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川历史文化简述

2009-12-17 06:22杨剑年
大理文化 2009年6期
关键词:文化

杨剑年

平川镇位于宾川县东部,东邻大姚县的铁锁乡,南与本县拉乌乡毗邻,西与本县力角镇接壤、北与本县钟英乡相连。国土面积478.5平方公里。最高海拔在3200米,最低1500米。境内居住着汉、白、回、彝、傈僳五个民族,现有农业人口33727人,城镇人口2801人,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大镇。也是地形地貌较为复杂,海拔高低差异较大的一个乡镇。

平川镇民国二年(公元1913年)以前,称“赤石崖”,包括钟英、古底二地。明万历元年(公元1573年)统计,只有不足2000人的彝、傈僳等少数民族聚居。明万历元年以后才大量迁入汉民,社会经济也才随之发展。

平川镇政府所在的平川街,海拔1876米,距县城54公里,是宾川县东部经济、文化、信息、商贸繁荣的一个小集镇,也是全省40个革命老区之一(1949年5月4日,革命武装暴动成功)。1999年被大理州文化局命名为州级文化先进镇,2000年被省委、省政府命名为省级卫生先进镇,2001年被云南省命名为体育先进镇。

平川坝是宾川县内山区中较大的一个平坝,历来为政治要地。战国至秦代,属滇国叶榆地。蜀汉建兴三年(公元225年),诸葛亮平定赤石崖(平川)及整个南中,改益州郡为建宁郡,平川属云南郡。唐高宗麟德元年(公元664年),设姚州(姚安)都督府,平川属姚州(姚安)地。明弘治七年(公元1494年)宾川置州,设12粮里。平川称“赤石崖里”为宾川州辖地。万历元年(公元1573年),邹应龙率兵平定铁索箐少数民族叛乱后,在赤街(平川街)建城设治。平川仍属宾川州辖。清光绪十八年(公元1892年)平川改称“赤川耆”。1949年5月平川地区解放,同年7月3日成立平川区临时人民政府,1955年9月,改称平川镇。1966年9月,改称为平川人民公社。1988年撤区公所建制改设为平川乡。1999年11月,经省人民政府批准撤乡建立平川镇。2005年12月,经省人民政府批准撤销古底彝族乡整建制,并入平川镇。

平川地区有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丰富的文物古迹,据罗溪村、甸尾村、盘口箐等多处发掘出新石器时代遗迹证明,早在3800多年前就有土著先民在这块美丽富饶的土地上繁衍生息,均以渔猎为生,石骨为器,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逐渐学会制陶,并开始从事种植、饲养活动。春秋战国至西汉时期,平川先民已能冶炼青铜并能制作青铜器具,生产力水平有了进一步的发展。

建兴三年(公元225年),武侯平滇,渡泸水(金沙江),直捣孟获大本营(龙头山),三擒孟获于赤石崖(平川),攻其心计,七擒七纵,孟获感恩而降后,诸葛亮厚赐孟获,封诸部酋各治其地,各理其部。孟氏诸蛮部曾派子弟到成都,习汉字官语、春耕夏作、蚕桑诸技,至此,中原铁制生产工具和农耕技术传入,推动了赤石崖农业生产发展。

唐越析诏时期,平川成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和三姚交通要道,也是兵家必争之地。曾在各要道设有营盘、关哨,如:四城门、大营盘、新营盘、四十里箐五哨等,驻兵防守。

进入明代,明王朝派遣在云南巡抚邹应龙率兵征讨铁索箐(朱苦拉渔泡江一带)彝族叛乱,实行军垦民屯政策,在平川建城设治,始迁入异地汉民,建村设寨,相继引来了更先进的生产工具、耕作技术、手工业技术和新的农作物品种,大量土地得到开垦,生产力得到更进一步的发展。

崇祯四年(公元1631年),大羌朗村民李思贤开凿了至今仍发挥重大作用的的灌溉体系——关沟。这对促进经济发展、提高人民生活具有极其重要的历史意义。

在重教兴文,尊儒尚礼的发展过程中,平川地区先后培育出一大批名人、学士。如:民国时期宾川第一个留日学生丁怀谨、国民党陆军上将杨希闵、中将杨如轩、少将杨复光、杨琇、李正芳。建国后的大学博导高格、国家级工程师杨升祖等。他们既推动了地方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也为中华民族的振兴作出了一定的贡献,平川地区被誉为“翰墨之地”、“文化之乡”。

清雍正年间,署州杜思贤即在普光寺(今西山庙后面)创办起义学一馆。嘉庆年间,州无二学的黉学即请准设立。清末,废除科举制度。光绪三十二年(公元1906年),平川第一所初等小学即与州城同时创办于新城内。民国元年,即再创办起高等小学,各村寨初级小学校迅速兴起。其间,外国传教士曾在少数民族地区的古底、朱苦拉、唐古地等设立教堂,同时也开办教会小学。1942年平川创立初级中学一所,独树全省乡镇办中学之旗,大批高水平的师资人才汇集,平川的新城学宫,成为了平川地区的最高学府和“教育基地”。

平川是山区民族聚居之地,山清水秀、气候宜人、特产丰硕、地理位置重要,保存的寺、庙、宫、堂较多,自古以来,受着中外文化影响,民族文化、宗教文化和民间本土文化交融、互渗,共同创新发展。许多独特民间习俗在地方各类传统活动中,民族交往中充分体现出来。保存有的大量人文景观、自然景观和独具特色的洞经音乐、花灯、朝山、以及白鹤、麒麟、狮子舞、风味小吃等具有良好的旅游产业发展优势,文物古迹与园林风景相结合,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逐步得以弘扬光大。

平川历代对大事、要事的记载,传统多采取撰刻石碑,摩崖题镌……。且颇有研究价值。如:“邹公平寇碑记”(置于土城内,后移新城,现存文化局)、“观音寺碑记”、“关沟碑记”(现存)、“龙门桥碑记”(现存)等;特别是民国时期的名人石刻、木匾、摩崖等,大部分都保存完好。

平川有着悠久历史。据记载:明代沐英统治云南,为彻底消灭地方势力,曾推行焚书政策,所有官府的典籍,民间的文史,悉付一烬。历史资料本来就贫瘠的平川,加之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的文化大革命“四害”横行,造成十年浩劫,地方历史文献几乎荡然无存。这使平川历史的考证带来了困难。2004年平川镇党委、政府组织人员对平川历史资料进行收集整理。到目前为止,已有6万余字的确切资料撰写成册,另外的12万余字正在考证、撰写之中,这给平川镇争创历史文化名镇打下坚实的基础。

平川镇的文物古迹很多,据文物普查统计,到目前为止,全镇文物分布项目共有61项。其中,古生化石分布点2项,元、明时期火葬群10项,明、清古建筑16项,民国纪念建筑5项,现存清代文昌宫13座,这些文物基本涵盖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各个时期历史状况,对研究大理地区乃至云南省的古代社会有着极其重要的历史意义。也是平川镇一大优势。

1989年被列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平川观音寺,始建于明朝万历年间,系兵部侍郎邹应龙倡导所建,历代均属鸡足名山七十二大寺之列。初称“报恩寺”,仅有观音殿,颜其额曰“水月观音”,经过天启二年、顺治六年、乾隆三十八年、同治元年和民国二十七年,师长杨如轩倡导捐资,新建观音寺大门、楼亭、石阶、放生池、内院、戏台、观棚楼等,使平川的佛文化不断发展兴盛,也成了今天一项文物。

久经四百多年风雨的平川观音寺,得力于海外侨胞、国内名流、各界人士的大力支持,2005年平川镇党委、政府筹资修建了公园及游道,把观音寺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民族文化和宗教文化融为一体。给历史悠久的文物古寺注入新的活力,也为平川的文物古迹保护工作开创了一个成功的经验。

始建于民国时期的杨氏宗祠,是国民党中将师长杨如轩为其母寿享百龄所建,祠内坊、亭上广集海内外120余家名人题刻,特别是民国时期的名人蒋中正、于佑任、李根源、陈荣昌、吴佩孚、蔡元培、章炳麟、任可澄、周钟岳、袁嘉谷、谭泽闿、朱培德、金汉鼎、丁怀谨等所撰石刻、木匾、摩崖等,至今大部分都保存完好。是云南境内现存民国时期要人和名流题刻最多且较为集中的一项近代纪念建筑,具有较高的文物价值。1993年已列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州级重点保护单位,2003年12月24日已列为云南省第六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倾斜的百岁亭,经几年的屡次申报,2008年终于核准得以修复。

近些年,平川镇充分发挥以观音寺为试点的民营化管文物的模式,采取保护与开发利用相结合的管理办法模式对观音寺文物保护区进行管理,充分利用观音寺得天独厚的先决自然条件,充分利用“大年初一”、“二月十九”、“六月十九”传统胜会,不断容融资,不断开发利用,把观音寺办成既是休闲地,又是全镇的文化娱乐活动场所,为其它文物保护点提供了成功经验。

(史海漫游主持 廖惠群)

猜你喜欢
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谁远谁近?
文化镜头
文化生活更丰富了
传统文化
传承 民族 文化
什么是文化
文化摄影
融入文化教“犹豫”等
文化之间的摇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