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可心
摘要:《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中说,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
关键词:语文;课堂学习;兴趣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2851(2009)09-0041-01
《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中说,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那么想让学生自主学习最根本的就是培养起他对语文的兴趣。只有有了兴趣,他才会想去看、去听、去记、去写。 所以如果我们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能激发起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让他们想动起来,积极参与到课堂学习之中,语文教学的效率与学生的学习效率都会大大提高。笔者认为培养语文课堂学习兴趣要注意以下几点 :
一、合理的利用课前提高学生的参与意识
授课前,教师要依据教学内容、自身风格、学生自身特点和整体素质情况,精心设计课前激情背景,选择能引起师生共鸣的体裁来提炼、加工、完善、甚至改造才能“录用”。要精选背景方案:或热情洋溢的朗诵;或欢快流畅的乐音;或离奇曲折的故事;或身临其境的画面;或情意绵绵的场景;或夺人心弦的悬疑——只要能达到所设想的师生情感全部投入的效果,无一不可采用。例如《归园田居》授课前,多媒体展示一系列有关图画:陶渊明的图片、都市景色、田园风光等,让学生在对比中体会田园的宁静幽雅,这样大大激发了学生对课文的阅读的欲望,产生了浓厚的学习兴趣;再如学习诗歌《孔雀东南飞》之前,师生共同欣赏《梁祝》,在同学们陶醉在凄美的小提琴声之际,介绍诗序,导入对新课的研讨,教学效果自然不言而喻。教师合理设计、引导,激发了学习兴趣和探索的意识,从而达到了激情的效果,引起学生急切要了解课文的目的。
二、紧扣学生思维兴奋点活跃课堂气氛
高中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对许多事情都很好奇,比如、明星、爱情、名人轶事、历史故事。教师要很好的利用这些为自己的课堂教学服务。如在进行《卫风.氓》这一课教学时,先就课文内容提出难度不大的问题:“我”在热恋中的表现? 这又表明了女主人公什么样的心理活动?这些问题解答比较轻松,只要读懂课文,稍加归纳,大部分同学都可以得出问题答案。对成绩相对较好的学生,则提问相对较难的题目,如:假如你是“女主人公”,将怎么办?假如你是“我”的朋友,将怎么办?假设你面对这样的恋人如何分辨他的真心?回答这些问题需要很广阔的思维空间、较强的语言感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要想得出有见解、被大家认同的答案,就不是易事了。提问一些难易相搭配的题目,就不会使教堂成为某部分学生的舞台了。课堂气氛也会异常得热烈。问题来源于课文,却已经迁移拓展到实际生活。怎样面对无数困难,将是我们高中学习生活中,也是人生道路上的实际问题。就此可选择学生最感兴趣的问题,进行课堂讨论,集思广益、辩论求解,努力形成一种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给学生提供了较好的学习空间。
三、和现实生活结合激发学习兴趣
心理学认为:“兴趣的激发需要一定的情境”。人一般都会对身边的事物有亲切感,课堂教学中教师如果加强和现实生活的联系,把学生身边的一些事物搬上课堂,那么就拉近学生与教材的距离,消除他的陌生感,那么内容更容易被学生接受。比如我所在的学校附近有一座黄羊山,在当地十分著名。我在讲授《梦游天姥吟留别》这篇文章前,就让学生了解这座山的高度、形状、景色特点。在学习这篇文章时,我先从网上下载了一组黄羊山的照片,用实物投影仪投射出来,学生立刻被黄羊山的画面感染,情绪骤然高涨,产生了浓厚的学习兴趣,让他们觉得原来我们的家乡也这么美、这么有趣,接着可以结合天姥山对比讲解了,进而引起他们对天姥山的兴趣。把难以理解的文章变得相对简单了。这样,学生学的快,学得有味。另外,我在课堂上有时有意识地有方言讲一些重要的词语,引起学生的共鸣,让学生加深记忆理解。
四、综合课堂实践活动点燃学习兴趣
新课标语文教学要求:学生具有较高的学习能力,能完成自我教育的任务。我们必须在教学中给学生足够的体验、实践、认识的机会。而这一点恰恰是我们有限的课堂难以办到的。因此在有限的课堂内我们必须采取灵活多样的传授方法,把课堂当成训练基地,让学生结合课本内容进行或辩论、表演、演讲、游戏、赏析等一系列活动。即让他们把课本作为学习的引擎,举一反三,而不是把课本当成学习的终极目的。既要完成举一反三的任务,也要激发起学生的兴趣,只有在此基础上他们才能更多地学习、实践、体会,才能达到学会自我学习的目的。
综上所述,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有利于学生自身的语文学习和语文教育事业的发展。虽然激发语文学习兴趣并非朝夕之间便可达到,但只要我们能正视学生的实际,从语文学科的特点和规律出发,积极探索新教学方法,重视培养、激发学生对语文课的学习兴趣,就能消除学生学习语文的畏难、厌倦心理,从而使学习成为一种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