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菁
摘 要:传统教学观念认为,化学学科和人文精神是不相关的,人文知识和化学知识分别属于两类不同性质的学科,所以,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只能在这两类学科中分别得到培养和发展。然而,对化学学科许多内容和方法深入分析后发现,人文精神并不是孤立地存在于人文学科范畴内。科学的发展,并不局限于研究对象本身所发生的进步和变化,新的科学知识一旦进入人们的认知结构,必然会同原有的知识结构发生作用,从而使原有的思想观念,价值观念以至整个文化传统发生变化,使人类能够重新定位自己,从而拥有更为深刻的人文观念,为人的生命寻找更有意义的人文价值。
关键词:化学教育 科学精神 人文精神
随着新课程的逐步实施,教育界十分重视人文精神的培养。化学课程也因此增加了“发展健康个性,形成健全人格,提高人文素质”的内容。但是,在提倡化学教育人文化的今天,并不是把化学与人文简单相加,而是指在新的教育理念指导下,它们相互整合,构成一个完整的有机整体。因此,确立科学与人文融合的新教育价值观,是全面实施化学素质教育的崭新课题。
一、化学教育中科学价值与人文价值并重的必要性
1.化学本身兼有科学与人文二重性
化学作为自然科学的基础学科,揭示着自然界的规律,这些规律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它为促进社会的进步,为人类的福利与世界的和平做出贡献,化学作为科学已根深蒂固地根植于人们的头脑中。另一方面,化学作为人类思维的产物,它离不开社会共同体的协商,交流与认识,也离不开历史的传承。这又使化学作为一种文化为人们所认同,其人文精神依附于化学文化得以彰显。科学是求真,人文是求善。
2.从最广泛上说化学是一种精神,更是一种理性精神
通过化学教育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还可以培养他们对自身意义、价值、尊严、关怀的精神,即人文精神。因此,化学课程不仅具有科学价值,即传授科学知识,发展认识能力,培养科学精神的价值,更具有培植人文精神,促进心灵成长,使学生获得并非与生俱来的完满人格的人文价值。所以,只有充分发挥这两种价值,才能培养出既具有科学精神,又具有人文精神的完整的人。从而实现化学课程既传递化学科学知识又传递人类文化的价值观念和道德规范的价值功能。
二、正确认识化学教育中的科学、人文精神
科学价值与人文价值整合的化学课程价值观是化学课程改革的重要环节,是构建化学课程体系的思想基础。而就培养学生的精神层面而言,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在本质上是统一的。它们都是人类精神层面的内涵,是人类精神品质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教师要实现科学、人文主义的教育观,必须有以下实践性层面的基本认识:
1.重视挖掘化学课程中化学美的育人功能,提高学生审美品位和真善美的情操。审美艺术教育是人文素质教育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其实在化学学科中也有它的美学、哲学内容。如金刚石的璀璨夺目、水晶的玲珑剔透、金属晶体的天然光泽等,这些外在美无不与它的内在结构美相统一;再如焰火的五彩缤纷无不与其化学反应的“真”相联系;又如“酚酞遇碱显红色”这一化学反应的“真”用于制作喷泉就会使人产生美的悦感,如果用于巫术骗人“捉鬼治病”就会使人产生“恶”的愤慨。因此,科学的“真”与“美”和“善”自有其辩证统一的道理。所以,在教学中,一方面可充分挖掘化学科学美的事物和现象,并利用这些事物和现象来熏陶学生,培养学生高尚的情趣和健康的审美观,同时引导学生利用化学美的特征与规律来分析和理解化学问题,使学生的感性和理性协调发展,这也是培养学生人文精神的有效途径之一。
2.化学教学中要培养出具有诚实、求是和开拓、创新精神的学生。诚实、求是是化学科学人文精神的本质特征,而化学学习过程实质上是一种再创造过程,化学中对定理、结论以及解决问题方法的探索,都需要学生具有创新思维和开拓精神。同时,也正是通过这种化学活动过程培养了学生开拓、创新的精神。
3.化学教育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而不是用统一模式去衡量所有的学生。教师应承认每个学生的优点,应使每一个学生都能享有科学文化教育,都有平等参与和合作交流的权利,应让每个学生的身心都能健康成长。
4.化学教育应更加注重联系生活与社会,使化学真正成为来源于社会、应用于社会、服务于社会的一门学科,使化学教育不只是关注科学世界,更应直面学生的生活世界。
综上所述,科学和人文是一个硬币的两面,两者的结合是当今世界各国教育改革的潮流。我们在教学改革的实践中应认真贯彻《高中化学课程标准》,把握新的课程理念,以化学教学内容为载体,以人为本,自觉推进化学教学与人文教育的有机融合,把“化学家的化学教育”真正转变成为“公民的化学素质教育”,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
2.黄泰安.《论数学教育中人文主义和科学主义目标的整合》.中学数学教学参考
3.孔锴主编.《当代教育新理念》[M].北京:北京出版社,2005:1
作者单位:郑州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