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须打破银行的垄断

2009-12-15 07:10许保罗(PaulCavey)
时间线 2009年8期
关键词:银行贷款私营企业利润

许保罗(Paul Cavey)

放缓银行当前的强劲贷款力度,将会导致经济体很难获得资金;如若不然,又将给未来的典型银行危机乃至经济危机埋下隐患。打破银行在中国融资中的垄断地位,势在必行

2009年上半年,中国新增银行贷款总额达7.37万亿元,此时来谈中国信贷短缺,似乎有些牵强。

问题是,中国的国有银行往往倾向于贷款给国有企业,而现实中促进经济健康持续增长的,却是生产力更高的私营企业。

所以,虽然全球金融危机可能促使中国政府重新思考,但重要的是,中国政府必须逆全球潮流而上,把深化金融领域自由化作为重点来抓。

私企融资困境

2008年,中国私营企业的融资模式遭受了两次冲击。首先是国内信贷紧缩。这导致小型私有企业的主要贷款来源——信用社、当铺等非正式金融领域发生收缩。然后,当出口领域开始萎缩时,这种不方便演变成了危机。

留存利润一直是中国公司的一个重要资金来源。事实上,从2004年至2008年,公司利润的平均规模为全部银行贷款的五分之三。这个数据也包括了政府主导的国内经济。

而关于出口导向型私营领域的数据,可能更要向留存利润倾斜。这有些出乎人们意料,因为我们经常听到的是,在西方品牌的恶性定价和国内过度供应的双重挤压下,出口行业的利润几乎快要降为零。

但是,我们也知道,中国公司能够从向美国的出口中获利,尤其是在睡衣这种照理来说很难获得利润的行业。原因何在?因为中国就是在这些劳动密集型产业占有竞争优势的,而且美国在此领域已存在过度消费。

因此,近些年来,这些行业靠数量获得利润空间。由此带来的利润,使得出口行业——主要是外国投资企业和本土的私企——能够通过股权而不是债权来进行融资。

这种模式听起来似乎很吸引人,但事实上是一种不得已的模式,因为私企往往很难从银行获得资金。

这并不仅仅是因为国有银行在意识形态上不愿意给私营企业贷款,也不仅仅是因为近几年出现的信贷定量分配。其实,这主要是因为中国的银行非常传统和保守,其发放贷款与否几乎只取决于一样东西:抵押担保品。

国有企业或者拥有大量土地,或者被认为拥有资金力量雄厚的政府支持,因而几乎能够提供数量无限的抵押担保。新兴的私有公司通常具有更好的商业计划,却不能提供数量相当的抵押担保。于是,私企便不能从银行获得贷款。

打破银行融资垄断

当然,出口的萎缩使得私营企业利润下降,进而造成了可获得资金数量的减少,但与此同时,出口萎缩也使得私营企业对资金的需求下降。然而,不幸的是,事实并非如说起来这么简单。

近几年,促进中国国家生产力发展的动力恰恰是私营企业,而不是国有企业。好的方面是,在缺少国外市场需求的情况下,私企改而努力提高国内销售;坏的方面是,它们需要资金才能促成这一转型。

近几年银行贷款占到中国公司外部融资的80%,中国政府可以通过促进前瞻性的贷款决策来帮助私营企业。这一战略绝不会被忽视,因为银行改革是一个永不停止的过程。过去五年,政府在银行改革上投入了大量的精力。但是,考虑到这一过程的耗时性,希望能够在短时间内实现结构性突破,未免太过乐观。

另一个更具有潜力的方法,是通过鼓励资本市场的发展,打破银行在中国融资中的垄断地位。其好处不仅仅能够使私营企业得到更多资金,还能通过降低银行的重要性,减少银行产业的顺周期性给整个经济带来的风险。

当然,金融行业,包括活跃的资本市场和银行,并未使世界避免金融危机的影响。但其起点大不相同。近几年美国市面上流通的公司债券总额,相当于国内GDP的20%,而这一数值在中国仅为5%。类似地,即使在2007年中国处于轻度泡沫的最高点时,国内股市的市值仅为GDP的35%。同年,中国公司从股票市场上筹集了6500亿元资金,仅为银行贷款的15%左右。

诚然,当前全球经济危机的起源,并不会促使中国的决策者们更热情地投入到金融行业自由化中去。活络国内资本市场,仍需克服巨大的结构性障碍,特别是大量不流通股的存在。

但是,如果不加快改革,其他的选择是那么苍白无力:放缓银行当前的强劲贷款力度,将会导致经济体很难获得资金;如若不然,又将给未来的典型银行危机乃至经济危机埋下隐患。从这种情况看,资本市场改革似乎又更具吸引力。■

作者为麦格理证券中国经济研究部主管

猜你喜欢
银行贷款私营企业利润
终于中了
The top 5 highest paid footballers in the world
利润1万多元/亩,养到就是赚到,今年你成功养虾了吗?
一起由质押监管骗取贷款的贷案及风险防范
当前宏观经济政策下中小企业融资现状研究
商业信用对货币紧缩政策的传导机制研究综述
观念新 利润丰
法学院哪家最强
私营企业漏缴工会经费现象应引起重视
私营企业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