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兴文
一、真实学情的准确把握是师生交流走向深入的前提
“学情”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不同能力差异和特点的具体情况。把握住学情实际上就是抓住了教学的起点,也是走向教学生成的起点。每个学生之间都充满着差异。这种差异也是一种宝贵的教学资源,要想准确把握真实的学情,老师就要关照到学生的个体差异,充分考虑到不同层次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努力创造条件让学生在交流中展现丰富多彩的个人世界。依据学情进行师生交流,在学生理解不到位的地方点一点,使之深化;在学生理解有偏差的地方拨一拨,指正方向;在知识的关键处交流,扫除学习障碍;在思维的转折处交流,促进新知的建构。有了对真实学情的准确把握,师生交流才能使每个学生各取所需、有话可说,在交流中碰撞出独具魅力的智慧之美。
二、问题设计引领儿童向思维更深处漫溯
精心设计提问。师生交流的呈现虽然可以分布于整个教学过程,但最有思维深度、最有对话价值的交流主要还是在知识探究阶段。这时的师生交流是否深入到位,与探究题的质量有很重要的关系。教师在课堂上所提出的问题要给学生留有一定的探索空间,在这样的思维空间中,学生不断地产生认知冲突,不断地接受思维挑战,自然而然地就会积极参与讨论与交流,如果问题过小、过浅、过易,学生不假思索就能对答如流,不仅无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锻炼。而且会导致学生养成浅尝辄止的不良习惯。
层层递进追问。追问,能使学生思维的触角深入到问题的核心。师生交流中,教师要把握好问题链条的梯度。梯度过小。激不起思维的波澜;梯度过大,则又容易挫伤学生的自信心。教师要与学生一道拾级而上,由浅入深,由易而难,步步领略登临顶峰沿途的风景,往问题的纵深处探索。这样能有效避免学生思维流于表面,同时把课堂上生成的问题转化为学生发展的机会,让学生在学中思、在思中悟、在悟中得,以此提升思维层次,有效解决学生的认知冲突,达到对知识的深刻理解。
交流促进思辨。学生是在发展的。事物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决定了我们不能用一种眼光、一种模式去认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就是要在教师的引领下从不同角度、不同方面甚至是事物的反面去思考问题、提升认识。因此教学中教师的语言要重在方法的引导、角度的转换、思维层次的提升,引导学生展开对话。鼓励学生从“新”的角度去思考和批判问题,提出有个性、有创意的见解。教师要善于对学生散点式语言的合并归纳并引领学生逐渐转变思维及表达的方式。
三、关注生成资源。让师生交流充满智慧与挑战
耐心倾听,善于捕捉资源。师生交流的亮点,往往源于学生精彩的发言,倾听能及时发现课堂生成,能使学生感受到关注。课堂上有意识的倾听,往往能使教学得以升华。面对捕捉到的各种生成,有效的生成,我们要“放大”,让它更好地为达成教学目标服务:对偏离目标的生成,要“缩小”,巧妙化解,不让它干扰进程;对远离目标的无效生成,暂时“搁置”,在尊重学生的同时,或延时处理或弃之不理。
学会整合,积极提升资源。深入的交流是帮助学生合理建构知识体系的过程。学生交流的过程往往是诸多思维结果涌现的过程。教师应关注并及时捕捉学生在交流过程中产生的有价值的新信息、新问题,引导学生整合各类信息,帮助学生在理解掌握知识的过程中形成知识体系。引导学生通过反思来追溯探究过程、梳理信息,进而完善认知结构。反思是对交流过程的再思考、再审视。反思中,学生的思维可由“表层”走向深入,由“草率”走向“成熟”。
“师生交流”在大多数情况下是不可预设的,要根据课堂中学生的生成而生成。课堂环境的随时变化。使实际的师生交流活动表现出更多的独特性和灵敏性。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只有站在儿童的立场上,形成对师生交流的正确认识,才能将师生交流从肤浅引向深入,让我们的课堂教学波澜起伏,让学生真正体会到智力角逐的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