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明智 金学兰
新的教学改革要求教学中要突出知识的形成过程。就地理教学而言,知识形成过程的质量取决于对地理事象发生发展过程展示的质量,而在这一方面。多媒体计算机的动画模拟有着不容忽视的优势。下面就从具有运动特征地理事象的教学方面,谈一谈多媒体计算机在地理教学中的几点优势。
对人眼不可感知的具有运动特征地理事象发生过程的动画模拟。对于那些比较隐蔽的事物,即那些人眼无法感知的地理事象,录像是不能进行记录的,多媒体计算机也不例外,但它可借助相关软件,通过编制动画的方法模拟这类地理事象。将其成因形象逼真地展现出来,有助于学生理解其发生发展的过程。如在火山链的成因上,录像仅能展示地表上能为人眼感知的呈一条线排列的一系列火山的图像记录。却不能动态地展示地壳的定向缓慢移动和地壳下岩浆的运动情况,而多媒体计算机的动画模拟功能就可以实现这一目的。
对发生过程时间跨度大的具有运动特征地理事象发生过程的动画模拟。如果某一地理事象发生全过程所用时间以小时、天或月为单位,录像是可以达到全程记录目的的。但当这一事象发生过程所用时间以年、十年、百年甚至亿年为时间单位的话,录像就无能为力了。对于这种情况,通过多媒体计算机的动画模拟来实现教学要比采用录像手段容易实现。如“背斜成山和向斜成谷”这一地理事象,其发生过程是一个上千甚至上万年的地质事件,录像的无能为力是显而易见的,而多媒体计算初动画模拟是完全百可能的。
对占据空间广大的具有运动特征地理事象发生过程的动画模拟。在难以记数的众多地理事象中,有许多地理事象的发生要占据相当大的地理空间。如地球的板块运动、地球公转、太阳系九大行星运动等等。面对这类事象,录像机的那只小猫眼是无论如何也做不到将其尽收“眼底”的,因而也就无法对这种地理事象进行全面完整的录像记录了,进而也就无法实现形象的具有动感的过程教学了。对于这类地理事象,传统的地理教学中都采用平面图、文字说明和教师口头讲解相配合来实现教学目的的。有时一个平面图是很难说明问题的,尤其是对于那些具有运动特征的地理事象来讲,往往需要多张平面图来配合教学,费时费力,教学效果又不一定很好。因为这些平面图只是某一具有运动特征地理事象发生过程中某一时刻的静态结果,而无法体现该地理事象发生发展的全过程。有时。太多的图像会适得其反,会把问题复杂化,反而加大了学生学习的难度,尤其是当教师口头表达能力差、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差时,教学效果则会更差。如在讲解地球公转与昼夜长短变化时,传统教学至少需要夏至日、冬至日和二分日三张昼夜分布图来讲解,这使得教师的任务较为繁重。讲解起来费时费力。如采用相对应的多媒体计算机三维模拟动画情况就大不一样了。该动画将抽象化为具体,复杂化为简单,形象生动,易于吸引学生的眼球,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短短的5分钟—10分钟内就“恍然大悟”了。既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教师教得轻松,学生也学得轻松,教学效果很好。
对微观的具有运动特征地理事象的模拟。发生空间广大的地理事象,因其“大”录像机无法将其完整记录,对于微观地理事象,录像机却因其“小”而退避三舍了,而多媒体计算机却“大”“小”通吃,毫无难意。如伟晶岩的形成,从桐关岩体受压、原有分子结构破解、分子移动、相同分子的集聚到微晶体形成直至伟晶体形成的全过程都可以进行榭以:再如水汽凝结成雨滴等。
综上所述,多媒体计算机在具有运动特征地理事象的教学上确有明显的优势,尤其是它对具有运动特征地理事象发生过程的模拟功能,大大地促进了地理教学的发展,既给教师减了“负”,又给学生减了“负”。这一点应当引起每位地理教师的重视,并充分利用这一功能,多修炼自己,不断发展这一特殊功能,使之更好的为地理教学服务。
(作者单位:平罗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