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金高
当下的一些语文课,“远语文”“非语文”甚至“损语文”的现象较普遍。有的课表面上强调“拓展”,动不动就引用、联系、穿插、表演,但究其竟,不少是画蛇添足,而对教材本身的处理非常肤浅、毛糙。对习得语文该做的“正事”浮光掠影、浅尝辄止,给人的感觉是:文本研读不够,节外生枝来凑。于是,语文课被改名换姓了。
语文姓“语”——
语文课程的本质属性
语文姓“语”的提法由来已久,可课改进行到现在,不少语文老师仍然在“教什么 ”的问题上徘徊。我想,区分语文课优劣的试金石,应该是有没有真正的“语文味”。一课,如果能够着眼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发展,着力于夯实“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那它自然是优质课;否则,再热闹,也只能算是低效课。
现在,大街小巷,农家饭店、土菜餐馆悄然火爆,为什么?因为,大家渴求的还是纯美实惠的民间真味。同样道理,语文教学呼唤的,应该是突出语言,自然实在,学有收获,也可以借鉴的本色课。而那些打着课改幌子图热闹的课值得我们警醒,它重形式,远语文,学生上与不上无异,学而少有收获。
让语文课有“语文味”——
语文课程的独担之任
要使语文课不失应有的味儿,观念是前提,师生是基础,而教材处理是关键。
1. 用“课标”的精神解放思想
(1) 教者要敬畏语文。要教好语文,教师必先掌握语文,热爱语文,并用语文的方法规律去教语文。对于大多数老师来说,不一定都能、都得成为教学的专家、名家,但总不能站在语文的门外教语文。以下这些教学细节尤其要注意——
你可以在备课时写得快些,写得简洁些,但在批改时、板书示范时,就不能龙飞凤舞;对于那些要求学生写对、写好的字词,自己不能不去练好、范写好。
语文教师不比作家,但你必须掌握一些基本的文字、文章、文学方面的知识与技能,以便在文章赏析、“下水文”范写、评点批注时,得心应手地点拨、引领。
你不一定非得成为主持人、播音员不可,但你必须在朗读等最起码的口语技能上做些努力,掌握一些轻重缓急、抑扬顿挫的技法,在语气、语调、语速的处理上勤学多练,这样才有对学生提出“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要求的“本钱”。
(2) 目标要凸显语言。看一堂课是不是有“语文味”,就要看它是否以语言为核心,以语文活动为主线,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为目的,是否念好语文的(识、写、读、背、作、说、习)“七字经”。值得注意的是——
不是每节课都一定要把教学目标亮出来,但既然揭示了,你在课前就要想想它是否与“语文学习”适切,能否在课内圆满达成。
你可以在某一个课时里少安排几个文段的读和悟,但既然安排了,就要让学生在读书、积累、表达等方面学得扎实、充实。
课上,你不一定非得用上多媒体手段,但如果用了,一定要出于这样的考虑——它能高效地达成语文学习的目标。如果用了它,只是花了精力,费了成本,耗了时间,冲淡、耽误甚至抵消了语文学习的功效,那么,坚决不用。
(3) 训练要基于文本。在研读教材上你绝不可以偷工减料,或用“老一套”去教学。
你可以在文本处理上有自己的创造,但是要牢记,课后习题,是确定教学目标与内容的重要参照。你也可以适当地设计、选择一些有价值的课外习题,但课后的每一条题目都必须逐项落实,尤其不能忽略的是朗读和写字这些常项。读好了书,写好了字,才是小学语文学习的硬道理。
语文课上,还是要淡化表演、游戏等所谓的“喜欢的学习方式”,更不要做无度的拓展延伸,因为,表演、游戏无非是为了深化理解,而大白话的小学课文,多读几遍,其意必现啊!即使拓展延伸也不必都在课内,课外有的是时间,课堂教学当以文本第一。
2. 以语文的名义关爱学生
关爱学生,莫过于让其喜欢语文。这自然与课业负担(比如作业的分量与难易)的适当与否有关。让孩子喜欢语文,比多考几分重要得多。“多读一本书,胜做几年题,语文无捷径,多读和多写”——这才是语文学习的规律。
关爱学生,就要从学科教学的责任出发,最起码的要对其学习表现入耳入目。课堂上,有时你可以让学生少答问,少朗读,少书写,但只要安排了,你就要专注地听,专注地看,并给予充分的肯定、激励、赏识,更要真诚、热切、具体地加以评点、指导。
关爱学生的重要前提是:教师成竹在胸,有备而来。语文之“备”,归结起来,不外乎六个“读”:读对(读得正确),读通(读得流利),读美(读得有感情),读懂(理清文字信息),读透(揣摩怎么写的),读活(迁移运用)。饭菜重口味,教学求纯美,研文能若此,何患不得味?
3. 用语文的眼光解读教材
在阅读教学中,课文“内容”人人看得见,“含义”是有心人看得见,而“形式”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是一个秘密。为防止阅读教学中的得“义”而忘“形”现象,最可靠的钥匙应该是:多以作者(而不仅是读者)的身份解读教材。
(1) 推敲字词,积淀语感。字词句是文本的基石,也是需要感悟、积累的重点之一。
《菩萨兵》中,“藏民”和“藏胞”同是对藏族同胞的称谓,而朱德和红军翻译称其为“藏胞”,对藏民的尊重与关爱深含其中,“菩萨兵”之谓也才名副其实;《卢沟桥烽火》中写我守桥官兵和日军的词语,也是褒贬有别,爱憎分明。教学时“咬嚼”这些词语,学生才能体会到词语的温度,学到运用的技巧。
《月光启蒙》中有一句“黄河留给家乡的故道不长五谷,却长歌谣”。如果将两个“长”分别换成“生长”和“产生”行不行呢?读一读,比一比,就会明白:课文之说,明快上口,更有含蕴。
《三顾茅庐》中有两个字,一个是张飞的“嚷”,一个是刘备的“恭”,意思并不难懂。有位老师根据形声字的规律,引导学生透过“嚷”字的三个“口”,体会张飞的粗鲁(真能喊叫啊),从“恭”的竖心底,体会刘备的虔诚(他可是发自内心的啊)。这一拆一析,学生理清了字的形体结构,读懂了字的语言意义,更掂量了字的情感分寸和文化含量。
课文中一些情味丰富的词语也是朗读的重点。像对“蚂蚁躺在装满粮食的洞里过冬了”(《蚂蚁和蝈蝈》),“我舍不得这两棵树”(《宋庆龄故居的樟树》),“……举行了一次特殊的葬礼”(《特殊的葬礼》),“你敢吃我?……我看你有多大的胆子!”(《狐假虎威》)等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朗读,或重音强调,或重音轻读,一轻一重总关情。
(2) 揣摩句段,学习谋篇。学语文,如果不体会写法,那是有缺陷的语文。《谈礼貌》是一篇议论文,除思想内涵外,最值得借鉴的是选择材料和结构文段的方法——首先是举实例讲道理,有理有据不空洞;其次是围绕“讲礼貌”所举的例子很典型(分别是有求于人时、有了过错时、受到伤害时),主人公也很有代表性(古代英雄、普通民众、革命领袖);第三是根据内容有序地连段成篇:从古写到今,先是“最应该”有礼貌的,后是“应该”有礼貌的,再是“往往不容易”有礼貌的,层层递进。
《记金华的双龙洞》写内洞的第6自然段,读来甚感顺畅,文句的起承转合极为贯通,内洞“大、黑、奇”的特点跃然纸上。这是“余外”“首先”“其次”“这些”“再加上”等词语起到了“桥梁”的作用。
《云雀的心愿》写“森林水库”的一段,在条理上,从树冠写到树干再到土壤,由上而下,井然有序;在句式上,以叙述总起,以反问作结,而且陈述在先,反问在后,首尾的呼应张弛有力。如果首尾都是叙述句,就太平淡了;若都用反问,又过于强势。这样结构文段的妙处,教学时岂可轻易错过!
《微笑着承受一切》第3~4自然段表现人物的手法也很值得点评:桑兰与队友的对比,对主治医师的侧面描写,还有“每天”“上午和下午”“两小时”等细节的交代,少了哪一个,都不足以突出桑兰“惊人”的毅力和“不屈”的精神。
处理《水》这篇课文,大多数教师都能顾及到“挑水——洗澡——淋浴”几个镜头,也会去感悟水的珍贵。薛法根老师对写法的开掘则格外令人叹服——围绕“怎么写的”帮学生理出的“头绪”是:强调水的珍贵,用的是与担水有关的一组数量词;抒发雨中洗澡的痛快,具体写了大人和小孩的表现;而表现淋水的舒服,则是细腻生动地写出“抚摸”“滑过”等切肤之感。叙事如此,才有感人的魅力啊。
(3) 读厚课文,迁移表达。课文中的留白处、意犹未尽处,往往是读与写短线联系的“焊接点”。
《孔子游春》中有两处省略号:“和煦的轻风是她甜蜜的絮语……”“万物入水,必能荡涤污垢,它好像善施教化……”,可以让学生根据省略号,分别想象填空,如,()是她()的();水(),它还好像()。
《九色鹿》中“(调达)千恩万谢地走了”“(国王)斥责调达背信弃义”“张贴皇榜,重金悬赏捕捉九色鹿”都是拓展写话的切入点。如果让学生围绕“怎样千恩万谢走的”“斥责时说了什么,动作神情怎样”“这个皇榜上会写些什么话呢”的提示(可选择其中一处),以课文语境作凭借,展开想象,就能把这些“停止了”的文字拓展得具体、灵动起来。
(4) 提炼要点,着眼概括。对文段意思进行概括提炼,不仅是抓住要点的需要,更能培养用语简洁、长话短说的表达风格。薛法根老师教《水》时,采用师引生仿、文中找词、依样填词的策略,给课文理出了这样的段落提纲:一担水,珍贵→一场雨,痛快→一勺水,舒服。学生在理清文脉的同时,也学习了提炼词语的方法,品尝了填字炼词的乐趣。相反,如果这些线索提纲只是老师直接揭示,学生没有亲自“提炼”的经历,当然就与语言学习擦肩而过了。
(5) 换位设疑,关注言语。学习课文,换位设疑,常常能提高效率。教学《鸟岛》一课的导入部分,教师问“鸟岛在哪里,是怎样的”,只为读懂课文服务;如果教学时能提出诸如“假如请你介绍鸟岛,你会从哪些方面来说?”“怎样描述才能叫人流连忘返?”这样的问题,久而久之,学生收获的就不仅仅是一个个故事情节了。
语文要姓“语”,语文课应保持应有的“风味”,让我们记住崔峦老师的话吧:依标种好自家田,扣本找准训练点。识书读写动天君,惜教丰学谱新篇。
(作者单位:金湖县教研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