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汉青
面对世界金融危机的吊诡形势,国务院批复“建设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路线图,指明中关村创新发展新的目标,吹响了再造辉煌的进军号。中关村走过了让世界瞩目的20年,从“电子一条街”发轫,10年拼搏经营打造“中国硅谷”,10年创新擘画建成“中国高科技园区”。经过“双10年”的艰苦创业,“上了一个台阶又一个台阶”,中关村业已形成中国最大、实力最强、结构最完善的区域创新体系。一组赫然入目的数字——高新技术企业从500余家增加到超过20000家,总收入从14亿元飙升到10000亿元,上缴税收从0.5亿元增值到500亿元——佐证了“21世纪看中关村”伟大预言的科学性。国务院关于“建设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批复,将成为中关村“再上新台阶”书写未来的新起点,毫无疑问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新起点须有继续创新的“新思路”。无论“进行股权和分红权激励改革”,抑或“科技金融改革创新试点”,都是继续深化改革开放,以体制和机制创新为标志“划时代”的重要举措。历史经验表明,“每一次经济危机往往孕育着科技革命”,中关村人要抓住这一机遇,让科学创新迸发的力量成为新一轮经济发展和繁荣的强力引擎。
本期惟一的主题就是——吹响“建设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进军号”。“科技振国,实业兴邦”。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北京市委书记刘淇说得好,“要举全市之力进一步做强中关村,发挥中关村的引擎作用和龙头作用;要进一步推进改革开放,发挥中关村的试验田作用。”我们欣喜地看到,“春风又绿中关村”,清华园、中科院、联想、方正、紫光、中星微、爱国者……这些中关村的骄子,怦然心动,跃跃欲试,冀望成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首批试点单位,续写新的辉煌。柳传志把国务院的批复视为“三军的令旗”,为打造响遏世界的中国品牌,计划建设世界一流的“联想研究院”。邓中翰动情地说,“中关村是中国的‘硅谷,是中星微的摇篮。”这位海归,“归梦已随芳草绿”,立志要让“中国芯”成为享誉全球的“世界芯”!清华校长顾秉林放言以“示范区”为契机,力争“百年校庆”时跻身“世界一流大学”的行列。
“中关村的核心在海淀。”纪世瀛如是说。在本刊举办的海淀区为“建设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出谋划策的座谈中,诸如“海淀要抓住创新核心区的优势”,“举全区之力促进创新发展”,“中小企业最有活力”,“要把支持送到企业手中”,“必须重视产业研究”,“要放松文化环境”,“政府要到位,但勿越位”等,这些坦诚的宝贵意见,可资借鉴。
海归群体是中关村的“独有资源”,业已成为中关村创新的主力军。中关村吸纳了张朝阳、汪延、吴鹰、丁健、李彦宏、严望佳、邓中翰等4600位海归人员创立的高科技公司。中关村的海归数量占全国1/2强。本期刊发的《破解硅谷与中关村人脉密码》、《从美国硅谷到中关村》、《硅谷崛起与华人》,披露一个事实:“没有华人就没有硅谷”,“以中关村为代表的中国经济是硅谷逆势中的亮点”。细细品味,颇有道理。这较之于时下流行“中国不高兴”的说教更让人服气。“读书时间”道出“俞敏洪就是一本书”的感悟,不管是俞老师“醉眼中的朦胧”,抑或“冷静中的思索”,都流露出一个男子汉的真情实意,让人蓦然联想起兴办义学的“武训”,“都云行者痴,谁解其心智”?千秋功过任由后人评说罢。
“东风好作阳和使”,春天有说不完的故事。2009年春天,人们更有理由期待中关村讲述“关”于“中”国和地球“村”的新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