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张珍藏五十年的照片

2009-12-01 08:44车大敬
七彩语文·教师论坛 2009年10期
关键词:标志牌方阵少先队员

光阴荏苒,转瞬已过五十个春秋,岁逾古稀的我,在祖国六十华诞之际,取出这帧珍藏半个世纪的照片,思绪又回到那难忘的时刻。

1959年,我在南京市鼓楼区一中心小学担任少先队大队总辅导员。这所美丽的校园,曾是南京市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三所名小学之一,少先队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荣膺过诸多荣誉,因此被省、市外办选为定点接待外宾学校。

9月初的一天,团市委学少部的同志来到一中心小学,找到校领导和我,交给我们一项光荣的任务,要我们找和祖国同龄的学生组成少先队方阵,参加市里举行的国庆十周年游行。

我接受任务后便忙开了,首先挑选1949年出生的十岁孩子,然后设计服装。为了显示少先队员的活泼和朝气,女孩子穿白衬衫,淡绿色背带裙,头戴鲜花,脚穿白袜子,带袢黑布鞋。男孩子穿白衬衫,蓝色短裤,鲜红的绸领巾特别显眼。

在我的构思中,少先队员方阵应有一块特色标志牌,以体现共和国同龄孩子的时代气息。考虑到标志牌要孩子扛着行走,采用半圆形标志牌最合适。半圆形的标志牌上写什么字好呢?我思索了许久,认为写上“我们也十岁了”六个大字最有意义,而且由十岁孩子自己来写更真实,更具有童趣。于是我选了几个十岁的孩子到办公室,请他们每人写一张。孩子们写得很认真,有的孩子字写得很工整,但比较拘谨,缺少十岁孩子的稚气,最终我采用了一位男孩子写的“我们也十岁了”。老师们看到充满孩子稚拙的字体十分可爱,都非常满意。天蓝色标志牌的周围画了8个活泼可爱的少先队员头像,是美术老师郑钰画的。由于十岁孩子扛不动标志牌,我选了8名高年级的男生交换扛,由我带领方阵游行。

50年前的南京,秋天比现在凉爽,10月的凌晨,使人感到丝丝的凉意。参加游行的少先队员,穿着外套和毛线衣,等到要出发时,外衣一脱,一个个精神抖擞像出征的战士,男孩帅气,女孩靓丽,人人如花似朵。这支活泼可爱的少先队方阵在游行队伍中格外显眼。当经过新街口检阅台时,少先队员们高擎着鲜花,有节奏地喊着口号:“庆祝国庆!”“毛主席万岁!”“中国共产党万岁!”检阅台上和观看游行的群众一片欢腾!摄影记者拍下了“我们也十岁了”这张珍贵的照片。

“我们也十岁了”这张弥足珍贵的照片,几乎在每年国庆节时都选登在各种报刊上。每当我看到这张照片,回忆起当年一张张稚嫩的小脸,都非常想念这些学生,如果有机会能相聚一下该多好啊。六十年为一甲子,回想当年,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如今都已跨入耳顺之年。

《金陵晚报》的记者吴聪灵同志知道我有这个愿望,报社报道也有这方面的需要,这真是“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今年9月3日,《金陵晚报》在头版刊出“我们也十岁了”的彩色照片,开展“寻找50年前的少先队员”活动, 在A叠08版刊登了我年轻时候的照片(国庆十周年拍摄),又刊登摄影记者郑青新拍的,我“看着老照片,回忆着当年”的照片。照片下吴聪灵写了一篇题为《七旬教师期待与昔日参加国庆游行的学生再聚首,50年前的少先队员,你们好吗?》的长篇文章。《金陵晚报》发行量大,影响广,“寻找”消息刊登后,报社和我就不停地接到电话,一个个当年参加国庆十周年游行的少先队员找到了。电话中,他(她)们充满着激情,回忆起当年参加“我们也十岁了”游行的情景,言有尽,情无穷。这里不妨摘录一点部分同学的回忆。

今为江苏省出入境检验检疫局纪检组组长王继志说,1959年我是鼓楼区一中心小学四(5)班学生,任中队委。当年9月初,我荣幸地被选入少先队方阵。每天放学后,车老师带领我们在学校大操场训练步伐,我们认真反复地演练,每个人都劲头十足。经过了大半个月的刻苦训练,我们少先队方阵已经达到了步调一致的规定要求,行走起来热情奔放,活泼可爱,充满朝气。那个国庆节,清晨天气较冷,5点钟我穿着漂亮的队服,赶到了学校。在车老师的带领下,我们从学校后门出发,来到广州路东面集中,等待游行开始。上午10点钟,当少先队方阵临近新街口检阅台时,广播喇叭里传出女播音员激动的话语:“同志们,一群身穿漂亮队服的少先队方阵向检阅台走来,他们扛着“我们也十岁了”的大标志牌特别醒目,他们是与共和国同龄的孩子,他们现在是祖国的花朵,长大后是国家的栋梁……”那一天,少先队方阵成了游行大军中一道流动的风景线。

今江苏省人民医院放射科主任、博士生导师王德杭说,我出生于1949年9月25日,是不折不扣的共和国同龄人。国庆节游行那天,我站在“我们也十岁了”标志牌的前面,手捧鲜花,我觉得自己能和新中国同一年诞生真是幸福。国庆节后一两个月,听说电影院放映当时游行的场面,我约上同学去看,当银幕上出现了“我们也十岁了”的标志牌和少先队方阵时,我心情激动不已,我不就站在里面吗?虽然记录片一闪而过,不能确定哪一片人浪里哪一个是我,但我还是非常自豪。

从金陵职大国际技术学院英语老师岗位退休的冯世萱非常有趣,她清楚的记得当时肯定参加了少先队方阵。因为当时她穿了学校发的绿裙子感觉很美。可是照片上模糊不清的童颜与一样妆容的笑脸,竟然找不到哪一位是自己了。后来我告诉她,由于你个子高,长得漂亮,我给你安排在第一排中间。她仔细辨认后终于看清楚了,就是第一排中左数第5个。她说,半个世纪后,我才看到这张“我们也十岁了”的照片,可以说,我与当年的自己“重逢”,更为高兴的是很快就可以与更多的同学重逢了。

在这篇回忆录里,每个“少先队员”都有他(她)独特的感受,都能说出自己心情激荡的往事。可是有一名“少先队员”我不能不提,她就是今江苏教育电视台少儿艺术团总监吴君柔。她从报纸上看到我丢失了“我们也十岁了”庆典游行的全景照片的讯息,随即给我打电话,告诉我她那里有一张,可以翻拍给我。有一句古诗曰“心思不能言,肠中车轮转。”意思是说心中的愁思无从向人诉说,只能像车轮似的在自己的肚子里回环辗转。这里我改一个字叫“心喜不能言,肠中车轮转”来表达我的喜悦之情。

多年来,报上刊登的“我们也十岁了”的照片只是一个局部,我曾有一张“我们也十岁了”庆典游行的全景照片(见题图照片,右2为作者),它是一张8英寸的黑白照片,是当时《南京日报》摄影记者曲超宏拍摄的。这张照片上能看到我在少先队员的身边。1959年10月2日在《南京日报》上刊登后,他又洗了一张送给我留作纪念。这张照片记录了我23岁时为庆祝国庆十周年付出的辛劳,它是我一生的珍爱。一次被友人借去未还,时间一长就忘记是谁借的了,一提起这张珍贵的照片,我的心不怡之长久兮!可以说,这张照片是我当年现实生活的再现,更是我人生经历的艺术记录,丢失了,不能不说是我照片传记的缺憾!

吴君柔获得这张全景照片还富有戏剧性。她说,当年她是鼓楼区一中心小学三(4)班的学生,就是站在标志牌前面第一排从左往右数的第二个女孩。当时她父亲在邮局工作,有一天经过环球照相馆时,看见照相馆的橱窗里展出了一张“我们也十岁了”国庆游行的大照片,父亲一眼从中看见了女儿的身影,当时就找照相馆又冲洗了一张带回家。这张照片的再现,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五十年了,吴君柔,谢谢你!

我虽然重新获得了这张珍藏五十年的照片,但它毕竟是人生中短短的插曲。小学语文教学却伴随了我二十多个年头。1956年,我从南京市师范学校毕业,当时只是一个二十岁的毛头小伙,听说是作为优秀生被分配到市师附小(今琅琊路小学)就有点不知天高地厚,“春风得意马蹄疾”。1958年调鼓楼区一中心小学,才有了上文说的故事。后调力学小学、渊声巷小学从事小学语文教学多年,亦曾调南京市教研室编写江苏省小学语文乡土教材。我爱文学,更爱小学语文教学,我一边教一边学,把小学语文课文作为范文,从课文中学习写作。我尝试着把文学和语文教学结合起来,曾效法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著的《教育诗》,学着写教育儿童文学,虽发表了《同学之间》《翠竹青青》《贴在画上的树叶》等文章,但毕竟缺乏天才之分,未成大就。如果说,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还留有痕迹的话,就是在《江苏教育》《云南教育》等杂志上发表了诸篇论文,小学语文教案《黄继光》《种子的力》等亦被收入书中。我对小学语文课本中的教学难点也曾做过探讨,发表了如《关于〈渔夫和金鱼的故事〉中括号的使用》《关于〈月光曲〉的传说及教材》《“五九七·九高地”怎么读》《鸟的天堂和“鸟的天堂”有何区别》等文章。1986年8月,江苏教育出版社出版了我编的36万字的《小学语文信箱》一书。1981年我被天津新蕾出版社聘为社外编辑,参与创办小学语文辅导读物《小学生作文》。1982年调离学校从事文化、新闻工作。由于二十多年的小学语文教学在心中深深地扎下了根,我时常翻阅小学语文课本,特别是看到“国标本苏教版小学语文教科书” 编得好,有感而发,应约写了五千字的《从小赋予孩子美的符号》的感言。

人是有感情的,往往参加工作后的第一项工作会成为终生所爱。不是吗?至今,小学语文课本像情人似的伴随着我身边,如果有来生的话,我还想当一名小学语文教师。

在祖国六十大庆的时候,我失而复得珍藏五十年的照片,又对小学语文教学略作小结,借此盛世中华,普天同庆,良辰美景,愿以《诗经·小雅》中的一首祝福诗《天保》献于伟大的祖国。

如月之恒, 如日之升。

如南山之寿,不骞不崩。

如松柏之茂, 无不尔或承。

(车大敬,原江苏人民广播电台主任编辑、主任记者,江苏省美学学会理事,江苏省作家协会会员)

猜你喜欢
标志牌方阵少先队员
高速公路标志牌养护维修策略探究
好莱坞标志牌将“黑着”庆生
方阵训练的滋味真不好受
高速公路标志牌养护维修技术要点研究
少先队员永向前
少先队员永向前
最强大脑:棋子方阵
你能看明白吗
方阵填数
实力方阵 璀璨的星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