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永先
摘要:现行的初中教育,仍然没有脱离传统的应试教育模式,而且往往缺少理性的思考和探索。本文从以下三个方面对现行的初中教育作了初步的探索。1、以德育为突破口。着重培养学生坚强的个性,塑造学生完美的人格。2、以学生的“可持继发展”为立足点。使学生树立终身学习的思想。3、以教师角色的转变为途径。进一步尊重、关爱学生,做智慧型的教师。
关键词:传统 探索 突破口 立足点
世界瞬息万变,现行的初中教育有多大的变化?要实现“科教兴国”的战略目标,尽快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这是我们广大教育工作者不得不思考的问题。
一千多年的考试制度及其在当代变相的延续与流行,使我国的教育始终没有脱离传统的教育模式,即为应试服务,不注重在生活实践中运用,与生活相脱节。虽然经过几十年的教育改革,但机关用尽,仍出一辙。这无形中给学校、教师和学生带上了沉重的枷锁,弃教师的人格与学生的天性于不顾。为了扭转这种局面,各类学校进行了五花八门的“改革”,有的标新立异,有的大张旗鼓照搬别人的教学模式,似乎改变了花样就是新颖的、值得弘扬的教学,往往缺少理性的思考与深刻的探索。
当今全球教育的发展已经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教育思想的一个鲜明标志是还给学生广阔的生活空间、独立思考的时间、充分发展学生的个性,塑造学生独立的人格。培养出的人才必须适应国际市场变化的要求,既有扎实的基础知识、强健的体魄,又有创新、实践的能力,善合作,会沟通的合复型人才。
中国加入WTO后,现行的初中教育是该急需重整的时候了,必须走出—条全新的个性化的中国教育之路,也要走上一条国际合作之路,以走在时代的前列,不步人后尘,从而构建适应市场经济和国际潮流的全新的教育观。下面是对现行教育的初步探索:
以德育为突破口
“以德治国”,这是新世纪党中央为我国提出的重要的治国方略。中国是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文化源远流长,自两干五百年前的先贤提倡以仁立国以来,尽管经过不少的朝代的更替,但重视传统道德的精神始终未变。
但在现行的教育中,由于受到市场经济的影响和冲击,许多人学习仅是为了追求自己更美好的生活享受,考上高校仅是为了将来谋求高薪,而教师的指导思想也很单一,常以“读读读,书中自有黄金屋,读读读,书中自有颜如玉”等平激励学生,淡化甚至忽略了对学生思想品德的教育,这是不够完美的教育趋势。
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应注重如下几点:
1.把德育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在教育中,教师要把历史上的英雄人物介绍给学生。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有许多各方面都有杰出贡献的人,他们抛头颅洒热血,在饥寒交迫的情况下为人民大众谋福利,而不顾个人的得失。要使学生了解历史,认识国情,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感。学生能“见贤思齐,洁身自爱”,脱离惟利是图,小我思想的束缚,养成顾全大局、舍己为人、大公尤私的好品质。
2.鼓励学生广泛地阅读进步书籍,让学生讲心得、讲体会,甚至开展讨论,使学生在无形中受到熏陶。榜样的作用是无穷的,要使学生从模范人物、英雄人物中汲取营养,学生能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3.把德育与时代的要求相结合。引导学生积极地参与实践,走进生活,敢于创新,使学生在—定的时代生活中,亲身感受人民群众的建设热情和创造、奉献精神,以便真实生动地体验社会关系的发展以及对人的要求的新变化,切实有效地获得新道德的体验。
德育工作是首要的工作,不能单纯靠传授知识与说服教育,注意好方法,能起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效果,使学生在愉悦中受到感化与滋养,自然地形成明辨是非、善于表达、疾恶如仇的优良品德。这样,我们岂需用“大棒政策”来迫使他们学习?
以学生的“可持续发展”为立足点
新时期教育的根本任务是把“全面提高国民素质”这一要求具体落实到每—位学生身上。由于当今世界全球化趋势的加快,信息化、数字化给世界带来了很大的变化。如何使学生适应这一‘新的变化,使他们以足够的精力与能力赶上时代的步伐,并能在将来的生活与工作中做到游刃有余,广大的教育工作者必须采取积极的有效的措施,为学生今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尽可能理想的教育。
其—,要克服应试教育的盲目性。长期以未,考试作为—种传统的评价手段,教学的分数成为人们追求的唯一目标,忽略了学生的整体文化背景,脱离生活实际。把分数的高低放大成为学生整体素质的直接载体,使大部分的学生到了“谈分色变”的地步。
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依然需要考试,但必须应用科学的手段。我经常提倡“因材施教”,在考试中也可应用这一方法,即针对不同类别的学生,出不同的试卷,使考试成为一种激励学生的手段,使学生在考试中获得一种成功感和满足感。决不可眉毛胡子一把抓,大面积地挫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当学生的自信心受到创伤时,就会产生逃避心理,而—旦具有成就感时,只要积极地加以引导,学生将会产生主动的学习动机。有了学习的自信心,产生了很大的学习兴趣,这是学生可持续发展的有效动力,因此,教师应积极主动地探索有效的方法。引导学生不断地发展。
其二,还给学生广阔的生活空间。在以往的教育中,教师常以“悬梁刺股”等来激励学生要埋头苦读,往往使学生单纯地为了学习而学习,学生失去了更广阔的生活空间,这不但使学生失去了生机与活力,而且窒息了学生的创造力。
还给学生广阔的生活空间,使学生敢讲、敢说、敢做。教学不仅是教师的单边活动,只有师生的共同参与才是完整的,要调动学生的角色意识,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在课堂中使学生充分享有自己的自由活动的权利。学生快乐成长的三要素是自由、兴趣与创造,让学生积积主动地投入到这—充满生活气息的课堂空间中去,呼唤个性化的学习,使学生的身心得到健康的发展,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以教师角色的转变为途径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这强调了教师的主导地位,长久以来一直被广大教师奉为信条。在当今多元文化的激荡和冲突中,教师必需转变自己的角色,方能符合时代发展的要求。
首先要转变思想。教师之于学生,不能等同于—般的“师傅”之于‘‘学徒”的关系。尊师,不是让学生把自己奉为权威,教师更不能以“师傅”而自居,不能以居高临下的态势面对学生。—个真正的教育能手应该不是让学生感到自己是一个发号施令的人。教师的权威是来自学生心灵的尊重,而不是使学生畏惧或强迫其服从。
“师不必贤于弟子,弟子不必不如师”,如今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学生掌握的东西不一定比教师少。例如,有些老教师,尽管教学一流,由于非英语课本中常会出现英语,有时需要学生帮助翻译;学生掌握的电脑常常比教师还要多,那么这时怎样当老师?这给广大教师提出了新的挑战,作为教师必须要转变思想,面对现实。
其次,要与时代同行。由于互联网技术,数字化技术广泛的应用,使我们的时代日新月异。当前的教师面对许多挑战,教师再也不能停留在原有的学习和教学水平上,必须积极地掌握和探索新的东西,以适应新时代的要求。
除了进一步尊重、关怀与理解学生外,教师要不断地充实丰富自己,积极地开拓课堂教学。采取有效的方法,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得到充分的发展,善于在课堂中创造有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创造性能力发展的氛围。
由于教师处于“为人师表”的特殊地位,学生往往以教师作为模仿的对象,教师应该以最佳的形象出现。新时期的教师应该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学习的指导者,而且应该是智慧型的教师,是教学的多面手,是美的创造者,是时代的号子,始终吹响时代的最强音。
以人的发展需要决定教育内容,以社会的发展步伐,改变老师教育观念和手段。一切的改革、一切的变化,都为了一个目标:学生成人。
(江苏省连云港市灌云县小伊中学)
参考资料:
1、《教育的智慧》林崇德著,开明出版社,1993年3月第2版。
2、《素质教育在西方》邓智海编著,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1年7月第1版。
3、《心理学导论》黄希庭著,人民教育出版杜,1995年5月第1版。
4、《教育学》王道俊、王汶润主编,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年12月第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