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 玲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教材中安排了25篇阅读课文,这些课文的题目都很好。近来,我重视了对文题的研究,觉得赏题对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很有帮助,特提出来和大家讨论。
1. 赏题训练。《轮椅上的霍金》能不能换成《霍金》?通过换题促进学生深入思考:题目中强调“轮椅上的”,表现出霍金身残志坚、百折不挠的人格魅力。是的,轮椅上身患绝症的霍金与他“科学巨匠”“宇宙之王”的身份形成了强烈的反差,形成了巨大的震撼力。因此,好的题目总是让人回味无穷。
2. 补题训练。例如《郑成功》《船长》《钱学森》《詹天佑》等课文的题目比较宽泛,可写的内容也很多。在学生整体把握课文后,可以根据课文内容和自己的感受,适当地补充题目,使题目更准确地指向文本内容和人物的形象。补充题目有三种形式:① 为题目补充主要人物。如《巴金爷爷给家乡孩子们的信》,这样不仅使题目更加完整,给学生一个整体的印象,而且便于学生整体地把握课文内容。② 根据课文内容,补充说明人物的特点,使之更加鲜明突出。如《舍己救人的船长》《杰出的爱国工程师詹天佑》等。③ 以副标题的形式,凸显课文的主要内容,突出表现人物的特点,升华文本所包含的思想感情,如《钱学森—— 一片丹心图报国》。
3. 拟题训练。可以尝试给课文拟一个新题目。如《詹天佑》还可以拟为《中国铁路第一人》《京张铁路之父》等。
4. 议题训练。有的文题生动形象,眉目传情。可以让学生议一议,培养他们的审题能力和对语言的感受力。如《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教师可问:“这个题目好不好?你认为好在哪里?从题目中你感受到怎样的思想感情?”另外,当学生会对一些课题有自己的不同看法时,教师可抓住时机,让学生思索,讨论,辩论,从而提高认识水平。
5. 猜题训练。教学中可以借助题目,激发学生的想象,引发学生的阅读期待,研讨景物的特点,领会文章的写作特色,还可以运用猜题的训练方法。如学生读题《青海高原一株柳》后可以发问:猜一猜“这株柳为什么能生长在青海高原上?这是一株怎样的柳树呢?为什么只有一株柳呢?作者为什么写这株柳呢?”再如,从课题《麋鹿》猜一猜麋鹿的样子,然后读一读课文中是怎样描写的,与你想象的是否相同?猜题训练,激发了学生的思维,激活了学生的想象,沟通了学生与文本的联系,使学生尽情地享受学习的乐趣。
6. 扩题训练。我们还可以根据题目的特点采取不同的策略。如《负荆请罪》是个成语故事,题目精炼。可开展扩题的训练,即根据题目说一说故事中的人物以及故事的前因后果,就成了课文的主要内容,这样可以帮助学生准确地概括课文的大意。《观书有感》这个题目意蕴深刻,教师可采用辨析课题的方法:《观书有感》中,诗人观书了吗?“观书”是什么意思?从诗句中思考、分辨“书”和“方塘”,“活水”和“知识”的关系,从而懂得题目中“观书”的含义,领略题目的“点睛”之美。
赏题训练也可在整册教学结束后进行,让学生“回头看”:你最喜欢本册教材中的哪一个课题?为什么?在反复的阅读、思考、筛选中提高学生的审题能力和语言鉴赏力,从而提升学生的语言素养和认识水平。
(作者单位:新沂市马陵山镇中心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