纯真爱情的守望

2009-11-10 07:33张公善
博览群书 2009年10期
关键词:大家庭叙述者团圆

张公善

没有入读《小团圆》不联想起张爱玲的身世,尤其是与胡兰成的“倾城之恋”。更有甚者,有人还将小说中的人物与现实中张爱玲身边的人物一一对应地列出。的确,传记小说尤其是自传色彩很浓的小说,总让人对作家的生平浮想联翩。但我们必须明白:读小说不是探求作家的隐私,而是深入作家的内心世界去体味作家的思想和情感。王安忆说得好:“小说不是现实,它是个人的心灵世界,这个世界有着另一种规律、原则、起源和归宿。但是筑造心灵世界的材料却是我们赖以生存的现实世界。”(王安忆,《心灵世界——王安忆小说讲稿》,复旦大学出版社,1997,P1)若果真如此,那么读《小团圆》就不能太粘滞于作家的生平事迹了。

我相信,在赖雅去世后,大洋彼岸的张爱玲,透过几十年的时空隧道回望年少的岁月,想必感慨万千。《小团圆》记下的就是她最热烈奔放的青春故事。小说中处处弥漫着的一股穿越时空的苍茫感,可以说是寡居的张爱玲生活在回忆中的绝好证明。照说回忆年少,每个人往往都有反思的因素,都会对曾经的轻狂或放浪有所悔悟。然而在《小团圆》中,我们似乎看不到张爱玲的反省,我们看到的她仍然是一个让爱作主的、孤苦的女人,对爱情一如既往的认真,永远在等待着一个人的到来,尽管最终总也得不到自己的真爱。

《小团圆》再次让我们明白,张爱玲原本就不是用脑子生活的女人。她是凭着自己感性的身体在岁月的河里漂泊的,可是这漂泊又是如此的不自由,一为钱所困,二为情所惑。这就注定了张爱玲只能是一只匍匐的蜗牛,背着重重的壳,自顾自地咀嚼着逝去的恋情,空留下一路的泪痕。《小团圆》以前所未有的规模,告诉了我们一个难以接受却不得不承认的事实:真心投入的爱情有时候也可能是永远无法挽回的错。

小说前三章记述的是九莉在香港读书时的生活,以及来香港之前在上海的大家庭内部的纷繁人事,文风拖沓,人物繁多,像点名簿一样,要不是散落在其中的一些张爱玲独有的句子,读者恐怕没有不感到枯燥乏味,难以卒读的。此为现在人们诟病的《小团圆》的最大弱点之一。诚然,《小团圆》不像我们先前所读的张爱玲的那些非常成熟的作品,诸如《倾城之恋》、《金锁记》、《色,戒》等那样精致,表达简洁流畅,引人入胜。《小团圆》的叙述明显有些松散,这无疑会冲淡读者阅读的激情。但是如果我们考虑到如下两方面的因素,也许这种状况会有所改观。

首先,《小团圆》中张爱玲作为叙述者,同时也是回忆者,她过多地投入了自己的感情,千般事万般情,仿佛一下子都涌了出来,作者不知道从何写起,写了这,忘了那。张爱玲自己不也总是在给友人的信中提到“补写”吗?张爱玲的青春岁月本身就是苦闷、孤苦伶仃和压抑。这种生活状况与小说的前三章是何其相似!内容与形式是何其的异质同构!都是一样的沉闷,一样的灰暗,一样的烦乱。等到九莉因为二战回到上海邂逅之雍后,一切都有了不同——生活不同,文风遂变。所以读者从第四章开始无一例外地会越读越喜欢,张爱玲可爱的文笔再次闪烁其耀眼的光芒。纵观全书,作为叙述者的张爱玲完全听从了内心的情绪波动。所以当我们读了前三章时,在不太满意的同时不要心灰意冷,而要在内心体会到叙述者凄苦的少年时代,那我们才叫真的走进了张爱玲的内心了。

其次,《小团圆》难道写的就是九莉的爱情吗?不是,不仅仅是九莉,也是她的母亲和三姑,更是她那个大家族的故事。作者把记忆中的大家庭复现在读者面前,可以说《小团圆》首先指的是一个大家族成员的团圆。这就是为什么小说中有那么多人物的原因,它们都有名有姓,而且许多小人物都是贯穿小说始终的,比如碧桃、韩妈、邓升等等。无论如何,张爱玲曾经是喜欢这个大家庭的。然而这个大家庭却又给了张爱玲无比的痛苦。表面上热热闹闹、人丁兴旺的大家族却到处充满着不快乐的因素。男人们似乎都是败家子,都沉湎于女色,九莉的父亲乃德最为典型。而女人们即便思想开放也都找不到理想的爱情,九莉的母亲和三姑是代表。作者写大家庭的大而闹,实际是在写大家庭中透人心骨的枯寂与人情的荒凉。在这样的大背景中展开的九莉的轰轰烈烈的爱情故事,就更值得我们再三玩昧了。

九莉爱得火热,爱得真纯,然而最终却一败涂地。在张爱玲的笔下,九莉恐怕是最能代表作者爱情观念的一个主人公了。这是一种什么样的爱情观啊!明明知道对方是有妇之夫,是万人唾弃的汉奸,年龄比自己大得多,还要去爱,赴汤蹈火也在所不辞。超越了身份、阶级、地位、年龄,为了爱而爱,以爱为核心,这种观念我名之为“爱情主义”。为了爱,可以不顾别人死活;为了爱,竟然希望战争继续。当然张爱玲从来都是在她的小说里悬置伦理道德评判的,她只是在表达她的真实的爱情,她的瞬间的感受而已。

也许有的读者看到上述之类的文字会深受感染,有种阅读的快感。然而,这种将自己封闭在自我王国中的爱情恰恰是九莉最大的问题所在。墨西哥诗人帕斯指出爱情之中的“一个残酷的悖论:情人们极端的敏感就是他们对爱情之外一切事物同等极端的麻木不仁的反面。”(帕斯,《双重火焰:爱与欲》,蒋显臻等译,东方出版社,1998,P181-182)看来,爱情的事业绝不仅仅是两厢私守两情相悦,它更是一种向外伸张的行动,人们借以成长壮大。正如有句英语名言所告诫我们的:爱情不是整天你看着我我看着你,而是共同眺望外面的世界(Love is not looking into each other's eyes,butlooking outside in the same direction)。九莉的爱情悲剧说明:没有自我的人在爱情中最终也必将失去所爱的人。

《小团圆》的开篇和结尾都是写考试的梦。张爱玲深受古典小说前后照应的影响,我们在《金锁记》中已经早有领会。但《小团圆》的照应同样不仅仅是文法的技巧,更是曲折地表达了叙述者的一种内心情感。开头是九莉在香港读书的真实写照,怕考试怕的要命。结尾是九莉经历了和之雍、燕山的爱情之后,内心空空,渴望着爱的再次到来,可又担心投入之后再次成空。同样是考试的梦,做梦者已经物是人非了,但内心的那份惨淡的等待,却是一样的。在一定意义上,《小团圆》写的就是一个女人的梦。是什么梦呢?——等待之梦,团圆之梦。

小说第九章极短,只有三页纸,写九莉在去探望逃亡的之雍之际在乡下看戏。看似突兀,实则意味深长。作者以戏中古代文人赶考考中之后的二美三美的团圆故事,似乎是在暗示之雍的内心向往。然而九莉不希望结局是如此的大团圆,她只希望自己能够独享之雍的“小团圆”。虽然九莉对爱情似乎比较现代,其实骨子里仍然遭受传统的煎熬。她不能没有名分,她不能接受没有离婚再来结婚。她长期以来为着一个

名分在争取着,也获得了阶段性的胜利,之雍终于登报与第一任、第二任妻子离婚。正当有望结婚的时候,又出现了小康、辛巧玉等人。绝望的九莉最后退出,团圆成空。

小说结尾两章也写了九莉与演员燕山的恋爱,然而最后与燕山结婚的却不是她。九莉只能再次在人海中漂泊,找不到可以团圆的人。

九莉如此,九莉的母亲和三姑无不如此。在女性写作的立场上,《小团圆》批判的是男权社会的“二美三美团圆”现象,对男人的见异思迁给予了无情的暴露。“小团圆”在此也表达了作者对坚贞爱情的向往。一个如此专心去爱的女人却遭遇到一个如此见异思迁的男人,悲剧就在所难免了。这是一个注定不能团圆的故事,是一个历经沧桑的女人的情殇之痛,然而却曲折地表达出张爱玲内心对相互忠诚的不渝爱情的泣血守望!

如果我们不愿自己的生活成为悲剧,那么就理应在悲剧中汲取教训。《小团圆》的价值就在于它真诚地记录了一个沉溺于爱情难以自拔的女人的爱情历程,让读者从中读出自己的感慨。

小说的魅力正在于对爱情的百回千折的抒写,将一个恋爱中的女人写的传神生动引人入胜。张爱玲的叙述手法非常老道,她把最擅长的心理描写又外在场景化、意象化了。而且她似乎也喜欢将时空转变为一些意象“化入化出”,让人一读就有种苍茫的感觉。很显然,这是张爱玲吸取电影表现元素的结果。

此外张爱玲以一种前所未有的笔触,暴露了恋爱女人内心的情欲波澜,使得爱情的灵肉合一性得到了最好的表达。可以说,《小团圆》是一部精彩的情色小说。

张爱玲的另一英文自传小说《易经》尚未面世,其内容如何,我们不得而知,但就目前的张爱玲小说来看,《小团圆》并不像不少人所评论的那样差。在其作品中,结构如此规模,人物如此众多,无有出其右者。对情感的渲染如此到位,主人公对爱情如此投入,在其作品中也是绝无仅有的。此外,小说中对情欲的大胆而又富有诗意、趣味的描摹,也是她此前的作品中所没有的。

《小团圆》孤苦而绝望的人生书写,让读者无限动容,心添伤悲,其艺术感染力也并不比《半生缘》等张爱玲的其他长篇小说要逊色。毫无疑问,《小团圆》在张爱玲的作品中占有着重要的地位,它也必将会得到越来越多的重新评价。

本文编辑乔向春

猜你喜欢
大家庭叙述者团圆
中秋节——八月十五庆团圆
你好,你好!
“我”是“不可信的叙述者”么?——鲁迅作品《祝福》中的叙事者之探讨
“我”是“不可信的叙述者”么?——鲁迅作品《祝福》中的叙事者之探讨
盼团圆等
文学作品中叙述视角的“上帝”与“凡人”
开学啦
团圆的日子
以比尔为叙述者讲述《早秋》
秀秀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