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语文教师的教学语言

2009-11-04 08:04孙爱书
关键词:多姿教学语言语文教师

孙爱书

摘 要:语言是教育工作者完成教育任务的重要凭借和手段。传道、授业、解惑离不开语言,沟通师生感情、交流信息也离不开语言。语言是教师的看家本领,必须重视教学语言的锤炼,语文教师尤其如此。

关键词:语文教师;教学语言;精当;流畅;多姿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09)09-0035-02

语言是教育工作者完成教育任务的重要凭借和手段。传道、授业、解惑离不开语言,沟通师生感情、交流各种信息也离不开语言。语言是教师的看家本领,必须重视教学语言的锤炼,语文教师尤其如此。

著名语文教学专家钟镇涛先生把语文教学的根本任务归纳为四个字:“学习语言”,即指导学生“学习语言”。那么我们该用什么样的语言来指导呢?我们现行的语文教材以选文为主,这些选文是传统的文史精品,是报刊的时文佳作。它们似春风拂面,似细雨润物,潜移默化地作用于人的灵魂和情感。因而,从一定意义上说,语文教学活动又是一种以审美为主要内容的特殊教学活动。这就给语文教师的教学语言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那就是摒弃粗俗、凌乱和呆板,代之以具有审美、艺术性的语言,就是要用精美的语言指导学生学习精美的课文,让学生在艺术享受中学语言,长能力,受熏陶。

一、精当——准确、简括、机巧

准确,是指教师在组织教学、阐释事理、描绘情景、应变答疑、启发诱导等诸环节使用最恰当的句式、最准确的读音和响亮的声音表达出来。恰到好处的词语和句式,不仅能揭示事物的本质,准确无误地传达信息,而且是对学生的一种语言示范。用于描绘,则惟妙惟肖;用于分析,则精辟入里;用于阐释,则明白无误;用于提问,则能质疑而激趣。如果吞吞吐吐、模棱两可或者是词不达意、牵强附会,那学生就会不得要领,费时费力。

简括,是指教师在各个教学环节中的语言要言简意赅。在目前大力提倡素质教育,强调以学生为主,各种电教媒体愈来愈多地进入课堂,教师面授的教学时间越来越短的情况下,教学语言的简括越来越显得重要。要做到简明,化解难点,不作不必要的重复,不要各种各样的语赘。做到句句有的放矢,字字立定千钧;使学生听了每句都有用,少听哪一句都惋惜。

机巧,即机敏巧妙。如果语言音调呆板,就会缺少生气,缺少灵性。这样的语言无论如何也算不上精当。精当的语言除了准确、简括外,必须具备机巧的特征。我们的课堂是动态的课堂,常有学生提出老师预料之外的问题,也常会发生老师意想不到的事情,所以我们的教学计划常会不得不有所调整和变化,这就需要我们能审时度势,随机应变,用机巧的语言解答疑难,化解难堪,平息风波,控制局面。

二、流畅——语言的条理性和连贯性

一堂课,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所采用的教学方法,往往分为若干环节、若干步骤,每个环节每个步骤都是课堂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完成教学任务不可缺少的过程。无论是答疑、阐释或训练,每个环节都必须有明确的目的和任务,让学生知道要干什么,要解决什么问题要培养什么能力,以便更好地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使他们积极参与。这就需要教学语言有鲜明的层次性和条理性。不然,学生就会如堕五里雾中,不知所云,不知所措。

虽然每个教学环节和步骤都有不同的目的和任务,但它们在一堂课里构成不可分割的一个整体,决不能像断了线的珍珠——一盘散沙。人的思维是有路可循的,按照一定的路线使用思维的触角不断延伸,就会思路畅通、省时省力,不但有利于思维向纵深发展,而且有利于掌握事物间的横向联系,使思维向广度扩展。因而,课堂教学的每个环节和步骤都要有连贯和过渡:不仅从一个问题转入另一个问题要从容自如,而且还必须是这个问题能引起另一个问题的思索,使两个问题、两个步骤之间的内涵有必然的、内在的、有机的联系。不然,就会成为打一枪换一个地方,或一堂课中多次另起炉灶的现象。那么学生的思维必不畅通,得到的知识和能力必然凌乱而不系统。因而,语文教师的语言必须连贯而畅通。

三、多姿——浓郁的感情色彩,鲜明的问题特色,亦庄亦谐的风格

文章不是无情物,字字句句总关情。语文教材中的选文更是如此,不同的课文有不同的感情基调。教师的教学语言必须根据课文的感情基调而充满相应的感情色彩:或如缤纷的涟漪,或似水波不兴的温顺,或有波浪翻滚的激越,或呈奔腾澎湃的豪壮——以此创造良好的课堂气氛,这是每一堂课特定的教学内容所要求的特定教学环境。与教学内容相符的教学语言无疑会激起学生的学习激情,为更好地学习课文做好铺垫,随着学习的深入,学生的喜怒哀乐的情感与作品所表达的感情产生共鸣,这种效果必然加深学生对作品的理解和认知,从而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和审美水平。

不同的文体有不同的特点,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课文时,一定要从语速、语调、情绪、态势等方面加以区别。教议论文时,语言要犀利、敏锐、深刻而掷地有声,有政治家雄辩的气魄;教记叙文时,语言要形象、自然、风趣,有文学艺术家的气质;教说明文,语言要准确、简洁、明了,具有科学家的严谨。教学语言的这种区别,本身就是对文体特点的一种诠释,对于学生掌握各种文体知识和特点有不可忽视的积极作用。

教学活动是教师与学生的双边活动,师生间需要沟通感情,心理相容,语言就是桥梁和纽带。一般情况下,教师多用严肃庄重的语言,但在某些时候、某些特定情景下,教师还要适当使用一些谐语、趣语或婉语,这不但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而且使干巴枯燥的内容变得妙趣横生,活跃课堂气氛,增强感染力,使学生在谈笑中轻松愉快地接受知识和教育。

【责任编辑 薛春科】

猜你喜欢
多姿教学语言语文教师
《花团锦簇》《妩媚多姿》《骄阳似火》
梨花
精琢多姿 盛世传承
中学语文教师教学语言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激趣 导思 引探
农村小学语文教师如何适应新课改
新常态下教师进修学校语文教师培训模式的分析
农村中学语文教师专业发展的困惑与思考
做一名有深厚文化底蕴的语文教师
如何为我们的教学语言插上飞翔的翅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