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谈阅读教学中的陷阱式提问

2009-12-11 09:39肖继光
新课程·中旬 2009年14期
关键词:松脂仙台凡卡

肖继光

在阅读教学中,根据教材特点和学生认知心理特点,围绕教学目标,捕捉学生理解的疑难点和模糊点,精心设问,巧设陷阱,引导碰壁,可促使学生正确、全面、深刻、灵活地理解内容,以发展学生思维,强化教学效果。

一、矛盾引发型

教材中的不少课文,是借助矛盾的对立和统一来表达思想感情、凸现人物(或事情)特点的,貌似矛盾,实则统一。而由于认识能力的限制,小学生容易被现象所迷惑,只看到矛盾处,看不到统一点,理解易出现偏差。因此,可抓住教材中貌似矛盾的知识点,以设问引发矛盾、引导争辩,求得理解,以消除矛盾。如阅读《将相和》,可这样设问:蔺相如举起和氏璧并让脑袋与璧一起撞碎在柱子上,这与上文哪里矛盾?为什么?学生知道,蔺相如去秦国前曾许下诺言,如秦王不与城换璧,将完璧归赵,而将璧撞碎,他又怎完璧归赵呢?这就使学生“发现”了蔺相如“言”“行”的矛盾。紧接着可追问:真是奇怪我们担心和氏璧要被撞碎,而结果如何呢?这又为什么呢?经过讨论,学生必然明白:蔺相如从秦王的言行已看出他无意交城,为实现“完璧归赵”的诺言,他假说璧有斑点且举璧要撞,其实撞璧是假,迫使秦王答应条件,以拖延时间,派人送回和氏璧是真。他深知秦王爱璧,是绝不会让他将璧撞碎的。由此可见,蔺相如的言行并无矛盾。这就能使学生在矛盾的创设和消除中深入理解了蔺相如的机智勇敢。

二、捉摸不定型

由于中心表达的需要,教材中常以似是而非的模糊语言增加语言的蕴含量,加强表达效果。由于小学生理解能力有限,他们常被“模糊”语言所迷惑。因此,应引导学生多角度地理解,以训练其思雄的灵活性。如阅读《在仙台》可这样设问,鲁迅在仙台受到什么优待?学生知道,他得到了“学校不收学费”和“几个职员”为他的食宿操心的优待。接着追问:这真能算优待吗?为什么?学生知道算不上优待,因为虽然几个职员为他的食宿操心,可搬家前往处蚊子多,搬家后又得吃难以下咽的芋梗汤,而这些是由日本政府造成的。此刻学生便会以为鲁迅在仙台并未受到“优待”。教者可以顺势追问:联系当时当地的情况,想一想,鲁迅在仙台真没有受到优待吗?学生必然明白,当时正值清朝末年,政府腐败,中国留学生在外国地位低下,受人歧视,鲁迅能得到“学校不收学费”和“几个职员”为他的食宿操心的待遇,且职员曾“几次三番几次三番地”劝其搬家。这足以说明他们是把鲁迅放在心上的。这就能使学生在“优待”与不是“优待”的矛盾答案中灵活理解问题:说是优待,说明日本人民对中国人民是友好的;说不是优待,说明日本政府对中国留学生是歧视的。

三、以虚为实型

教材中常有以联想、想象等方法表述的点睛之笔,而小学生理解往往浮于表面,以“虚”为“实”。为此,可抓住这些知识点,“误虚为实”,引出错误,超前调控,“以错引正”,以求得对课文的正确理解。如:《凡卡》一文以“梦”结尾,含义深刻,为引导理解,可这样设问:读了这段真叫人为凡卡高兴,你们知道为什么吗?(以“虚”为实,将学生引入歧途),学生很快便会认为:爷爷在念他的信了,可以带他回去了;或者认为:凡卡那宝贵的信终于写成并寄了出去,他的希望可以实现了。这时,可继续追问:凡卡真能回到爷爷那里去吗?读了这段真让人高兴吗?学生便会恍然大悟,信封上地址不详,又未贴邮票,爷爷不能收到,因而不能带他回去,即使爷爷收到信,在那样的社会里,也没有能力带他回去。课文以梦结尾,既说明凡卡迫切希望回到爷爷那里去,也说明他的希望只是一场梦,是不能实现的,这就进一步突出了凡卡命运的悲惨。

四、条件否定型

为引导学生准确理解课文,可否定文中某一条件,让其另辟蹊径,进行思考,再通过比较,纠正错误,对否定内容重新肯定。如阅读《琥珀》,可这样设问:科学家让蜘蛛和苍蝇相遇在何处?(树上)其实,我认为它们在其他地方相遇最合理,你们能说出在哪些地方吗?这样,学生便能列举蜘蛛网上、草丛里、地面上、树叶上等相遇地点。继而追问、既然如此,科学家为何又不这样推理呢?引导回文验证,大家便能知道:在蜘蛛网上相遇,松脂滴下来,物蛛网则会被毁坏,苍蝇蜘蛛均有可能逃跑,不可能被松脂包裹;在树叶上相遇,松脂掉下来很快便会滑到地上,难以将它们粘在一块,即使能粘在一起,也不能形成松脂球;相遇在地上,松脂掉下来虽可将它们粘在一起,但紧靠地面的一面就没有松脂,就不可能形成课文中的琥珀。这就能使学生具体理解科学家推理的严密。

作者单位:辽宁省阜新市细河区四合路小学

猜你喜欢
松脂仙台凡卡
从课文中找信息
践行幸福教育 奠基幸福人生
——长春经济技术开发区仙台小学
松树为什么会产生松脂
松树为什么会产生松脂
三仙台
高树标 《仙台》 190cmX290cm 纸本水墨
立足文本,引导学生续写
集中扫描动词,想象透视画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