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2009-12-11 09:39张梅贵
新课程·中旬 2009年14期
关键词:读书笔记课外阅读文章

张梅贵

烟台市自1996年推行“大量读写,双轨运行”的实验课题以来,我们曾做了大量的教学尝试,在实践中逐渐感悟到广泛阅读是开启语文学习大门的金钥匙。

作为教师,应如何指导学生广泛阅读呢?

一、以课堂教学为契机,加强学法指导

语文学习重在感悟。悟什么?首先悟其义,即文章的主要内容,还要悟其情,悟其法。怎样悟?——“读”。要让学生一边读,一边思索。就一篇文章而言,要理解它,一般要经过“初读——研读——赏读”三个阶段。初读,着眼于扫清文字障碍,把文章读正确、流畅,总体了解文章内容。可采用朗读法,在读中体会文章的情感。研读,着重于深入理解文章。阅读时,在文中做上不同的标记。可采用默读法,边读边圈点、评注、质疑,在这个环节上,教师可适当提问、点拨,师生共同探讨,做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剖析疑点。以加深对文章的理解。赏读,是就文中精彩的词句、段落或表现手法的独到之处,反复诵读、领悟,做到既积累语言,习得写作方法,又从中得到美的熏陶,提高认识、鉴别能力。

二、教给学生积累的方法

有专家研究认为,六至十五岁,是人生记忆的黄金时期,错过了这段时间,要想再发展,就很困难。荀子说:“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语文学习零散而广泛,更应从点滴积累做起。

首先,对课本中的古诗词、名言警句、精美文章或片段,要熟读成诵,并在写作中灵活运用。如学《再塑生命》,有同学在写读后感时,就引用冰心的“成功的花,人们只惊羡它现时的明艳,却不知……洒下了牺牲的血雨。”写海伦艰苦的奋斗历程。

其次,课堂学习也要善于积累。对教师讲解的知识要点、方法指导等随时记录并整理好,养成做课堂笔记的习惯。语文学习虽繁杂,但也有规律可循。

三、引导学生课外阅读

1.帮助学生制定课外阅读计划,以避免随意性和盲目性。

2.向学生推荐名著及精美文章。首先,每册初中语文课本的最后都有名著导读。新书发下后,让学生利用暑假、寒假,把这些作品读通、读懂,写好读书笔记。其次,针对课内节选文章或著名作家的文章,引发课外阅读。如学习了《杨修之死》,可引导学生读《三国演义》,使学生对曹操这一枭雄有更全面、更深入的了解。同时,对三国时期的历史、英雄有进一步的了解、认识。第三,可引导学生比较阅读。学习莎士比亚的《威尼斯商人》,可让学生读巴尔扎克的《欧叶尼·葛朗台》,通过比较阅读,了解在不同的社会背景下,这两个吝啬鬼的异同,从而对人与环境的密切关系有更深入地理解。第四,向学生推荐适合他们看的报刊,让他们多读时文,紧跟时代,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

3.写好读书笔记,定期举行读书笔记展,为学生提供交流、展示的机会,使学生体验阅读的喜悦、成功的快感,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

“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学生的阅读能力不是老师讲出来的,而是学生在阅读实践中不断“悟”和“练”出来的。作为教师,要研究学生的阅读心理,充分调动他们的阅读兴趣,努力为他们打开一扇扇文学的窗口、文化的窗口、文明的窗口,使他们获得最自由、愉悦、幸福的精神之旅,汲取到精神生活的源泉。

四、以读促写

“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读得多了,何愁不一吐为快?

作者单位:山东省莱阳市实验中学

猜你喜欢
读书笔记课外阅读文章
My Own Official Account 我自己的公众号
课外阅读——写作的源头活水
细致入微的描写让文章熠熠生辉
放屁文章
小处着眼,写大文章
钱锺书的读书笔记
钱钟书的读书笔记
实践语文课外阅读的几点思考
让阅读像呼吸一样自然——课外阅读探究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