庞超波 王洪礼
一、中学生学习焦虑及影响其产生的重要因素
学习焦虑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现实或预期的对自己自尊心和价值感构成威胁的特定学习结果担忧的情绪反应,对学习成就有消极作用。近年来,随着社会竞争压力和学业压力增加,学习焦虑已经成为中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的最为普遍的消极情绪反应,许多学生对学习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焦虑感,学习焦虑问题呈现日益严重的趋势。
适度的学习焦虑可以成为中学生学习进步的动力,但过度、严重的学习焦虑则会严重影响中学生的身心健康。据郑希永(2000年)对北京中学生学习焦虑的研究表明,学习焦虑是造成中学生心理异常、心理障碍的主要“杀手”,面对中学生日趋严重的学习焦虑现象,对学习焦虑的预防与干预工作刻不容缓。那么,应该如何预防与干预中学生中产生的严重的学习焦虑现象呢?按传统心理学的观点和做法,几乎是取事后疏导、事后治疗的非积极心理学方法。本文拟从积极心理学角度和观点,尝试阐述以抵预和预防为主的积极心理学理论与方法。
二、积极干预理论
1积极心理学的心理治疗思想
积极心理学是致力于研究人的发展潜力和美德等积极品质的一门科学。主要以激发人自身内在的积极力量和优秀品质来帮助人挖掘自己的潜力并获得良好生活。因此,对于心理治疗,积极心理学强调“并非首先以消除病人身上现有的紊乱为目的,而是首先在于努力发动患者身上存在的各种能力和自助潜力”,同样“通过认识和塑造、关注困境中那些人自身的力量,我们将能有效地预防心理疾病发生”,而不是等到疾病发生了再去治疗。
显而易见,积极心理治疗的思想核心是积极“预防”,就是说不单要修正患者的心理缺陷,而且还要帮助患者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或行为模式,以便能够达到有效预防心理疾患的效果。
2积极干预
积极干预主要是对个体内在潜能的发展和提升,其目的不仅在于将消极心理状态转变为“零性心理状态”,同时还要将其提升为积极的心理状态。积极干预的具体措施可以从三个方面着手:认知方面、情感方面和人格特质方面。
(1)积极的认知干预
在现实生活中,人对外部环境刺激并不只是被动地体验,而是主动地进行分析、建构、评价及解释,然后做出最佳的情绪反应。因此,合理的思维方式带来愉悦的情绪,而不合理的思维则往往会导致无法排除的情绪困扰。
任何人都会或多或少地带有些不合理的思维,中学生当然也不例外。中学生正处于向成人过渡的阶段,社会知识和经验还不丰富,认知水平仍待进一步提高。因此,在社会化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带着不合理思维对自己、他人以及世界进行认识和评价。中学生存在的不合理思维包括:(1)绝对化思维,就是用“全或无”方式看世界,要么全对,要么全错,比如:“我应该做好所有事情…‘老师总是针对我”;(2)无视长处,总是看到不足却看不到自己的长处与优点,比如:一个学生仅注意了偶尔一次考试不理想,而没有看到自己仍属于优秀学生之列;(3)无端揣测,即总是臆想如果一件不好的事情发生将是非常可怕、非常糟糕的,比如:“老师皱眉肯定是对我的成绩不满意”,等等。
由于错误的认知导致了消极的情绪体验,认知干预正是着眼于认知评价与情绪体验之间的交互关系,消除不合理观念,并以合理的思维方式替代不合理的思维方式,做到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合理的信念给他们的情绪带来的不良影响,同时发展人们积极、乐观的思维方式。因此,如果能从根本上清除中学生在学习中的不介理观念,转变他们的思维方式,走出认识的误区,那么不正常的学习焦虑情绪将会从根本上得到遏制。
(2)积极情绪体验
积极情绪即正性隋绪是指个体由于体内外刺激、事件满足个体需要而产生的伴有愉悦感受的情绪,包括希望、愉快、兴趣和爱,等等。基于积极情绪的特定功能与作用,弗雷德里克森(Fredrickson)提出了“拓延—构建”理论,认为各种具体的积极情绪,如高兴、兴趣、满足感、自豪感和爱,在表面上看来不同。但都有拓宽人们瞬间的知行的能力,并能构建和增强人的个人资源(如增强人的体力、智力、社会协调性等)、提升人们主观幸福感等功能;并且认为此理论的功能,从根本上说,是由积极情绪与事件所蕴含的积极意义、所产生的积极结果间的良性互动造成的:个体以积极心态发现事件的积极意义,然后给个体带来积极结果;而被发现的积极意义或产生的积极结果将继续引发个体积极情绪,随着积极情绪的积累,人们会更容易发现事物的积极意义、更容易取得积极结果,如此循环往复,不断积攒自己的积极能源。
在日常生活中,每一次小小的生活事件都有可能引起个体的积极情绪体验,比如一次表扬,一次小测试的成功,等等。虽然这些小小的积极生活事件给人们带来的可能只是低强度的积极情绪体验,但是,如果这些低强度的情绪体验频繁地出现,同样也能够不断提高人们的生活满意度。所以,中学生应该学会关注每一次积极的生活事件,学会从普通的生活事件中甚至是困境中发现积极意义,不断积累积极隋绪,然后促使个体发挥自己的主动性,从而产生多种新的、积极的思想和行为,并且使之迁移到个体的其他方面。
(3)人格品质的积极干预积极心理学主张心理学要研究积极人格,即研究人格中包含的积极方面和积极特质,特别是研究人格中关于积极力量和美德的人格特质。彼得森和塞里格曼的研究发现有六种美德,24种人格特质普遍存在于每一个体身上,其中就包括了好学、宽容、坚持性、希望等人格品质。
当然,在个体身上既存在积极的品质,也存在消傲的品质。因此,积极心理学相信在每一个人的内心深处,都存在着两股抗争的力量。一股力量是消极的——它代表压抑、恐惧、悲伤、悔恨、自卑等;另一股力量是积极的——它代表快乐、希望、负责任、谦逊、宽容等。这两股力量都有可能战胜对方,关键是看个体自身到底是在给哪一股力量不断注人新的能量,在给哪一股力量创造适宜的生存心理环境。
中学生学习焦虑的形成与他们的人格因素也不无关系,比如缺乏意志力,害怕担当责任,自信心不足等等,这些消极因素使他们不能正确地对待在学习中遇到的困难,或过度估计困难或过低评价自己的能力,导致沮丧、不安等消极情绪的出现,从而对相关的活动产生不良影响。要排除中学生的消极情绪,就必须培养他们的积极品质,不断为积极力量注入新的能量,“只有人固有的积极力量得到培育和增长,人性的消极方面才能消除或抑制”。
事实上,积极干预的三个方面并不是各自作用于客体,而是彼此联系、彼此促进的:即对认知的干预在某种意义上说也是对人格特质的干预,也能增进积极情绪的体验;积极情绪体验是积极人格实现的主要途径,也可以带来积极的认知;积极的人格更容易使个体表现出经常性的积极情绪以及对事物的合理的思
维方式。鉴于三者间的交互关系,对于中学生学习焦虑我们可以得到如下启示。
三、积极干预对预防中学生学习焦虑的作用
1对中学生学习焦虑进行积极干预的意义
积极心理学认为,没有问题的人,并不意昧着一定是一个健康、幸福的人,同样祛除心理或行为上的问题,也并不意味着人自然而然地形成一种良好的心理品质或行为模式。如果只注重祛除人心理或行为上的问题,这样只是使人回归到“零性心理状态”,实际上个体身上的积极品质并没有得到相应的增加。积极干预则是通过对个体自身积极力量进行开发和应用,促使个体预防心理疾患的发生,这不正是“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吗?所以,对中学生学习焦虑情绪进行积极干预,不仅仅是为了缓解学生的焦虑情绪,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学会培养自己积极的人格特质来抑制焦虑情绪。
2对中学生学习焦虑进行积极干预的对策
(1)帮助学生正确了解自己
在大多数情况下,中学生产生焦虑情绪是因为他们对自己的能力没有充分了解,往往不能正确评价自己,然后产生了不合理思维。所以,要纠正中学生的错误思维,必须从正确认识自己开始。中学生应该在老师、家长的帮助下从各个方面了解自己,包括自己的性格、爱好、认知特点以及掌握知识的程度,等等。比如知道自己不擅长记忆,可以有意识地掌握一些记忆的方法;了解到自己在某一方面知识欠缺,然后加强对这方面的学习。只有充分认识了自己,才能从思想上消除对学习的不必要顾虑,才能对学习中的困难做出正确的评估,才能适度调节自己对学习结果的期待,那么,他们的焦虑情绪也会相应地减少。
(2)学会汲取积极意义
在学习中,学生难免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问题出现有时候并不一定是坏事。所以,中学生没必要只盯着问题的消极面,而是要学会寻找问题中所蕴含的积极意义。一个成绩优秀的学生在一次考试中失败了,如果他只是过多地关注失败给他带来的负面影响,无形中就增加了他的心理压力,这样的负性情绪在无意识中不断积累,最后就会成为焦虑的根源;相反,如果他把这次失败看作是对自己考试时粗心大意的警告,然后及时总结失败的原因,那么,可以说,这次考试恰是他下次成功的起点。
积极与消极有时只有一念之间的差距,中学生应该学会在问题中区分它的消极因素与积极因素,然后汲取积极的意义,使事件向好的方面发展。
(3)增进学生积极情绪体验
中学生可以从两个方面来体验积极情绪,一是关注生活中的积极事件,另一方面就是自己创造积极事件。学生以学业为主,最关心的应该是学习成绩,使他们体验到积极情绪的最佳方法就是取得良好的学习成绩。因此,我们可以使用一些方法让他们提高学习成绩。一方面,老师应该从传授学习方法开始,让学生把握自己的学习。有效的学习方法不但能够对学生大脑中贮存的知识进行合理梳整,使它们更加条理化,而且可以使学生从枯燥的理解和死记硬背的学习状态中解脱出来,这样,可以减少他们对学习的畏难情绪;另一方面,帮助学生确立自己的学习目标。学生不但要确立自己的整体目标,而且还要在这个基础上制定一些具体、可行的小目标,通过完成这一系列小的学习任务使学生能够不断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如此这般,学生将会体验到学习的乐趣,从而激发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对于学生来说,最理想的学习状态就是个体在学习过程中能够充分体验到快乐、感受到成功。
(4)培养学生的积极人格品质
积极人格特质的培养主要通过对个体的各种现实能力和潜在能力加以激发和强化,当激发和强化使某种现实能力或潜在能力变为一种习惯性的工作方式时积极人格特质就形成了。
比如,产生学习焦虑情绪的学生一般都缺乏自信心,那么,我们可以这样激发和强化:首先,引导学生正确对待学习中的失误。学习焦虑有可能就源于学生的一次考试失败或是一次课堂提问,如果让学生学会分析失败的原因,同时看到自己在学习中的进步与成功,那么学生便会逐步树立起学习的信心;其次,引导学生正确对待别人的评价。由于中学生的自我意识发展不完善,他们往往会很在意别人的评价,过分沉溺于此会使中学生由不安、不适过渡到焦虑。因此,最好的方法就是让他们学会自己做出正确的评价,不必过多考虑别人的看法而产生多余的担心。第三,鼓励学生。老师应该多发现学生身上的优点,然后给予肯定与积极的评价,引导他们看到自己的长处,从而促发他们内心深刻的心理体验。
对于中学生身上存在着的其他的积极力量(比如,勤奋、好学、顽强、坚韧,等等),我们都应该有意识地给予激发和强化,使之成为一种习惯性的工作方式。久而久之,这些良好的心态和积极的行为特征就会得到巩固,最后形成学生的积极人格品质。
(5)建构积极的社会支持系统
当孩子的周围环境和老师朋友都提供了最优的支持、同情和选择时,他们最有可能拥有良好的心理健康和人际关系。对中学生来说,父母的支持是最为关键、最为重要的。所以,父母应该主动为孩子建立一个充满宽容和爱的家庭教育环境。比如,对孩子的期望以孩子的能力为标准、善于聆听孩子的心声并及时给予指导、尊重孩子意愿,等等;在学校里,老师对于成绩不理想的学生不应该只是斥责,更多的应该是给予鼓励,并积极提供学习上的帮助;同学之间建立起良好的人际关系,互相支持、真诚交往。只要社会、学校、家庭等各方面给中学生提供足够的信息支持、感情支持及相应的物质支持,中学生必定会树立起自己的信心,缓解学习中产生的焦虑情绪。
“未雨绸缪”“防范于未然”,积极干预正是基于这种理念对个体心理健康进行维护;同样,它对中学生的学习焦虑也有积极、主动的作用。试想一下,如果中学生懂得如何为自己营造积极的学习环境、如何调节自己消极情绪及积极面对学习困难,那么,他们产生学习焦虑的机率还会有多大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