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丽娟
学生的需求可谓是多种多样的,也许为了同样的一件事或一个目标,不同的学生却有着不同的需要。即便是同一个学生,在不同的学习阶段也可能出现不同的想法。面对这样的局面,我们仅凭迎合是远远不够的。我以为,教学预设必须建立在理解和顺应学生合理需求的基础上,而对学生由此生成的新问题,教师要认真分析、改进行为、超越学生,在学生需求和教学目标之间找准切入点,丰富学生的感性视界、提升学生的认知水平、推动每个生命个体的快乐成长。
一位教师,无论在教学预设时,还是对待课堂生成时,你持有的教学态度将决定教学的方向。纵观我们的教学,无论是“情境教学”、“启发式学习”还是“讨论式学习”等等,教师在教学预设的时候。都尽可能地从学生已有知识基础出发,创设学生喜欢的、乐于接受的情境。这其中,大家已经有意或无意地在迎合学生的需求。教学中是否一味地迎合学生需求就是“基于学生”呢?我认为不是。迎合学生的需求只是最基本、最初阶段的态度和做法。迎合一定要把握好度。教学中,普遍存在一种现象,教师在目标制订的时候,不是将知识系统放在整个学年段来考虑,而是将知识按自己的理解一点点、一块块割裂开来。这样一来,实施教学的时候就势必出现学生没有任何思考和创新的机会。教师帮助学生将已有的知识和新学习的内容完全衔接起来。学生在这样的学习过程中,没有前期的知识构建,也就没有了活动之后的反思,既不了解我为什么要这么做,也不想探究我还可以怎么去做。久而久之,学生就习惯了一切按照老师的要求去做。
如果说。迎合是课改初期大多数教师所持有的普遍态度,那么“顺应”就是研究和实践中教师越来越认可的正确做法。在许多研究课上,我们都发现这样一个共性的问题——学生受年龄、知识水平和兴趣爱好的影响。很多时候他们的需要都停留在一些浅层次的感性认识上。如果教师一味地迎合他们的需要,教学的进程、目标都无法完成,学生的成长也受到阻碍。此时。教师要“顺应”学生合理的需求,将学生引导到更有效的学习当中。
教育活动发展存在多种可能性,首先是因为师生在活动中都是具有能动性的人。教师要使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通过参与激发学习的主动性和增强互动性,就必然会引出各种不同的甚至是错误的、幼稚的、不全面的问题和答案,就会出现动态变化的局面。但它却是学生具体、真实的认识水平和态度的表现,是由“教”转向“学”的不可缺少的环节。从教育最终目标是学生的成长来看,成长的实现是学生在教育活动中积极参与和构建的过程。教师能做的。就是顺应学生的需要。抓住朝向教育目标实现的“生成”,帮助、促进学生成长。
无论是“迎合”还是“顺应”。我认为其中教师的教学行为都显得很被动。我们强调要基于学生视界、要尊重每个学生生命个体的成长,绝不是否定教师的作用。教师如何在其中发挥好自己的主导作用,我以为,那就要“超越”学生需求。何谓“超越”,是指一个人能够突破自身的局限性及时空的限制,与时俱进地正确认识客观规律,掌握规律,并在正确判断事物发展趋势后做出科学决策的一种思维方式。如果说预设的时候我们强调要多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将知识结构和学生的认知结构有机的融合,那么,教学的过程,我们更加不能忽视的是注重学生的动态生成。不仅是学生需要,教师也需要常常问自己,为什么我要这样设计、学生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答案等等。只有这样,我们才会从表面的、感性的逐步上升到本质的、理性的认知上。
教学中,我们也曾抱怨过学生不会触类旁通、不能举一反三、不懂得灵活应用,可能责任不在学生,而是我们在处理课堂生成时缺失了“超越”的态度。当然,迎合、顺应和超越不是截然分开、相互对立的,它们之间存在着一定的联系。面对不同的学生、不同的阶段,教师要灵活处理,搭建一个个向上攀登的台阶,让每位学生都能享受个体成长的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