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华文文学教学工作研讨会在闽举办

2009-12-25 10:18
台港文学选刊 2009年5期
关键词:暨南大学华文研讨会

2009年7月22日至29日,第三届全国高校教师世界华文文学课程高级进修班暨第二届世界华文文学教学工作研讨会在福建省武夷山市成功举办,此次进修班与研讨会由中国世界华文文学学会和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主办,暨南大学出版社、《台港文学选刊》杂志社、福建省台港澳暨海外华文文学研究会协办及承办。

七十余名参加进修班的学员及出席研讨会的代表来自全国各地高校和科研机构、出版单位,并有来自美国、韩国的作家和学者出席。进修班与研讨会同期进行,既充分展示了华文文学学科领域的最新学术成果,亦使初涉该领域的青年教师们获益。

7月22日,举行了进修班开班式。中国世界华文文学学会会长饶芃子教授在致辞中,深情回顾了海外华文文学研究历程的筚路蓝缕,对年轻学者发挥建设学科体系的重要作用寄予了厚望。

苏州大学曹惠民教授,深圳大学钱超英教授,年轻学者、暨南大学文学院李亚萍副教授分别对日韩及东北亚文学、澳华文学、北美华文文学的作家作品进行梳理,并对上述地域华文文学的教学与研究提出建设性意见。钱超英教授从澳华文学中的经典作品切入,阐述了研究者的海外生活经验对研究的深入程度产生重要影响的观点。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杨匡汉研究员结合一些著名作家的旅欧经历,对欧华文学的特点进行了理论归纳。福建省社会科学院文学所刘登翰研究员以“世界华文文学散论”为题举行讲座,深刻剖析了移民文化现象与华文文学研究理论特殊性之间的关联;并强调海外华文文学具有独立的学术品格和学术价值,应构建以华人主体性为中心的华文文学体系。

进修班适逢《海外华文文学教程》及《海外华文文学读本》(四卷)出版问世。暨南大学学报编审吴奕錡针对“东南亚华文文学”部分阐释了编辑的思路和架构。福建师范大学协和学院院长袁勇麟教授针对散文卷的编辑工作作了说明,并就教学手段的运用现身说法,为进修班学员今后的教学工作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意见。

7月23日晚,会议主办方安排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文学沙龙活动,在来自韩国成均馆大学的李安东教授与曹惠民教授共同主持下,进修班学员之间加深了相互的认识和了解,为进一步的学术交流创造了良好条件。

7月25日,教学工作研讨会开幕。中国世界华文文学学会会长饶芃子教授回顾了第一届教学研讨会以来六年间的学科发展状况,并就未来发展与建构提出指导性建议。暨南大学出版社胡跃生书记、福建师范大学袁勇麟教授分别介绍了教材出版及学科队伍建设等问题。

在王保生研究员、曹惠民教授、赵稀方研究员、朱双一教授、古远清教授、燕世超编审等专家的主持和点评下,研讨会进行得紧凑有序,与会代表从不同角度言简意赅地阐述了华文文学在教学中面临的机遇与挑战。难能可贵的是,本次研讨会上年轻学者发言坦诚直率,直指核心问题,并提出颇具见地的看法。具有美国和台湾地区双重生活背景的作家潘郁琦利用电脑投影提供了有关作家和学者的图文资料,其发言内容丰富又直观,令人耳目一新、印象深刻。研讨会还穿插了跨越年龄和身份、地域和学科的对话,打破了常规模式,进而提升和凸显了本次研讨会的学术价值。

与会代表还肯定了《台港文学选刊》、《华文文学》等刊物在推动学科建设与发展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借此,杨际岚和燕世超两位主编对今后的办刊工作作了进一步的阐释和说明。

杨匡汉研究员作了会议总结,以“五个新”来概括本次研讨会的成果,即“新的思考、新的打通、对作家作品新的解读、研究方法有新的开拓、学术队伍出现新的面孔”,并对今后华文文学的教学与研究事业的发展充满了期待。

(梁星)

猜你喜欢
暨南大学华文研讨会
“和而不同”的华文教育
阿来长篇小说《云中记》研讨会实录
王国钦《知时斋说诗》研讨会在北京召开
华文教育中的汉字文化教育
在齐越精神研讨会上的发言
“派系撕裂校园”:暨南大学驱长风潮研究(1933—1934)
2016年中国新闻史学会学术年会在暨南大学成功举办
华文智慧教学探索
2016年国际云和可信计算研讨会
暨南大学 实施外招生教学模式 大胆探索实践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