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众是最好的环保力量

2009-11-02 10:03冯永峰
中关村 2009年4期
关键词:民间公众绿色

冯永峰

每个县都会生成一个民间环保组织

1993年6月5日,梁从诫、杨东平、王力雄、梁晓燕等人在北京西郊“玲珑公园”的一个塔下,举办了一次“空地讨论会”,讨论会决定以梁从诫为牵头人,成立一个关注环保的民间机构。1994年,中国第一个民间环保组织“自然之友”诞生了,至今,它真正的注册名称,是“中国文化书院绿色分院”;其目标是推动公众环境教育。

因此,说起来,中国的民间环保组织这颗青草,在今年已经生长了十五年。

汪永晨是当时的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记者,受梁先生之邀请,她成了自然之友的理事。1996年11月,她与另外一个理事、当时在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工作的金嘉满,一起成立了“绿家园志愿者”,这个机构2008年初才算正式注册成立,有了合乎管理者要求的“民办非企业”身份,但其影响力与活动力,却从一出生起,就保持旺盛的生机。

同样是在1996年,廖晓义从美国回来,成立了北京地球村环境教育中心,当时的核心目标,是推进中国的垃圾分类事业。

同样是在1996年,当时的云南德钦县,由于靠砍木材度日,珍稀特种滇金丝猴最后一片生存的领地可能会在几个月内被砍光。当时在森林里拍摄滇金丝猴的野生动物摄影师奚志农异常焦急,他把消息告诉给了《大自然》杂志的主编、著名环保作家唐锡阳,唐锡阳于是就找到了当时的林业部官员和当时主管环保的国家领导人宋健。在大家的齐心协力促进之下,时逢暑假,唐锡阳、马霞夫妇发起了一个名叫“大学生绿色营”的团队,一起奔赴云南拯救滇金丝猴。参与的人中,除了各高校的大学生,还有大量的媒体和作家。在大家的抗争之下,滇金丝猴避免了灭亡。从此,中国有了在大学生中“撒播绿色种子”的“全国大学生绿色营”,每年暑假都组织营员奔赴环境危急地区进行调查。

现在,十多年过去了,当年所有参与环保运动的人,今天仍旧在参与环保运动,他们中的代表人物都成了中国公众环保运动的领袖。这些组织持续的着力,孵化、激发出了更多的环保组织和大量的志愿者。许多人都感谢“自然之友”,一度把它称之为“中国民间环保组织的孵化器”;许多人感谢廖晓义,因为她不停地在中国传播领先的环保理念,在实践中寻找中国环保之道;许多人也感谢汪永晨,因为是她改变了他们的生活视角和生活方式。参与第一次大学生绿色营的奚志农,如今已经成了中国最优秀的野生动物摄影师,他与同样参加第一次大学生绿色营的中国日报记者史立红结了婚,共同创办了志在“以影像保护自然”的“野性中国”机构。

1994年以来,保护滇金丝猴、保护藏羚羊、保护大熊猫、保护黑尾鸥、保护黑嘴鸥、保护怒江、保护高原鼠兔、保护旱獭、保护兰花,可以说都有民间环保组织的功劳。滇金丝猴、藏羚羊、怒江,如果没有民间环保组织的参与,甚至已经被“开发殆尽”。

如果说这些环保组织以及新近出现的公众与环境研究中心、北京山水自然保护中心等倡导的是宏大公益的话,那么,关注本地环境的区域公益环保组织则在今天成了主流。厦门的“绿十字环保服务中心”、福州的“绿色家园”、湖北襄樊的“绿色汉江”、浙江温州的“绿眼睛”、天津的“绿色之友”、南京的“绿石”、河北的绿色知音、兰州的绿驼铃、河南周口的“淮河卫士”、青海玉树的三江源生态保护协会、青海曲麻莱县曲麻河乡措池村的“野牦牛守望者”,等等,都在激发本地公众关注本地环境方面,做了大量的奠定性工作。有人预测,在不远的将来,中国的每一个县,都会有一个民间环保组织。

环保志愿者愿意从自身做起

康蒙现在是北京工业大学数学系二年级的学生,还在十二岁,上六年级时,她参加了北京地球村的“绿天使艺术团”,表演环保节目。她说:“当时半个班都报名了。这次经历对我的人生影响很大,因为我从此知道,环保是一个需要持续的事业,也是需要从自身做起的事业。因此,现在不仅我个人,而且我的父母,都非常注意环保的生活。”

家住北京东四社区的林德亮先生,刚刚获得了2008年度多家民间环保组织评选出来的“节能英雄”的第一名。他说:“节能其实是很容易做的事,因为如果你生活简单一些,少消费,同时把已经有的消费品尽量减少它们的能耗,生活甚至能过得更美好。”

2004年底,北京地球村环境教育中心启动了“绿色列车”项目,在北京和昆明之间的T61/62次列车上,宣传云南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宣传节能减排的重要性,王琦是列车的上播音员,她非常喜欢这个项目。2006年,青藏铁路开通,上海开往拉萨的火车实现了“污水污物零排放”,而著名环保组织“保护国际”中国项目部开发的“青藏铁路绿色旅游地图”,极大地激发了乘客的环保意识。绿色列车项目后来还在北京开往内蒙的火车上开展,在环保组织的努力下,火车、飞机正日益向“绿色队伍”靠拢。

2007年3月份的一个周六,年近六十岁的张祥,急匆匆地赶往北京东直门的集合地点,他要参加一个由多家民间环保组织发起的“城市乐水行”活动。这是一个每周都举行的公众主动式环境教育项目,鼓励大家关注身边的河流,思考自身的行为改善方式、思考城市如何对待水与河流。令他没想到的是,这个活动备受市民的喜欢,从此之后的每个星期六,他都与几十个志愿者一起,考察北京五环以内的各条河道;考察了一遍的,就考察第二遍。他说:“本地人应当关注本地环境,参与改善本地环境。河流永远在那里,而北京是一个巨大的城市,因此,只要这个活动在延续,就一定会有人参加,而只要这个活动在延续,公众对城市河流的了解就会越来越深刻,城市河流的命运也会得到及早的改良。”现在,“城市乐水行”已经在厦门、兰州、郑州、天津等地陆续开展起来,更多的城市都准备在本地开展这个项目,因为中国几乎所有的城市都有河流湖泊,而所有的市民都有关注河流湖泊命运的愿望。

同样,每周六的早晨七点左右,北京天坛公园和圆明园公园,都有一群观鸟爱好者在集合,他们发现,观鸟是一项非常快乐的活动。李强是造纸研究所的一名技术员,将近十年前,他参加了自然之友与绿色家园组织的观鸟活动之后,如今已经成了一名鸟类专家,鸟类只要从他身边飞过,他就能一眼认出。他说:“认识自然才知道如何保护自然。你认识了一个物种,你才可能对它有感情,而只有对它有感情,你才可能涌生起保护它的愿望。”中国现在有十几个城市有了观鸟会,有几个地方每年还举办“国际观鸟节”,参加的人,主要都是民间观鸟爱好者。

北京西城区大乘巷,有两座楼形成的一个小院子,这个小区的人,一直在坚持做垃圾分类。1996年,北京地球村环境教育中心在电视台上一个关于居民垃圾分类的节目引起了大乘巷居民的注意。小区一位叫王庭蕴的退休教师找到了地球村,找到了廖晓义,说她所在的社区家委会和居民愿意尝试垃圾分类处理,而此时地球村也正想寻找一个小区进行试点实施,于是廖晓义和她的同事便到大乘巷进行演讲示范。经过十余天的准备,没有垃圾桶,家委会成员便拿出自己的年终奖购买了几个红色的塑料桶。1996年12月15日,小黑板上发布了“给居民的一封信”,正式宣布“本小区实行分类投放”。三个红色的塑料桶矗立在小区内,成了中国改革开放后第一个实施垃圾分类的小区。这个小区的管理人员说:“居民分类之后,外面的保洁员仍旧把分类过的垃圾混杂在一起。但居民们管不了,那是政府环卫部门的事。他们应当把每一个环节都建设得有利于垃圾分类,然而时至今日,这些环节并不贯通。我们主要把自己的事做好,就会促动政府对待垃圾政策的改良。”

公众参与开始日益“技术化”

过去,受到环境伤害的公众把期望的目光盯向了记者,希望他们的报道能够帮助摆脱困境。但随着生态文明的一天天普及,中国的公众参与越来越走向“技术化”。公众越来越明白,要保护环境,只能靠自己,自己不努力提高“技术水平”和“对话能力”,事情就很难得到解决。

公众与环境研究中心2005年左右才算正式成立,然而这个机构在中国的环保界却颇为有名,因为它们推出了“中国水污染地图”和“中国空气污染地图”。它们所用的办法非常简单,就是收集各地政府部门、环保组织及媒体曝光的污染企业的信息,对这些信息进行分析后,制作到一张电子地图上,所有的人只需要打开它们的网站,就可以很清楚地了解到每个地方的污染状态和污染源;同时,这份地图还对各城市“环境信息公开”的诚信度进行排名。公众与环境研究中心主任马军说:“我们收集的是政府本身提供的信息,因此不存在信息不可靠的问题。许多人指责环保组织的时候,往往说其提供的信息不够有效。但我们只是把分散的、隐藏的、容易被忽视的信息给突显出来了。这对社会公众监督政府和企业,都是很好用的武器。”不过他也深知,这份地图需要更多的“当地志愿者”和“公民记者”、“公民律师”的积极配合;因为如果每个地方都有足够多的公众在监督、记录、公开传播本地的环境伤害情况,那么企业和政府的环境作恶可能性就要大大降低。“因此,如果关注本地环境公益的区域性民间环保组织越来越多,大家联合做事的机会就越来越大。”

在中国,环境污染“高烧持续不退”的重要原因是环境施害者得不到应有的处罚,而环境受害者得不到应有的权益维护。因此,为这些环境受害者提供法律支援是提高环境受害者对话能力的最有效办法,中国政法大学教授王灿发就一直在从事这方面的事业。他成立了“环境污染受害者援助中心”,开通热线电话、开放上门咨询,并为有典型性的环境伤害案件提供免费法律诉讼支援。王灿发建议,中国的民间环保组织应当走专业化之路,比如一些环保组织就可以做成专业的“检测公司”。他所在的中心每天都在接收全国各地的污染受害者举报,并试图以专业的手段帮助他们摆脱困难。以一个法律学者或者说律师的眼光来看,能够呈堂的证据是最为有力。因此,他所在的中心就购买一个初级的检测设备,比如噪音检测设备,他说,“其实有些检测是可以进行的。我们购买的噪音检测设备,只需要到国家质检总局备个案,同时配备专业的检测人员,就可以出具符合专业水准和法律要求的报告了。很精密的我们可能一时无法做到,但初级的、易做的总是可以先做起来。”

2004年,一百来名中国知名企业家在内蒙古阿拉善盟,发布了《阿拉善宣言》,组建了“阿拉善SEE生态协会”,与1994年的文化人参与环保相比,中国的民间环保汇流了另外一种能量:中国自己的企业家,他们的经验、智慧、财富与活动能力。说起来,2009年,是他们成立五周年。

猜你喜欢
民间公众绿色
绿色低碳
公众号3月热榜
公众号9月热榜
公众号8月热榜
公众号5月热榜
绿色大地上的巾帼红
高人隐藏在民间
高人隐藏在民间
高人隐藏在民间
高人隐藏在民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