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 悦
交通事故具有突发性,这决定了它不像任何一种疾病,有先兆、可治愈。它就像一枚不定时的炸弹,随时都有可能要了人的命。但我们也不必因噎废食,整天不敢出门,待在家里忧心忡忡。其实只要提高警惕,交通事故还是完全可以避免的。
首先,横过马路要有理性。“人走1米,车行10米”,汽车的速度比行人步行的速度自然要快得多。要记住“汽车不会一刹就停”。横过马路前,要仔细看清来往有无汽车临近,不能一上马路就急于横穿。只有在处于安全区域时,快速径直穿过。不可斜穿,否则会延长横过马路的时间和距离,增加危险性。特别需要指出的是乘坐公交汽车下站后千万别从车子前面奔出,因为对后车来说公交车对行人活动产生了盲区,后车无法判断行人的动向,一旦行人横穿车祸就一触即发。
其次,走路、骑车要靠边。一般情况下,行人在距路边1米内活动、自行车在1.5米内、三轮车在2米内都属于相对安全区域。当然在有机、非隔离设施的地方,一定要严格遵循各行其道原则。如果是骑自行车上马路的还要保证车体的平稳性,因为自行车重心高,与地面接触少,稳定性差,加上自行车骑行时呈蛇形轨迹,其动态也常常给行驶中的汽车驾驶员造成错觉,容易诱发交通事故。所以,骑车应尽量靠路边,并减少摆动幅度。
再次,夜间活动要走在路灯下。司机夜间行车视幅窄,对周边事物的认识程度和判断要比白天来得弱,在遇突发情况时容易产生心慌手乱。因此,行人、骑车人在夜间活动一定要遵规守纪,要尽量靠近路灯使自己的活动状况展示在司机的视觉范围之内。同样,雨天夜间活动由于路面潮湿,光线反射弱,司机认识力也相对减弱,不能很好地看到路面情况,行人、骑车人如果在马路上稍有危险动作就极有可能诱发车祸。
另外,尽量少在路口逗留。路口也是交通事故高发的地方,因为路口最受交通冲突、交通盲区的影响,司机如果稍有疏忽就极易造成车祸。因此,行人、骑车人应尽量少在路口逗留,特别在夏季夜晚切勿在路口或靠近路口的地方纳凉、闲聊。
据《现代保健报》