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平偏好研究新思考

2009-12-17 09:29黄健柏徐江南
现代管理科学 2009年8期
关键词:新思考实验研究

黄健柏 徐江南

摘要:近年来对于公平偏好的研究在理论层面上,从定性研究扩展到了定量研究,更具体的探索了公平偏好的属性;在应用层面上,将其引入委托一代理理论、劳动力市场、人们的幸福感等经济、社会生活方面,重点考察了对激励机制效率的影响,文章在已有研究成果和不足的基础上,围绕理论和应用两个方面提出了未来研究的设想。

关键词:公平偏好;实验研究;新思考

一、近期对公平偏好的研究

近几年国内外的学者围绕公平偏好从理论到应用、从定性到定量展开了更广范、更深入的全面研究,主要集中于以下几个方面。

1理论层面的研究。

(1)揭示公平偏好的实验研究,特别是立足于生物演化论的角度和神经学的角度:实验研究发现关心收入不公平的人们倾向于进行有条件的合作而不考虑效率,效率关注被公平关注主导(Levati,2007);人们本质的不喜欢对自己或对他人的不公平(Dana、2007);研究者使用基尼系数、Theil测量法和Atkinson测量法发现了德国人公平偏好的证据(schwane,2007);有趣的是人们对黑猩猩的实验发现当竞争者比他们自己接收更好的食物时,黑猩猩表现出更高的拒绝水平,当同类获得了喜好的食物时。黑猩猩会更加强烈的发出要求(Brlluer,2006):而对中南美卷尾猴的实验发现,当看到同伴在完成相同的任务却得到更加偏好的食物时,会拒绝更加不偏好的食物。这种行为被作为非公平规避的证据,这种拒绝归因于看到而没有获得到喜好食物的挫败感(Dubreuil,2006);同时,脑神经技术提供了更加有力的证据,低频率的重复rTMS观察到人们虽然较少的能够抵制提议的经济诱惑,但是仍然判断这些提议是非常不公平的(Knoeh,2006);而功能磁共振成像FMRI说明了被试报酬比较差异影响血氧水平(Sunde。2007):更加令人惊喜的是基于多智能的Agent模拟仿真技术和Mathe,matica软件的演化博弈模型揭示了即使在一个完全没有公平观念和意识的社会中,合作利益的公平分配也最有可能成为主导社会的行为模式。获得更大的适存性优势(董志强,2008);此外,国内的一些学者介绍了早期西方发现公平偏好普遍存在的实验证据、公平偏好概念、内涵和理论模型(魏光兴,2006;阮青松,黄向晖,2005)。

(2)揭示公平偏好影响因素的实验研究:国外的一些学者通过实验研究探索了影响公平偏好的因素,宗教(Bisohoff,2008;Cano,2006;Tan,2006)、年龄(Bisehoff。2008;Cane 2006)、家庭责任(地位、有无配偶、孩子的数目等等)(Bischoff,2008;Cane,2006)、共产主义制度(Biseho-ff,2008;Ale~ina,2006;Carlsson。2005)对公平偏好具有正向的影响作用,这些因素的增强会带来更高程度的公平偏好,而这些因素的减弱会带来更低程度的公平偏好;教育(Bisehoff,2008;Cane,2006;BeUemare,2008)、工作机会(Bisehoff,2008)个人的财富(Cano,2006)、情感表达(Xiao,2007;Xiao,2005)、当地的经济环境(Bisehoff 2008)对公平偏好具有反向的影响作用,这些因素的增强会带来更低程度的公平偏好,而这些因素的减弱会带来更高程度的公平偏好;另外,性别也普遍影响人们的公平偏好,女性较男性更加的公平偏好(Bischoff,2008;Cano,2006;Carlsson。2005);而出生地(Bischoff,2008;Goerg,2008)、社会文化(B~choff,2008;Goerg,2008;Cane,2006;周浩,龙立荣。2007)对公平偏好的影响比较复杂,具有多重性,还需要进行更加细化的研究;总的来说,个人的和环境的因素起着最重要的作用(周浩,龙立荣,2007)。

(3)测度个人公平敏感性和公平偏好程度的实验研究:Kami(2008)发现越多感知公平强度的人。越希望牺牲自己赢得更公平分配程序的机会;Hill(2007)通过实验研究揭示了公平偏好呈现递减的敏感性,并提出了一个新的能够同时容纳非公平规避、递减的敏感性、Robin Hood再分配偏好这三个特性的其他关注参数选择模型;Bohon(2005)建立了一个测量公平的模型,分配模型按照相对回报率的比较测量公平,互惠友好模型按照礼物给与和接受测量公平,参照点在两个模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BeUe-maFo(2008)通过引出主观概率问题测度了公平偏好的程度,发现公平偏好是一个对收入的递增的凹函数Clark(2006)指出测度公平偏好程度时,参照群体的确定方法有两个,一是和参照群体中的个人相互比较以决定自己的相对位置,另一种是与参照群体的平均收入相比较;Tol(2008)测度了1965年-2005年富裕的国家和贫穷的国家在发展援助中所表现出来的公平偏好的变化率:而国内的研究者周浩、龙立荣(2007)初步介绍了公平敏感性的早期测量方法。

(4)探索风险规避和公平偏好相关性的实验研究:众多的研究者发现风险态度和非公平规避存在显著相关:当风险水平较高时,非公平规避是较强的(Davidovieh。2008;Carbonen,2008);决策者在增加他人风险的情况下,倾向于更多的非公平规避(Bolton&Ockenfels,2008);在一致风险水平下有更多平等的选择必然包含了更高水平的非公平规避(KroU,2003;Montero,2006);男性比女性将一个非公平或者风险的减少归因于平衡收入的转移(Ami-el 2000)。并且一些学者对二者之间的相关性进行了实验研究:通过在想象社会和抽彩之间的选择测量个人对风险和非公平的偏好,并初步探索了二者的相关性(Carlssort,2005);通过一般性风险问题、背景问题和假设的投资问题测量风险态度(Dohmen,2006);并且比较了测度风险态度的不同方法(Pennings,2000),发现不同的风险态度的测量方法是相关的,高阶特征的风险态度需要用多种方法共同测量(Permings,2001),而且风险态度是多维的,个人的风险态度方向不需要对不同的领域保持不变(Rohrmann,2004),风险态度的不同可以由个人的人格特征所解释(Deck,2008);然而另一些分析显示风险态度不能充分反映他们的不平等的态度(Traub,2008)。此外,国内的研究者采用简单的确定性等价问题和抽彩赌博法粗略的测度了风险态度(张征争,黄登仕2008)。

2应用层面的研究。

(1)将公平偏好引入委托一代理模型的实验研究!委托一代理实验研究表明FS的非公平理论得到了广泛的呼

吁,它具有跨实验的易处理性和宽范围的解释力(Aree,2002);奖金合同优于激励合同,激励合同优于信任合同,委托人了解这些而且主要选择奖金合同(Fehr,2005);几乎所有的计件工资合同的代理人都关注第一个任务而忽视第二个任务,委托人理解这些而且主要提供奖金合同(Fe-hr,2004);当代理人有二次方程效用时。不存在对下降风险的规避,则凹的合同控制了凸的合同,当他是判断力强的,则凸性是有价值的,因为它减缓了下降的风险(Chaigneau,2008);如果代理人是完全的非公平规避的,则次优的合同是线性的,斜率是1/2(Englnamer,2004);当代理人表现出其他关注偏好时,则团队和伙伴关系在组织形式中是盛行的(Li,2007);关注非公平情况下的风险规避的有效率的代理人比最佳水平生产的更多(Choi.2004);当风险中性代理人表现出其他关注偏好时,团队生产效率取决于代理人是充足非公平规避的(Li,2008)。此外,国内的研究者将公平偏好因子引入标准锦标激励模型,进行模型推演,得出了一些有益的成果:在锦标激励中,公平偏好一方面由于参与约束效应会降低代理人的努力程度,另一方面由于激励相容约束效应会提高代理人的努力程度,参与约束效应占主导作用。在最优的锦标激励制度下公平偏好会降低代理人的努力程度和委托人的期望收益水平(魏光兴、蒲勇健,2006);当员工是同质的时候,在锦标赛最优机制激励下,公平偏好员工的努力水平可以达到效率均衡。在监控力度一定的情况下,工资差距随着嫉妒偏好程度的增大而相应减小,随着同情偏好程度增大而相应增大。与以往针对纯粹自利员工的激励机制不同,公平偏好员工的锦标赛最优机制需要将高工资定得低一些,低工资定得高一些,工资差距相对小一些(李训、蒲勇健、曹国华,2007);通过建立融入员工公平偏好的团队理论模型,发现即使不采用外在的监控机制。通过知识型员工具有的公平偏好可以解决知识型团队员工的“偷懒”问题,进而导致知识型团队合作均衡(李训,2007);将Rahin(1993)提出的同时考虑了物质效用和“动机公平”的效用函数植入现有的委托一代理模型。获得一个代理人表现出“互惠性”非理性行为的新委托一代理模型,由该模型给出来的最优委托一代理合约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给委托人带来比现有委托一代理最优合约更高的利润水平(蒲勇健,2007);公平心理较弱时,最优报酬契约是团队相对主义契约,其中公平心理会导致公平租金和公平风险补偿两种激励效率损失,公平心理较弱时,最优报酬契约是团队平均主义契约,其中公平心理只会导致公平风险补偿一种激励效率损失(魏光兴,蒲勇健,2008)。公平偏好因素改变了传统委托一代理模型的许多结论,传统委托一代理模型仅是本文所建立模型的一种特殊形式(李训,曹国华,2008);很强的公平偏好单独形成的内部同事压力。以及由惩罚成本不太高的同事惩罚和强度不太弱的公平偏好共同形成的外部同事压力,对团队合作都有重要的激励作用(魏光兴,覃燕红,2008)。

(2)探讨公平偏好和生活满意度关系的研究:研究发现,越是风险规避则非公平对幸福感的影响越大(Car-bonell,2008);基尼系数和对增加的非公平的认识与幸福有微弱的正面的相关性(Ohtake,2004);由政府带来的非公平的减少不会增加幸福感(Schwarze,2007);正面的互惠预示着高的工作努力、低的失业和高的主观幸福感(Ohmen。2009)。

二、研究存在的不足

1目前的研究还没有系统的探索公平偏好的衰变路径和内在性质:只在FS模型的效用函数框架下给出ai;为嫉妒心理强度(有利的非公平规避系数),Bi为同情心理强度(不利的非公平规避系数),一般满足a;>Bi和1>Bi≥0,尚缺乏对公平偏好因子的变化方向、变化速度、变化拐点和高、中、低等级划分等性质的描述。

2还未曾进行揭示中国人存在公平心理偏好的实验研究,尚未结合中国人的性格特征和价值观念发掘其公平偏好不同于其他国家民众的特征。

3还缺乏对影响公平偏好的各因素具体作用大小的深入研究,还没有构建识别个人公平偏好程度高低的指标评价体系。

4尚缺乏公平偏好影响人们幸福感作用机理的深入挖掘,构建基于公平心理偏好的、提升人们幸福感的模型。

5还未曾将公平偏好和非公平规避彻底分离,并剔出公平偏好下的委托一代理模型中风险规避的作用。

6将FS模型中定义的公平偏好因子直接引入标准的委托代理模型,在其数理表达的框架下进行数学推演,求得公平偏好条件下的最优报酬契约的做法欠妥,没有充分的考虑非公平规避本身的数学特性和经济学含义,缺乏将公平偏好因子植入效用函数的合理性的论证,植入的接口问题处理不当。

7任何经济理论都必须进行实证的检验。之前将公平偏好引人委托代理模型中进行大量的数理推导、概念推演和模型分析。从而获得模型的最优解,并利用最优解解释委托代理行为,缺乏检验模型最优解有效性的实验研究。

三、未来研究的设想

1不断完善公平偏好的理论基础研究。

(1)探索中国人公平偏好的内在特性和衰变路径:设计参照依赖实验。设置相对收人代币变动的差额,和单位收入代币的赋值;组织被试。实施参照依赖实验,观察被试在不同程度的有利的非公平和不利的非公平下所选择的代币赋值的变化;分析实验的结果。捕获其衰变路径和衰变速度,并考察被试的行为是否具有学习效应;模拟公平偏好的数学图形,界定其数学取值范围,分析其拐点。并根据公平偏好的程度对其进行适当的等级划分:分析中国人公平偏好不同于其他国家的特征及其对行为决策的影响。

(2)建立识别个人公平偏好程度的因素评价表:整理通过文献研读获得的影响个人公平偏好程度的内、外部因素;采用专家研讨和问卷调查的方法。统计分析对个人公平偏好程度具有显著影响的因素:将获得的影响因素设计为后续实验阶段的被试基本信息:统计分析上述因素对后续实验研究将测到的个人公平偏好程度的影响性质、影响大小。最终形成识别个人公平偏好大小的因素评价表。

(3)分离风险态度和公平偏好:根据问卷调查所获得的对公平偏好具有显著影响的因素,合理的选择参与实验的被试,使参与实验的被试的背景能够全面地包含这些因素:测度被试的风险态度水平;测度被试的公平偏好的水平:对所测到的风险态度水平和公平偏好水平进行相关分析。模拟二者的相关系数。将风险规避从公平偏好中分离出来。

2进一步拓展公平偏好的应用研究。

(1)调查分析公平偏好对人们幸福感的具体影响作用,结合公平偏好因子的性质及其影响因素分析其对幸福感的内在作用机理。构建考虑了公平偏好心理的、提升人们幸福感的模型。并为政府提出政策建议。

(2)调查研究公平偏好对社会收入分配公平的影响机理。结合我国民众公平偏好的特征。构建公平偏好下提升我国社会分配效率的分配机制模型,并结合公平偏好对幸福感的影响,为构建和谐社会建议献策。

(3)合理植入非公平规避因子,进一步修正委托一代理模型:将风险态度和非公平规避进行分离:将分离了风险态度的非公平规避因子植入标准的委托一代理模型,修正股东的目标效用函数和经理人的参与约束及激励相容约束:求解新的委托一代理模型的最优解:根据实验中所测得的非公平规避和风险规避的取值范围,对最优解中的其它参数进行合理赋值。求得经理人最优报酬契约合同。

(4)实施多阶段博弈的实验室可控联机委托一代理实验研究:按照z—tree语言规则,编写Z—tree实验程序语言;采用同样的被试参与实验,并对被试的风险态度进行偏好诱导;随机分配被试角色——股东和经理人,组织实施联机实验;分析实验的结果。观察被试是否选择了新的委托——代理模型预期的最优报酬契约,验证经理人最优报酬契约的有效性;考察被试行为的学习效应。

猜你喜欢
新思考实验研究
新时期对我院英语课教学与建设的新思考
关于新媒体环境下广播媒体的新思考
足球选项课采用发展性评价实验
基于新课改下初中化学教学的新思考
加强国防后备力量建设的新思考
基于“相对运动之参照物选择”高职院校学生教育的新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