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运动损伤的成因与预防

2009-12-11 09:39彭华升
新课程·中旬 2009年2期
关键词:准备活动运动损伤教师

彭华升

摘 要:运动损伤是指在体育运动过程中的各种损伤。它的发生与教学训练、安排、运动项目、技术动作、技术水平、运动环境与条件等因素有关。它不仅可以使有高度训练水平的运动员无法参加训练与比赛,妨碍运动成绩的提高,缩短运动寿命,严重者还可以引起残废,甚至丧失生命,并且还可给一般体育运动参加者造成不良的心理影响,妨碍体育运动的正常开展。

关键词:运动损伤 准备活动 教师 学生

根据各类资料及日常所见所闻,在体育教学及课余训练中经常会出现运动损伤。尤其是慢性损伤在学生中出现的现象亦不少。如何避免或减少运动损伤,这是摆在我们体育老师面前重要的课题之一。

在体育教学或课余训练时,导致运动损伤,笔者认为大致有以下几点原因:

一、准备活动是最关键的因素

1.不做准备活动或准备活动做得不充分,神经系统和器官没有充分动员起来,身体缺乏必要的协调性,肌肉的湿度没有上升到必要的程度,力量和伸展性不够,因而容易受伤。

2.准备活动的内容和教学的基本内容相结合得不好,或缺乏专项准备活动,运动中负担较重部位的机能没有得到改善,也容易受伤。

3.准备活动结束到正式进行基本训练的间隙时间太长,肌肉产生了怠倦性,也容易造成受伤,这种情况在教学测验或考核时常会碰到。

二、教学中的主导者——教师的因素

1.没有强烈安全意识的教师,在每次教学、训练内容中对易发生损伤的技术动作,事先都未做好准备,不会充分备学生、备场地、器材,备教材,做好安全措施。

2.如果专业技术不过关,教授的动作出现技术错误,这样容易出现伤害事故。

3.很多体育教师上完一节课后,不是根据本课的教材有针对性地达到放松目的,这是造成慢性损伤的重要原因。

三、教学中的主体者——学生的因素

1.安全意识缺乏:很多学生上课前没有听教师讲的安全措施,练习时往往由于技术较复杂或难度较大而造成损伤。

2.身体素质差:由于身体素质差,在完成强度较大或难度较大的练习时容易造成损伤。

四、环境和气候因素

1.在恶劣的天气下进行运动,就容易发生运动受伤。例如,在寒冷的天气下长时间进行户外活动,就容易出现冻疮或体温过低等现象。反过来说,在炎热的天气下从事剧烈运动,因为大量出汗而导致体内的水分和盐分大量流失,如果得不到及时的补充,就容易出现抽筋或热衰竭的情况。

2.一天中的黄昏或黎明时分,尤其是在大雾的日子,由于光线不足,能见度低,因而影响了视力,容易受伤。反过来说,眼睛突然暴露于强光,如猛烈的阳光或闪光灯下,亦可导致短暂的视力减弱,造成受伤。

3.场地不平或满地碎石杂物,走动时就容易扭伤或跌倒受伤。地面过硬,再加上鞋履的吸震力差,足、腿及膝部所承受的撞击力便大,也就容易发生慢性的损伤。

根据上述运动损伤的原因,预防运动损伤可采取以下的有效措施。

(一)做好准备活动

1.准备活动要有时效性。从开始到准备活动结束,一般要5~10分钟左右,其强度是脉膊跳动显示为每分钟110~130次。不同的教学内容、不同的气候,准备活动也要随之而变化。

2.准备活动要有针对性。如教学内容是跳跃的项目,准备活动就应该多做些下肢活动,如教学内容为投掷项目时,就该多做些上肢的准备活动。

3.一套好的准备活动,应包括上肢、下肢、跳跃和专项练习,动作的顺序就是从上肢到下肢,要充分热身,把躯体各个关节都活动开,使身体尽快进入最佳状态,适应剧烈的运动练习。

(二)教师方面

1.教师须加强专业思想,热爱本专业,热爱学生,具有强烈的责任心,备好每节课,除备教材外,还须备学生、备场地、器材,对于每节课须有何种安全措施,均须做到胸有成竹。

2.加强专业理论和技术的学习。教师必须加强专业理论和技术的学习,只有提高专业理论水平,灵活利用各种组织形式和教学手段,才能减少课中出的现运动损伤。

3.课前加强学生的安全意识。学生一般自我控制能力差,练习过程也容易分散精力。故教师课前须加强安全意识,而且每节课都应针对教材说明注意什么事项。

(三)学生方面

1.加强安全和自我保护意识,学生应学会在练习中遇到意外事故时做自我保护,同学之间也应学会在练习中给其他同学做保护帮助。

2.加强身体锻炼,提高各项身体素质,并学会有针对性地锻炼,弥补自己的不足。

3.注意课前准备活动和课后的放松练习。学生准备活动不充分,很容易在运动中拉伤韧带,肌肉或扭伤关节。有些学生上完课,不注意放松练习,长此下去,疲劳长期积累,特别是局部负荷后没能及时放松、消除疲劳、尽快恢复该部位机能,积劳成疾,就容易形成损伤。

我们对预防运动损伤的意义应有充分的认识,认真进行研究,及时总结经验,掌握运动损伤发生的规律,做好预防工作,就能最大限度地减少或避免运动损伤,从而保证体育运动参加者的身体健康,保证体育教学和训练的正常进行。

参考文献:

1.体育保健学.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5.9

2.体育理论.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9.6

3.陈瑶.运动损伤规律研究[J]辽宁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3期

作者单位:浙江省兰溪市马涧镇初级中学

猜你喜欢
准备活动运动损伤教师
最美教师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高中生体能发展模块化实施研究
关节镜治疗踝关节运动损伤的临床应用意义探究
圆我教师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