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学生错误

2009-11-02 07:21周建忠
关键词:教育策略

周建忠

关键词:有效教育;防患于未然;教育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9-010X(2009)07/08-0020-01

教师面对学生错误要努力教育、引导学生着眼于自身未来的更好发展,积极开展有效教育——切实制定操作性强的措施,及时帮助学生追本穷源,克服弊病,改正过失,力促其人格和行为的完善。这是现代教育对为师者提出的最基本的职业要求之一。有效教育,首先要教育学生树立正视、反思自身过失的意识和勇气。学生阶段是人生旅程中的关键时期,此间,学生的意识行为倾向趋于活跃,常常于不经意间便犯下过失。师者应教育学生树立对自身行为负责的态度,引领学生积极开展自我剖析、自我反思。面对问题不推卸,面对过失不迁就、不回避、不掩护,勇敢地直面自身的问题,大胆地公开自身的过失,从而使学生切实认识到——正视把握自身过失比探求成功的奥秘更重要。因为成功的“果实”往往都是踩着过失的“台阶”而摘取的。这样,学生才能鼓足反思、公开、改正自身过失的信心和勇气,从而促进自身扎实、和谐、健康的发展。有效教育贵在引领学生努力探寻科学的策略与方法。在日常教育教学过程中防患于未然固然重要,然人无完人——学生有犯错的权利。学生犯错误并不可怕,可怕的是面对过失茫然无措,无所适从。为此,师者最根本的任务就是引领学生及时把握,客观认识自我过失,并努力探寻科学有效的策略与方法,从而激起学生主动查摆改正自身过失的积极性、自觉性。师者应该深入学生、了解学生、研究学生,把握学生的成长经历、兴趣爱好、个性特点和思想动态,注重因人而异、因时而异、因地而异,因材施教,并不断变换、改革、创新教育方法和教育模式,切实增强学生的问题意识和自查、自纠的内驱力。那种不注重创新的、千篇一律的教育方法只能令学生厌烦,从而导致教育效率低下,收效甚微,更有甚者会引发师者教育信心的动摇。因此,教师应努力转换角色,坚持用换位思考的思想,时时站在学生的角度分析看待问题,切实洞察问题成因、后果和影响,把握学生的意识行为的倾向,学生之所需,学生之所爱,学生之所企。据此来研讨、制定解决方案和科学而易于学生接受的教育方法。这样才能验证师者超人的教育技艺、教育智慧,彰显师者宽宏的教育胸襟,增强师生之间的亲合力,从而收到事半功倍的教育成效。

有效教育重在鼓励学生善于分析、总结错误的成因及危害。作为教育工作者应该相信:改正错误,追求完善是每一个学生内心深处的企盼和渴求;学生本质上都有积极向善的一面。因此,师者要牢固树立“服务于学生发展,奉献于学生需要”的教育思想。努力用辩证的眼光来看待学生,正视学生的过失

学生犯错误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学生为追求进步、博取认可而努力实践的过程,只不过有时言行有些失当罢了。此间,师者应该与学生在冷静分析的基础上,商讨制订切实可行的措施。努力引领学生自成功之处搞总结,于失败之处谋反思,积极开展自我剖析、自我批评、自我挑战,从而使学生在认识和有效教育过程中获取教益。

探究学生过失的价值,不管是在教育中还是在教学上,学生一旦发生错误,都是反映一定的问题。比如一位教师对某位学生近来作业错误增多进行了调查,结果发现该生近来迷恋游戏机。进一步调查后,发现班上还有好几位学生迷恋游戏机。自我反思之后,这位教师发现自己近来只顾抓课堂教学,导致学生学习压力增大,感到学习枯燥乏味。据此,这位教师及时调查了课堂教学的方式方法,尤其在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上多下功夫,后来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学生的错误是真实、美丽的,是有必要的,是检验教师工作的一面镜子。作为教师应根据学生的错误,反思和总结自己教育教学、师德师风、理论导向、思想境界、知识水平等方面的不足和必须解决的问题,从而改革、制定、充实、完善相应的措施、策略、模式、方式。

可见,有效教育有助于促进学生扎实、健康、和谐发展,彰显师者宽容的教育睿智、思想境界、道德修养和不懈的教育追求,必将对促进学生发展,推动教学进步发挥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猜你喜欢
教育策略
探究学校内如何开展亲情教育
互联网时代的大学生政治信仰及教育策略研究
幼儿健康心理教育和人格教育的策略探究
小学语文教学渗透品德教育的策略探析
弱势群体与特殊家庭学生心理健康研究及教育策略
谈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
中小学美术教育的价值取向及教育策略探析
对新环境下中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认识与探索
略论整体性视角下的思想政治教育
初中语文教学中德育教育浅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