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国维“境界”说对小语教学的启示

2009-12-25 08:54吴宁萍
七彩语文·教师论坛 2009年11期
关键词:造境境界文本

吴宁萍

王国维之《人间词话》的文论价值之一,是创见性地提出了“境界”说。“境界”原为佛学术语,王氏借以论文学,其内涵不仅指古典诗词中真实反映客观现实的图景,也包括了作家的主观情感。通俗地说,是一种融入了情感的画面。今天,我们用到“境界”这个词,通常表达的是某人在艺术造诣上达到的程度或表现出的状况。语文教学,从某种意义上说,也是一门艺术。每一位语文教师,也都希望在自己的教学中达至一种教师、学生与文本自由对话的至真至美至高的境界,从而实现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实现教师劳动的价值。那么,我们何不从王国维“境界”这一概念去发现文学创作和语文教学的理念贯通之处,获得些许“妙悟”呢?

“造境”与“写境”

“有造境,有写境,此‘理想与‘写实二派之所由分。然二者颇难分别,因大诗人所造之境必合乎自然,所写之境亦必邻于理想故也。”

王国维认为,从文学创作的角度来说,境界的创设有“造境”与“写境”之分。“写境”是对客观世界的如实记述,“造境”是作家通过想象创造的理想世界。但“写境”虽基于客观,也是经作家主观选择后的结果;“造境”虽偏于主观创造,亦需合乎自然的法则。

从教学艺术的层面看,这里的“境”可理解为学习环境。学生学习知识是在一定的情境下,通过生与生、生与师之间的互动,分享、合作、探究的过程。在这一动态过程中,学习环境是影响学习成效的一个基本因素。广义的学习环境不仅是学生自由探索和自主学习的一个空间,它还包括问题情境、对话氛围、小组合作、音乐、图片、学习者的心理状况等许多元素,它们共同作用形成了一个“学习场”,有形或无形地影响学生的心智发展。教师在一定的学习环境下,选择适合的学习内容,以适合的教学手段组织教学活动,这样的教学才是自然的、和谐的,合乎规律的,也是真正有效的。

“造境”,即是要求教师有意识地去创设适合的学习环境。笔者曾上过一节课外阅读指导课——“倾听最美的声音”。课前让学生从书报杂志及互联网上搜寻并阅读有关描写声音的文章,把它们贴满了教室的整面墙壁。以这堵“声音之墙”为背景,我以一个有趣而又意味深长的童话故事《世界上最响的声音》开始这节课,创设了“倾听最美的声音”“品味最美的文字”“创造最美的声音”三个问题情境,引导出一条从欣赏、理解走向创意表达的路。课上,“天籁之音”的欣赏包括了鸟鸣、泉水、风声、潮音等内容,很美但只有短短的一分钟,因为语文课的主旨是希望学生更多地从文字的品读中“听”到声音;呈现的图片大多是黑白的,因为孩子们需要的是从音乐中“读”出色彩……我们创设什么样的学习环境,就表明我们希望孩子们怎样地去思考,得到什么样的收获。我们创造的学习环境不是对学习者严格的控制与支配,而是营造一种支持和促进学习的美好愉悦的氛围,这才是合乎自然的“造境”。

一群刚刚上完体育课,从篮球场上奔跑回教室的孩子,教师走进教室便可以看到他们满面通红、浑身大汗,兴奋地议论着一球的得失。这时,即使再乖巧的孩子因为教师走进教室而安静下来,他们的心还是狂野地跳跃着的。善于观察的教师会知道,这时显然不宜开讲一篇写景抒情的文章,也许教师可以从他们刚刚结束的篮球赛聊起,引导话题转入刚批阅完的那篇写比赛的小习作更合适。顺应客观现实的环境,但渗透进了教师有意识的引导,教学目的隐藏在快乐的对话的后面,这是“写境”。

无论“造境”抑或“写境”,都不过是在恰当的时间,恰当的地点,恰当的氛围中做了恰当的事情罢了。

著一字而境界全出

“‘红杏枝头春意闹,着一‘闹字而境界全出;‘云破月来花弄影,着一‘弄字而境界全出矣。”

信然!点睛之笔可使整首诗词境界不凡。同样的道理,一个好的问题完全可能盘活全篇,提升整节课的教学品质。当下的教学倡导给学生尽可能广阔的思维空间,教学流程讲究的是粗而不疏,所以,一篇课文核心问题的设计对于提高整节课的效率就显得至关重要。如何设计课文的核心问题,找到教学的突破口?

一个简单有效的办法是用好课后问题。不要小看这只言片语,它凝聚着教材编写者的思考与导引,在《厄运打不垮的信念》课后有这样一道练习题:“为了表现谈迁治学的刻苦和信念的坚定,作者运用了许多数据。默读课文,找几处这样的例子,并说说这样写的好处。”循着这个问题的指引,我们发现,在这篇课文中,的确有许多包含数据的句子:第1自然段中,一连串数字概括了谈迁为完成这部明史呕心沥血,兀兀穷年的经历;第2自然段,再次提到“20年”,真切地传递出老人书稿遗失,半生心血付之东流的刻骨铭心的痛楚;第3自然段“新写的《国榷》共104卷,428万4千字”,这部重写的史书更加精彩,更加翔实。教师只要指导学生去寻找、品读、体味这些数据,对于文章主题的感悟就迎刃而解了。

细心研读文本,在作者用足匠心的遣词造句中也会“潜伏”着可能激活全篇的“抓手”。《雾凇》一课中,有这样一句话:“这就是闻名全国的吉林雾凇奇观。”抓住“奇观”一词,教师设问:什么是奇观?吉林雾凇的奇观体现在哪里?感受雾凇形成条件之难得和“随风潜入夜”的过程与“千树万树梨花开”的美景。只“奇观”一词,四两拨千斤,全文都“活”了。

“隔”与“不隔”

《人间词话》评说欧阳修的《少年游》:“阑干十二独凭春,晴碧远连云。千里万里,二月三月,行色苦愁人。”“语语都在目前,便是不隔”;而“谢家池上,江淹浦畔”,因为滥用典故,了无感情,“则隔矣”。

王国维对“隔”与“不隔”的评判标准是“自然”。生硬、堆砌、造作、扭曲的是“隔”;合乎规律,顺乎自然的则是“不隔”。我以为,在我们的语文课堂上,如果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对话和谐地充盈着我们的“共同语言”;师生对于文本能够融会贯通,实现与作者思想的分享,情感的交流,那便是“不隔”的境界了。

我曾经上过《林冲棒打洪教头》这篇课文,由于《水浒传》一书最突出的艺术成就,在于塑造了丰满的、有血有肉的人物形象,更由于我们认为读懂小说的关键在读懂人物,这是一个对学生今后阅读小说非常有益的学习方法。因此,我预设的教学核心问题就是从细节处读懂林冲的性格。课上学生表现出浓厚的兴趣,读与说的质量都比较高,上完课后基本上是满意的。问题在于,学校里另一位教师用这份教案在她的班级上课却遭遇了困难:因为小说是依照情节发展顺序记叙的,学生在其中提取表现人物性格的词句时,总不免把描写林冲的和描写洪教头的内容混杂在一起,教师为了掌控课堂进程不偏离既定路线,就剖析得比较碎,控制得比较紧,结果失去了开阔的思维空间,回到了繁琐分析的老路上。为什么这个教学设计不能借鉴使用?除了教师和学生的差异之外,设计本身有无缺陷?这个问题当时没有能够解决。直至前不久再上这一课,在学生分析林冲和洪教头的性格特点时,我突然发现两个教头的个性几乎在每一点上都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既然如此,为何不用对比的方法同时分析两人的性格特点?调整了问题之后,学生学得非常顺利。这样简单的道理却通过三次教学实践才发现。看来,有时创新的实质,就是回归,合乎规律地把简单的东西做到极致,就是“不隔”之艺术。

“有我之境”和“无我之境”

“‘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有我之境也。‘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寒波澹澹起,白鸟悠悠下,无我之境也。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无我之境,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

王氏笔下的“有我之境”是贯注了词人强烈的主观情感的境界,而“无我之境”则是超然物外,人与自然合一的境界。在我们的语文教学中,也有“有我之境”和“无我之境”的分别吗?试看对《清平乐 村居》的不同教学设计对比:

教法一:在体会词的意境阶段,教师提问:“‘醉里吴音相媚好中,谁醉了?为什么醉了?”抓住“醉”字引导学生发现老夫妇醉了,醉在幸福的晚年生活;诗人醉了,醉在恬淡的乡村风情;我们醉了,醉在词的意境之中——点诗眼,领全篇。

教法二:教师介绍说:“一首诗词,往往有一个‘诗眼,只一个词,却是全篇的灵魂所在。你们细细品读,看看这首词的‘眼在哪一个字上?”这里摘录学生的若干回答:

“是‘喜字!老夫妻喝了点酒,拉拉家常,欢欢喜喜;大儿子、二儿子辛勤劳动,想到豆满仓、鸡满笼的丰收情景,心里欢喜;小儿子剥吃莲蓬,无忧无虑,当然欢喜。一家人个个欢喜,‘喜是这首词的‘眼!”

“我觉得‘好字才是词眼。孩子们有的勤劳,有的手巧,有的天真可爱,老夫妻感情和睦,一家人其乐融融,日子过得多好!”

“我发现‘溪这个字在词中一共出现了三次。‘溪上青青草说乡村风光好,‘锄豆溪东说儿子孝顺勤快,‘溪头卧剥莲蓬说小孩调皮可爱。这个‘溪字从整个画面中流淌过来,串起了整首词。”

“是‘醉字……”

从上面两例对比,我们不难发现,教学中“有我之境”和“无我之境”的“我”,就是教师自身对于文本的解读、教师自己的阅读方法、教师本人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教师要不要把自己的理解感受传递给学生,或者说教师究竟应该在多大程度上用自己的观念影响学生,这是一个需要辨证看待的问题。我认为,“有我之境”是“无我之境”的前提和基础,作为启蒙,教师教授给学生阅读文本的方法,并引导学生形成积极健康的价值观,这是不可放弃的责任;而“无我之境”是“有我之境”的目的和归宿,教师终究要慢慢退至幕后,把思考与想象的空间还给孩子,让他们在正确的价值观指导下,用喜欢且合适的方法去感受多元的文化,创造自己的读写空间。具体到一篇课文,一个班级的教学究竟应该创设哪一种“境”,是要具体分析,因材施教的。

“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回头蓦见,那人正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教学能够渐入佳境,自然是每一位教师心向往之的。然则如何能够做到,我想最基本的还是在研读教材上下工夫,既“须入乎其内,又须出乎其外”吧。“入乎其内”,做一个读者,深入地阅读文章,与作者对话,真切地体悟到文本的思想感情,才有底蕴去教;“出乎其外”,做一个教者,跳出文本观照其潜在的教学价值,与编者对话,智慧地思考借助文本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路径,才有能力去教。这,便是王国维先生给我们的启示。

(作者单位:南京市月牙湖小学)

猜你喜欢
造境境界文本
三重“境界” 让宣讲回味无穷
观物造境——李昂界画世界的生态隐喻
在808DA上文本显示的改善
品“境界”
基于doc2vec和TF-IDF的相似文本识别
造境、起伏、强化——妙用技巧增强故事感染力
论沈从文小说的造境艺术
慎独的境界
文本之中·文本之外·文本之上——童话故事《坐井观天》的教学隐喻
如何快速走进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