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丽娟
宽松和谐的人际关系在现代体育教学中显得尤为重要,它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激情,更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最终达到“以生为本,和谐发展”的教育教学目的,使学生身体素质、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得到进一步提高。
1 认真学习,提高教师自身素质
教师要认真研究大纲和新课程标准,研究教材教法,挖掘课堂潜力,最大限度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要注重知识积累,提高语言艺术使讲解生动形象,口令洪亮清晰,刻苦锻炼,发展技术技能,合理运用示范技巧,用灵活的教学内容和形式,因材施教的方法,用个性化的目标要求来反映和落实个人发展的需要。在统一性基础上发挥灵活性、创造性,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鼓励个性充分发展。勤于动脑,通过各种渠道向学生提供反馈信息,对突发事件能迅速作出恰如其分的处理,提高驾驭课堂的能力。能虚心听取别人的意见,不断总结经验,取长补短,改进教学,保持良好的心态,创设和谐氛围,上好每一节课。
2 不断提高,做一个“学者型”的体育教师
新课程对教师提出较高的要求,要求教师在不断的自我学习和反思中能等待、会分享,常宽容、善选择,巧合作、敢创新。就体育教师而言,更应该走在前沿,以人为本,当好“服务生”,打造学生健康的身心,从而为学生的智育发展提供保障。
3 利用学科特点,建立和谐师生关系
教师应尊重、宽容和平等地对待每位学生,尊重其人格,与学生建立良好的信任关系。教师应关心爱护每一位学生,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健康,公平地对待每一位学生,不厚此薄彼,要给每一位学生参与运动的权利。和蔼可亲的态度可感染学生,让学生感到教师谦虚可敬、平等待人,进而乐于接受教师的谆谆教诲。尤其是对于体育成绩不理想的学生,更要多鼓励、多关怀,切实帮助他们,绝不能呵斥、挖苦、歧视,要根据他们的体质差异相应降低训练难度和考核要求。对有疾病的学生或运动过程中受伤的学生要及时发现,及时采取有效的救护措施,课后还要继续跟进;对遇到每月特殊几天的女学生也要体谅照顾;而对一些偷懒或过于娇气的学生尽量不要当面批评,可用私下谈心的方式,循循善诱,耐心教育,纠正其体育思想。
4 体育教师要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树
立“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
你是谁?为了谁?体育教师要将增进学生健康贯穿于课程实施的全过程,确保“健康第一”思想落到实处,要树立“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始终把学生主动、全面的发展放在中心地位。要从观念上实现由“学生适应体育课”向“体育课适应学生”的根本转变,从教学行为上实现由“要我学”向“我要学”的课堂转变。营造和谐的体育课堂能唤醒和激活学生主动学习的动机,使之产生强烈的参与欲望,积极地投入到教学活动中去。
4.1 营造“人文化”的课堂硬环境体育课堂的硬环境包括场地、器材、设施、挂图等,这些硬环境是没有生命的,需要教师通过精心的设计将物化的环境“活”起来,呈现出浓浓的“人文化”气息,从而激活学生的内驱动力。
4.2 营造“人性化”的课堂软环境教师要尊重学生,放下架子,尊重、欣赏、宽容和平等地对待每一位学生,营造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如冬天天气寒冷,北风呼啸,上体育课学生有畏惧心理。这时教师要身先士卒,鼓舞斗志,激励学生不畏寒冷,挑战自我,带领学生进行慢跑热身,学生练习热情高涨,使课堂充满生机和活力。
5 和谐的体育课离不开教学设计的创新
传统的体育教学,以教师为中心,以运动技术的练习为主,以教材为内容,突出的是教师的作用,学生主体地位未能得以充分体现,忽视学生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发挥,新课程呼唤和谐的体育课堂,和谐的体育课堂离不开教学设计的创新,实践是创新的源泉,创新的基础是实践。例如进行投掷教学时,采用选择性的练习形式,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和兴趣,自主选择喜欢的场地和器材。练习过程学生可以自由变换练习的场地和器材,也可以自由选择练习伙伴,学生在选择中练习,在练习中提高,主动性得到提高。
6 搜索整理学生兴趣,采取正确引导
体育教师必须对所有学生的兴趣做一个先前的调查了解,归纳整理,根据学生的兴趣进行专项分组教学,一定要根据学校条件,做好引导工作,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尽可能地满足每一位学生的兴趣需要,使学生的学习愿望,在体育课上轻而易举地实现,从而达成和谐。
7 倾注爱心,赢得学生的充分信任
在实际教学中笔者发现了一个共性的问题,凡是学生喜欢的教师所教的功课,学生的学习成绩就相对较好。教师要想得到学生发自内心的喜欢、充分的信任,就必须真诚地向学生倾注爱心,关爱学生,这种爱心并非一般的爱,而是对学生健康成长的关注,是发自内心对学生的爱护,是对学生全面发展的一种高度责任。对待犯错误的学生,有时严厉的批评不但改变不了他的行为,反而会使他走得更远。
(作者单位:河北省乐亭县新寨高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