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都良 王 菁
〔摘要〕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人的全面素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培养和造就高素质的创造性人才,是以心理健康为前提条件的。中小学生是自己心理素质的塑造者,应该把学生作为心理健康教育的主体。因此,进行中小学生心理自我教育是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中不可忽视的理念和行动,是当前学校教育面临的紧迫及重要的课题。
〔关键词〕中小学生;心理;自我教育;意义;有效性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684(2009)07-0004-04
心理自我教育是主体自我按照社会要求和自身心理发展的特点与需要,对客体自我自觉实施的心理教育。它是自我意识的最高级表现,是青少年学生提高自身心理品质、完善自己个性的重要途径。中小学生心理自我教育是指中小学生把自己作为教育对象,按社会的要求和自身心理发展的需要,发挥主体自我的能动性,主动求教,不断认识自我、设计自我、调控自我、完善自我,从而促进自己良好心理素质发展的活动。
一、中小学生心理自我教育的内容
1.自我认识
自我认识是自己(主体我)认识自己(客体我)。自我既是认识的主体,又是认识的客体。“人贵有自知之明”既说明了自我认识的重要,也表明了正确认识自我的困难。一个人只有全面正确地认识自我,客观准确地评价自我,才能确立合适的理想自我,并产生为实现理想自我而不懈努力、求得心理发展的动力和实际行动。自我认识既是中小学生自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自我教育其他几个方面的必要基础和前提条件。根据中小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可引导中小学生通过与他人比较、自我比较、审视自己的活动表现和成果以及自我反省等方式来认识学习中的自我、生活中的自我、游戏中的自我,发现自己的优势与不足。
2.自我悦纳
自我悦纳,就是在自我认识的基础上,个体对现实自我持积极认可和肯定的态度,平静而理智地对待自己的长短优劣、得失成败,以发展的眼光看待自己,既不以虚幻的自我补偿内心的空虚,自欺欺人,也不消极回避自身的不足,更不以哀怨、自责甚至厌恶的态度来否定自己。悦纳自我就是要喜欢自己,肯定自己的价值,产生自豪感、愉快感和满足感。在自我悦纳的基础上,培养自信、自尊、自强、自立、自主、自爱的心理品质,从而不断发展自我、更新自我。悦纳自我包括两个方面:
(1)积极地评价自我。引导学生积极地评价自己,这是促使他们产生自尊感、克服自卑感的关键。教师应引导学生明确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和缺点、长处和短处。对自己的长处要充分发挥,对自己的短处也要正确对待,既不能护短,也不因有某些短处、缺陷而灰心自卑。要让学生学会客观地分析自己的短处,扬长补短或扬长避短。一般来说,短处可分为两种:一种是可以改变的,如不良习惯、脾气不好、缺乏毅力等;另一种是无法补救的,如其貌不扬、身材矮小等生理缺陷,对此要面对现实,有勇气接受自己的缺憾。同时,应让学生明白某些方面的短处虽不能克服,但可以通过其他方面的长处得到一定程度的弥补,其中最关键的是要提高自己的内在修养,锻炼自己的优良品性。
(2)正确对待挫折和失败。教师应让学生明白每个人在学习、生活和成长发展过程中难免会有不顺心的事情发生,会遭遇挫折和失败,要教育学生正确对待挫折和失败,提高挫折耐力,认真总结经验教训,锻炼坚强意志,并逐步掌握对待挫折的有效方法。
3.自我完善
自我完善是个体在认识自我、悦纳自我的基础上,自觉设计自我发展目标,主动调节自己的情绪,控制自身行为,使个体全面发展以适应社会要求的过程。自我完善是个体自我教育最重要的方面,它是一个合理确立理想自我、努力提高现实自我的过程,也就是一个主动改变现实自我以达到理想自我的过程。
(1)自我设计理想自我。确立理想自我就是在自我认识、自我悦纳的基础上,按照社会的需要和个人的特点来确立自我教育的发展目标。
(2)通过自我调节、自我控制提高现实自我。分析自我、把握自我、提高现实自我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只有坚持不懈,持之以恒,才能使现实自我不断向理想自我靠拢,并最终实现理想自我。完善自我、超越自我是一个从“昨天之我”向“今日之我”再向“明日之我”迈进的“新我”形成过程。在这一不断提高、不断超越的过程中,中小学生的各种心理品质便得到了有效的发展。
二、中小学生心理自我教育研究的意义
1.中小学生的心理自我教育,体现了“以学生为本”这一教育的根本宗旨,有利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中小学生心理自我教育的主体是中小学生,而不是教师。当然,在这种教育中,也必须依赖教师的指导。正是为了进行有效的指导,所以才需要对此加以研究。中小学生心理自我教育研究的主体主要是教师,但中小学生心理自我教育的主体是学生自己。学生心理的发展教师可以加以引导,但不可替代。
在传统教育中,教育的目标可能是偏离甚至背离学生发展的。例如,有个教师当获知有外校教师将听自己的课后,预先告知学生说:针对课堂提问,若能回答,则请举左手;若不能回答,则举右手。实际上课时,教师只提问那些举左手的学生,而不敢提问甚至不管那些无法回答问题的学生。表面看来班级内人人都在积极参与教学过程(都举手了),且师生“对答如流”,但这样的教育,关注的是教师的“表演”,而不是学生真正的发展。类似这种现象,在当今教育中还时有发生。而中小学生心理自我教育,关注的是学生自身心理品质的提高和心理潜能的开发,目的是为了学生的发展,真正体现了当代“以学生发展为本”的主体性教育思想和教育的根本宗旨。因此,中小学生心理自我教育,不仅有利于学生目前的心理发展,更有利于他们未来的终身发展。
2.中小学生心理自我教育,符合人的心理发展的内在机制
从人的心理发展的内在机制看,社会环境、家庭影响和教师教导等因素只是一个人心理发展的外因,而个体的自我认识、自我活动、自我教育才是导致心理发展的内因。外因必须通过内因才能起作用。因此,心理教育不能只通过教师外部灌输心理知识、技能,而必须主要依靠学生的自我认识、自我体悟和自我实践 。
根据中小学生认知和情感发展的特点,中小学生的心理教育应少说教、多活动;淡理智、重情感。中小学生的心理教育,主要不是心理学知识的讲授,也不是教师直接向学生提供解决心理问题的“答案”,而是通过生动活泼的多种方式、多种手段,启发学生自己感知、领悟、实践。通过在教师引导下学生的自助和学生之间的互助过程,让学生产生认知和情感体验,并通过自身的实践活动提升自己的心理品质;通过与他人的交流与比较,找到自己与他人的差距,从别人那里获得心理启发和支持,进而明确提高和完善自我的方向;通过各种活动把握自我发展的机会,并通过活动锻炼自己的能力,获得成功的体验,满足自我实现的心理需要,促进他们人格的不断完善。心理发展的动力来源于学生现有的发展水平与学生根据社会要求确立的理想发展水平之间的差距。心理自我教育首先要求学生客观认识现实自我,并在此基础上根据社会的要求设计自己的发展目标即理想自我,通过发现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的差距,产生自我发展的心理动力,并规划自己的行为进程。中小学生心理自我教育,符合心理发展的内在机制和规律,是科学的、有效的。
3.中小学生的心理自我教育,体现了教与学的方式的转变
人既是主体性与客体性的统一,又是能动性与受动性的统一。在传统教育中,学生的学习是建立在客体性与受动性基础上的他主学习,强调的是从教师那里被动地吸取知识,而忽视学生内在的主观体验,使得学生的学习被外在力量所左右,扼杀了学生内在的主体性和能动性。而在心理自我教育中,学生的学习是建立在主体性和能动性基础上的自主学习,体现了学习者的自主性、独立性和反思性。自主性是自主学习的基本品质,反映了学生对学习的一种内在需要,这种需要,既表现为学生对学习感兴趣,又表现为对学习负责任,把学习真正当成是自己的事情加以对待。独立性是自主学习的核心品质,每个学生都有一种独立的要求,都有一种表现自己独立学习能力的欲望,学生独立学习的愿望和能力得到发展,教育的目标也就达成了。反思性是自主学习最典型的特征,自主学习要求学生在元认知的基础上,对为什么学习、能否学习、学习什么、如何学习等问题有自觉清晰的意识。表现在学生对学习的自我计划、自我检查、自我调控上,即在学习活动之前,学生能够自己确定学习目标、制定学习计划、选择学习方法、作好学习准备;在学习活动之中,能够对自己的学习过程、学习状态、学习行为进行自我观察、自我审视和自我调节;在学习活动之后,能够对自己的学习结果进行自我检查、自我总结、自我评价和自我补救。自主学习实现了由他控的被动学习向自控的主动学习的转化,也就更有利于学生的自主发展。
4.中小学生心理自我教育,体现了新课改下教师的角色与地位
在传统教育中,教育过程以教师为中心,教师以道德的裁判、知识的拥有者自居,其任务是“传道、授业、解惑”,扮演着道德的“传播者”、知识的“传授者”和学生问题的“解决者”角色,教育质量的高低好坏主要依据教师个人的素质及其表现,教师在教育过程中扮演着“演员”的角色。而在自我教育中,教育过程以学生为中心,教师的任务是引导、帮助、鼓励学生进行自我教育与自我学习,教师扮演着学生道德发展的“向导”、知识学习的“促进者”、问题解决的“顾问”角色;评价教育效果的好坏不是主要看教师个人的表现,而是应该看全体学生的活动表现及其发展状况。因此,在心理自我教育中,教师扮演着“导演”的角色,而学生才是活动与发展的“主角”。
5.中小学生心理自我教育,体现了新课改下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
在传统教育中,教师往往把学生当作什么都不懂或知之甚少的“孩子”或承载知识的容器,无视学生的需要、特性和所拥有的潜能,无视学生的自主性、选择性和创造性,师生关系是专制的、单向的命令与服从关系,在心理教育中,这种关系又往往表现为单向的心理学知识的授受关系。而在心理自我教育中,教师要使自己处于与学生平等的地位,自觉地意识到并使学生意识和体验到师生双方在人格上享有同等地位,教师理解学生的各种不同的需要,尊重每个学生的特点,充分重视学生所拥有的巨大潜能,与学生建立的师生关系是平等的、双向的交流与合作关系,采取平等、宽容的态度,积极引导、鼓励学生大胆敞开心扉,敢于暴露问题并善于解决问题,使学生对自己的发展充满自信并最大程度地发挥自己的潜能。
三、中小学生心理自我教育的有效性策略
1.创建中小学生心理自我教育的阵地,注重心理健康教育的自助性和互动性
学生具有潜在的心理自我教育的意识和能力,关键在于教育者是否创设了有利于潜能释放的良好环境和条件。
(1)开辟交流阵地。同龄共振效应告诉我们:人与年龄相同或相仿的人交往,更容易受他人影响,使自己的言行与同龄人趋于同一。学生之间年龄相仿,相似体验多,共同语言多。开辟阵地,让他们多一些交流机会,对心理自我教育有积极的促进作用。我们通过开通“网上热线”,设“悄悄话”信箱,编校报,让学生在纸上、快乐室、开心网站中相互交流,倾诉痛苦烦恼或传达愉快之情,交流心理自我教育的体验和收获,在积极、愉悦的互动中促进心理自我调节。我校的“心理论坛”受到了高年级学生的青睐。“上课不敢举手发言怎么办?”“爸爸妈妈总不让我出去玩,我该怎么办……”论题一公布,学生们利用上网的时间各抒己见:“不用怕,只要是认真思考了,即使说错了大家也会为你喝彩。”“和爸爸妈妈好好谈谈,让他们相信你能处理好学习和玩的关系……”由此可见,教育并非教师的专利,让学生不再依赖教师,可以自主教人、教己,那才是真正的教育。
(2)开辟研究阵地。心理自我教育强调学生的主动参与,我校成立了学生心理教育小组,都由心理素质好、心理辅导能力强的学生竞聘上岗,他们成为开展互动型辅导和心理小研究的主体,小研究员具有关心同学、辅导他人的热情和开展小研究的兴趣,年龄的相仿和共同的学生角色,使他们对心理问题的了解减少了中介环节,这是他们的优势。但他们也存在着必要的心理学知识的缺乏和研究方法的主观化等不足。因此,教师“扶一扶”“点一点”是保证“学生研究”具有科学性、有效性的前提,每周1~2次的培训,填补了学生心理知识和方法系统的不足。留心的观察、广泛的交往使小研究员们及时捕捉到有价值的研究小课题,进行调查、分析,探索对策,写出相应的心理小论文,对同学中已经存在和可能存在的心理问题,寻找办法,进行有效辅导。
2.以学生为本,以学生心理健康的可持续发展为本,兼顾心理健康教育内容的预设性和生成性
心理自我教育既是心理教育活动,又是自我教育活动,是学生把自己作为教育对象,按社会要求和自身心理发展的需要,发挥主体自我的能动性,主动求教,不断认识自我、设计自我、调控自我、完善自我,从而促进自己良好心理素质发展的活动。因此,我们认为心理教育的内容设计,不应以知识为出发点,过于重视心理健康知识体系的完整性和科学性,而应以人为本,把出发点和落脚点都集中在丰富多样的生命主体学生身上。
(1)学生的生活世界和心理需要是心理健康教育内容的源泉。研究表明:与学生的切身生活、实际需要相关的内容,易激起学生的学习兴奋点和情感共鸣点。心理健康教育内容与现实生活的短距离和“零距离”,有助于唤起学生的体验,使心理教育真正触动学生的心弦。同时,也使学生更能找到“迁移点”,将正确的心理认识、调节方法和能力运用于生活,在实践中自我调节、自我完善,成为真正能教育自己的主体。为了增强心理健康教育内容和学生生活的相关性,我们建立了班主任与学生“每日谈话”制,学生在宽松的氛围中与教师谈自己的家庭和课余生活,谈自己的欢乐和烦恼,教师在聆听和交流中对学生的心理需要和生活状况了解得更加全面、真实,为设计心理自我教育内容提供了丰富而鲜活的感性材料。同时,教师也通过观察法、调查法、作品分析法即主要指学生的心理周记、作文等途径把握学生的心理动态,相应设计富有针对性的活动内容。
(2)让学生参与编写、修改心理自我教育手册。心理自我教育手册是我校的心理教育教材。我们觉得,只有能被学生接受和喜欢的教材才是具有真正意义的教材。我们根据当前学生的心理素质培养与发展目标,结合学生心理发展方面存在的共性问题和心理自我调控与发展的重点,设计了《学生心理自我教育手册》,为有计划、有层次地落实心理自助辅导提供了内容上的保证。但学生的心理水平具有差异性与发展性的特点,这就决定了心理自我教育内容在具有一定的预设性的同时,更需要具有动态生成性。因此,《学生心理自我教育手册》这本书留给师生广阔的空间,意在让教师联系学生实际,敏锐地洞察学生的突发性心理问题,在预设的辅导内容中灵活地选择、重组或增加内容,创造性地设计辅导过程和方法。这本手册采用了对话、交流的编写方式,有让学生自主阅读、倾听、观察等预设的内容,更有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自由倾诉、交谈、填写的内容。《手册》从酝酿到印刷的过程中,我们始终把学生作为作者、编者,师生一起探寻、筛选、整合心理健康教育内容,创造性地设计更有效的内容呈现方式。学生是《手册》的第一读者,根据他们的意见和建议,语言转换得更儿童化,更多样化。我们一边试用,一边广泛征求意见、修改完善。力求能保持它的鲜活性和生成性,使之更贴近学生,更受学生欢迎,更体现促进学生成长的功能。
3.以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为主,注重心理健康教育形式的自主性和体验性
心理健康教育要走进学生心灵,就要根本地摆脱空洞说教的模式,以学生自主活动为主,让学生在活动中自主选择、自主参与、自主体验、自主评价,在活动中自己教育自己。我们的心理辅导课淡化了教师“讲解传授”和“排忧解难”的教育痕迹,突出学生说说、评评、唱唱、跳跳、演演等自主性、互动性的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丰富体验,增强自信心,调节情绪,产生向新目标攀登的动力。
罗杰斯认为“积极关注的需要”是人类的一种普遍需要,中小学生的这种需要表现得更为强烈。希望得到他人的关注,这是人自身具备的一种展现自我、发展自我的潜在力量,这种潜能只有成为个体的活动要素时,才能对学生个体的发展产生现实作用。因此,根据学生心理自我教育的需要,开展丰富多样的心理体验和实践活动,给学生展现自我的舞台、心理发展的土壤是十分必要的。我校开展了多种适合各年级学生心理特点的活动,如低年级的“你行,我也行”系列活动,中年级的“自理能力竞赛”“跳皮筋,唱童谣,做快乐少年”系列活动,高年级的“小鬼当家”体验活动等,都对学生的心理发展产生了强大的冲击波。通过这些活动,有的学生展露了自己的才能,获得了成功的快乐体验;有的学生在活动中克服了羞怯心理,感受到了战胜自己的快乐;还有的学生在活动中认识到了自己不善与人合作的不足,确立了完善自己的新目标。
4.创设有利于心理自我教育的和谐的环境,注重心理健康教育的熏陶性和引导性
学校环境中蕴含着十分丰富的心理教育因素,具有巨大的教育潜力。良好的校园物理环境和人际环境对学生心理的自我发展会产生潜移默化的熏陶和引导作用。因而,我校把环境建设作为心理自我教育的一条独特的途径来抓。
(1)赋予无情之物以心理健康教育意义。让本来不具备情感因素和心理健康教育功能的学校物质环境富有心理健康教育内涵,让“每一堵墙壁都会说话”,使绿化、净化、美化的校园环境增添文化气息,是我校物质环境建设的指导理念。红花绿树间句句“心语”引人注目:“自信与努力是成功的双翼。”“今天的我很优秀,明天的我更出色。”……这一句句话语如无声之师,默默地向孩子们传达着心理信息,激起学生的自信心和进取心。宣传廊里,心理自我教育版面图文并茂、生动活泼,有学生锻炼自我、提高自我的心理体验,有“心理小博士”灿烂的笑脸,有学生自己领悟和编写的句句心灵妙语……这些都是生动的心理自教材料。根据各班学生的心理特点,各教室的自教园地,或是介绍学生自己收集或设计的开心小方法,或是公布小组竞赛结果,或是记录学生自定目标的完成情况。各班都有学生的“自我展示栏”,优秀或进步的学生作品体现了学生对自我的超越。在展示中学生体验了成功,增强了设计新我、发展自我的内驱力。
(2)赋予有情之人以心理健康教育职责。人际环境对人的心灵的影响更不容忽视。《学习的革命》一书指出:“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鼓励之中,他就学会了自信。如果孩子生活在认可之中,他就学会了自爱。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承认之中,他就学会了要有一个目标。”实施心理自我教育,教师就不再是法官、警察,也不是事事包办的保姆,而是学生需要倾诉时可真诚对话、交流的朋友,在学生迷惘、困惑时会热情指点的顾问。学生有了错误,我们提倡以宽容、等待的态度,让学生先自我分析,从而自我纠错。总之,要使学生在亲和融洽、民主平等的人际环境中学会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积极优化自己的心理品质。
“只有激发学生进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伟大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的这句名言至今仍发人深思。积极地探索和实践“真教育”,将是我们永恒的追求。
参考文献:
[1]杨震.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与实践[M].合肥: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04.7
(作者单位: 江苏省新沂市新店小学,221426,电邮:wangjing_ok2003@126.com)
编辑/何 妍 终校/于 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