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春波
历史观和发展观是连在一起的,是可以投射的,因为历史是不能割断的。
历史观和发展观是连在—起的,是可以投射的,因为历史是不能割断的。在此过程中我们需要思考四对关系。
第一,政和企的关系,就是“看的见的手”和“看不见的手”的关系。目前,我国的政企关系实际上是不和谐的,而且无论是对国家、对企业的发展,都产生了巨大的制约和阻碍,因为这30年,政府基本上还是一直延用原先治理企业和社会的手段和方法,没有大的改变。过去在政府主导下,政府给予多大的空间,企业就有多大的发展。
而现在,企业挑战政府的管理能力,第一个表现就是企业的发展要求政府在治理上、理念上、政策上、制度方面都有新的调整;第二个表现就是企业的挑战者在腐蚀政府,腐败其实就是企业对政府的一种挑战,因为政府管制得太厉害了,企业只能通过其他方式寻找成长空间,这对政府来讲也是一个巨大的威胁。
那么政企关系应该如何建立统一呢?我们可以学习一下韩国和日本。不管是松下,索尼,在他们的核心价值观里都有一个“产业报国”。改革开放初期,中国企业其实也有一腔热血,包括长虹、华为、联想等等。当年的企业家像任正非、柳传志都经过文革的年代,产业报国的思想是发自内心的,而现在该如何协调政企关系,对于未来中国企业成长道路的设计至关重要。
第二,内和外的关系,即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的关系。中国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也开始提出国际化,但是现在看来是不成功的,或者说成功的案例极少。如果中国企业不“走出去”,不孕育出一批世界级的企业,中国在国际产业分工体系中的国际地位就会受到影响。
第三,对企业内部来讲,就是长和控的问题,长是成长,控是控制。改革开放30年,中国企业都在疯狂增长,野蛮增长,因为我们的外部环境、储备的动力、面对的机会太好,而实际上很多企业的素质、能力远远小于机会力量的拉动,包括股市、房市的疯狂。但是30年后回首再看,这种疯狂增长如果不能得到有效控制,也是很可怕的。企业的成长结构问题、战略定位问题、经营管理问题,对中国都是巨大的挑战。
第四,就是活和乱的问题。活是活力,中国的民营企业都有活力,但同时又很乱,表现在人员乱、制度乱、机制乱。所以我们看到了一个现象,那就是民营企业国企化,许多民营企业从内部活力、机制等方面,都在慢慢向国企演变。乱的问题包括战略、流程、制度,以及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