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冬华
[摘要]在《荀子》中,不仅有丰富的哲学思想、政治主张、经国策略,而且有较全面、系统的心理卫生思想。荀子的心理卫生思想主要包括:人性恶和人贵论——客观认识自我并悦纳自我;明于天人之分——尊重客观规律,并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心平愉——保持良好的心境;治气养心,修德养生;化性起伪——重视学习,加强主观努力;居必择乡,游必就士——环境塑造法;动静结合,形神俱养。
[关键词]荀子 传统文化 心理卫生
荀子作为先秦时期儒家最后一位集大成者,“集百家之学说,成一家之言”。荀子的思想主要体现在《荀子》一书中。这部著作不仅包含着丰富的哲学思想、政治主张、经国策略,而且还有较全面、较系统的心理卫生思想,本文就其中蕴含的心理卫生思想进行简要分析,以期对我国当前的心理卫生与保健工作提供有益的借鉴。
一、客观认识自我并悦纳自我
在现代社会,人们所面临的种种困惑和追问,无不与自我认识这一主题息息相关。而荀子早在两千多年前提出了人性恶与人贵论思想,这对当代人如何正确认识自我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同另外两个儒学大师孔子和孟子相反,荀子并不避讳谈论人性的弱点,他从人的本质欲望着手,提出并阐释了“人之性恶”,并把这些人性固有的弱点看作是自然而然的事情,欲望人人都有,譬如“饥而欲饱,寒而欲暖,劳而欲休……薄愿厚,恶愿美,狭愿广,贫愿富,贱愿贵”。(《性恶》)人们的欲望就是这样“穷年累世而不知足”。(《性恶》)荀子认为,一个人只看到自己的优势,而忽视自身固有的不足,就会盲目乐观、自以为是,难与人相处。过高或过低地评估自己,都易导致自满或自卑,不利于自我的成长。如果看清楚了人性之中本来就存在的缺陷,正所谓“其善者伪也”,经过后天的努力,我们将会发现自己愈来愈好。相比之下,认为人性本善的孟子则由于对人的本质太过于乐观而显得有些理想主义了。甚至在当代,一提到荀子的性恶论,就有不少人唯恐避之不及,这种现象实质上则暴露出了人们不敢正视自我的极度脆弱心理。究其原因,在很大程度上源于人类对自然界的征服,使得人们的自尊心急剧膨胀,惟我独尊,不能够也不愿意正视并接受自身仍存在的缺欠。
如果一个人只看到自己的不足或缺点,就会丧失信心,缺乏朝气和积极性。因此荀子在谈论人性弱点的同时,并没有忘记探讨人的优点。他提出了非常有影响的“人贵论”思想。“人之所以为人者,何已也?曰:以其有辨也。”(《非相》)在荀子看来,人与动物和植物相比其高贵之处在于:人有分辨、判断、自我认识等高级的智慧,而其他生物则不具有,这便为人类认识自我提供了可能性。
所谓“吾日三省吾身”,即通过内省形成客观的自我认识和评价,并悦纳自我,对个人内在的心理与外在行为及人际关系皆大有益处,这正是现代人保持心理健康的重要前提条件。正如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所说:“认识自己,是人类的最高智慧。”老子也说过:“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尤其在当今二十一世纪,“以人为本”的观念日益深入人心,认识自我将成为人类个体乃至整个社会不断发展和完善的基本前提。
二、心平愉——保持良好的心境
荀子对愉悦的心境所产生的积极作用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心平愉,则色不及佣而可以养目,声不及佣而可以养耳,蔬食菜羹而可以养口。”(《正名》)意思是说,心境愉快时,虽然没有美好的供养,但耳、目、口、身却也能觉得享受到了美好的东西。同时荀子也指出了消极的情绪所产生的不良后果:“斗怒,害也”,(《臣道》)“快快而亡者,怒也。”(《荣辱》)从现代科学的观点来看,荀子关于情绪的说法是非常有道理的。培根也曾说过:“在吃饭、睡觉、运动的时候,心中坦然,精神愉快,乃是长寿的最好秘诀之一……至于心中德情感及思想,则应避嫉妒,焦虑,压在心里的怒气……”现代心理卫生学研究也表明,乐观、开朗的人大多高寿,其原因在于:如果一个人能够经常保持平静恬淡的心境,减少心理冲突,就能够使得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的正常功能得以维持。而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的正常运行,又有利于提高自身免疫系统的功能,自然能够维持身心的健康。
如何保持良好的心态呢?荀子认为,人的需要的合理满足以及对不合理欲望的有效节制可以使人产生心理上的平衡。欲望人人都有,这是很自然的。当人的最基本的需要得不到满足时,人就会处在一种紧张状态中,心理平衡就难以维持。但是,个人欲望是不可能完全得到满足的,即使通过努力进取,也只能一部分得到满足。尤其在当代社会,过度的物欲不仅败坏着人的道德意志,而且也损害了人们的身心健康。因此荀子所主张的“进则近尽,退则节求”的思想在当今具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他要求人们在可以进取的情况下,就尽量使自己的合理需求近于满足;在应该退让的情况下,就应节制自己的不合理的欲望,这样才有利于维持心理上的平衡状态。
三、治气养心,修德养生
荀子认为,养生必养心。“扁善之度,以治气养生,则后彭祖;以修身自名,则配尧、禹。”(《修身》)意思是说,用调理血气来保养身体,其寿命之长可排在彭祖的后面,用培养自己的好品德来达到自强,其名声可与尧、舜相媲美。“治气”方能养心,“君子养心莫善于诚,至诚则无他事也。”(《不苟》)荀子说:“治气、养心之术:血气刚强,则柔之以调和;知虑渐深,则一之以易良;勇毅猛戾;则辅之以道顺;齐给便利,则节之以动止;狭隘褊小,则廓之以广大。”(《修身》)意指如果血气刚强,就用心平气和使其柔顺;如果思想深沉而不明朗,就用坦率忠直使其改变;如果勇猛凶暴,就用循规蹈矩去帮助;如果行为轻率,就用动静有法去限制;如果心胸狭隘,就用广博宽大使其开阔。“凡治气、养心之术,莫径由礼,莫要得师,莫神一好。”(《修身》)荀子认为,遵循礼仪,获得良师的指点,爱好专一是调理血气、修养心境的最佳途径。
荀子还推崇修德养生的观点。他认为 “有德则乐”,“乐则能久”,人应该把对完美道德的追求放在第一位。“志意修则骄富贵,道义重则轻王公,内省而外物轻矣。”(《修身》)意志、道义可以超越富贵、地位,注重道德品质的修养就会看轻身外之物,获得一种精神上的优越感,达到心理上的平衡。人生真正的快乐莫过于心胸坦荡,精神上充实愉悦,因而只有“贤者”,即道德修养高的人才能享受心灵的平和轻松。孔子就曾说过“仁者寿”,“有大德必得其寿”,“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说明我国古人早已认识到,良好的道德和性格本身就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志之一,道德高尚和性格开朗的人,就不会患得患失,这样就能免除各种焦虑烦恼,经常保持乐观的情绪状态。
四、化性起伪——重视学习,加强主观努力
荀子提出了“人性本恶”之后,并没有对人的恶的本性感到失望,相反,他提出了“化性起伪”的主张,认为人性经过加工改造是可以变恶为善的。荀子认为后天的学习是改造人性的必要条件,因此他非常重视学习。“干、越、夷、貉之子,生而同声,长而异俗,教使之然也。”(《劝学》)他又说:“今人之性恶,必将待师法然后正,得礼仪然后治。”(《性恶》)
荀子还强调了人的主观努力在“化性起伪”中的重要价值:“故小人可以为君子而不肯为君子,君子可以为小人而不肯为小人。小人君子者,未尝不可以相为也,然而,不相为者,可以而不可使也……然则能不能之与可不可,其不同远矣,其不可以相为明矣。”(《性恶》)为什么“小人”不能成为“君子”,“君子”也不能成为“小人”呢?关键在于“肯为”与“不肯为”,能为而不为或可为而不为。“不积硅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劝学》)只要有坚忍不拔的毅力,任何事情都是可以成功的。大多先哲都是靠这样一种“锲而不舍,金石可镂”的信念来成就自我的。荀子还强调学习重在实践,“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劝学》)学习必须要亲身实践,深切体验,即所谓的“实践出真知”。在实践中学习,并在实践中充实和完善自己,这对于那些因心灵空虚而饱受各种心理问题困扰的现代人来说,无疑是一剂良药。
五、居必择乡,游必就士——环境塑造法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心理机能是对环境长期适应的结果,人的心理和行为取决于当前的刺激、个性特征、整个环境及特征。“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兰槐之根是为芷,其渐之滫,君子不近,庶人不服。其质非不变也,所渐者然也。”(《劝学》)荀子认为,环境对人的影响是非常大的,即“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荀子尤其注重生存环境中习俗对人性的影响。一个人要变恶为善,就应积极主动选择生存环境,即所谓“居必择乡”。因为居住在一个良好的生存环境中有利于积累“善”的品质,从而改善自己与生俱来的“恶”。“性也者,吾所不能为也,然而可化也。积也者,非吾所有也,然而可为也。注错习俗,所以化性也。”(《不苟》)环境对人的心理和行为具有普遍的制约作用,通过选择良好的生活环境,避开外界的不良因素影响,在积极健康的环境中,使心理也向着健康的方向发展。在好的环境中,人自然会受到好的影响;而在恶劣的环境中,人即使有学好向善的愿望,也会潜移默化地受到坏的影响。
除了自然环境会对人的心理产生重要影响外,个体所处的社会环境也会产生极大的影响,这主要涉及周围人的素质、整体氛围及人际关系等。荀子就十分重视良好人际关系的建立,并就如何选择交往对象、交往中应该注意的问题以及交往的艺术等方面做了精辟的阐述。“非我而当者,吾师也;是我而当者,吾友也;谄谀我者,吾贼也”,(《修身》)意指选择交往对象时要慎重,应该明白哪些是帮助我的人,哪些是害我的人,也即“求贤师而事之,择良友而友之”。(《修身》)多与品行高尚、志同道合的人交往,这不仅可以提升自身素质,还有利于身心健康的发展。“与人善言,暖于布帛;伤人以言,深于矛戟”,(《荣辱》)在交往中,应该使用中肯的话来赞美别人,避免用恶言中伤别人。“谈说之术:矜庄以莅之,端诚以处之,坚强以持之,譬称以喻之,分别以明之”,(《非相》)指说话的艺术在于,用严肃端庄的态度来对待人,用正直真诚的态度跟人相处,用坚强的信心来帮助人,用巧妙的比喻让人感悟,用分析的方法让人明白。在现代社会中,自然环境恶化,人际关系淡漠,环境适应困难等等问题,不仅影响到人们的生理健康,也同样向人们的心理健康提出了挑战。然而人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可以有意识地选择有利的生活环境,培养和谐、融洽的人际关系,使身心保持俱佳状态。因此,荀子关于交往艺术的论述在今天仍有极大的现实意义,值得我们身体力行。
动静结合,形神俱养
荀子在养生方面主张形神俱养,以动养形,以静养神,动静结合。动,指精力分散杂念起;静,指精力专一无杂念。荀子指出:“养备而动时,则天不能病。”(《天论》)说明人身体好坏与寿命长短,决定于后天各种保养条件是否完备,以及是否适度地运动,强调了运动对人体健康的意义。相反,若“养略而动罕,则天不能使之全”,(《天论》)即忽略养生而又缺少身体活动的人,老天爷也难以使他健全,当然不可能健康长寿了。“安燕而血气不惰,劳倦而容貌不枯”,(《天论》)则进一步说明了勤劳健身的重要性。在衣食无忧、营养充沛(甚至过剩)的当代社会,不少人就因为缺乏运动而忍受各种疾病的折磨。现代科学研究也证实了“生命在于运动”的合理性,经常进行适度的运动不仅有利于人体生理功能的健康发展,同时还会带来良好的心理状态。当今的全民健身运动意义正在于此。
但是,值得注意的是,荀子提倡的“动时”,即运动要适度,符合自然规律,而非盲目地过度运动。长时间的持续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都容易引起人的疲劳。因此,荀子还认为,只修身不修心不足以达到维护身心健康的目的,必须配以恰当的修心之法进行恒久的锻炼,也就是“虚壹而静”,(《解蔽》)做到了虚心、专心与静心,就达到了最大的清澈澄明的境界。当人进入“静”的状态时,心境是恬淡虚无的,身体是极度松弛的,一切顺其自然,这就是最好的养神状态。尤其对于脑力劳动强度较大的人来说,静坐不失为一种极佳的修心方法。
参考文献:
[1]赖纯美,陈耔伶.荀子名言的智慧[M].长沙:岳麓书社,2004.
[2]荀况著,牟瑞平译注.荀子[M].济南:山东友谊出版社,2001.
[3]高觉敷等.中国心理学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
[4]叶浩生等.心理学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本文为江西省社科规划项目《中国古代心理卫生思想研究》的部分研究成果(项目编号:05jy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