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高职生中国文化“失语”现象的调查与研究

2009-11-13 03:54
职教论坛 2009年24期
关键词:失语跨文化意识交际能力

王 录

摘要:近年来,虽然我国大学英语教学中的文化教学得到了重视,但我国大学生特别是高职生的中国文化“失语”现象已引起了社会各界特别是教育界的广泛关注和重视。改变这一现象已迫在眉睫。通过对中澳合作高职专业学生的测试和问卷调查发现,尽管管总体上二年级学生明显好于一年级学生和三年级学生,大多数受试者能较好地用英语表达我国传统文化,但中国文化失语现象明显。从而导致了跨文化交际的障碍。针对这种状况,根据收集的数据从跨文化视角分析了“中国文化失语”主要现象。并提出必须从改革应试教育、提高大学英语教师跨文化素养、调整课程设置与教材内容等方面采取有力措施,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以适应我国经济和社会快速发展对跨文化人才的需求。

关键词:跨文化意识;交际能力;中国文化“失语”;对策

基金项目:本文系由上海第二工业大学项目“中澳高职培养模式效果研究一以上海第二工业大学为例”资助。项目编号:G1208002(2008年5月)。

作者简介:王录(1963--),男,上海第二工业大学国际交流学院副教授,管理学硕士。研究方向为教育管理、跨文化交际。

中国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7518(2009)24-0055-04

一、“失语症”与跨文化交际

2000年10月《光明日报》载文《中国文化失语:我国英语教学的缺陷》,其中报道:“由于社会语言学、文化语言学、语用学与跨文化交流等学科的兴起与发展。外语教学‘不仅仅是语言教学,而且应该包括文化教学这一理念,已逐步成为我国外语界的共识。加大外语教学的文化含量,已成为我国外语教学特别是英语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这是非常值得欢迎与肯定的。然而,纵观我国多层次英语教学,在增大文化含量上却有着一种共通的片面性,即仅仅加强了对英语世界的物质文化、制度习俗文化和各层面精神文化内容的介绍,而对于作为交际主体一方的文化背景——中国文化之英语表达,基本上仍处于忽视状态。”迄今为止。我国学术界已有百余篇论文对这个问题从英语写作。英汉互译、文化教育等方面进行了分析讨论,论述了“中国文化失语”的危险。但从跨文化视角对高职专业学生进行实证研究尚属空白。本文采用问卷调查形式。结合《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2004)(以下简称《要求》),从跨文化视角对高职专业学生使用英语表达中国文化的“失语”现象及必须采取的对策进行分析、探讨。

“失语症”(aphasia)一词源自希腊语a(not)和phmmi(to speak),意即“不能说话”,原意指由于大脑损伤使患者无法用语言表达自己思想的现象,为了帮助病人恢复健康。人们展开深入研究,试图了解人类的语言生理机能。现在“失语症”已经突破了医学界限,产生了更多的引申含义,可用来描述生活中形形色色的语言及理论“遗失”现象。如:“中国文论失语现象”、“汉语失语现象”等。本文所指的中国文化“失语”是中澳合作高职专业英语学习者在跨文化交际中无法用英语对中国文化相关内容进行表达的现象。

跨文化交际是指与来自不同国家、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之间交际的过程。社会语言学家D,Hymes在20世纪70年代就提出交际能力学说,他认为“语言能力是交际能力的一部分,交际能力由四个部分组成”。即:形式是否可能:实际履行是否可行;根据上下文是否恰当;实际上是否完成。即“什么时候,什么场合讲什么话。以及对谁讲与怎样讲(Who speak what to whom and when)的能力”。其基本特征是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在互动的过程中进行交际、互通信息、交流情感。如果交流的一方完全放弃他所代表的文化身份和文化内涵,这必然会影响到交际的必要性和交际过程的互动性。后人不断完善发展交际能力学说,概括起来包括下列五方面的内容:语言——指掌握语法知识;功能——指运用听、说、读、写四方面的能力:语境——选择与所处语境相适宜的话语;交际者之间的关系——根据对方的身份、地位、社会场合,说出合乎自己身份的话语:社会文化知识。这其中后三个方面综合起来就是一点——语言得体性。交际能力培养的目的是使学习者在与对方交流中,根据话题、语境、文化背景讲出得体、恰当的话。

二、调查的实施

(一)调查对象

本次调查于2008年10月在上海市某高校中澳合作高职四个专业的2008级(一年级)、2007级(二年级)和2006级(三年级)部分学生中随机进行。他们大多学习了十年以上的英语,入学后一、二年级的英语听说课由澳大利亚外教授课,专业基础课由中方教师采用双语授课,自第四学期开始的专业课全部由外教授课。大多数学生已经形成了自己的学习方法,学习积极性较高、动力较大、投入较多,英语表达能力处于上升期,对其进行调查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此外,集中的上课时间保证了问卷的正常发放与回收。

(二)研究目的

在英语学习过程中,如果过于重视母语文化的负迁移作用而淡化其重要性有可能导致交际失败。因此,本课题试图调查受试者对中国文化的英语表达能力、在英语学习中的文化意识和对中国文化的态度。

(三)研究的问题

本次调研主要研究:(1)中国文化英语表达能力是否欠缺;(2)中国文化知识及英语文化知识是否平衡;(3)中国文化失语症的表现如何。

(四)研究工具

调查分别采用问卷调查和测试形式进行。问卷主要是采用了选择题的形式,了解学生在英语学习中的文化意识和对中国文化的态度,由与他们学习和生活密切联系的词如三校生、补考、减负、户口簿以及中国传统节日如春节、元宵节、端午节、清明节、中秋节和重阳节共10个组成,要求学生写出英文表述,每个1分。这些词和节日名称具有浓郁的中国文化特征,其名称翻译的准确性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他们对于中国文化的了解程度及英文表达能力。调查利用课外时间随机发放问卷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现场独立作答。共发放问卷318份,其中一年级70份(2个班),二年级123份(4个班),三年级125份(4个班)。为确保问卷的有效性,测试部分要求用英语闭卷独立完成。最后全部回收且有效。

三、结果分析与讨论

由表1可知,首先。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代表的一些重要节日名称的英语表达对于高职学生难度较大。在六大传统节日的名称英译中仅“春节”和“端午节”两个节日的正确率超过了半数。“重阳节”的英译正确率最低,反映了很多学生热衷于过“洋节”,甚至不知道该节日的存在。从整体看,学生对于中国传统节日的英文表达能力非常薄弱。其次,出乎意料的是,总体上二年级明显优于一年级和三年级,究其原因主要是经过了两年的大学英语学习,以及外教的英语听说课训练。使他们的英语表达能力有明显提高。而一年级学生由于是第一学期。在英语词汇和表达方面有待提高;三年级学生

由于进入了紧张的专业课学习阶段,虽然也经过了和二年级相同的英语学习阶段,但遗忘的较多。调查中反映出来的学生用英语表达中国文化能力的欠缺,说明“中国文化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受到了明显的忽视”,反映了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虽然二年级与一年级相比,正确表达中国文化的能力在逐步提高,但总的来看,所有受试者该项能力都相对较弱。交流是学习语言的主要目的,交流本身是双向而不是单向的,交流的进行意味着吸纳和传播两者不可或缺。跨文化交流是双向的交流,从宏观上说,决不是一方向另一方“一边倒”式的学习。因此,在英语语言知识掌握牢固的同时,应该提高用英语表达本土文化的能力。

问卷由对英语学习的目的、英语教学中文化教学的看法、教材的选择、课外阅读的内容、对跨文化交际的理解及与外教交往时的困难等六个方面的20个选项组成,注重了解学生的文化意识和对中西文化的态度。调查表明,三个年级中虽然有32.2%的受试者认为自己学习英语的目的是满足跨文化交际的需要,但存在着对跨文化交流的片面理解。39.1%的人认为缺乏对对方文化的了解是造成与外国朋友交流困难的原因,只有11%的人认为对双方文化了解有助于跨文化交流。问卷还反映受试者虽有一定的中国文化意识,但不能将两种文化平等对待。43%的受试者认为英语学习过程中应注意吸收目的语和本族语的文化知识,34%的人承认缺乏用目的语(英语)表达我国传统文化的能力,但58%的学生认为英语应按照目的语的语用规则:39.2%的人认为要接受外来语语言与文化就必须尽力减少本族文化的影响:30%的人认为英语教材应体现目的语文化,而只有9.1%的人认为应体现本土文化:37%的人认为英语阅读应以介绍目的语文化为主,7.9%的人认为应以母语文化为主。由此可以看出,认为目的语文化优于本族语文化观点的大有人在。这不利于培养学生的爱国热情,不利于把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向世界传播,不利于中国走向世界。

结合测试和问卷的结果可以看出,英语学习者确实存在着中国文化失语现象及对中国文化用英语表达的欠缺。由于外语教育中的文化教学长期以来被片面理解为目的语文化的导入。目的语文化几乎被看作是文化教学的全部内容。课文所选内容多从国外报刊,杂志摘录,语言中处处透着英美国家的文化气息。学习者平时几乎没有接触有关英文版的中国文化介绍,很少有人阅读本国出版的英文书刊,欣赏英译中国文学作品。教师在课堂上也主要讲解西方文化,母语文化未引起足够的重视。甚至完全被忽略。长此以往。学生会逐渐丧失立足于本土文化的不断自我发展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一旦进入真正的跨文化交流环境,自然出现文化失语现象。

四、对策

(一)改革英语应试教育。转变思想观念

测试是教学的重要环节,不但是对教学和学习的重要反馈,也是对教与学的暗示和“反拨”。重视技能测试的同时加强知识型课程的测试。就会强化知识型课程的教与学。如果把《要求》和原《大学英语教学大纲》(1999)(以下简称《大纲》)比较就会发现,两者的显著不同除去在教学性质和目标中由“读”是第一位。转变为“听说”第一位,以及《要求》对大学英语教学做出明确定义,强调应用技能、学习策略和跨文化交际3项内容,教学理论的指导和多种教学模式和手段之外,《要求》还对统一的教学测试做作出了显著修改。规定:“学校可以根据《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中一般要求。较高要求或更高要求单独命题组织考试,也可以实行地区或校际联考,也可以参加全国统一考试。”,这就打破了四、六级考试这一原来的统一考评标准。此举对高校英语教学的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然而。对四六级统考进行改革并不意味着这场讨论的终结,因为其意义并不限于这些统考。统考是一根高校英语教学测试的指挥棒,必然上行下效。所以。这场争论揭示了这样一个事实:中国的英语教学测试已经走入迷途。我们必须转变思想观念,重新整理思路。重视对祖国文化的英语表达教学,采取措施真正培养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

(二)提高英语教师的跨文化素养。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

随着社会对外语运用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外语教师承担着语言教学与文化传播的双重任务,肩负的责任也越来越大,社会和时代对教师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课堂教学一直是我国学生学习外语的主渠道,在英语教学中注入中国文化,教师不但应有深厚的语言功底,还必须具备较高的文化素养和很强的跨文化意识。要求外语教师具备用英语传播中国文化的能力,才能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的敏感性,引导他们树立文化交流的平等意识,培养他们对外来文化的宽容态度,以使他们在日后的外事交流中不辱使命。为此。英语教师只有不断加强自身的业务学习,提高自己的人文素养和跨文化交流意识。才能担负起这一重任。

(三)增设“中国文化”课程,调整教材内容

诚然,以英语文化为背景的学习材料对学生掌握纯正外语大有裨益。但是,多年来我们在外语教学内容的安排上使中国文化空白的做法是短见的。我们学习外语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一味地吸收外来文化。也是为了传播我们自己的文化。如果我们自己都不会用英语表达自己的文化,又何以让世界了解中国,了解中国文化呢?有些学生英语知识相当丰富,可以毫不费力地与外国人交谈,然而,当外国人要他们讲述一些中国文化时,他们却往往不知所措。一方面。可能是因为他们对自己的文化知之甚少;另一方面,是因为他们不知道如何用英语去表达自己的文化。

教材方面,事实上。我国各类英语教材虽多,但有关中国文化的教材却几乎没有:没有系统地可供教师参考的教材和资料,也很少有这方面的资料可供查阅。这就使得学生在课堂上接受不到这方面的“浸染”。用英语把中国文化准确地表达出来,竟成为大学生力所不及的事。结果是中国文化的传递随意性大,也不准确。这不能不说是我们课程设置和教材建设方面的一大缺憾。当前我们迫切需要在教学内容安排上把中国文化、中西文化比较等内容包括在内,以填补跨文化交际中中国文化的空白。

(四)了解中国文化的精髓,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

在英语教学中。要导人中国文化,首先应弄清中国文化的精髓是什么。中国文化上下五千年,源远流长,灿烂辉煌。以全球视野来审视中国传统文化,就会发现中国传统文化有着独特的精神内涵:其“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克己为人的自我牺牲精神。其“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忧患意识,其倡导“万物一体、天人合一、世界大同”的宽容精神,其对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的探索精神,对现实社会的关注和对人伦关系协调的重视,以及其强调“和而不同”的思维方式等等,这些对世界文化交流、对先进文化的形成都有很强的借鉴作用。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如能有意识地导人中国文化、对中外文化进行细致入微地比较。让学生了解中国文化,掌握中国文化现象的英语表达用语,并以中国文化为自豪,仰仗自己深厚的语言和文化功底乐于向“老外”传播中国文化。

责任编辑葛力力

猜你喜欢
失语跨文化意识交际能力
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应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
大学英语教学中跨文化意识的培养思路
标准发音对英语学习的促进作用
运用情景会话构建高效的初中英语课堂教学
强权下的失语者
官员“失语”无异于“失位”
沉默的先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