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麦20等

2009-10-30 04:15
农民科技培训 2009年10期
关键词:冬麦区叶锈病分蘖力

淮麦20

审定编号:国审麦2003030

品种来源:郑州891/烟1604

特征特性:半冬性,中晚熟,成熟期比豫麦49号晚2~3天。幼苗匍匐,分蘖力强,叶色深,叶片窄长。株高85厘米,株型半紧凑,旗叶上举,抗倒性一般。穗层较整齐,穗纺锤型,长芒,白壳,白粒,籽粒半角质,外观商品性较好。成穗率较高,平均亩穗数37万穗,穗粒数32粒,千粒重40克。苗期生长健壮,抗寒性好,熟相中等。中感条锈病和纹枯病,高感叶锈病、白粉病和赤霉病,对秆锈病免疫。容重803克/升,粗蛋白含量14%,湿面筋含量32.4%,沉降值33.1毫升,吸水率62%,面团稳定时间5.5分钟,最大抗延阻力240.5E.U,拉伸面积45平方厘米。

产量表现:2002年参加黄淮冬麦区南片水地早播组区域试验,平均亩产476.1公斤,比对照豫麦49号增产9.4%(极显著);2003年续试,平均亩产480.5公斤,比对照豫麦49号增产5%(显著)。2003年参加生产试验,平均亩产470公斤,比对照豫麦49号增产4.4%。

栽培要点:适宜播期为10月5~15日,每亩基本苗12万~15万。高产田在返青期要控制肥水以防倒伏。注意防治叶锈病、白粉病和赤霉病。

适应区域:适宜在黄淮冬麦区南片的安徽北部、江苏北部、河南中北部高中水肥地早茬麦田种植。

川麦42

审定编号:川审麦2003006、国审麦2004002

品种来源:SynCD768/SW3243/川6415

特征特性:春性,中熟,全生育期194天,成熟期平均比对照品种早1天。幼苗半直立,苗叶窄,长势旺盛,分蘖力强,成穗率较高,植株整齐,成株叶片长略披,株型略开张,株高90厘米左右,穗长锥形,长芒,白壳,红粒,粉质或半角质,籽粒饱满。群体穗容量大,亩穗数25万,穗粒数35粒,千粒重47克。免疫至高抗条锈病,感叶锈病、白粉病和赤霉病。国家区试长江上游组二次混合抽样测试容重774克/升,粗蛋白(干基)11.53%,湿面筋22.6%,沉淀值25毫升,吸水率54.0%,稳定时间1.4分钟,最大抗延阻力325E.U,拉伸面积70平方厘米。

产量表现:2003年度区域试验平均亩产354.7公斤,比对照川麦107增产16.3%,达极显著水平,居12个参试品种的第1位。2004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406.3公斤,比对照川麦107增产16.5%,达极显著水平,居10个参试品种的第1位。2004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390.9公斤,平均增产4.3%。

栽培要点:立冬前后播种,适宜基本苗每亩11万~14万,较高肥水条件下适当控制播种密度。

适宜地区:适宜在长江上游冬麦区的四川、重庆、贵州、云南、陕西南部、湖北西北部种植。

猜你喜欢
冬麦区叶锈病分蘖力
39份外引小麦种质的抗叶锈病基因检测及其抗性鉴定
Conductive polymer hydrogel-coated nanopipette sensor with tunable size
赋予谷类作物叶锈病抗性
安麦1350 在不同地区的分蘖力和产量表现及其相关性分析
黄淮和长江中下游冬麦区小麦品种(系)农艺性状 及其聚类分析*
国内外301份小麦品种(系)种子萌发期抗旱性鉴定及评价
小麦栽培的特点及不同冬麦区存在的问题
青海云杉的生长习性及叶锈病、立枯病的防治
太湖县2015年中稻新品种比较试验
灌溉与非灌溉条件下黄淮冬麦区不同追氮时期农田土壤氨挥发损失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