、学习的地点、学习的内容,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方式,实现了教学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延续。
(三)增强实践能力培养,注重个性发展
导游专业是实践性很强服务性行业,学生的实操能力主要来自于实践。信息技术与导游实操课程的整合不仅提供了很好的学习平台,更能提供实践的机会。例如:在创设景点地图的训练中,学生可以自制旅游线路、编写导游词,并可以通过录音软件录制讲解内容,通过互联网发送给教师,由老师来分析讲解的内容给与评价。教师通过分析学生的讲解即可得知学生属于知识型的导游、服务型的导游还是其他类型的导游,教师可以有意从学生的长处出发,培养具有个性特点突出的职业导游人才。
同时,为培养学生的突发事件应对能力,可以在课件中可以插入随机事件,例如:游客突然提问或游客不小心受伤等事件,要求学生在最短时间内找到解决的办法,让学生在学校里就能感受到实际工作的氛围,也即把课堂变成了实训的场地,这样的教学才能为社会培养高素质的导游服务人员。
(四)实现导游专业技能与信息技术的双赢
信息技术与导游专业实操课程整合的最大优点,是改变了以往单调的老师理论讲习、学生被动静听的教、学模式。变机械地记忆导游词、观看演示文稿或者光盘资料的陈旧模式为浏览网页、编辑并且观看景点的视频资料新颖模式,使学生在学习理论的同时,多重感官受到刺激,提高了学生的注意力。同时,这种寓教于乐的教学方式,有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使得学生既掌握了专业技能,又扩展了运用信息技术的能力。
三、信息技术与导游专业课程整合的实践
(一)实践经验
信息技术与导游专业实操课程整合实践证明,有效的整合可以深化教学内容,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是培养具有综合素养的导游人员的有效的途径。
1. “主体”要到位,“主导”须有方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虽然能够调动学习的兴趣和解决授课内容中的难点和重点,但是如果在学习过程中,学生不能投入自己的思想,学习目的不明确,主动性缺乏,这样的整合也是无效的。导游专业学生在学习能力、自控能力都有很大的差异,很多学生在学习方面表现出强烈的依赖性。上课中,老师一般只能关注到部分学生,如果老师在教学中忽视了这种情况、不及时发挥主导的作用,仅仅把主导的含义理解为帮助学生解决技术方面问题和组织讨论,仅仅关注表现好、能力强的学生,那整合的目的就不能实现。
曾有一例,在教学内容为甘肃境内的中国六大佛教石窟介绍的信息技术与《模拟导游》课程整合试验课上,学生分组讨论并整理莫高窟石窟、麦积山石窟和炳灵寺石窟的相关的图片、文字和视频资料,但是个别小组成员只是等待其他同学做好作业,并不融入到小组合作学习中,这种情况的出现就是教师未能将关注、辅导和鼓励施与这些学生导致的。所以为了提高教学效率,让每位学生融入到课堂学习中,需要老师更多的关注整体的学习过程,辅导学生要有方式方法,培养学生养成合作学习的习惯。俗话说:“授人鱼,不如授人以渔”,让学生适应新型的教学方式,养成良好的学习方式方法,教师的主导作用是关键。
“主体”要到位,“主导”须有方。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的关键是要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真正成为信息加工的主体,从而促进学生自主、探究式学习习惯的形成和发展。
2. 处理好继承与创新的关系
采用双主教学模式有助于导游专业课程的保留继承与开拓创新。导游专业课程教学不同于其他文化基础课,导游实操课程内容广博,涉及地理、历史、文学、建筑、宗教、政治、经济、美学等,内容杂而不乱。只依赖书本内容是不能让学生成为一名具有特色的导游人员。在导游实操课程的学习过程中,需要老师表现自我职业素养,成为学生导游职业生涯起步的启蒙者。在学校很多导游专业老师具有实际的工作经验,拥有自己鲜明的导游风格,如服务型导游员、轻松型导游员、文化型导游员等。课堂上老师应充分展现的个人魅力,吸引学生注意力,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传统的“传递——接受”式的教学方式的优势就得以充分体现。
而讲授的同时,在现代教育思想、理念指导下将信息技术与导游实操课程融合,创新课堂教学,更能使教学效果事半功倍。如在甘肃省境内各民族介绍课中,老师播放各个民族特点的视频和音乐,让学生跟着音乐模仿舞姿与问候礼仪,通过这种方式让平面的书本知识具体化、情景化,使学生对所学知识有了更加深刻的了解和体验。课后,学生的作业证明整合教学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这在传统教学模式下这样的教学效果是极难达到的。
所以,要把握课程内容的特点,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探索过程中大胆创新,选择最优的教学模式,发挥信息技术优势、创新思路,整合才有实效。
3. 注重资料的收集、整理、加工和存储
在信息技术与导游专业实操课程整合过程中,广泛的搜集相关资料是整合的前提,只有为学生提供大量的、精心收集的图片、视频资料,才能有助于学生更好的学习。因此,不仅要让老师提供相关的图片资料,也需要通过电视媒体等途径收集相关的资料。这样就可以大大丰富教学资源库,有助于储备广博的教学资源,为整合打下坚实的基础。
4. 学校制定鼓励政策,注重组织团队协作,实现人力资源的整合
在繁重的教学任务之余,让各专业老师掌握图片处理、网页制作、声音处理、视频编缉等多媒体技术是有难度的,部分老师的信息技术能力很大程度上限制了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的层次。这很不利于教育教学的信息化,也不利于教学的长远发展。因此,鼓励老师们进行团队协作,专业教师和信息技术教师组成团队,才能发挥人力资源的最大优势。共同探讨信息技术运用于专业教学的方式方法,实现信息技术与专业课程的深层次整合,形成专业特色的教学模式,不拘一格的培养社会需要的导游人才。
5. 创建和谐课堂,情感连通,发展学生非智力因素
加强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以爱施教,以德育人”,不论是在传统的还是创新的教学中,师生情感的交流都是十分重要的。教师一个鼓励的眼神,一个赞许的动作都会使学生在精神上得到莫大的鼓舞。这种情感的交流,易于形成民主、平等、和谐的学习气氛。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中,这种情感的交流可以更加多样化,除了面对面的交流,师生还可以通过电子邮件、QQ、BBS进行互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创建了新型的师生沟通方式,网络拉近了师生之间距离。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同时又渗透着情感教育,这样的整合才更效的。
(二)整合过程中存在的一些误区
1. 将信息技术等同于计算机技术
在研究过程中发现,有许多老师认为信息技术就是计算机技术,简单的把上课的内容展示给学生,就认为做了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部分老师误认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就是“计算机技术与课程整合”,在整合过程中一味追求技术的高难度,这种理解和做法是非常狭隘的。“信息技术”远远比“计算机技术”的概念大,除了计算机之外,投影机、视频展台、数码相机、数码摄像机、扫描仪、光电阅卷机都属于信息技术产品,互联网、无线通信网也属于信息技术,运用这些技术也属于“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范畴。
2. 只要有网站、课件就等于做好了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
首先,信息技术不能解决教学中所有的问题;其次,不符合实际需要的整合,不依据科学理论的整合,不符合学生认知水平的整合,是达不到整合目标的。因此,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不是简单的图片资料展示、视频资料放映,更不是教学内容在网站上的简单呈现。整合必须根据课程特点,经过老师精心的教学设计,要符合学生的需要和认知规律,符合本地导游市场需要,教学资料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
3. 教师高估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效果
在进行了信息技术与导游课程整合的设计制作后,作为设计者和教学的实施者在心理上或多或少的存在着自满的现象,盲目自信的认为已经基本解决了以往教学中存在的不足,也武断的认定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达到了提高学生学习效率的目的,不再深入探索教学的实际效果,实质上这样的整合是很难达到教学目的的。因此,好的教学要倾听学生的心声,鼓励学生提出意见和建议,不断改进整合中的不足,真正做到以学生为本,才能更好的达到整合的目的。
总之,信息技术与导游实操课程的整合,使信息技术与导游实操课程有机地融合为一体,创新了教学方式,增进了师生情感,提高了教学效率,将为培养高素质的旅游服务人才带来新的契机。
参考文献
[1] 陈晓燕、冯秀棋.寻求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整合点[J] . 中国远程教育,2005,(4).
[2] 何克抗、 李可东. 教学系统设计[M].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3] Gary R.Morrison、Deborah L.Lowther,Integrating Computer Technology into the Classroom[M] 教育科学出版社.
[4] 朱若非,关于整合有效性的认识[J].中小学电教 2004(11).
[5] 姚晓慧、 王洪录.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理性思考[J].中小学电教,2004,(11).
[6] 张雄、孙立文.关于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策略性的探索和思考[J].中小学电教 2004,(5).
[7] 张篠兰.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理论与方法[M].民族出版社.
[8] 徐万胥.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理念与策略[J]. 电化教育研究,2003,(2).
[9] 汪秋英、陈峰巨.信息技术与服装设计课程的整合[J].职业教育研究 2006,(4).
[10] 曾祥霖、张绍文.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内涵、层次和基础[J].电化教育研究,2006,(1).
[11] 纵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访北京师范大学现代教育技术研究所何克抗教授[J] 中小学电教 2004,(2).
[12] 宋诚英.信息技术与资源环境学科课程的整合[J].中国林业教育,200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