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路上——让青春的色彩延续

2009-12-01 08:44钱之俊
新作文·初中版 2009年8期
关键词:鲑鱼

●主题诠释

初中三年,孩子们初次迈入青春方阵,带着懵懂,带着不安,带着兴奋一路走来。在这段成长的过程中,他们有过获得成功的喜悦,有过遭受挫折的烦恼,也遇到过困惑不解的问题。但无论怎样,不管是喜悦还是悲伤,快乐还是烦恼,它们都是一次难忘的经历。回顾自己的成长经历,表现自己对成长的体会和收获,记录自己对美好青春的感受,用文字激扬自信与理想,抒写青春成长的困惑,这一切都是历久弥新的话题。《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而反思自身的成长经历,表现成长历程,就是让学生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的有效途径之一。近年来,中考作文也一直没有中断过把握“成长”话题的命题方向。

●写作指导

成长主要指人在思想、意志、品质、道德等精神方面的成熟或进步。某种程度上说,初中这三年的主题就是“成长”:生理、心理的成长,精神心灵的成长。因此,凡是与自身成长有关的经历、体验、收获等内容,都属于写作的范畴。从时间考虑,过去的自己到现在的自己是成长;从空间考虑,在学校,在家里,甚至在路上,都有成长的足迹;从成长因果考虑,自己现在取得的成绩是果,如何取得的就是因;从成长的对象考虑,有自己,有同学等。它具体可包括以下几方面:从成长的经历看,有成长的快乐、成长的烦恼、成长的经验、成长的教训等;从成长的内容看,有勤奋学习、个性发展、社会责任、理想憧憬、习惯养成等:从成长的体验来看,有成长的经验、成长的教训、成长的反思等。要从一个角度去选材,选自己熟悉的,感触深的,写出真情实感。

写作此类作文,意在引导学生关注自身的成长经历,总结自己成长过程中的经验和教训。在反思中辨别真伪、明析是非、甄别善恶,逐步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要拥有健康的情感、积极的态度,从而为今后的学习和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

成长主题写作设计一:

盲人的心中,多彩的世界最珍贵;聋子的心中,美妙的音乐最珍贵;对于饥饿的乞丐,面包最珍贵;对于重症的患者,健康最珍贵;对于穷人,财富最珍贵;对于孤儿,亲情最珍贵……许多东西,当我们渴望拥有却难以获得,当不幸失去时却会倍感珍贵。在你的心中,最珍贵的又是什么呢?

请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和体验,以“ ______最珍贵”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先把题目补充完整(如友情、诚信、理解、爱心、自由……),然后作文。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成长主题一之学生范文:

童年最珍贵

何爱梅

长大,曾是我儿时最迫切的愿望,因为它代表自由。看着姐姐骑单车上学,她自由地控制着方向,好像一切都由自己主宰,只留下一个潇洒的背影,我是多么想和姐姐一样啊!看着邻居家的同龄孩子已骑着单车上学,于是我回家向父母说:“我要骑车。”“等你长大吧。”这似乎是最好的回答,我第一次向我心中的神灯呼喊着:长大,长大,长大!

也许真的是神灯的威力,时间让我如愿以偿,生日的烛光映红了我的脸庞,我依然在心中默默许愿:长大……

钥匙——我亲手拿到了属于我的单车钥匙,这个小家伙开启了我的整个梦想。我骑着单车飞驰在马路上,任凭凉风吹乱我的发丝,我欣赏着平日里无暇顾及的风景,呼吸着那清新而湿润的空气,于是我感受到了成长的快乐。

而我似乎厌倦了,炎炎的夏日,刺骨的寒风,使得骑车变成无奈。当我用渴望的目光盯着父亲,说我不要骑车上学时,只见他立刻“甩出”冷冷的一句话:“你已经长大了。”是啊,我曾经多么渴望这句话,希望它能够证明什么,如今它证明父母已经抽出支撑我的拐杖,将我推出了避风的港湾,手里握着的只有一把冰冷的钥匙。于是我才真正体会到自由的代价——失去可以依赖的幸福,领悟到为什么姐姐要拿她的自由和我的“束缚”交换……

时间并没有止步不前,我和班里的每一位同学一样有了自己的思想和自己的理论。我们不再像以前那样跑到老师面前打小报告,我们逐渐胆怯,对语言胆怯,对别人的看法胆怯,我们开始充当老好人的角色,脸上总是挂着不倦的笑容,心中充满了虚伪与顾虑。学校像是社会的缩影,而我们则像那些荡游在社会中经验十足的人士,生活在一片顾虑里。真诚,似乎早已被我们遗落在了童年。

成长依旧,我们拖着疲惫的身子合着拍子向前走,我们肩上背负了太多的东西:老师的期望,家长的要求,学习的重担,生活的烦恼……我们都快来不及深呼吸了。看着弟弟妹妹的生活优哉游哉,既无顾虑,亦无烦恼,我越发想念童年,那份童稚,那份幻想,那份幼稚似乎早已无处可寻,伴着成长的音符消失了,这才意识到童年最珍贵。

●钱之俊老师点评:

初中阶段的孩子们,他们成长的起点离不开童年。随着生理、心理和学习生活的种种变化,他们开始对“童年”的认识有了变化。中考对“童年”的考查是不能回避的话题。这篇文章之所以得到老师的青睐,最重要的是小作者表达了内心的真情实感,她的很多看法、认识代表了这个年龄段许多学生的共同看法,所以很易引起读者的共鸣。另外,小作者善用对比的表现手法来反衬主题,细节描写很出彩。语句流畅,用词准确。文章结尾点题,结构很完整。

成长主题写作设计二:

这是一个爱的世界,爱在生活中无处不在。父母对子女拳拳的爱,子女对父母眷眷的爱,老师对学生殷切的爱,学生对老师纯真的爱,朋友之间诚挚的爱,邻里之间融洽的爱……但是,并不是所有的爱都表现得轰轰烈烈、惊天动地。在很多时候,爱就是一个温柔的眼神,一个轻轻的手势,一次安静的倾听,一次不经意的回眸……这才是生活中的大爱啊!体悟出这样的爱,才能真正地理解生活,理解世界,才是真正地向成熟又迈进了一步。

请以“无声的爱”为话题写一篇文章。文题自拟,文体不限,诗歌除外,不少于600字。

成长主题二之学生范文:

母爱无声

张晓雨

听!书桌上闹钟的秒针在“滴嗒滴嗒”地响着,迟顿而深沉。“时间由我主宰,你得好好把握!”我好像听见它的告诫。我依旧写着那张白花花的卷子,给它我的沉默。“哗”的一声,这是自然界的问候。我抬起头,只看见几片半黄半绿的树叶悠悠地飘下,声音细微如死海泛出的一丝涟漪,轻盈而微妙。我的眼角忽然有了湿湿的泪水,冰凉冰凉的,散发着一缕淡淡的涩味。

我那可怕的记忆又来了,就像熄灭的火山又突然爆发,岩浆难以抵挡。眼前又出现了她愤怒的脸,一地散乱的批满红叉的试卷。她指着我痛骂,即使我的脑袋已低至一百八十度,即使晶莹透亮的泪早已浸湿那红红的“×”。心中的压石一点点地长大,长大,几乎要将我撑破。当时她当着所有惊愕且同情的脸指责我,说她很失望,很生气,甚至……“甚至”之后她没有再说,但我明白“甚至”后有着什么。

之后,我与她一前一后走在寂静的道路上。路上没有人,只有我和她。这时的道路比以往更加宽敞,而那一排排大树在我们踏足之间似乎退后了几丈。静!可怕的寂静!她不说话,只埋着头向前冲,我真切地感到路面在颤抖着,就像现在凋枯的秒针,足以向所有人宣战。而我就那样踩着云朵般到了家。于是在踏入家门的那一刻,沉默便一直延续……

忽然一阵风袭来,我不禁深吸了一口气。看着那风中摇曳的枫叶,似乎可以体会到它的悲哀:树妈妈也丢下了小叶儿……

我的心在经历着泪的洗涤,这是一种可笑的自我安慰。忽然,门开了。她小心翼翼地端来一杯牛奶,脸上露着久违的温和,但她却依旧没有笑。“喝!”杯子被轻轻地放在了闹钟的旁边,极其温柔地被放下。我不禁一颤,用异样的眼光看着她,是不解,又是感动。她微笑了一下,一双闪光的眼睛看着我,那样地关切与柔和。她那粉红的双唇有着张开的冲动,但她没有说什么,只是轻轻地抚摸着我的头发,我感觉到一股晶亮的细流正慢慢滋润我那曾受伤的心,而它也很快愈合了。

她离开了。我又看着窗外的枫叶,令我惊讶的是,那一片片孤独的小树叶竟稳稳落在了树妈妈粗大的扎遍大地的根上,正随风在树妈妈怀里翻转呢……

树妈妈正如我的妈妈一样,微笑了……

我终于懂了书本上的那句话:大爱无声。

● 钱之俊老师点评:

今天的孩子们,生活在被幸福包围的年代。在他们的成长历程中,很少经历大喜大悲的过程,他们往往对身边无处不在的“爱”缺少发现,在他们眼里,一切都是那么地理所当然。而他们真正理解了父母、老师、朋友、邻里的爱的过程,这本身就是一个成长的过程。范文中出彩的地方不仅在小作者对主题的准确把握上,还有她大量描写手法的恰当运用。小作者心思极其细腻,在文章中大量使用了心理、景物、细节等描写手法,把母女之间那种挚爱亲情表现得淋漓尽致。

成长主题写作设计三:

为了养家糊口,为了改善生活,大量农民走出农村,进入城市,留下的是渴望父母亲情的孩子,于是,“留守”成了一个我们不能回避的辛酸词语。因为长期分别和缺乏交流,留守的孩子们在身心成长进程中无法得到父母的关爱,父母也无法懂得子女的心理变更。父母对子女的歉疚往往只是用物质补充,子女的亲情缺失,导致对家长的怨恨,与家长沟通的障碍渐渐加深。在长期情绪缺失和心理失衡的影响下,许多农村留守孩子因“情绪饥饿”而产生了厌世自闭、社会逆反、拜金主义等不良心理。

请全面理解上述材料,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来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少于600字。

成长主题三之学生范文:

成长的路上

钱婷

摇摇晃晃,挣开爸爸妈妈扶助的双手,迈出了真正属于自己的第一步。那,也许就注定了,我会像幼小的鲑鱼一样,游出河源地带,寻找只属于自己的未来。

上海,这个地方对我来说,是一个充满无限美好回忆的河源。我在那里出生,并度过了人生中最美好的童年,它给我的一切太过美好,美满得让我不忍离去,却必须离开。

十三岁是我游出河源的一年,也让我明白,这河源的本质是我的父母。登上火车,我回头看站台上的父母,他们都含泪在向我微笑。我不忍回头,只是用手轻轻一挥,因为我怕我会哭泣。火车即将开动,我扭头奔回车厢,泪水还是不争气地淌了下来,泪如雨下。

小小的鲑鱼出海了!它扭头向远方游去,再回头时,已看不见河源的身影,其实在离开河源的一瞬,它已然成长。

到了安徽,一切都是陌生的,陌生的环境,陌生的房子,以及只是很小时见过一两面的陌生的外公外婆。他们虽然待我很好,但是始终是严厉的。接下来的一年里,我就在这陌生的地带里艰难地游着,不断地被悲伤的浪潮击打,再浮出水面,打击,再浮出水面。他们无论什么事都要我自己去完成。有一次,同学约我出去玩,但那个地点对我来说,是那么陌生。我央求外婆带我去,外婆翻出老地图,用手一指,说:“就是这地方,自己去!”

那次我早早地起床,带着陈旧的地图,换乘了两趟公交车,用一个小时左右才来到了约好的地点,虽然走了一些冤枉路,但就是这样的几次寻路后,我无论去哪儿都不再要大人陪送了。现在,回想起那段日子,我深深感谢外公外婆,是他们,让我渐渐成长,让同龄的孩子望尘莫及;是他们,让小小的鲑鱼在起起伏伏之后,学会独立,学会成长。

成熟的鲑鱼终于回归了河源,在和父母度过了一段快乐时光后,我明白,第二代的小鲑鱼即将出游,而这次却是思想的出游。

初三了,我的某些看法与思想无可避免地与父母产生了分歧,我听不进他们的劝诫,只希望走自己喜欢走的路。曾看过一本书上写到:“小时候觉得父母什么都是对的,长大一些后,认为父母什么都不懂,而真正成长后,又觉得父母的话还是有道理的。”我想我正处于第二阶段吧。一和他们在一起,我们就频繁地争吵,我不顾一切地离开了河源地带。

然而,鲑鱼却没有离开河源太久,我开始学会如何站在父母的角度考虑问题,体谅他们,并试着听他们给我的种种建议。经过时间的冲刷,第二代小鲑鱼已经快速成长,最终回归。

第三代的小鲑鱼会什么时候孵出呢?它们也会像前两代一样出海,溯源,再回归吧!时间的浪潮冲刷着它们,在它们身上留下淡淡的痕迹,而我们像它们一样不断重复着这一切,也许永远也不会停止下来,那是因为——我们都在逐渐成长。

●钱之俊老师点评:

小作者借助“鲑鱼”这个喻体,形象地表现了自己作为“留守儿童”的成长历程,贴切生动。鲑鱼是一种非常著名的溯河洄游鱼类,它在淡水江河上游的溪河中产卵,产后再回到海洋肥育。幼鱼在淡水中生活两三年,然后下海,在海中生活一年或数年,直到成熟时再回到原出生地。这个过程不正如一个留守孩子的成长吗?文章流露出的是淡淡的无奈和苦涩,但也写出了那一刻长大成熟后的喜悦,从侧面反映出了一代留守孩子成长的不易历程。文笔流畅自然,很有生活画面感。

成长主题写作设计四:

进入初三,不少同学开始步入青涩青春的方阵,有惊喜,也有苦涩,更有难以排解的压力和寂寞。站在青春的十字路口,静静凝视:前方的道路曲折蜿蜒,直通那被称为“明天”的地方。回头看看自己的足迹,那一双双脚印印下了我们每一次的跌倒和踉跄,这条路上有绿洲,有沙漠;有繁华,有荒凉;有风吹雨打,有鸟语花香;有花开的欢欣,有花谢的感伤……但无论如何,高山印证着我们的身影,天空记录了我们的飞翔。这就是成长。

请以初中三年的成长经历为话题写一篇文章。角度自选,文题自拟,文体不限(诗歌除外),不少于600字。

成长主题四之学生范文:

写下三年

钱 林

不能缺少的事物

离开之前,最应该装进记忆的,是装下三年的空间——我们的校园。很早的时候,我坐车经过三岔路口,看到广告牌上的效果图,不屑地丢下一句:画得挺好看,盖起来再说吧!曾经的小家伙,也终于在三年前背着鼓鼓的书包,进了这个“画”出来的校园。现在想想,是真的该说声抱歉。

三年之中,它变了很多。以至于很多角落对我还是那么陌生。现在很少去的西面,有最值得怀念的、沿水泥路竖起的栏杆。以前中午吃完饭,和朋友闲逛过去,趴在上面说着我们的天南地北。上体育课,自由活动的时间,我全部用在数它的根数上面。

记得我们讨论过它上面的红字,是哪个语文老师写的。记得在石球墩没安上之前,我们还说想抱个回家做纪念。还记得,学校领导在广播里严肃地说:不许任何人打它的歪脑筋。

栏杆下,是那个布满灰尘的操场。这儿杂草丛生,经历了两次校运会,我们洒下过汗水,今天也免不了说“再见”了。

我不舍得。

我人生的第一个三岔路口,没有指示牌、没有退路。只有选择一个方向,然后坚定不移地往前走。

不能缺少的人

她们说我变了很多。我说是,胖了很多。然后她们沉默,递上了一张我三年前的照片。我接过来看了看,就不知道该说什么了。很久之后,打破沉默的她说,笑容也少了很多。

现实总是让人无言以对。我便下了决心,告诉她们,最后的时候,一定是微笑的。

三年能改变的东西太多了。

三年前穿在身上还宽大的衣服,现在穿,不但合身,还多了些不易察觉的东西。像是三年中早就退色的记忆,黯淡无光。

他们说我一点也没变。一样的爱哭爱生气,一样的开不起玩笑。我轻描淡写地笑了笑,这个玩笑,我可没生气也没哭哦。换来的又是一片长久的沉默。这次我先开了口,你们怎么越来越像我了。

三年不能改变的东西也太多了。

三年前喜欢听的那首歌,现在也一直没被我从随身听里删掉。多听一次,多一份更长久的感动。还记得有一次,不小心碰到了删除键。在我以为它就要消失的时候,屏幕上出现了一行字:是否确定删除此文件?“Yes”或“No”。我记得当时欣喜异常。

记忆呢?也是如此吧。就算褪色了,我也还有保留的权利。我依然是喜欢那首歌的,变成习惯了。

而习惯的东西,是不被允许离开我的。

尾声

杯子空了,是我们的话题终结了。

草稿纸满了,是故事不会再有明天了。

铃声还是响了,只是没有我们的事而已了。

时间,挥霍了我三年的永远。

约定好了,就是没有泪水的欢笑的脸。

后记:

静静听着这首陪伴我三年的歌:《阿根廷别为我哭泣》。这一刻,最感动的,是写完这段文字的我。

●钱之俊老师点评:

初中三年,第一次面对青春散场,我们开始学会回头看看自己留下的脚印,学会慢慢去怀念过去,去珍惜那些来之不易的感情。范文中流露出的正是第一次青春散场时的淡淡哀愁和失落,小作者感情细腻,思维活跃,文字有较强的跳跃感,能抓住成长中的重要画面来写。行文构思较新颖,虽然小标题的方式已不新鲜,但仍可见作者的匠心独运,在同类作文中给人耳目一新之感。

(注:文中所引学生作文皆为安徽省无为县开城中心学校永安小荷文学社社员原创。)

芝麻贴士

有一则寓言:在意大利威尼斯城的一座小山上,住着一个天才老人。据说他能回答任何人提出的问题。当地有两个小孩愚弄这个老人,他们捕捉了一只小鸟,问老人:“小鸟是死的还是活的?”老人不假思索地说:“孩子,如果我说小鸟是活的,你就会勒紧你的手把它弄死。如果我说是死的,你就会松开你的手让它飞掉。你的手掌握着这只鸟的生死大权。”

励志小故事启示:你手中握着失败的种子,也握着迈向成功的潜能。我们有权选择成功,也有权选择平庸,没有任何人或任何事能强迫你,就看你如何去选择了。

猜你喜欢
鲑鱼
秋叶翻了个身
“大炮”助鲑鱼洄游
不时鲑
星球传说 鲑鱼人1
星球传说 鲑鱼人2
鲑鱼回家
不时鲑
不时鲑
猛鲑鱼巧捉长嘴鸟
捕鱼能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