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巧林
新的课程标准提出了倡导探究性学习的理论,并要求学生在新课程的学习中应以探究性学习为主要的学习方式之一.生物学科作为一门实验科学,在探究性学习中有其得天独厚的优势.
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近年来,本人对生物学课堂教学模式进行了研究和实践,发现“探究导学式”课堂教学模式,既能在课堂上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又能融洽师生关系,让教师真正成为学生学习的朋友和指导者,因而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之一.
一、“探究导学”式教学模式的涵义
“探究导学”式教学模式是以教材为依据,运用具体问题组织学生共同分析、探讨和研究,从而推断出正确结论的新型的课堂教学模式,它不仅重视教师诱导、点拔、示范的教学过程,更注重学生主动学习、自主探究的学习的过程,充分体现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新的教学理念.
二、“探究导学”式教学模式的实施过程
1.巧设探究问题,调动学生兴趣
只有既适合学生又有意义的问题才能产生有所收获的探究活动,要让学生的探究活动既有趣又真正有所收获,教师就要认真思索如何设置探究情境或设计探究问题.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课堂探究情境的创设十分重要,一节课的开始就将学生的兴奋细胞激活,可以使学生在整个探究过程中处于积极状态.例如,在学习生物的生殖类型时,以小黑板的形式展示了系列问题:(1)种子的主要部分是什么?(2)胚是由什么发育而来的?(3)用种子繁殖属于什么生殖类型?(4)果树用种子繁殖有何利弊?实践证明:教师对情境的设计有如牧童放牛、老叟垂钓,只有因势利导,循循善诱者方能驾驭课堂,启发学生,使教学达到理想境界,使教学效果最优化.
2.充分利用课外时间
探究是一种新理念,仅仅局限于课堂是远远不够的,应将这种理念延伸到生活中,做到处处有探究,时时生探究,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因地制宜地引导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探究活动,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例如,让生物兴趣小组的学生自己酿酒,布置学生探究蚯蚓的呼吸,探究果树嫁接的奥秘等.
3.点拨示范
“探究导学”式教学模式是用问题链的形式把相关内容有机串联起来,其知识内容的条理不清晰,教师的主要作用是将大难点点化成一系列有内在联系的小问题,然后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引导学生主动思考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例如,针对基因分离规律,围绕减数分裂过程中等位基因随着同源染色体分开而分离这个实质,可以换成一系列问题:在高茎DD和高茎Dd中,哪一对是等位基因?为什么?基因型不同为什么表现型相同?在减数分裂过程中,等位基因是怎样分离的?通过讨论,最后师生共同归纳得出正确的结论.
4.及时反馈和总结
课堂教学是一个信息的接受、传递和反馈处理的过程,因而及时地掌握学生学习情况的反馈,是产生良好的教学效果不可缺少的环节.本人根据多年的实践认为教师在反馈总结时应遵循以下三个原则:(1)及时性原则.教师应及时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发现情况,及时纠正.(2)准确性原则.反馈信息是教学调控的依据也是教学评价的依据,因此,反馈信息必须真实准确.(3)激励性原则.教师通过反馈多向学生提供肯定的、正面的反馈信息,并适当表扬、激励.激发学生的上进心,以唤起学生主动求知的积极情感,达到强化学习动机的目的.
三、“探究导学”式教学模式的实施效果和应注意的问题
通过多年的尝试,并进行了“探究导学”式教学模式和传统教学模式的对比实验,证明“探究导学”式教学模式优于传统“满堂灌”的教学模式,在生物学教学中实施是有积极意义的.
1.“探究导学”式教学模式,为学生提供了展现自己才华的机会,不但有利于创造性思维的培养且能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但要认真组织,同时还要充分考虑学生的知识水平,在设计问题时,力求有层次感,能让大多数学生都有问题可答,最大限度满足学生的求知欲和成功欲.
2.“探究导学”式教学模式不但参与面广,而且营造了一种民主、宽松、生动、活泼的课堂氛围,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和学生创造潜能的开发.
3.“探究导学”式教学模式削弱了学生对教师的依赖性,培养了学生勇于探索知识的习惯,但要注意,不仅要激励学生善于对教师提出的问题进行探讨,而且要善于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以培养学生的求异性.
4.“探究导学”式教学模式将使教师面临更多知识的挑战,因此,教师应不断充实自己,获取新的知识,并锻炼自己随机应变的能力,才能如鱼得水般驾驭课堂教学.
(责任编辑:罗 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