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宏升
体验的教育价值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然而现实中很多人对体验的理解仍然局限于日常生活中的含义及哲学层面。为了更好地发挥体验的教育作用,我们有必要从课程论的意义上去认识体验的内涵与教育价值。
一、 体验的内涵及特征
1. 亲历性。体验是身与心经历的过程,是主体亲身的“参与”和“融入”。体验的亲历性分为实践层面的亲历和心理层面的亲历。实践层面的亲历,即主体通过实际行动亲身经历某件事,是从身体参与和行为发出的,是体验者置身于一定的关系世界和生活情境之中,对自身及其他存在的生存状态及意义有所感受和感悟;心理层面的亲历,即主体在心理上虚拟地“亲身经历”某件事,包括对他人和事物的移情性理解和感受,是体验主体对间接经验的真实理解,对他人经历的切实感悟,及对事物意义的理解。这两种亲历是互为条件的,在一定条件下前者是后者的基础,后者可以丰富和提升前者。
2. 个体性。个体性是体验的本质特征,每个人的体验都是具体的、独特的和个别的,并具有强烈的个人色彩,生命的独特决定了体验的独特性。不同的主体之间文化背景、兴趣爱好、以往经历和知识水平的差异决定了不同的人有不同的体验和体验世界,即使人们处在同一情境中,对同一事物产生的体验也是不同的。由于个体差异,同样的经历人们体会到的内容会各不相同,而不同的体验又导致人们对同一事物有着不同的理解,表现在情感和认识的性质、强度和深度上的不同。
3. 感受性。体验最初总是表现为感受,感受是体验的基本形式和内容,而且感受贯穿于体验的全过程。即使在体验的高级阶段,它仍然必须以感受为基础,并包含着感受。
4. 情感性。体验的情感特征是显而易见的,对某物有体验,必然会伴随着对该事物情感的产生。体验的过程始终伴随着情感的变化,情感是体验的核心和灵魂。“体验的出发点是情感,主体总是从自己的命运与遭遇,从内心的全部情感的积累和先在的感受出发去体验和揭示生命的意蕴;而体验的最后归结点也是情感,体验的结果常常是一种新的更深刻的把握生命活动的情感的生成”。
5. 直觉性。体验的主体是以亲历、想象和移情等将自身融入和沉浸于认识对象之中,用心灵去感受、去领悟。这种认识是主客交融共鸣、融而为一的,它对事物是一种直观、猜测和整体性的判断与把握,或是在经过长期关注与沉思后,在瞬间的冲动和爆发中获得的灵感或顿悟。
6. 意会性。体验无论是作为认识对象,还是作为认识结果,其内容都是情感、价值、诀窍、技巧、习惯、信念和个人特技等隐性知识,这种知识是个人化的,与认识个体难以分离。有些内容常常是隐隐约约的,只是一种感觉,连自己也无法认清和无法完全说出,但它确实存在,且很多东西会在未来的活动中被唤醒和激活。因而,它有时无法用语言、文字或符号等方式进行系统表达和传递,只能意会。
7. 情境性。体验是个体的内在感受与外在情境的融合。由于主体的思想意识与情感状况常因自己所处的环境而变化,因此,体验的产生常常是触景而生情,因情而突发的。体验过程中所出现的所有可能的意义和认识,均是由特定时空和一定语境生成的。
二、 体验的教育价值
重视体验使课程和教学扩展到了情感、隐性知识、生理和人格等领域,以利于学生身心发展与人格的健全,以利于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具体来说,体验对于教育具有下列价值:
1. 弥补课程的情感缺失,利于情感培养
体验可以使教育的触角在更高的层次上指向人的情感世界,不仅注重以体验认识世界和把握人生,而且把体验作为教育目标和内容,强调情感经验的积累、陶冶和对情感的感受能力、表达能力及表现能力的培养。在满足学生认知需要的同时,让学生充分享用情感,深刻地体验到愉快、兴奋和自信等积极的精神状态,使教育真正成为生命成长和人文关怀的重要部分和环节。
2. 使隐性知识进入课程,有利于学生实践技能的培养
由于“隐性知识”隐含于人的经验之中,并与一定社会生活和实践活动的具体情景相联系,难以通过语言、文字或符号等方式进行系统表达和传递,只能通过参与社会生活、实践活动以及与他人的互动,去感受、意会和领悟。但通过学科课程和“传递——接受”方式学习知识,使知识的习得局限于“显性知识”,导致知识学习的残缺,造成学生的实践经验和技能等方面的缺陷。在教育中重视体验并使之成为认识对象和手段,使隐性知识进入了课程,可以弥补课程目标和内容的缺失,使学生获得隐性知识学习的最佳途径和方式,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技能,提高实践能力。
3. 有利于凸显学生的个性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体验融于课程和教学,使课程和教学更具“个性化”,它不再仅靠理性分析和逻辑推理来认识事物,而是融合感受、直观、猜测、意会和灵感来把握事物。在这种课程和教学形态中,它尊重个人体验的独特性,强调自我理解,鼓励独立见解。学生将由此真实地感觉到自我存在的价值、自我理智的力量、意志的独立自由、情感上的满足和成功的喜悦,这就为学生个性的培育和展示,自信心的形成,创新精神和创造思维的培养和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氛围。
4. 有利于道德感的生成,促进知情融合,增强德育实效
重视体验可以加强德育与生活的整合,增强德育的社会性、情景性和亲历性,促进道德理解,生成道德感和德性体验;有利于把道德认知活动与情感活动、内隐的观念活动与外显的感性活动、事实论证与价值论证、道德知识与个人经验、认识与实践等结合起来,从而增强德育的实效性。
三、 促进学生体验升华的教育策略
为了实现体验的教育价值,使体验成为学生成长的助力,可采取如下教育策略:
1. 创设易于激发学生体验的教学情境
教学活动的成效取决于主体与教学情境相互作用的性质。因此,如何使教学双方与教学情境融为一体,引发学生对鲜明形象的感知和探究未知的激情,对整个学习过程产生浓厚的兴趣,是教学活动的起点。创设易于激发学生体验的教学情境,要求教师根据教学目标以及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和知识水平的需要,凭借一定手段,为学生创设充满美感和智慧的环境、氛围和学习情景,使之与学生的情感和心理发生共鸣,让学生在生动形象的情境启发下情绪饱满地和自觉自愿地投入到教学活动中,进行有效的学习。
2. 启发和鼓励学生主动体验
体验生成于活动,通过亲身参与实践活动是获得主体体验的一个重要途径。与别人的说教相比,亲身参与活动所形成的体验要深刻得多。通过体验可以缩短学生认识世界和人生的历程,促进他们健康成长。
3. 重视学生的表达、讨论和交流
真正的体验应该是融知、情、意、行为一体的开放系统。学生个人的体验需要交往,需要与教师以及伙伴进行讨论和交流。学生在亲身体验之后,教师要提供平台,引导他们相互交流和启发,并在评价中将体验的结果升华。通过体验所获得的知、情、意、行等方面的成果具有个性化特征,学生还需要通过相互间的探讨与分享,进一步理清思路和进行反思,并将自身的体验内化。
4. 保证学习形式和手段的多样化
体验不仅含有混沌的直觉领悟,也含有理性的反思。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多种教学形式与教学手段,以帮助学生在丰富的教学情境中感悟生命价值和生存的意义,并使之内化,形成一定的态度、价值和信念,进而转化为教养,实现对世界与生命意识的整合。
5. 建立平等的师生对话关系
师生对话关系意味着师生之间的民主、平等、尊重、信任、宽容和爱。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不同体验,充分发挥他们的自主性,对他们的不同思想和不同见解能够宽容与支持。当然,教师不只是面向学生的说话者,更应该是理解学生的倾听者。教师要为学生彰显各自的生命力量和发展各自的创造精神提供一个广阔、融洽和自主的空间,让他们的心灵得以自由舒展,生命意义得以真正实现。
(本文节选自《教育探索》2009年第4期,作者单位:河南省教育科学研究所教育发展研究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