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 临 闫 燕
摘要:中国是一个有着悠久的文化传统的国家,传统文化中的一些精华更是许多中国人立身处世之根本。《论语》、《中庸》、《大学》中所蕴含的一些思想也可以为我们当前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尤其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提供理论依据和指导。
关键词:儒家;传统经典;现代;教育意义
中图分类号:G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2851(2009)09-0085-02
亚里士多德在《尼各马可伦理学》中曾说:“美德有两种,即心智方面的和道德方面的。心智方面的美德的产生和发展大体上归功于教育;而道德方面的美德乃是习惯的结果。”。亚里士多德把美德分成了可教授的和可形成的两部分,即美德的知识方面是可以教授的,而德性方面却是在生活中逐步形成的。这种观点在中国也是被认同的。在中国历史发展的长河中,《论语》、《中庸》、《大学》这三部经典著作曾经启蒙过无数的中国人,更有无数的中国人依照这些经典所主张的思想来安身立命,行事做人,甚至是没有读过书的一些乡野村妇也能运用一些《论语》中的语句,可见这些经典著作是多么的深入人心,甚至已经成为中国人灵魂里的烙印。在经济发展日益迅猛、人们心灵却日益枯竭的我们更需要寻找一种解决之道,需要借鉴一些古老却历久弥新的经验,尤其是如何教育年轻人的问题。这就要求我们继承传统,寻根溯源,结合现实情况有区别的来审视这些经典中的教育思想。回到经典中去,就是最好的办法。
一、 《论语》
孔子作为公认的中国第一个教育家,其语录体式的《论语》被认为是儒家的开门经典和奠基学说。其思想唯一贯之,即是“仁”。在“仁”之下展开的有“孝”、“忠”、“礼”三个方面,这是维护当时封建统治需要的一整套理论体系。但是,结合我国当前社会主义道德体系建设的情况,完全可以阐发出新的意义来。《论语》中所提倡的许多做法与我们当前对三个特殊领域的道德规范都是一致的,这原本也是中华民族一脉相承下来的优良传统美德。比如在社会公德中,都提倡遵纪守法、助人为乐;在职业道德中都提倡诚实可信,办事公道;在家庭美德中都提倡尊老爱幼,邻里和睦。只是区别在于:社会主义道德体系的灵魂是为人民服务。
在《论语》中对“仁”的表述极多,如“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学而》)、“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雍也》)、“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颜渊》)、“子曰:“克己复礼为仁。”(《颜渊》)、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请问之。曰:‘恭、宽、信、敏、惠。”(《阳货》)、“樊迟问仁。子曰:‘爱人。”(《子路》)、“子曰:‘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己矣。”(《里仁》)。透过这些话语,我们可以看出,孔子要求人们关爱他人,成就他人,认真为社会和他人做贡献。与人相处时要宽容、体谅、尊重他人,不能以损害他人和社会的合法利益来增加自己的利益,不对他人做己所不欲的事情。我们当前提倡的十个公民道德规范中有“团结友爱”一项,是与之相对应的。其中“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人之本与!”(《学而》)中,讲到有关孝道的问题。在中国,即便是道德滑坡现象严重的现在,也无法认同一个不孝子的行为,不赡养老人还是被看做可耻之举,更多的家庭自然而然的承担了赡养老人的义务。而孔子当时认为在家尽孝的人也不会去反叛国家,有了家庭中孝的基础,自然也会有忠的举动,这是儒家保持社会安定的根本方法,是“仁”的起点,是作人的最根本的美德,也是做人最基本的义务。孝的这种社会作用,是历代统治者大力提倡的,在我们当今社会也应继续提倡下去。当然,这种“孝”背后的社会经济基础是截然不同的。在老龄化社会,“孝”的提倡就有了更为现实和紧迫的意义,家庭美德更应被大力提倡。不仅要孝敬自己的老人,还要关注社会上其他的老人,从实际行动上切实做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能让老人老有所乐,老有所用,老有所为。具体实施家庭美德的主体是每个家庭,只要家庭存在,那就有在社会中提倡孝道的必要。孙中山先生在1924年讲过的一段话值得我们深思,他说“一般醉心新文化的人,便排斥旧道德,以为有了新文化,便可以不要旧道德,不知道我们固有的东西,如果是好的,当然是要保存,不好的才可以放弃。”、“讲到孝字,我们中国尤为特长,尤其比各国进步得多。”“所以孝字更是不能不要的。”我们当前提倡的是与社会发展现实相适应的“孝”,在继承传统的同时,应该赋予“孝”以新的内涵。比如我们应该如古人那样,关心、侍候、顺从,不让父母担心。“孟懿子(1)问孝,子曰:‘无违。……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为政》)、“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里仁》)。还要“敬养”父母,使其精神愉快。现代社会经济越来越发达,物质条件越来越好,人的寿命也越来越长,很多老人不快乐的不再是物质,而是精神上的苦闷,而儿女的慰藉恰恰是医治这种苦闷的良方。另外,正确对待父母的错误。父母对孩子都是爱护的,双方都应本着相互理解、宽容的心态来交流,这点,也应该借鉴一下西方家庭中的平等关系。做子女的要爱惜自己的身体,儒家认为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有丝毫毁伤,认为爱护自己的身体是“孝之始”的说法。这种说法也并不过时,并不是迂腐不化的。假设那些轻生厌世的自杀者都考虑一下父母的恩情,难道不该重新鼓起生活的勇气吗?以父母爱己之心来爱父母,在家庭小范围内也做到“仁”与“孝”,那很多悲惨的事情就可以避免了。
论述“忠”时,“子张问仁于孔子。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请问之。曰:“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阳货》)、“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执事敬、与人忠。”(《子路》)。这里,我们应该批评狭隘的官德,今天我们所要求的官德不仅要求对国家的忠诚,更要有信念上的坚持,更有更高的素质要求,这与孔子的时代是完全不同的。但是为人处事时对人诚实守信是应该继续提倡的,尤其是在失信行为频发的今天,市场经济初期的不规范孳生了很多道德败坏、失信无信的现象,这些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健全完善会得到改善,但是我们应该仅仅凭借市场的力量来规范这些不道德的行为吗?自古相传的“恭、宽、信、敏、惠”是不是该重新被提倡呢?经济固然是基础,但是道德也不是毫无作用的。
论述“礼”时,孔子认为“不学礼,无以立。”(《季氏》)、“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泰伯》)、“孔子说,‘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为政》)。孔子所主张的礼不仅仅是约束认为行为与相处的态度,更是一种规范。即使有了恭、慎、勇、直这些美德,却没有适度的“礼”的规范,也会使之走向反面,变成了劳而无功的鲁莽或者刻薄。不仅要有好心,也要有好的表达方式才能达到最佳的效果。在一个国家中,也必须要有道德原则的规范,使得人人明荣辱,知羞耻,用以德治国来配合依法治国,构建和谐社会。
二、 《大学》《中庸》
《大学》、《中庸》是传统四书中的经典篇章,是与《论语》一脉相承的儒家思想体系。相对于《论语》、《老子》而言,《大学》、《中庸》更侧重于执行力,是圣人修身工夫与实践历程的记录。《大学》是一本“入德之门”的书,提出三纲领、八条目作为修身的根本原则和方法,《中庸》则是对《大学》工夫论的体现与深入。这两本书对先秦儒学、玄学和佛学,以及宋明理学都有极大的促进作用,更是对中国人的审美追求和人生态度有着重要的影响。其中的思想深入到了百姓生活的点点滴滴,在几千年的历史传承过程中早已经演化成中国人的一种思维方式,成为中华文明的大背景之一。
《大学》被视为“修身治人底规模”,在开篇即点明宗旨,“大学之书,古之大学所以教人之法也。……一有聪明睿智能尽其性者出于其闲,则天必命之以为亿兆之君师,使之治而教之,以复其性。”(《大学》)它完整、系统地展示了儒术的纲目,是儒家工夫论的序列与体系。这是一份指导儒士文人生活实践的“行程”,其主要目的是指导儒士的践行。其中的“三纲领”即“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这是君子修行的目标;“五字要”即“定、静、安、虑、得”,这是修养中要保持的五种心态;“八条目”即“即格物、致知、正心、诚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是君子修养的过程和步骤,呈递进的关系。《大学》所提出来的修行之道包含有明确的目的,从最基本的格物到最高层次的平天下,结合着同体系的心理要则,一步步的为儒士们指引了道路,成为中国众多文人志士指导、规范自己实践的普遍规则和信念。儒家所提倡的积极入世的思想在其中也体现无遗,并且也为中国历史所证明,历朝历代的垂名青史的人物无不以治国安邦,建功立业为己任,怀着“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奉献精神,前赴后继,“天运循环,无往不复。”(《大学》)。
中庸中的思想首先是贵和的思想。《中庸》强调:“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中庸》)。纵观古今,中华民族从来就是一个主张和合的民族,中、和是中国人最重要的人生信条。在唐人街,中国人便以谦和恭顺著称于世。中国历史上三次民族大融合也可以充分证明“和”对于中国人的重要性,而且,我们会坚定不移的将这个理念传递给后代。其次是讲求适度,守中与从权。《中庸》讲的“中”就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最佳状态,加一分则过,减一分则不及。坚守“中”,即使事物总是处于最佳的平衡状态。“譬如行远必自迩,譬如登高必自卑”。人们必须去学着找平衡点,找自己的“中”,“极高明而道中庸”(《中庸》)。第三,以大局为重,顾大局,识大体。“惟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中庸》)。中国历史上,当逢发生重大社会变故,比如外敌入侵,国家民族危亡的关头,中华儿女总能以大局为重,以国家民族的利益为重,赴汤蹈火,死而不辞,为了解放和自由去牺牲小我。第四,积极进取,追求理想。“夫妇之愚,可以与知焉,及其至也,虽圣人亦有所不知焉;夫妇之不肖,可以能行焉,及其至也,虽圣人亦有所不能焉。”(《中庸》)。中国人讲经世致用,讲人伦物理,讲在琐碎的日常生活中修行,在平庸的生活含有超越的一面。讲克己修身,推己及人,只是一个向内反求,看似是一场平凡的为己之学,却毋庸置疑地包含着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雄心。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巳引发了一系列社会生活方式的深刻变化,“人们开始从自然经济、计划经济中走出来,从而也逐步挣脱了由血缘、地缘和由依附群体所联结起来的人对人的依赖关系与隶属关系,开始可能一种自由、平等、独立人格的身份参与到市场经济以及其他一切社会活动中来”?1这种情况是前所未有的,在面对着芜杂的诱惑,要进行可能是痛苦的选择时,我们到底要遵循什么样的准则呢?我们应该保留什么样的信念呢?我们到底该不该放弃道德人去做一个纯粹的经济人呢?回顾经典,重温历史,这些问题的解答都可以找到。作为个人,不该只是为了追求物质享受,短期的经济利益,放弃自己心灵的修行和灵魂的安宁;作为国家,不能为了经济发展而放弃道德建设。不然,我们会为自己的短视行为付出沉重的代价。
参考文献
[1]杨伯峻.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0.
[2] 朱熹.朱子语类[M].北京:中华书局,1994.
[3]朱熹.四书章句集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3.
[4]罗国杰.伦理学 .[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9.
[5] 张岱年.中国伦理思想研究.[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
[6] 张岱年.中国哲学大纲.[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
[7] 朱贻庭主编.中国传统伦理思想史.[M].广州: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8] 黄钊主.道家思想史纲.[M].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
[9]陈鼓应.老子注译及评介.[M].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版.
[10]吕锡深.道家与民族性格.[M].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1996.济伦理。
[11]鲁洁.转型期中国道德教育面临的选择.[J].高等教育研究,20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