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琴珠
摘 要: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在应试教育环境下,中学思想政治课德育教育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德育是思想政治课的一项极其重要的任务,必须突出德育在中学思想政治课中的地位,充分发挥其德育功能。
关键词:德育 初中生 思想政治课
一、初中思想政治课中德育教育现状
由于升学竞争的压力,社会舆论评价学校和教师的工作成绩仍以“分数”和“升学率”为标准,加之其他复杂的原因,使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至今仍无法挣脱应试教育的束缚。死记硬背,应付考试,不能融会贯通,没有把理论用于实践,把认识变为行动,自然出现了高分低能、高分低德。中学思想政治课德育教育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影响了学生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健全人格的形成、崇高理想的树立和科学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
二、初中思想政治课中加强德育的必要性
《中学德育大纲》指出:“思想政治课是向学生系统进行社会主义思想品德和政治教育的一门课程。在诸途径中居于特别重要的地位。它以课堂教学为主要形式,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理论观点和认识能力,培养他们的社会主义道德品质。”由此可见,思想政治课是德育工作的主渠道,德育是思想政治课的一项极其重要的任务。
近年来,初中生由于年龄和阅历的限制,他们的心理世界具有不成熟的一面,缺乏艰苦奋斗精神,服务意识比较淡薄,容易片面地看问题,自我控制能力较差,等等。初中阶段是人处于思想品德形成的重要时期,具有很强的可塑性,这个时期的德育工作尤其重要。在引导学生健康成长上,每一位科任教师都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而政治教师的责任尤其重大,因为政治课直接回答的问题正是一个人应树立什么样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问题。教育学生做一个生活中的强者,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正是政治课根本宗旨所在。
三、充分发挥初中思想政治课的德育功能
(一)政治教师必须增强德育观念
一直以来,德育在初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得不到重视。在传统的应试教育下,学生成绩的好坏,升学率的高低,是衡量教师教学业绩的标准。这就使得政治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只重视知识的传授,忽视了政治课在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方面的德育功能。在课改新形势下,有些教师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又作出了片面的理解,严重忽略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这就违背了政治课改的初衷,也背离了教学方向。
(二)政治教师必须加强学习
政治课教师是政治课的执教者,是增强政治课德育实效的主导者。其思想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政治课的德育实效。因此,政治课教师要加强对党和国家关于加强和改进德育工作,加强和改进政治课教学文件的学习。要加强政治理论修养,不断增强自己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信仰和情感,做到以德育德、以情育情。要不断学习和运用现代教育思想,把学生作为政治课学习的主体,让学生从学习、讨论、比较、研究中去领悟革命理论和做人的道理。要根据教材中每个部分的德育目标,选择科学的、学生乐于接受的教学方法。
现行的思想政治课教材,运用了大量的历史事实,内容非常丰富。即将使用的新教材在编写体系上,在内容的安排上,在图文的设计上,更切合中学生的实际,思想教育的可行性、针对性更强。这就要求我们要正确理解教材的可读性与可教性的关系,在教学中重视挖掘、运用教材本身的思想教育内容,在教法上下功夫。但是,无论是现行教材,还是即将使用的新教材,都存在一定的不足,因此,教学中如何正确处理教材,挖掘教材资源,结合当前国际、国内的最新情况,结合当地政治、经济、文化等发展情况进行教学,提高德育的实效性就显得尤为重要。
(三)精心设计,形式多样,提高德育实效性
初中生知识量有限,抽象思维能力不强,而形象思维仍占主要地位。所以在教学中,必须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借助生动形象的比喻、典故、诗词、历史的现实的国情,英雄模范人物的事迹等典型事例,将抽象的概念具体化,深刻的道理通俗化。这样既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借助生动活泼的事例,使他们加深理解记忆。
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必须抓住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这根主线,采取多种形式,生动形象地进行课堂教学,才能使学生易于接受、乐于接受,从而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也唯有如此,才能促进学生科学思维和创造能力的持续发展,才能真正将实施以德治国的方略和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落到实处。
德育是中学思想政治课的重要任务,当前中学生德育现状的严峻性,要求我们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师必须提高认识,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上多方探索,突出德育中思想政治课的地位,提高德育教育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1]王维义.浅析思想政治课教学的时代任务[J].教学与管理,2004,(27)
[2]求苗仁.思想政治课的地位和教学功能弱化对德育的负面影响[J].教学与管理,2004,(7)
作者单位:江苏省通州市先锋初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