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小学德育中的反道德现象

2009-12-25 08:53丁燕芬
教学与管理(小学版) 2009年10期
关键词:道德教育陌生人案例

丁燕芬

随着社会综合素质的提高,素质教育的提出,道德教育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而学生自我意识培养的关键阶段是在中小学,因此开展中小学道德教育就十分重要。很多专家、学者也十分关注中小学道德教育,有人认为,“中国的中小学道德教育存在严重的问题”[1][2]。而作为教学一线的教师,特别是班主任——学校德育实施的主力军,在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的同时也思考着道德教育带来的困惑:我们在实施道德教育时,是否在道德教育过程中消解了道德本身?面对教育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如何正确引导学生呢?我从以下几个方面阐述自己的观点。

一、 德育中的反道德现象描述

案例一:“不要和陌生人说话”

由于经常发现有学生没有等到父母来接便独自回家的现象,为此有班主任进行了安全道德教育。

班主任问:“你知道一个人回家有多危险吗?”

有的学生说:“路上车很多。”

有的说:“天黑了可能会迷路。”

有的说“爸爸妈妈因为找不到我们会着急的。”

……

(学生众说纷纭)

班主任说:“是的,还有呀,现在社会上坏人很多的,有的人是专门拐卖小孩子的,会用……手段,有的会绑架孩子来向你爸爸妈妈要钱……”学生听着老师的讲述,个个脸上露出惊讶和恐怖的神情,班主任老师最后总结说:“不要一个人回家,记得,放学后千万不要和陌生人说话。”

案例分析:教师从学生安全的角度出发对学生进行教育,本意是好的;教师在教育过程中所描述的现象也确实是社会现实,那么是不是这样的道德教育就正确呢?在这里教师让学生对社会的理解出现了一定的偏差,以为陌生人都是坏人,在学生幼小的心灵中,播种上了陌生人不是“骗子”就是“绑架分子”的种子,丑化了陌生人的形象,过分夸大了陌生人的危险。可能当陌生人真正需要帮助的时候,孩子们也因此避而远之。

案例二:给德育加分

为了实行并完成学校下达的任务,为了能够更好地管理学生,有教师自发把企业中的绩效考核运用到了班级管理和德育当中。开学初教师就明确规定:考试成绩优秀和进步明显者可以加分;孝敬父母或父母在家校联系册上表扬的也可以加分……于是开学一段时间后,有家长见到了班主任,十分感激地说:“XX老师,现在孩子在家里乖多了,经常帮我盛饭”,“我们家孩子作业认真多了,说要我在作业本上表扬他呢!”

案例分析:在加分制度的诱惑下,学生们做好事,可谓“积极”。但是这样的积极当中,到底是由于学生的品德高尚呢,还是为了加分?当然,教师的初衷在于用外在的加分奖励来刺激大家做好事的积极性。可是,教师如果单方面通过外在的功利目标来促进学生的道德行为培养,则会弱化学生道德行为的内在动机。简单通过做好事加分的形式,而放弃对学生内在道德动机的激发和提升,可能会异化学生原来纯洁的道德动机,而且还可能玷污了学生本来纯洁的道德品质。

案例三:“一切为了班级”

学校为了规范学生的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建立了红旗评比等规章,并且评比结果直接和班主任的考核进行挂钩。而班主任为了“班级流动红旗”也可谓是费尽九牛二虎之力,经常对学生进行各种形式的道德教育,但其中有些方法值得我们深思:如,有的学校在进校门时就要检查学生的红领巾,有的学生又经常因忘记带红领巾而导致班级被扣分,为此有班主任以“班级荣誉感”为名教育学生说,如果忘记带红领巾该怎么办?学生们通过讨论得出两种“好方法”:一是向已经走进校门的同学借一下,二是在学校门口等,看到值日生回教室了,再悄悄溜进来。同学们这样的“作弊”方法,虽然没有得到班主任的公然认可,但也在大家心目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更有甚者,有的班主任为了取得流动红旗,还让孩子故意拿钱去换取德育分数,说是自己从上学路上捡来的。

案例分析:“班级荣誉感”和“诚信”是两种道德品质,到底哪一种重要,只有放到具体的情境中方能作出判断。学校红旗评比的目的是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而教师教育的最后结果便是让学生学会如何逃避和欺骗,这显然违背了此项制度设计的初衷。学生的“集体荣誉感”是需要培养的,但培养不能以牺牲其他的道德品行来完成。

案例四:“民主教育”

下课铃声刚响,他又来到了办公室,“上节课刚从办公室回去的,怎么又来了?”班主任老师不免有一丝烦躁,“怎么了?”“打架了,课堂上和同桌。”任课老师解释道。班主任顿时火冒三丈,“昨天全班刚落实班规,不准骂人,不准打架,今天你就犯规。”压住怒火,班主任说:“今年我们实行的是民主管理,昨天的制度是大家一致制定的,今天你违反了班规,那也应该由所有人来讨论应该如何解决?”说完,把学生带到了班级,让其余学生想想应该如何处理。有的学生说:“应该和其余学生隔离一天”,“应该让他一个人一桌”,“应该让他父母过来,严厉批评”……学生的想法可谓是层出不穷。

案例分析:实行民主管理,落实民主教育,这是班级管理的人文关怀。但是班主任在具体操作时,让所有的学生来处理犯规学生,会引发学生间的相互仇视和报复。而且,学生作为小孩子,对有的事情的轻重缓急并不具有足够的预见性,提出的一些惩罚方式也没有经过深思熟虑,多是率意而为。但此时的班主任,却因为要实现让学生民主表决的承诺,倘若否决了学生们的意见,则无疑等于否定了原来设立“民主教育”的初衷。

二、 反道德现象的成因分析

其实在日常的教学中,上述例子比比皆是,无奈之余不禁心寒,这样的“道德”教育久而久之会对学生产生多大的影响呢?为什么看似正规系统的一套德育制度在实施时却变味了呢?

首先,学校德育目标的偏离。学校德育实施的依据是国家的德育大纲,而有研究认为,“从道德教育的发展史来看,我们的道德教育自古以来在目标设定上就一直存在着要求过高、过分理想化的倾向,即我们称之为道德高标[3]”现象。由此致使学校的德育目标也存在一定偏颇:侧重于德育内容知识的传授而忽视了对学生的德育情感培养,如案例四中所反映的,教师在实施民主管理的同时忽略了过错学生的心理感受,并且无形之中还培养了其余学生冷漠的心态;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则是一种“反道德”教育。

其次,班主任自身德育知识浅薄与缺乏。现在每个中小学都设立了品德课程,小学有思想品德课,中学有思想政治课,并且道德教育还延伸到班主任工作及各学科教师中间,德育教育的人员增加了很多,但是小学的思想品德基本上都没有专职教师任教,由班主任或其余学科教师兼任,而班主任是小学德育的主力军。班主任由于事务繁忙,很少关注自身德育知识的提升,班主任更多的是关于班级管理的事项,少有德育,因此班主任缺乏专业的道德教育培训,对于道德教育缺乏最基本的了解,缺乏对道德教育中反道德作用的深刻认识,把道德教育简单化,殊不知正是在简单化的道德教育中,埋下了反道德的种子。如案例二中的德育加分,班主任从“很功利的角度去考虑和处理具体的道德行为,其结果只能是反道德的,因为道德首先是人性的而非功利性的。[4]”由此说明教师对德育知识的缺乏;案例三中的“道德矛盾”,教师为了很功利的分数、红旗而教会了学生如何说谎,如何逃避责任,那么留给学生的是什么呢?道德出现冲突矛盾时,作为教师应该如何区辨、如何协调,体现着教师的道德素养。

当然,我们的道德教育还和整个社会有着密切的联系。正是由于社会的复杂性和危险性的增加;再加上家庭结构的转变,独生子女越来越多等等,种种因素促使教师在潜意识中夸大陌生人的危险。正如案例一所说的,“不要和陌生人说话”,教师过度的安全教育也使得德育走向了“反德育”的一面。

三、 反道德现象的消解策略

1.学校要制定层次性的德育目标,做到张弛有度

在学校总体德育目标的引领下,针对不同年级的学生制定不同的德育目标,使得所有的学生都能够在最大限度上得到德育提高,这是纵向上的层次体现;另外在横向上就是如新课标的三维课程目标一样,德育也应该具有多维目标,不但体现德育知识的传递,也要体现德育的人文关怀,实现德育的情感价值目标等等。

2.提升自身德育素质,细节处落实德育

教师,特别是班主任要加强道德专业知识培养。作为班主任,首先在意识上要重视自身在德育中的重要地位,由于班主任时时刻刻和孩子相处在一起,可能时刻面临各种德育难题,因此还应该具备较专业、敏锐的德育素养。

(1)注意教学的教育性。赫尔巴特曾经说:“教学如果没有进行道德教育,只是一种没有目的的手段,我想不到有任何‘无教学的教育,我不承认有任何‘无教育的教学。[5]”因为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权威性”,教师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学生形成重大的道德影响,所以,教师不能把自己的教学仅仅看成是一个知识的传授过程,其也应是对学生的道德影响过程。德育不只是品德教师的事情,班主任需在教学中,时时从道德教育的角度反思自己的言行,避免反道德现象发生。教师的“言传身教”对学生的学习有重要影响,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应时刻做好学生的榜样和表率,比如说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善意的谎言时,在允诺学生一些要求而发现无法实现时,教师都应该马上作出解释或者说明;如果自己做不到的事情不要轻易对学生进行承诺,失信于人便会造成“反道德”教育。这些看似细微的事件都处处体现了教师应该时刻关注行为、事件的教育性。

(2)把握道德的本质。道德需要一定的手段,也不排斥运用功利的目标,但道德更讲求的是一种无功利的、发自内心的绝对律令。如果无视道德的这一特性,道德教育就会变成功利的算计。案例二中,教师就是没有很好地把握住道德与功利之间的关系,使道德教育披上了功利的外衣。那么也有教师会疑惑,该怎么激发学生的德育行为呢?我们应该尽量让每个学生都内化自己的德育行为。首先,可以和学生交流给父母端茶后的心得和体会,让学生体会到成就感;其次,可以在班级中渗透情感教育,父母是如何含辛茹苦把每个孩子抚养长大的,让学生学会感恩,让学生明白自己为父母所做的是一种感恩与感谢;再次,可以和父母沟通,表扬学生在这方面的进步,等等。

3.分析道德冲突

各种道德观念之间难免会发生碰撞和冲突。我们需要做的不是无条件地以牺牲一种道德为代价去满足另一种道德,并且在特殊情境下,道德还是有高低之分。案例三中的教师是在用牺牲诚信、公平竞争的道德,来满足狭隘的集体荣誉感,因而是不足取的。这就需要教师用自身具有的德育知识及应变能力来分析德育中的主次之道。宁可少一面红旗也不可教会学生缺失诚信。

4.把握德育的度

任何事情都要把握好一个度,少一分不行,多一分则不然,德育也是如此。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德育时也应该注意时刻把握这个度,就如案例一中的安全教育。应该说,现代社会确实需要对学生进行这方面的教育,但是切不可过度;另外在这里是否只要教会学生远离陌生人就可以了呢?我们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关键还是教会学生如何“理解自我以及与自己密切相关的人”[6],让学生学会分辨不同类型的陌生人,并适当地教授学生如何有效机智的与陌生人打交道,我想这才是最基本的生存之道吧!

(参考文献本刊略)

猜你喜欢
道德教育陌生人案例
中小学信息道德教育研究二十年:回顾与展望
以“道德教育”为主线的学校德育研究
样板案例
NSE 9A-Module 4-Unit 2案例设计
德性培养:道德教育的应然选择
随机变量分布及统计案例拔稿卷
庞学光:深化学校道德教育改革
谨防陌生人
谨防陌生人
难以一致的统计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