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放条件下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影响方式与传播途径

2009-12-25 10:18张丽芬
理论月刊 2009年9期
关键词:媒体开放学校教育

张丽芬

摘要:文章在解析了“开放”的内涵、阐述了意识形态与日常生活密切关联的基础上,从学校教育、媒体和互联网三个方面,探讨了开放条件下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在日常生活中的影响方式及其实现“认同”的传播途径。指出要实现在全球政治经济和世界历史视野下把握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新的社会基础和政治含义。教育、媒体和互联网任重道远。

关键词:开放;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学校教育;媒体;互联网

中图分类号:G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0544(2009)09-0047-04

一、“开放”的内涵及其意义

以气度恢宏的汉代和唐朝为例。在中国悠久的历史中。不缺乏接受外来文化、外来民族的优良传统,然而30年前。中国却是一个典型的封闭型国家。30年前外资企业在中国绝迹。中国没有外债。1978年对外贸易额仅有300亿美元;30年后,中国的对外贸易总额在美国、德国之后居全球第三。成为全球外贸依存度最高的国家。短短30年时间里,从高度封闭到开放,中国深深地融进了经济全球化进程。此开放不仅包括了经济领域,也包括了社会文化的开放:以产权的多元化和经济运作市场化为基本内容的经济体制改革直接促进了一个在文化生活上具有相对自主性的社会的形成。

在中国30年的开放实践中,国家机构与社会关系发生了根本性重组。这种转变表现为:政府控制社会生活的范围明显缩小。尽管出现过针对不同见解的激烈争锋,但总的说来。在人们的日常生活、科学研究和文学艺术等领域中,政府的直接控制和干预已经越来越少,文化生活的自主性在明显增强。科学研究领域真正的禁区已经极其有限;与政府的直接推动相对,大众生活方式的变化更主要地与市场,或是与作为市场表象的“时尚”相联系。在政府仍然保持调控的领域,控制的力度减弱,控制方式转变为一种相对更为原则性控制,控制的手段更为规范化和法律化。开放之前,国家是社会生活中所有重要资源和机会的垄断者,个人对国家有一种极度的依赖性。改革开放30年以来,社会逐步形成为一个相对独立的、通过市场得以实现的提供资源和机会的场所。个人对国家的依附性明显降低。与此同时,相对独立的社会各阶层力量逐步形成和发展:企业主、知识分子、白领等阶层对经济社会生活的参与增强,并且逐渐形成了本阶层的一些基本观念。

开放时代的另一特点表现为社会同质性的消解。在过去计划模式的社会里,经济、政治、文化三者之间呈现出一种高度同质的整合关系。而到了上世纪90年代,三者之间的这种同质整合关系在很大程度上被打破了。经济与政治、政治与文化以及经济与文化之间在很大程度上不再存在高度同质的、可以相互支持与阐释的配对关系。同时。经济、政治、文化各领域的内部也呈现分裂、多元的状态和异化的倾向,出现多种经济成分并存,多种政治因素的并存,以及多种文化价值取向并存的局面。随着经济领域进一步开放,中国更加深刻地卷入经济全球化,一个相对独立的社会也开始形成,尽管这个过程是缓慢的,甚至是才刚刚开始的,但是它对开放时代意识形态传播有着关键性的影响。

二、意识形态与日常生活

我们通常意义上的“文化”是由外在、中间和内在等不同层次构成的。人造和物质层(the Artifacts and MaterialsLayer)是文化的最表层,组织结构层(the OrganizationalLayer)是文化的中间层,而信念层(the Beliefs Layer)则是文化的最深层。意识形态正是这最深层中的核心部分。一般认为,所谓意识形态,是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占统治地位的阶级或集团为维护和发展其统治而建构的价值观念体系和行为规范体系,是对各种社会意识的总体性提炼和概括,在该社会精神生活领域占统治地位。意识形态不是自发产生的,而是统治阶级或集团自觉建构的。意识形态广泛渗透于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给社会生活特别是社会精神生活以指导和影响。在这个意义上,在社会主义国家。作为思想或观念形态的意识形态,可以划分为三个层面:即作为领导核心的政党意识形态;二是与国家生活相适应的国家意识形态;三是与社会生活相适应的社会意识形态。政党意识形态是组织的意识形态;国家意识形态是公民共享的意识形态;社会意识形态是个体生活所形成的意识形态。

对意识形态的探讨,有两条传统路线:一条是从黑格尔到马克思、到卢卡奇、到新马克思主义,另一条是社会学的路线。目前最广泛的用法是把这两条路线结合起来,把意识形态作为手段。借助意识形态使统治关系合法化,并进而维护这种关系。∞法兰克福学派的批判理论指出,在意识形态与资产阶级生活方式之间存在着某种密切的联系。然而无论是对资产阶级还是对社会主义而言,意识形态绝对不是凭空制造出来的幻想,而是能够把人们的实践生活组织起来。具有认知内容的一种稳定的现实。

英国马克思主义学者,特里·伊格尔顿将意识形态做过如下表述:(1)作为生产各种思想、信仰和价值观的物质过程,从政治和认识论的角度来看它是完全中立的。(2)作为思想,它是与各种不同社会集团、阶层或者阶级的生活条件和生活经验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它象征性地表现为阶级特殊的或者说与阶级密切相关的世界观。(3)作为众多思想的复合体,由于其他的、反对派的或者与自己竞争的社会集团的存在,每个集团都要宣传自己的思想,并使之合法化。(4)作为使统治者局部利益合法化的手段,人们会想起马恩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描述的命题:居于统治地位的思想始终是统治阶级的思想。为了统治阶级的利益,有意地掩盖或者歪曲事实。(5)含蓄的、无意的神秘化,它来源于社会的某种物质结构。例如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所说的商品世界的偶像化、商品拜物教。

依据以上的思考。着眼于意识形态与经验的生活世界的关系,我们认为意识形态包括了经济基础关系在政治和法律形式、在思想和制度方面的反映;除此之外,它的范围包括从艺术到普通文化,或者说日常文化。对于任何个人来说,一种思想信仰的存在本身就是物质性的。意识形态的物质性是如此明显,以至于人们容易得出这样一种印象:意识形态原则上是自上而下发挥作用的,意识形态是自上而下的社会化形式。但一个人并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他的成长总是要在现有社会关系和社会结构内部进行的。在这种关系和结构中,意识形态机构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对于今天中国的社会生活而言。开放30年来从外部环境来看,中国经济已经深深地卷入了全球化的漩涡中;从国内环境来看,开放促进了一个在文化生活上具有相对自主性的社会的形成。两者张力作用下,当下中国意识形态领域出现了相对复杂的局面: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与非主流的意识形态冲突、共生。我们将从全球化和相对自主的社会化两方面,思考开放条件下。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传播及其影响。

三、开放条件下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影响方式与传播途径

比较30年前,在开放条件下,人的尊严得到了更多的敬重,人的个性得到凸显,人的自我意识逐渐增强。与此同时,国家机构对社会的控制逐渐减弱,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不再更多地以行政命令的方式传播,相反,意识形态大多以与日常文化生活密切关联的形式,甚至是以日常生活的形式达到“认同”的目的。

学校教育。是实现这种“认同”的最主要途径之一。“当学校教学生系鞋带时,它不属于上层建筑;但当学校要求学生向国旗致敬时。它构成了上层建筑的一部分。””从文化的三个层次来看,学校思想理论教育高度符合其特性:第一。学校具有教学大楼、实验室等等物质实体,为“认同”提供了必要的场所;第二,不同级别的教育行政机构作为不可或缺的文化组织结构。保证了学校在规定的观念体制下正常的运转;第三,最核心的信仰教育是作为个体的教师日常工作的重心。它通过包括学术观念在内的意识形态教育、情感教育和实践等方式达到文化的认同。因此学校的思想理论教育是当前文化教育也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教育的核心。随着师生“双主体”的新型教学观念的确立和推广,传统课堂教学中师生单一的主客关系模式得到了修正,以“交流”为标志的新型教学观使得课堂教学以一种平等的方式展开,师生间传统的纵向关系转变为一种更富亲和力的水平关系,实现教书和育人的目的。培养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接受者和践行者是一项艰巨的任务,学生的道德观念、政治素养和法律修养需要在生活实践中完成。因此在有限的课堂教学之外。学校同时开展间接的实践性课程与之配合,在学生的课外活动、学校的常规生活及家庭、社区中进行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教育实践。学生参与到实践活动中去,在其中进行交往、合作、经验、劳动、探究、角色扮演,从中获知、生情,实现由知识到行动的转化,达到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知、情、意”的统一。

但是在青年人中。尤其是在大学生中仍然表现出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教育的淡漠。从教育者方面来看,这种淡漠来自于教育内容的无阶段性差异。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教育内容从小学到大学基本一致,这与学生日益增长的思辨力及其日益丰富的生活经验相矛盾。思想教育脱离了当代生活的实际问题。导致意识形态教育在青年人中失去应有的威信。在意识形态教育的手段上,教育手段单调,甚至出现了比较严重的形式化现象。从受教育者方面来看,伴随着改革开放释放出来的自由空间的出现和不断扩大,作为社会主体的个人的自主权得以扩大,个人利益日益明确,青年人的自我意识、主体意识、思辨力和创造力得到了增强。转型期中国社会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价值观呈现出多元化趋势,多元经济利益下的社会亚文化对主流文化形成了冲击。当把目光投向生活世界,青年人困惑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描绘的理想、信念与现实社会公正缺失的落差,社会阶层、阶级的日益分化,城乡、地区、性别等其它社会分野的加深。他们以发型、服饰、流行语等符号化象征的“风格化反抗”造就一种“集体无意识反抗”,以“恶搞”、“另类”等后现代方式解构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导话语,这种解构指向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话语的权威地位、思想内容、价值观念和话语方式等各个方面。

学校教育从理论上来说本应该成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教育的最行之有效的途径,但是从实际效果来看青年人对主流意识形态反而呈现出一种淡漠现象。然而去年5月发生的汶川大地震,在一定程度上动摇了人们对学校教育效果的怀疑心态。在整个救援过程当中。解放军中80后的士兵占了大多数,志愿者中80后、90后积极踊跃,网络上自觉维护安定、表达慰藉的不乏青年一代。在对主流意识形态的淡漠姿态背后,人们重新评估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教育产生的积极影响,重新思考改进这种“认同”途径的方式和方法。

媒体,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宣传的主战场。媒体与政治和国家意识形态有着密不可分关系,这是西方和我国学者的共识。大众媒体不仅是国家的话筒和喉舌,而且它自身就是某种意识形态,代表着某一阶级的利益和立场。维护着国家统治和阶级利益的合法性。因此列宁说“我们需要报纸。没有报纸就不可能有系统地进行有坚定原则的和全面的宣传鼓动”。开放30年来。尽管新闻报道越来越敏感、越来越深入,但总的来说,新闻宣传工作仍然在国家的控制中。从报纸、广播、书籍到电视、电影,国家通过各种渠道增加主流话语主导权。使社会主义的意识形态深入人心。经济开放之后。意识形态生活化使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从形而上的说教回归到形而下的生活空间,已经成为主流新闻媒体的基本原则。人们的日常生活日趋审美化、世俗化和视觉化。这需要将抽象的理论“转译”为形象的文艺,“转译”为老百姓喜闻乐见的语言和形式。有鉴于此,李长春多次强调新闻媒体要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把体现党的意志与反映人民心声统一起来,把思想性、指导性与可读性、可视性、可听性统一起来,办出特色,办出风格。不断增强新闻宣传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

随着改革开放。中国在经济上不可避免地越来越深刻地卷入经济全球化,同时,也正是在媒体这个主要阵地上,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受到其他意识形态强有力的挑战。商业化导致中国媒体的繁荣。使媒体体系的某些部分更能响应受众的要求,也使媒体工作者的精英主义有所调节,出现了对大众的关注。但是市场有其内在的局限性和结构性偏差。它本身不是一个价值中性的机制。利益的驱动已经不加遮掩,娱乐性节目和报刊有惊人的收视效率和发行量,特别是白领趣味的媒体,它们事实上已不关心读者的真实需要,却在悄然地改变着年轻人的生活观念。培育着他们狂热消费、享乐欲望的同时。传媒通过制造符号消解了严肃的思想性、文化性。并且以其对现实问题的拒绝触动而获得了“合法性”。事实上,各种媒体的意识形态宣传从来也没有停止过,这也正是当下学界密切关注的“全球化”问题的表现形式之一。现代消费社会的主要特征表现为时尚的范围和社会影响力大大增加,社会中新的大众趣味的产生和消失的速度越来越快。这种流动性不仅在某个国家的范围展开,而且是在全球展开。在这个过程中,发达国家由于经济和文化的强势,往往成为时尚消费的领跑者和输出者,而不发达国家则通常呈现为跟随者和接受者。于是在现代性的格局中,偶像、时尚演变成为一种文化和意识形态的利器。

当文化产业已经客观地成为意识形态的主要传播途径时,当文化市场已经客观地成为价值观念竞争阵地时,当公众从被动的文化接受变为文化自觉主体时,如何在消费时代继承和发扬本民族具有特色的文化品位、生活方式和审美情趣?在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中,中国传媒在公众生活中生产怎样的时尚?制造和消费怎样的偶像?这不仅是经济利益问题,而且是迫在眉睫的意识形态问题。从根本上说,今天“弘扬主旋律。提倡文化形式多样化”,“国家一民族一执政党意识形态”的核心理念仍然是决定媒体发展的核心

力量:在2005年全国新闻类节目收视市场中,竞争主要还是在中央级频道与省级频道,特别是省级非上星频道之间展开。中央电视频道的市场份额为48%。中央级频道依然具有明显的优势。从年鉴的统计可见,到2005年全国电视新闻类栏目收视率排名前十五位的几乎都是中央电视台的新闻频道。这些现象表明,社会主义文化领导权在当下社会中强大的现实能力,因为它满足了民众对重大的国家政策和权威消息的生存性需要;同时这也是媒体主动适应市场。自觉地体现“国家一民族一执政党意识形态”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结果。在“偶像”的制造上,中央电视台连续举办《感动中国——年度人物评选》,先后推出一系列体现时代精神的典型人物。这些偶像集中了中华民族的优秀品格:爱国、正义、勤奋、忠贞、善良、孝顺、敬业、拼搏……徐本禹、刘翔、黄伯云等这些典型人物具有深刻的时代印记,他们既平凡而又高贵的精神品格打动了亿万中国普通大众。面对文化全球化的侵袭,主流传媒深入挖掘和展示传统文化的魅力,中央电视台的《百家讲坛》探索性地开创了传播传统文化、制造文化偶像及文化经济效益三者相结合的传统文化产业成功模式。比如,马未都的陶瓷系列,不仅满足了普通大众的猎奇心态、收藏爱好和文化投资等多层次、多方面需求,而且使这些需求同收藏鉴赏、陶瓷文化与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等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实现了传统文化、国家力推的消费主义、媒体注目的“休闲文化”同大众日常生活(包括“观看”《百家讲坛》这一审美的、生活的习惯)的融合。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网络媒体正日益成为继报刊、广播和电视之后的第四代主流媒体。互联网的出现和广泛运用加速了意识形态的全球流动性。网络媒体新闻和信息传播具有信息海量、形态多样、迅速及时、全球传播、易于复制、便于检索、超文本链接、自由交互、易逝性、易改性等特点。造就了实现“一人一媒体”的基础。在传播模式上,广播、电视、报刊等传统媒体是将信息“推送”(push)给受众,受众完全处于被动地位,互联网使受众从网上“选择”(pull)信息。受众的主动性大大增强,在选择信息的同时又可以成为信息发布者,实现了双向和多向的互动传播。互联网上信息不会受到国别、区域的束缚和影响,网上传播的高保密性,对人们知识的积累、认识的深刻和视野的拓展无疑产生积极的影响。迄今为止,互联网超越国家、政府和政党的控制,为政治传播以及公众舆论表达提供了巨大的潜力。不少青年认为,就中国目前的现状而言,网络是最能容纳不同声音的地方,在这里,他们对外部事物进行独立的思考、乐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并接受争论。在青年人看来,当意见表达者具有如此广博的知识,对社会问题和事态有如此及时和形象的了解,又有如此开阔的思维。他们所发表的意见会更正确、更深刻,对人和事态的发展更具影响力。用哈贝马斯的观点来说,互联网是一个自愿讨论的场所。可以自由发言、可以自由传达和接受信息并且不被利益扭曲。新媒体挑战传统的媒体从而传播知识产品,并且通过相互交流使舆论的形成民主化。从“周老虎”到“躲猫猫”掀起的对社会真相的探讨和追求,正显示出了互联网作为自由言论的舞台、构成公众舆论基础的理想。

当前,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同其他各种意识形态一起,在网上争夺着同样的受众,二者之间是一个此消彼长的过程。如果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阵地狭小,声音微弱,人们在网上就很难接受到马克思主义的信息,很难听到它的声音,这样就谈不上以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来引导、整合网上多样化的意识形态。从这个意义上说,建立互联网上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理论阵地是引导网上多样化意识形态的一项前提性、基础性工作。近年来,党的各级理论研究、教育、宣传机构、理论刊物,如全国社会科学院系统、党校系统、《求是》杂志等纷纷上网。互联网上的马克思主义阵地建设已经走出了关键性的第一步。上世纪90年代末,高校开始进行了网上思想政治工作的尝试与探索,对思想政治工作进网络、网上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进行了大量的投入,做了大量的工作,各高校网络承担了信息传播者和思想政治教育的双重身份。

应该看到,由于缺少传统媒体的过滤程序,互联网自身的这种性质可能会破坏它作为一种信息源的效用。相比电视和报纸,互联网缺乏对内容的编辑控制,这可能意味着提供的信息不够权威,甚至会相互矛盾的,发生这种情形时,人的自信力会下降,判断力会发生错位和紊乱,人们原有的传统文化以及价值取向会被这些信息所异化。互联网上目不暇接的文化现象:被汉语学家狂批的火星文、引发争议的晒客文化、明星私生活的“艳照门”,甚至是无所不能的“人肉搜索”,表明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教育的危机。需要注意的是,网络受众比传统媒体的受众有更多的自我选择权,但这种选择是在把关区分基础上的。并没有改变受控状态。特别是目前普遍利用的内容推送、筛选和强化技术与规范,是少数公司、团体和个人根据一定社会的主流价值设计、制订和推行的,其中当然就体现了这些阶层和团体的意志。因此,国家在大力加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网站建设的同时,加强了运用技术、行政和法律的手段进行网络管理。重点加强了对个人网站和主页的审查。加强了对各网站信息的发布、网站链接、BBS的审查,大力整顿和规范网吧经营市场。然而目前,互联网上英文信息占95%,而中文信息尚不足1%。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网络建设自身存在着如下不足:一些已经建成的理论阵地在宣传上存在空白,以致本来不多的马克思主义网络并不为广大网民所知。仅有的马克思主义信息资源分布不均。理论网站内容良莠不齐,网页内容更新缓慢。技术水平总体较低。这些现状显示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在互联网上影响的亟待增强。

随着中国市场改革的深化和与全球资本主义体系的进一步融合,由此带来的国内外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和生态矛盾强化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必要性和现实性。我们必须从全球政治经济和世界历史视野来把握当下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新的社会基础和政治含义。教育、媒体和互联网在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传播和影响过程中任重道远。

责任编辑肖利

猜你喜欢
媒体开放学校教育
浅谈高中思想政治课中的公民教育
媒体服务大局坚持正确舆论导向之我见
高中班主任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美丽乡村建设中“三农”媒体的使命与担当
如何通过媒体提高英语听力水平
苹果软件更“开放”更“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