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大学生党员在和谐校园建设中的作用

2009-12-17 09:57蔡秀亮
大家 2009年9期
关键词:和谐校园大学生党员

姜 丹 蔡秀亮

摘要:构建和谐校园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学不安学”成为影响我国部分高校校园和谐的突出问题。通过大学生党员在自我教育方面示范,协助学校管理,监督学校服务等方面作用的发挥,一定能达到学安于学的局面,促进高校的持续稳定与和谐校园建设。

关键词:和谐校园 学不安学 大学生党员

一、 和谐校园建设的重要意义

和谐校园是一种以和衷共济、内外和顺、协调发展为核心的素质教育模式,是以校园为纽带的各种教育要素的全面、自由、协调、整体优化的育人氛围,是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家庭教育和谐发展的教育合力,是以学生发展、教师发展和学校发展为宗旨的整体效应。

和谐校园的最终目标是塑造身心和谐的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种塑造体现于人与他人、人与集体、人与社会的和谐,是全面建设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当前,要构建和谐的校园环境,就是要让“学安于学”。

二、 “学不安学”影响高校和谐校园的建设

高校的一切教育与管理,都是针对学生、为了学生这一群体的,学生们是接受教育与管理的主要对象。 “学能否安于学”成为构建和谐校园要解决的一个基本问题,这就要求高校的教育者、管理者在教育、管理、服务中积极营造和谐的因素,使“学安于学”。

据我们调查,目前造成高校“学不安学”主要有如下两个层面的原因。

(一)学生层面

1.学生学习目标不明确

虽然升入大学的学生都经历过高考填报志愿,但很多人并没有一个明确的学习目标。第一,由于受家庭教育的错误引导,很多学生把上大学当成自己的唯一目标。孩子上幼儿园时家里想尽一切办法把孩子送入好的小学,进入好的小学后又想尽一切办法进入重点初中、高中乃至重点大学,家庭及早期学校教育不注重对学生个体兴趣的培养,不注重对学生潜能的发掘,特别是在学生进行高考志愿填报时,多数都是父母、老师为学生选择专业。而家长教师在选择专业时更多的是考虑哪些专业热门,完全按学生个人兴趣选择专业的占少部分。第二,目前高校大学生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就业困惑。近几年在毕业生数量持续攀高与经济危机的双重打击下,就业形势尤其严峻,就业环境也不再如过去那样优裕,这给在校大学生造成巨大的压力。当奋斗十余年考入大学后发现毕业后不一定能找到理想的工作岗位时,一些意志薄弱者就会产生失落感和挫折感,伴随着自我优越感的丧失很多学生产生了躁动。在笔者的访谈调查中就遇到这样的例子,有学生觉得自己作为大学生毕业后还不如娱乐场所的服务员赚的多,对前途没有信心。第三,我国职业生涯教育发展的滞后。在西方发达国家,有系统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甚至自幼儿起就注重对职业兴趣的培养与潜能的发掘,各年龄段都有相应的职业规划教育,很多学生的学习是受兴趣的引导,学习的目标明确。近几年,我国一些高校也在课程中设置了职业生涯规划、就业与创业指导方面的课程,但是从根本上来说还缺乏体系性建设,需要进一步完善。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就没有学习动力,学不安学。

2.学生学习态度不端正

目前在校大学生受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学习的功利性化倾向严重,轻视课堂学习内容,把应付期末考试获得学分作为学习的目的。学生把“有用无用”当作自己学习的首要目标,造成在学习上的短视行为,结果很多学生没有获得相应的专业知识与技能,成为学校教育的“半成品”。

(二)学校层面

1.高校的教学质量问题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实现跨越式发展,高校在校生数量猛增,很多学校利用机会扩大规模。很多学校在发展时忽视了对教学质量的提高,甚至出现了教学质量的滑坡。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教师数量和质量不能满足学校扩大规模的需要。二是学校软硬件设施建设不能满足学生的需要。三是高校课程建设更新较慢。当教师、教学仪器与硬件设施、课程建设等达不到学生的要求,必然影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不安学”。

2.高校的管理与服务问题

目前的高校在校生,从小就接受现代公民教育,注重对自我权利的维护。如果学校的管理与服务不能满足他们的需求,就会出现一些不和谐的现象,造成学生的“学不安学”。从管理方面说,虽然“弹性管理”,依法治校等等这些先进的管理理念从理论到实践已有很多年,但是在一些高校中发号施令式的管理方式依然存在,不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不注重学生的主体作用,不注意维护学生的利益等现象还时有发生,近年来因学校管理存在问题引发的学生与学校的不和谐事例屡见不鲜。从服务方面讲,在高等教育方面,家庭投入较大,他们对学校的期待也更高。图书馆、自习室、食堂、宿舍等此类场所服务人员的服务态度直接决定了学生对学校的认可态度。有些高校服务人员素质偏低,服务态度恶劣,破坏了学校在学生中的形象。

要实现高校校园里和谐就要实现校园内“学安于学”的局面。要实现这种局面,大学生党员会发挥积极的作用。

三、 大学生党员在和谐校园建设中的作用

如上文所述,建设和谐校园首先就要实现校园内的“学安于学”,而高校大学生党员价值观上的先进性,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能力,身份上的二重性,使他们在自我教育示范、协助学校管理、监督学校教育服务中会发挥巨大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会促成与维护“学安于学”局面的实现。

1.大学生党员价值观上的先进性及自我教育的能力使他们能为和谐校园建设起到良好的示范作用。

目前高校学生目标不明确、态度不端正,缺乏自我教育与自我管理的能力。特别是受社会负面价值观的影响,过于崇拜物质利益,盲目短视,忽视学校学习,不安于学。与大多数学生相比,学生党员则较少存在这种问题。学生党员是经过层层筛选、教育与培训后的学生中积极与先进分子。他们长期接受党的价值观教育,形成了为人民服务、集体主义等价值准则,具有较强的自我教育与自我管理的能力。在成长中磨练出如下一些特点。一是品质优秀。大学生党员多数具有坚定的理想信念,较强的心理素质,不会因为一时挫折而颓废,特别是他们具有较强的进取心,在校园里表现出了积极进取的心态,遵守校园规范,从心理上认可社会主流价值观。二是成绩突出。根据我们发展学生党员的标准,学生党员都是那些品学兼优的好学生,学习上突出,绝大多数学生党员都有着明确的学习态度,学习上刻苦、努力,能排除干扰。三是工作出色。多数大学生党员都担任着学生干部的职责,具有良好的组织协调能力,多数是情商、智商综合协调发展的佼佼者。大学生党员的这些特点使他们成为“学安于学”的优秀代表。同时为他们在学生中赢得了较好的声誉,他们成为学生学习的楷模。在此基础上,通过学校层面对大学生党员的严格要求。同时通过“一名党员、一面旗帜”、“党员示范宿舍”、“党员一帮一”等活动的开展,通过大学生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发挥,把大学生党员的价值观念内化为普通学生的价值观念,把大学生党员自我教育的能力示范给普通学生,提升他们的自我教育能力,通过他们榜样示范作用的发挥会引导普通大学生向他们看齐,修正自己的价值观,明确学习目标,端正学习态度。

2.大学生党员身份的二重性会使他们能为和谐校园建设起到协助学校管理、监督学校教育与服务的作用。

大学生党员身份的二重性体现为两个方面。一方面,对普通党员学生来说,与那些普通同学相比,他们具有较高的政治觉悟,党员的组织纪律观念使他们成为学校各种规章制度的积极执行者,是学校稳定的基础性力量,同时是学校管理的积极参与者,能积极主动的为学校发展献计献策。另一方面,大学生党员在高校中多数具有学生干部身份,从学生角度讲,他们要完成普通学生的角色,要完成自己的学业,塑造自己的人格;从学生干部的角度讲,他们又要承担部分学生事务管理的工作,具有被管理者和管理者的双重身份特性。

学生党员特别是党员学生干部的这种双重身份特性使他们能起到协助学校管理、监督学校教育与服务的作用。作为党员学生干部,他们可以帮助辅导员老师进行班级建设,通过组织活动维护好班级的凝聚力、向心力,他们能成为沟通学校与普通同学的桥梁与纽带,他们在遵守学校规章制度的同时会起到示范作用,也能督促、检查学生对学校规章制度的执行,同时能把学生对学校的意见、建议及时反映给学校。笔者所在学校每年都要组织大学生党员、特别是毕业生党员开座谈会。基于党性的责任感,他们都能做到知无不言,及时把学生对学校管理与服务的要求反馈给学校。通过这种方式,将影响学校和谐的因素消灭在萌芽状态。他们是学校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的调节剂与润滑剂。所以,在协助学校管理,维护校园稳定,促进学校和谐氛围的构成方面,大学生党员起着重要的作用。同时,吸纳一部分学生党员参与学校管理,特别是监督学校各方面政策的落实情况,监督学校教学质量的进步,监督后勤等服务部门的服务质量,既是高校实现民主管理的有效形式,更有利于学校矛盾的解决与和谐校园建设。

总之,在高校中,大学生党员是一个促进学校和谐发展的积极力量,他们在自我教育示范引领、协助学校管理,监督学校教育与服务方面会起到积极的作用。他们能率先并带领其他同学实现“学安于学”的局面,并进而促进学校的稳定、和谐与发展。

参考文献:

〔1〕陈光军,和谐校园建设与大学生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J],广东白云学院学报﹒2008,15(2):63一68

〔2〕王德勋,大学和谐校园构建的理性审视[J],教育评论﹒2007,(4):51一54

〔3〕杨航征,新形势下影响高校稳定的潜在因素分析[J],科技与教育﹒2007,(8):106一108

〔4〕赵惠,以学生党建为抓手,推动和谐校园建设[J],改革与开放﹒2009,(5):198

〔5〕刘振霞,和谐校园建设的三大支撑[J],思想教育研究﹒2007,(5):41一43

注:本文系辽宁省2009年高校党建研究课题

姜 丹 辽宁科技大学资源与土木工程学院 党委副书记 副教授

蔡秀亮 辽宁科技大学资源与土木工程学院 辅导员 讲 师

猜你喜欢
和谐校园大学生党员
浅谈高校和谐校园建设
提高民办高校大学生党员发展质量问题的研究
浅谈中职学校和谐校园文化的建设
大学生党员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存在问题及培育路径研究
新媒体平台下增强大学生党员理论学习实效性的研究
高校安全保卫工作坚持以人为本
提高大学生党员组织生活实效性的方法探析
高职院校工会在构建和谐校园中的作用
高校党员志愿服务机制探索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