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益华
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如何把探究带进课堂,从而达到诱思、导学的目的?结合课文《水》的教学,笔者想谈谈自己在这方面的实践与体会。
一、 开课,“牵一发”
课文《水》用生动的笔触写出了缺水地区人们的生活。教学伊始,我简单介绍作者之后,便郑重地在黑板上写下了“水”这个课题,随后提问:“水在我们这儿和马朝虎的家乡有什么不同呢?用文中的一句话来回答。”学生很容易地找到了“文眼”——“水,成了村子里最珍贵的东西。”我又问:“对我们而言,什么东西称得上是最珍贵的?从‘最珍贵一词,你看出了什么?课文的哪些地方表现出了水的珍贵呢?”师生抓住了“文眼”,课堂教学顺势展开。
二、 引导,搭“阶梯”
经过自己思考得出的结论更容易在脑海中扎根。教学中,我谨记这样的原则:学生能独立解决的我不讲,学生通过合作能解决的我不讲,学生能尝试交流的我先不讲。于是,形成了这样一套学习思路:
1. 自读自悟,做批注。文章从哪里体现出“水,成了村子里最珍贵的东西”?围绕问题,我请学生自己读课文,抓住关键语段、字词写批注。课堂上,我给学生留足静静思考的时间与空间。在这段时间内,学生们的学习自主性得到了充分的体现,他们的思维在这个静静的时空中与文本发生着激烈的碰撞,个性化的火花在笔尖沙沙地闪现。他们或皱眉或轻读,专注投入的学习状态成了课堂最美的风景。
2. 小组交流,促思维。这是课堂最热闹的时候。学生的思维成果在合作交流中相互碰撞着,有的找到了知音,越谈越有劲;有的遇到了分歧,“战火”纷纷燃起。在交流中,学生的思路打开了,对文本的思考深入了。
3. 师生交流,释疑惑。在各种信息相互碰撞,学生清醒又茫然的状态下,教师的指导作用就显得越发的重要了。于是,通过师生交流,模糊的东西变得更明朗了,清晰的东西变得更生动了。
三、 展开,“动全身”
课文围绕“珍贵”展现了三幅动人的场景。通过交流,我们分别给这三幅场景取了这样的名字:泉眼候水;雨中狂欢;一勺水的快乐。
1. 水——得之不易。泉眼候水的场景描写中处处传达着这样的信息:“十公里之外”“很小的泉眼”“排上一个小时的长队”……从这些字眼中,我们仿佛看到了那一个个候水者疲惫的身影、微驼的脊梁、干裂的双唇,还有那焦灼、渴望的眼神。整个世界仿佛只剩下了一种声音——水桶落入泉眼与水的碰撞声,水进入桶中的哗哗流淌声。水的甘甜、清冽,在那焦灼、渴望的眼神中慢慢弥漫开来……水——珍贵如生命。
2. 水——狂欢的理由。“下雨天是村子里每个人都期盼的日子”。一个“都”字让我们感受到了上天对这个村子的吝啬,我们眼中常见的雨,在那儿却成了一种奢望。在这里,下雨的场景绝对是一个狂欢节。看,孩子们脱得光溜溜的在雨中跑啊跳啊,大人们也加入了进来,雨水浸润那干燥的皮肤、滋润那干裂的嘴唇,顺着几乎冒烟的喉咙流入久旱的心田……他们激动,他们兴奋,他们快乐得每根神经都在舞蹈。水——是他们最大的快乐。
3. 水——夏日的“哈根达司”。“将要被风干的感觉”是一种怎样的感觉?“像四根将要被晒干的狗尾巴草”又是一种怎样的形态?对水的渴望就在这样的感觉中升腾着。母亲用一勺水给四兄弟解暑,水“在抚摸过全身的每一寸皮肤后,刚好能够润湿脚板,地上几乎没有一滴被浪费掉的水”。是母亲的技术好,还是身体渴到了极至?正如作者所说的“饿坏了”。水——夏日最奢侈的食物。
教学中,我一一出示了场面描写的语句,引导学生剖字词、析句段,用感情朗读来感受课文语言,品味作者的思想情感。孩子们就在这样的品词析句中感受了“珍贵”,在投入地朗读中与作者产生了情感上的共鸣。
四、 延伸,“促发展”
教材选用《水》这篇课文,不仅仅是因为课文的表达富有特色,而且在水源紧缺,污染严重的当今社会,文章有着更多的实际教育意义。所以,在教学结束前,我给学生罗列了一系列“水”的研究主题,让学生自主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