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在课堂教学中引导课堂、促进交流的策略

2009-12-10 06:48胡永存凤良俊
新课程·中旬 2009年5期
关键词:引导交流策略

胡永存 凤良俊

摘 要: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变化的发展过程,这个过程是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交流互动产生火花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思维碰撞会产生很多问题,生成许多有价值的教学资源。在教学过程中,我总结出一些有效的引导课堂,促进学生交流,主动探究,学习新知的方法。

关键词:交流 引导 策略

一、以静制动,微笑等待

教师是课堂的组织者,是导演,学生才是课堂的主角,学生可以创造出丰富多彩的课堂。教师要将课堂交给学生,不怕冷场,充分相信学生的创造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在教学分数的基本性质这一内容时,我一上课便要学生拿出准备好的白纸,对折涂出二分之一,再对折涂出四分之二,继续对折涂出八分之四,然后我便一言不发静静看着学生。学生在下面继续对折涂色,慢慢的有学生开始提问:“老师,你想让我们做什么?”我不做声微笑看着学生。学生见我不说话,便继续在下面探究。又过一会后,开始有学生发现了其中的规律,开始主动在下面小组交流,几分钟后学生们已经发现了分数的基本性质,并能用自己的语言归纳总结。这时候我说:“大家表现真不错,那么你们能回答老师的问题么?”说完我便微笑着不说话。几十秒的冷场过后,学生见我并不说出问题开始纷纷在下面猜测我的问题。“老师,你是不是想问我们哪些是关键字?”“老师,你是不是想问我们要注意什么?”“老师,你是不是想问我们学习分数的基本性质有什么意义?”“老师,你是不是想问我们在生活中分数的基本性质有哪些应用?”等等。接下来的教学任务便很容易完成了,因为学生的提问比教师预设的更全面更具有代表性。

二、相信学生,踢还“皮球”

教学过程中,很多学生会有“独特”的问题提出,面对这样的问题我一般都会说:“你说呢?”“你认为呢?”“大家想想,怎样解决呢?”对于课堂上随时会出现各种各样的“意外因素”,应以学代教,鼓励学生大胆回答,对出现的创造“火花”应及时抓住,并引导学生自己解决。使不同的体验有讨论与交流的机会,大家一起分享意外生成的教学资源。

三、求异创新、捕捉点化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允许学生对同样的数学内容有不同的理解和表达方式,并对学生的“求异”甚至是“钻牛角尖”,教师要充分肯定。只有肯定学生的求异精神,才能激发他们的创新意识。并根据学生出现的错误和亮点及时进行捕捉、引导,在课堂上体现人文之美,带动学生,既丰富知识又拓展思路,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

在教学异分母分数的大小比较时候,我在黑板上出示了例题,让学生自己去独立尝试解决问题。在汇报的时候大多数同学都用通分解决此类问题。但是有一个同学却没有对分母进行通分,他坚持对分子进行通分。针对他的“求异”,我及时把问题抛给全体同学,让全班参与到这个问题的讨论中来。经过大家的一起努力,在方法上大家认同了他,但是大家也意识到对分母进行通分更好些。我根据学生出现的亮点进行衍生,带动全体学生,用一个人的火花点燃全体的智慧和创新意识。在很短的时间内即完成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同时也巩固加深了分数的基本性质及使用、通分的知识。强化了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比较、推理能力。

总之,作为教师只有在备课时站在学生的角度来钻研大纲、教材、教参,创设情境,鼓励质疑,并在教学过程中尽量给学生以更多的展示机会及动手、动脑、动口的机会,相信全体学生都能自始至终主动、积极地参与到课堂教学的全过程之中,充分发挥课堂教学在实施素质教育中的主渠道作用,才能在“生成”中展现师生智慧互动的火花。教师要学会在平时的教学中有效利用“即时生成”的课堂资源,相信学生,给学生充分展示自我和思考探索的机会,这样才能诞生妙趣横生、激情飞扬的课堂。

作者单位:安徽省铜陵市横港小学

猜你喜欢
引导交流策略
如此交流,太暖!
加强交流沟通 相互学习借鉴
周樱 两岸交流需要更多“对画”
例谈未知角三角函数值的求解策略
我说你做讲策略
高中数学复习的具体策略
细细品味课堂语言 轻松享受教学过程
Passage Four
“交流”等5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