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小平
当下的教育,不能说没有真诚,只是其涵盖的层面还甚为单一和肤浅。学生对我们心怀戒备,不愿主动问好,没听懂的内容却偏说“懂了”。这些问题都已说明现有教育的真诚是值得去完整的。不完整的真诚,必定带来不完整的教育。
日前,央视栏目《人与社会》“硐天探秘”专题介绍了浙江温岭长屿镇人靠山吃山、世代采石为生的故事。自南北朝以来,长屿人从山顶往下呈葫芦状开口,顺着岩石的机理,靠一钎一锤的凿击,在山体腹内取出了上亿立方的石材,而山上的植被却一直都郁郁葱葱。依势取石留下的石硐风景,虽由人作,却宛若天成,每年都会吸引多达90多万人次的游客去那里观光和旅游。如今,当地居民已不再需要上山采石维持生计了。虽然还是“靠山吃山”,可他们非但没有把山“吃”光,而且还“吃”出了人文价值。
该故事蕴含的道理对教育真诚的完整不无启发意义。以敬畏的态度创造性地改造自然的过程,同时被改造的还有人类自身。如果把对儿童的教育看作是一种“开发”和“改造”的话,那我们是不是在更多的时候以速度代表一切、发展的绝对化代表一切的态度,利用先进的手段进行“开采”呢?答案不言自明。我们往往不需要儿童在学习之外的思想呈现,只许他们做到从“不理解、不懂”跨向“理解、懂了”。而在孩子们那里,学习虽然是重要的事情,但不是全部。他们特别期待能与教师在“理解、懂了”之外或过程中有一些脱离认知的交流和对话,哪怕是暂时性的。于是,不可避免的情况出现了,教师期望学生有大人般的思维和言行,而学生却一直期盼着教师能有儿童般的思维和言行。
对待儿童必须摆脱成人间相互尊重方式的类推(成人认可的尊重方式在儿童那里未必能被接受),而应以“敬畏儿童”的观念为基点生长出纯真至善的尊重态度。也就是说,对儿童的了解和尊重,必须初始于对生命个体的一种敬畏之心,顺应儿童天性教化之,而非征服和支配儿童。敬畏儿童就是要本着“是生命就应获得平等、善待”的教育原则,把成人的心贴向儿童之心,反复推敲细节于应然。
每一个生命都值得期待。由于这样或那样的原因,每个班集体里都会有一些弱小者,教师应力排众议,让“保护弱小者”的真诚惠及本班中极易被放弃的学生,而不是脱离眼前实际要求向远处的人群做开去。
每一份善意都值得尊重。每每有陌生的面孔爽朗地说声“老师好”的时候,作为不同于父母的成人——教师有讲出“你(们)好”的准备和气度了吗?教师的积极响应,能让学生从内心确信彼此间的尊严存在,而非要在“第三者”身上或课本中去找寻佐证。
每一次评价都值得审慎。儿童是幼小、稚嫩的,但不是愚蠢的。在很多情况下,教师随意给出的“鉴定”(在学生眼里,确实如此)使得他们饱受煎熬、欲求解脱。比如,言过其实的评价,“批评使人进步”的简单思维,等等。
每一回承诺都值得兑现。“同学们,元旦快要到了,我们一起购买些活动用品,好不好?”“他提的这个问题很有意义,我们下次再进行研究,怎么样?”类似这些轻易做出承诺的教学话语,已经在课堂上充斥于耳,可真正去做了的有几人,又有几次呢?谨慎言行,兑现承诺应是教育真诚之根本。
原来,不少的教育问题都因忽视“敬畏儿童”引起教育真诚的缺失而存在着。用“每一……都值得一……”的方式关照每个言行之时,是消解虚伪、倡导真教育之时,也是推倒生命与教育之间的隔离墙之时。
敬畏儿童,让教育的真诚更完整,让活动中的人也更自由,并充满更多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