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言一句三冬暖》素材运用导航

2009-12-01 08:44冯述田
新作文·初中版 2009年8期
关键词:胡佛蔺相如议员

冯述田

●素材展示

鲍伯·胡佛是美国著名的试飞驾驶员,他在空中表演的特技,令人叹为观止。一次,他从圣迭戈表演完毕,准备飞回洛杉矶。可是,在距地面九十多米高的空中,刚好有两个引擎同时失灵,幸亏他反应灵敏,技术高超,飞机才奇迹般地着陆。

胡佛紧急着陆之后,第一件事就是检查飞机用油。正如他所预料的,他驾驶的那架螺旋桨飞机,装的却是喷气机用油。

胡佛立即召见那位负责保养的机械工。年轻的机械工早已痛苦不堪,一见胡佛,更吓得直哭。因为他的过失险些送了3个人的性命。

这时,胡佛并没有像大家预想的那样大发雷霆,他只是伸出手臂,抱住维修工的肩膀,信心十足地说:“为了证明你能干得好,我想请你明天帮我的F—51飞机做维修工作。”

从此,胡佛的F—51飞机再也没出过差错,那位马马虎虎的维修工也变得兢兢业业,一丝不苟。

(节选自《好言一句三冬暖》 陈大海)

●运用方向

本素材适用“宽容是美德”、“尊重人格”、“真诚的理解”、“沟通”等命题。

●运用技法

1.素材解读法。

(1)从胡佛的角度来看:心地高洁的人深深懂得有过失的人的心理,往往能在别人出现过失时,善解人意,自我克制,出人意料地说出宽慰别人的话,使有过失的人恢复自信和自尊。

(2) 从维修工的角度来看:挫折和成功,同属人生的一部分。经常会有人在挫折面前意志消沉,自暴自弃,有的甚至悲观厌世,走上绝路。当遇到挫折和打击时,每个人都需要从他人那里获得理解和慰藉。而真诚的理解和慰藉的确是起死回生的良药。

(3)从素材的整体来看:尊重人格是人与人之间沟通的桥梁,因为尊重能给人以温暖,给人以鼓舞,给人以心理上的平衡,使人感到友善,从而获得成功。

2.引用素材法。

结合以上素材的观点,可以根据素材夹叙夹议,也可以概括素材作为观点的有力论据,还可以根据素材的内容联系自己或生活中类似的事情,来表达一个主题。

●佳作示范

宽容

这是一场惨烈的战争,几乎所有的士兵都丧命于敌人的刀剑之下。命运将两个地位悬殊的人推到一起:一个是年轻的指挥官,一个是年老的炊事员。

他们在奔逃中相遇,两个人不约而同地选择了相同的路径——沙漠。追兵止于沙漠的边缘,因为他们不相信有人会从那儿活着出去。

“请带上我吧,丰富的阅历教会了我如何在沙漠中辨认方向,我会对你有用的。”老人哀求道。指挥官麻木地下了马,他认为自己已经没有了求生的资格,他望着老人花白的双鬓,心里不禁一颤:由于我的无能,几万个鲜活的生命从这个世界上消失,我有责任保护这最后一个士兵。他扶老人上了战马。

到处是金色的沙丘,在这茫茫的沙海中,没有一个标志性的东西,使人很难辨认方向。“跟我走吧。”老人果敢地说。指挥官跟在他的后面。灼热的阳光将沙子烤得如炙热的煤炭一样,喉咙干得几乎要冒烟。他们没有水,也没有食物。老人说:“把马杀了吧!”年轻人怔了怔,唉,要想活着也只能如此。他取下腰间的军刀……

“现在,马没了,就请你背我走吧!”年轻人又一怔,心想,你有手有脚,为什么要人背着走,这要求着实有点过分。但,一直以来,他都处在深深地自责之中,老人此时要在沙漠中逃生,也完全是因为他的不称职。他此刻唯一的信念就是让老人活下去,以弥补自己的罪过。他们就是这样一步一步地前行,在大漠上留下了一串深陷且绵延的脚印。

一天,两天……十天。茫茫的沙漠好像无边无际,到处是灼烧的沙砾,满眼是弯曲的线条。白天,年轻人是一匹任劳任怨的骆驼;晚上,他又成了最体贴周到的仆从。然而,老人的要求却越来越多,越来越过分。他会将两人每天总共的食物吃掉一大半,会将每天定量的马血喝掉好几口。年轻人从没有怨言,他只希望老人能活着走出沙漠。

他俩越来越虚弱,直到有一天,老人已经奄奄一息了。“你走吧,别管我了。”老人忿忿地说,“我不行了,还是你自己去逃生吧。”

“不,我已经没有了生的勇气,即使活着我也不会得到别人的宽恕。”

一丝苦笑浮上了老人的面容,“说实话,这些天来难道你就没有感到我在刁难、拖累你吗?我真没想到,你的心可以包容下这些不平等的待遇。”

“我想让你活着,你让我想起了我的父亲。”年轻人痛苦地说。老人此刻解下了身上的一个布包,“拿去吧,里面有水,也有吃的,还有指南针,你朝东再走一天,就可以走出沙漠了,我们在这里的时间实在太长了……”老人闭上了眼睛。

“你醒醒,我不会丢下你的,我要背你出去。”老人勉强睁开眼睛:“唉,难道你真的认为沙漠这么漫无边际吗?其实,只要走三天,就可以出去,我只是带你走了一个圆圈而已。我亲眼看着我的两个儿子死在敌人的刀下,他们的血染红了我眼前的世界,这全是因为你。我曾想与你同归于尽,一起耗死在这无边的沙漠里,然而你却用胸怀融化了我内心的仇恨,我已经被你的宽容大度所征服。只有能宽容别人的人才配受到他人的宽容。”老人永久地闭上眼睛。

指挥官震惊地伫立在那儿,仿佛又经历了一场战争,一场人生的战斗。他得到了一位父亲的宽容。此时他才明白,武力征服的只是人的躯体,只有爱和宽容才能赢得人心。

【名师点评】

这是一则寓意极为深刻的故事,在作者细腻的记叙描写中,我们仿佛也进入了那个骇人的沙漠,也进入了博爱的宽容。

这篇作文最大的特点,是赋予故事内容以浓重的浪漫主义气息。作者把这个生与死的故事放到荒无人烟、考验意志的沙漠,把宽容的主题突显得深刻鲜明。

当年老的士兵站在将军的马前,谁也不会意识到他心中的目的——他的不宽容,这显然与后文那位军官屈辱地照顾他、侍候他的宽容,形成鲜明的对比。当老人奄奄一息,几近弥留之际,终于被军官的宽容感动,向他敞开了宽容之门。这便是文章的魅力,在让人欣赏优美语言的同时,又带来心灵上的启迪。

●名言警句

1、伟人往往是在对待别人的失败中,显示其伟大。

——卡莱尔

2、宽容是芬芳的花朵,友谊是它的果实。宽容是理解的桥梁,真诚的信赖是它的基石。宽容是清凉的甘露,浇灌了干涸的心灵。

——警句

3、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山高万仞,无欲则刚。

——林则徐

4、没有宽宏大量的心肠,便算不上真正的英雄。

——普希金

●延伸阅读

1、日本一位国会议员,因没有成功地推进国防建设而在竞选中惨败。落选后,自然有人说些“深表同情”之类的好话;更多的人还忙着帮他总结经验教训,大谈“既有今日,何必当初”。议员当时心烦意乱,根本听不进那么多唠唠叨叨,那些唠叨使他更加心烦和沮丧。但是有一位素不相识的人给他留下了终身难忘的印象。那人充满信心地望着落选议员的眼睛,快快活活地对他说:“要忍耐,先生,看下一回。”然后转身离去。

这位议员事后说:“不知怎么回事,我总觉得这位不速之客的那句话是一道阳光。他分明告诉我,他相信我一有机会就会再干,而且会干得好。”下一回,这位议员果然当选了。他当选后说:“我第一个要感谢的就是那位信心十足地望着我的眼睛、快快活活地对我说‘下一回的先生。像那样在我身上发生作用的话语,以前还从未有过。”

2、历史上有个叫蔺相如的臣相,由于护驾有功,所以官职一路上升,引起了大将廉颇的忌妒与不满,便处处与蔺相如作对。但是蔺相如面对廉颇的无理取闹,只是笑而避之,从而有了“负荆请罪”这个故事。廉颇对于蔺相如如此地宽宏大量,深感惭愧,从此两人便联手,一起为赵国奉命效劳。所以说,学会宽容,于人于已都有益处。

反观历史上那些善于妒忌的人,遇到一点儿不满便怨天尤人,这些人纵然学问再好,也难成大器。周瑜是个卓越的军事家,才能出众,足智多谋,把庞大的东吴水师管理得井井有条。可是,当他得知了诸葛亮的神机妙算后,虽自知不如,但却不甘落败,于是整天心中盘算着如何打赢诸葛亮,发出了“既生瑜,何生亮”的凄叹后,最终落得个吐血身亡的结局,唉,这又是何苦呢!倘若周瑜能像蔺相如那样宽容大量,我想,他的结局肯定不会是这样!

3、林肯一向以宽容为怀。在他当上总统后,南北战争爆发了,一开始北方处于劣势,让他终日不得安宁。随之而来的就是别人对他的能力的鄙视,人们认为选举他当总统是犯下了大错,林肯则对所有鄙视他的人都报以宽容,在他人看来,那几乎是一种自暴自弃的宽容,很没有尊严的宽容。后来终于引起一议员的不满,议员说:“你不应该试图和那些人交朋友,而应该消灭他们。”林肯微笑着回答:“当他们变成我的朋友,难道我不正是在消灭我的敌人吗?”一语中的,多一些宽容,公开的对手或许就是我们潜在的朋友。

猜你喜欢
胡佛蔺相如议员
将相和
不计个人恩怨
—— 蔺相如
碰撞:议员提议案与国民大数据
『拖延』来的成功
名叫韦仁的杀人犯(一)
名叫韦仁的杀人犯(三)
韩国议员大打出手
驴?议员?
来清朝打工的美国总统
议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