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

2009-11-17 02:46马映刚
甘肃教育 2009年21期
关键词:专业发展深度学习教师

马映刚

〔关键词〕 教师;专业发展;深度学习;

教育反思

〔中图分类号〕 G451〔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09)

11(A)—0009—02

我国教育的重点在农村,难点也在农村,要提升我国教育的整体水平,就必须在提升农村教育水平上下功夫,要提升农村教育水平,就必须下大力气促进农村教师的专业发展。那么,如何促进农村教师的专业发展呢?

一、进行深度学习

教师专业发展的核心是专业,目标要求是发展。“专业”应该包括教育和科学两大层面,不论是哪一类的“专业”,其基本特征是“发展”,没有发展,就不可能有专业,“发展”的道路千万条,归根结底就是不断地进行深度学习。

什么是深度学习?上海师范大学黎加厚教授对此有过具体的定义:“深度学习,是指在基于理解学习的基础上,学习者能够批判性地学习新思想,并将它们融入原有的认知结构中,能够在众多思想间进行联系,并能够将已有的知识迁移到新的情境中,作出决策和解决问题。与那种只是机械地、被动地接受知识,孤立地存储信息的浅层次学习相比,深度学习强调了学习者积极主动的学习和批判性的学习。”

教师的学习与教学,有着天然的本质联系。可以说,学习是教师职业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方式,没有好的学习,一定不会有好的教学。教学,必须从学习开始,在学与教的关系上,学是第一位的,在教师所担当的角色中,学习者是最基本、最基础的角色。中国传统文化中教学相长的首要含义也是指教师的教与教师的学相互统一,在此基础上,才有后人所衍生出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相互促进的含义。因此,教师要将深度学习变成自觉行为,当成专业发展的权利予以自我保障和维护。现实中有许多教师认为,教与学是矛盾的,因为教学使自己无时间、无条件、无精力学习,其实这是一个误解。教与学有时在时间上的确是矛盾的,但在性质和目标上是一致的。对于教师来说,教学就是学习,学习也是教学,教师教学的生涯也是教师终身学习的历程。

教师学习不是单纯的自我完善与成长,而是为了更加有效地促进学生学习。教师职业存在的内在依据是学生学习与发展的需要,教师教学不仅要使学生学会,更要让学生会学,这就要求教师必须成为学习者。迈克·富兰在其著作《变革的力量:透视教育改革》中这样说道:“当教师在学校里坐在一起研究学生学习情况的时候,当他们把学生的学业状况和如何教学联系起来的时候,当他们从同事和其他外部优秀经验中获得认识、进一步改进自己教学实践的时候,他们实际上就是处在一个绝对必要的知识创新过程中。”这种知识的创新过程其实就是最具实质意义的深度学习。

二、进行教育反思

教师专业的自主发展通常是从教师对自己发展现状的反思开始的,没有教师的自我反思,就没有教师的专业发展。叶澜教授曾说:“一个教师写一辈子的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多年的教育反思就有可能成为名师。”

什么是反思?在中国古代文化语境中,“反思”的概念非常接近儒家的“内省”,指通过心灵的反省,实现对自己思想和行为的认识、批判和超越,提升个体心灵的境界。西方教育家杜威把“反思”定义为:“对某个问题进行反复的、严肃的、持久不断的深思。”

教育反思是指教师运用理智的力量对自身曾经或正在经历的具体教育情境和事件进行反省和思考,以期获得对专业活动的教育学意义的理解。

教育反思包括三个层面:其一是教学技术层面的反思,主要关注教师达成教学目标的方法和手段的合理性和有效性问题;其二是教育背景层面的反思,指教师对教育目标和教育行为的理论假设进行分析,从理论系统中发现教师教育观念的瑕疵和缺陷;其三是社会超越层面的反思,指将教育活动纳入广阔的社会背景中,将道德和伦理标准整合进行教育实践,从应然状态的教育理想反思实然状态的教育实践,通过质疑与批判实现对当下教育的超越。只有当教师开始追问教育的终极目标时,教师才真正成为教育的反思者、研究者。

1. 在案例研究中反思。教师进行案例研究就是把教育教学过程中发生的事件用案例的形式表现出来,并对此进行分析、研究、探讨的一系列思维加工过程。案例研究可以帮助教师检查自己的思想行为,帮助教师成为研究者,借助研究解决教学实践中的问题。案例研究是把自然情境下发生的真实事件作为研究的第一手资料,是在自然、真实的情境中展开研究。

参与案例研究的教师首先把实践中发现的问题以及处理问题的全过程写成案例,进而围绕案例进行研究,然后形成案例研究报告,最后通过对特殊案例的分析取得新的发现,或通过对同类案例的研究,概括出一般性结论。案例研究的基本环节是:案例描述——案例分析——案例归纳——新案例的创设——专题研究。案例研究是对“真实记录”进行分析研究,从中寻找规律或问题根源,进而寻求解决问题和改进工作的方法,或形成新的课题。它是教师专业素质持续发展的过程,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

2. 在课堂实践中反思。教师的教学研究只有在课堂上才能显示其价值。教师的教学行为是教师专业的外在表现形式,是教师专业的载体。在教师的专业生活中,课堂是其发挥专业影响力的基本场所,可以说,教师的职业生命是在教室里生长和度过的,教师的专业水平只有在对课堂研究的基础上才能获得提高。有人将教师的成长总结为经验与反思的结合,教师要提高教学水平,一方面要学习先进的教学经验,另一方面要对自己的课堂活动进行反思,并总结出属于自己的教学经验。

我们发现,在绝大多数情况下,同一教师在不同的场合讲授同样的内容,他所采用的教学方式并不完全相同,这说明教师对自己的课堂教学进行不断的反思。课堂教学的反思包括对教学目标的反思、对教学过程的反思、对学生发展的反思等,当反思积累到一定量时,教师对教学活动中的某些问题就形成了比较成熟的认识,积累起相当的教学经验。如果这一过程以教学研究的方式加以延伸,教师教学就会由感性上升到理性,形成新的认识和经验,新的认识和经验作用于今后的教学实践,以教学水平为核心的专业能力就获得了发展。

猜你喜欢
专业发展深度学习教师
最美教师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MOOC与翻转课堂融合的深度学习场域建构
大数据技术在反恐怖主义中的应用展望
教育生态学视野下高职院校学生管理队伍专业发展的几点思考
圆我教师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