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教学手段 提高文言文教学效果

2009-11-12 03:59沈世勇
中国人民教师 2009年9期
关键词:文言文课文教师

沈世勇

许多中学生对深奥难懂的文言文望而生畏,学习兴趣不高。而许多中学语文教师在文言文教学中却又走进了一个误区:教师在教学中只向学生讲解翻译,学生只管记忆翻译和名篇。这种老化的没有互动、没有激情、满堂灌的文言文教学模式,既不能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也不能培养他们的审美情趣。要让学生学好文言文,就要求我们教师能从文言文教学的误区中走出来,努力提高自身的教育教学能力,改进教学方式,培养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笔者通过多年探索,认为必须强化以下几个环节的教学,才能使学生学习文言文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源动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相当一部分中学生,认为在现代社会学习文言文没有多大用处,对学习文言文缺乏主动性。教师就要注意利用教材的情感作用对学生的影响,深入开掘出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内容,揭示文言文的广泛社会功能,让他们觉得学习文言文很有益处,诱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如文言文是研究历史的重要工具,可以从中获取经验教训,更好地为现实服务,推进我们各项事业发展。文言文是弘扬我国优秀传统民族文化精神的重要载体。这些超越古今时空的精神正是通过文言文载体代代相传,至今仍在升腾激荡着我们的后生学子。文言文还是培养人们审美情趣和文学鉴赏能力的工具。诵读文言文可以时时激越浓郁的情愫,产生对祖国、对中华民族的无限热爱,无限依恋,从而形成深刻的爱国主义情感,并随时化作重振河山,抗击入侵者的力量。

对于那些在文言文学习上下了功夫花了力气,但效果总不够理想的学生。教师就要创造条件,激发对文言文学习的兴趣。教师要努力创设使学生有美感享受的情境,调动学生的情感,让他们融入到古人的智慧中,同时要充分发挥教材的美感作用,并辅之教师得当的教材处理和动情的朗读引导,恰当而富有启发性的提问,把孩子带入知识的海洋,情感的圣境,久而久之,学生的兴趣也就培养出来了。另外,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如组织学生讲故事,开展简单辩论会等活动,让学生主动积极理解课文内容。在活动中教师还要及时发现学生细微的进步,及时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和鼓励,并与同学们一起享受成功的快乐,在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基础上,教师辅以恰当的引导,才能达到由“要我学”变为“我要学”的效果。

二.多管齐下,引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这是语文课程标准对课文朗读的总要求。要在教学过程中落实这一要求就必须采用一些具体的有效的办法。要学好文言文,良策之一就是把“读”字摆在首位。先教师范读和领读,然后学生默读、诵读等乃是达成这一目标的有效措施。

1.教师范读和领读

文言文之所以读起来不顺畅,除了生僻字多且文中还存在许多异音字,难以认记之外,另一个原因就是有些长句子不容易确定它的停顿。这就使得范读和领读显得非常重要。通过老师的范读和领读,能使学生较快掌握文言文中的生僻字和异音字的正确读音,把握恰当的音节停顿,就能在短时间内把文章读流利,提高阅读兴趣。另外,“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必须建立在正确把握文章感情基调的基础上。通过老师满怀激情地朗诵感染并影响学生,有助于学生把握文章的感情基调,让学生在短时间内体会到文章的感情,并用有声语言表达出来。

2.及时指导学生诵读

古人云:“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可以说,诵读是学习文言文的一条正确、有效的途径,是学习文言文的一把钥匙。教师在通过范读和领读之后,再引导学生对照课下注释默读,在读懂课文的基础上,教师在教学中再指名朗读、组织齐读。读多了,要求背诵就水到渠成,且能理解大意。其所谓“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在理解的基础上反复读来读去,通过口、眼、手三条渠道,字、词、句自然而然地进入大脑,课文的内容和意旨,随之融化为学生自己的知识。

三.切合实际,教会方法,引导学生疏通文意

学生熟读课文之后,接下来就要引导学生疏通文意。语文大师叶圣陶告诫我们“教是为了不教”。因此,文言文教学也应“授人以渔”,教会方法,让学生终身受益。传统的学习文言文的方法,是教师逐字逐句地翻译,对号入座,学生一字不漏的记下,使文言文学习变得枯燥乏味,根本谈不上语感、意境,导致原文、译文的分离,其结果必是事倍功半。

所以,疏通文意主要采取让学生给注释搬家的办法。即有选择地把注释抄写到课文中被注释的字词的下面或一边。文言文中真正需要抄写的注释并不是很多,一个句子里面影响学生理解文意的词语一般不会超过三个,只要把这些词语的意思弄清楚了,整句话的意思就不难理解了。这种给注释搬家的方法,看起来费事,其实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学生抄写一遍比只用眼看印象要深刻得多,有助于记忆。生字词的注释就在这个字词的下面或一边,学生只要读课文就会看到,这样还充分调动了学生的无意注意和识记。

文言文的翻译,最基本的方法是弄通大意,规范语言。文言文翻译大致分三步走,首先对照注释,借助工具书进行直译;其次根据需要,适当调配词序;最后按照现代汉语规范要求,作出增补。让学生先看懂课下注释,在结合注释,自读提示的基础上,阅读并抄下自己不理解的字、词、句。然后借助工具书对自己不理解的字、词、句,进行自我解答,自主把握大意,并做记录,还可以通过小组讨论来解答各自在阅读过程中的问题。同时要求学生联系语言环境,用今天的话说出文言文一字一句的意思,还有不懂的地方,由教师答疑点拨。在此基础上,用现代汉语语法要求,引导学生增补、调配,就能达到疏通课文的目的。最后,学生在基本理解大意的前提下,进行有节奏,有感情的朗读。通过反复的诵读,使学生读清句读,读出语气、语调,准确传达出作者的思想与感情来。

在本环节的教学中,要放手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主动学习、探索”,培养学生“发现、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这样一种开放式的教学方式下,学生一定会对自己的自主学习效果满意,也会对文言文产生兴趣。通过这种自主学习,学生不仅提高了发现、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在不知不觉中受到了中华传统文化的熏陶。

四.引导分析关键字词句,综合比较,触类旁通

学文言文难,表现在诸多方面,如在实词方面,有一词多义,古今词义异同等等。我们在教学中要注意综合、比较、归类,使学生能举一反三。如《捕蛇者说》中,有两个句子出现“赋”,“岁赋其二”、“更若役,复若赋”,这两个“赋”的词性意义各不相同,前者是动词,征收的意思,后者是名词,赋税的意思。再联系复习旧知,《岳阳楼记》中也出现一个“赋”,“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句中的“赋”和前两种意思又不同,是一种文体,这样加以综合,使学生能一目了然,做成笔记,便于复习。我在教学中,只要碰到此类情况,决不放过。至于古今词义的异同,则把古义和今义加以对照、比较,加深印象。

文言文虚词教学更是难点,这就需帮助学生找出规律,促其牢固掌握。如出现频率很高的“之”字,情况比较复杂,常见的有:作代词用,可以指代人、事、物,相当于现代汉语的他(们)、她(们)、它(们)等;其次作助词,既可作结构助词“的”,有的时候无实在意义,可不译;三是作动词,这种情况不大多见。如“又离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辍耕之垄上”(《陈涉世家》),这就需特别当心。复习时这些知识须综合讲授,然后要求学生举例,这样就能达到掌握规律、巩固知识的目的。

五.引导学生展开联想,体验课文,感悟文章的思想内涵

疏通文意之后,是老师讲析课文,还是让学生诵读感悟?我认为新课改的方向应是让学生诵读,在诵读中想象与感悟。

对一篇文章的理解,能不能通过一讲一听完成?早在1978年叶圣陶老先生就对这一现象产生过质疑。现在有些老师上课还是十分看重自己的“讲”,与对这一问题的认识存在偏差有关。新课标中明确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既然这样,我们在教学中就应该尽量把时间还给学生,让学生在诵读实践中去想象、去感悟。

想象就是让学生在大脑中再现言语揭示的形象。这种做法不仅适用于写景状物的抒情类文章,也适用于叙事类文章。“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出。自非亭午夜时分不见曦月。”如果学生能在大脑中再现出一幅这样的画面:“群山连绵,山高谷深,水流湍急”,课文就用不着讲解了。晏子与楚王的对话,让学生想象一下人物讲话时的神态、语气,再模仿一下,表演表演,效果比起老师的讲析来可能要好得多。让学生在读中想象,不仅能够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还有助于学生文言语感的形成。

每一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特的生命个体,对于一篇文章都应有自己独特的解读与感悟。只是长期以来,我们做教师的把学生的这种权利给剥夺了,致使学生不敢说,不愿说,不会说。新课标强调阅读教学“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与理解”,我们就应该给学生留出感受、体验与理解的时间,让学生在读中想象,在读中感悟,在读中体验,在读中品味,在读中咀嚼。想象生动的情景,感悟深刻的哲理,体验丰富的感情,品味精巧的构思,咀嚼精美的语言。语文课真要能上到这个份儿上,那便是有了境界。学生的感悟也许不够那么深刻,体验也许没有那么真切,可这毕竟是从学生自己的智慧之树上绽放出来的花朵,虽显稚嫩,毕竟可爱。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不管采用哪种方法,都应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语文学习规律。文言文教学亦是如此,应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文本,在阅读实践中培养语感,形成能力,提高素养。

(作者联通:445017湖北省恩施市沙地中学)

猜你喜欢
文言文课文教师
文言文阅读专练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统编本初中文言文选文变化及教学策略
会背与会默写
文言文阅读练习
端午节的来历
背课文
秋天在哪里
美育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